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中职学校旅游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实践课程模式初探

中职学校旅游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实践课程模式初探

日期: 2009-1-5 10:00:06 浏览: 8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田玉珍

      【摘要】文章从实践导向模式的意涵和行业对中职人才的需求分析,明确提出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应建立实践导向课程模式,并从实践过程论述了实践导向课程模式构建过程。
       【关键词】中职学校;旅游专业;教学改革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以快速发展,但在教学观念上,部分学校缺乏对中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深刻认识,其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沿袭本科院校以学问为导向的课程模式,与行业对人才的需要出现严重脱节,培养的学生不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其课程体系还存在着问题。因此,正确认识中职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以实践导向的课程模式,是当前中职院校教学改革必须十分重视的现实问题。
  一、实践导向课程模式的内涵
  在课程论中,根据以理论为中心还是以实践为中心,可以把课程分为两种基本的模式,即学问导向模式和实践导向模式。这里所说的“学问导向”和“实践导向”,不仅仅意味着课程中要包含更多的理论知识还是实践知识,而是说整个课程框架应当以“学问”为主线,还是应当以“实践”为主线,这就是“导向”一词的内涵。

学海网
课程的哪些方面体现出“学问导向”,或是“实践导向”呢?至少应当体现在下面六个方面:1.以学科分类还是以工作任务划分为依据来确定课程门类;2.课程结构展开的起点是理论知识为认识过程,还是实践知识为认识过程;3.课程内容以普通文化知识、理论知识为主体还是以实践知识为主体;4.以知识本身的逻辑为中心还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内容;5.以认识过程还是实践过程为学生学习课程的主要方式;6.以书面形式还是产品形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在这六个问题上的不同选择,便形成了“学问导向”和“实践导向”两种完全不同的基本课程模式,而这种不同的选择,是由各自不同的目标所决定的。在不同类型的教育中,由于课程目标不同,因此理论知识与过程在课程中不可能处于同等地位,而必须有所侧重。而这也正是教育多样性和差异性的体现。不同的课程模式必须在这种竞争中做出选择,选择的结果就形成了两种基本的、完全不同的课程模式,即以理论知识为中心的学问导向模式和以实践过程为中心的实践导向模式。
  二、中职教育建立实践导向课程模式的意义
  我们知道,普通本科院校与高等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有培养“学术性”人才和“实用性”的区别,因而其课程体系也会有所不同。以我校中职旅游专业为例,我们通过对职业岗位的分析,进行了教学改革,在课程体系上选择实践为中心的实践导向课程模式。因为实践导向课程模式是以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形成模块化、弹性化的课程体系,适应行业和社会对应用人才规格多变的需求的。又因为中职旅游专业课程的目标是形成劳动者完成职业任务所需的技术实践能力,要“会做”。他们毕业后大多要到旅游企业从事一线的管理和服务工作。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经营管理、市场开拓能力和旅游服务技能,即要学会在旅游企业中如何做,其知识能力要求学生本身要具备较强的旅行社或酒店的经营管理、组织、协调能力和相应的市场开拓、营销和公关能力等。这一切对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要求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将这个专业课程改革具体目标明确为:突出旅游管理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职业岗位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旅游行业的职业岗位(群)的需求,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专业知识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强化学生职业能力训练,以综合开发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宗旨;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就业上岗和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实现“双证书”(在学生毕业的同时还要取得国家导游员,酒店从业人员资格证等)制度。
  三、实践导向课程模式的构建和应用
  张家界旅游学校是湖南省优秀旅游中职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其办学的特色之一就是十分重视实践教学。其中的旅游专业始建于1984 年,近年来,我们将构建实践导向课程模式作为改革的内容。先是确定旅游职业管理课程开发的基本步骤,然后依次确定如何在每一步骤中体现“实践性”。专业课程开发归结起来大抵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课程设置要达到什么目的; 2.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当开发哪些课程;3.这些课程应当按照什么结构来组织;4.每门课程的具体目标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当包含哪些内容;5.这些课程内容应当按照什么逻辑来组织;6.教师如何实施这些课程;7.如何评价学生学习这些课程的结果。在确定好实践导向课程开发的基本理论模式之后,就要将其与当地的实际相结合。
学海网
        张家界是一个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由于旅游业起步较晚和旅游人才的匮乏,旅游业相对全国其他老牌旅游城市来说相对较弱。张家界旅游学校为此开办了中职旅游管理类专业。通过几年的探索和研究,具体做了:
        1.对张家界本土旅游企业进行市场调研,明确了中职旅游专业课程要达到的目标。张家界职院旅游专业所设立的专业课程以服务当地旅游经济发展为宗旨,同时要与国际国内旅游发展相适应。为此,张家界职院确立了旅游专业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路子,从旅游的就业岗位如饭店、旅行社、景点景区入手,贯彻能力本位的思想,围绕四项职业能力,即知识(与本职相关的知识领域)、态度(动机、 动力情感领域)、经验(活动的领域,)、反馈(评估、评价领域,设置严格的课程评价体系,以适应市场为主要衡量标准)进行职业分析,得到各个职业所需的能力,形(下转第97页)(上接第77页)成职业和基础能力模块,抓住基础和专业主干课程,完成对课程的系统分析、设置和开发,打破学科体系,构建以实践导向为主的复合课程模式。
        2.  根据培养目标对学生的要求,合理配置课程。在改革中,将课程总目分为三类:公共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公共课,包括高等普通基础教育,如哲学、法律、计算机、大学语文等人文教育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含选修和辅修),包括专业理论和为专业理论学习奠定基础的相关理论课程,如酒店管理、旅游资源、旅行社管理、旅游政策与法规;专业外语课程(英语、日语、韩语等)等。而技能训练课程(含选修和辅修),包括校内技能基础素质训练和在生产一线顶岗实训课程,如模拟导游、客房服务实训、饭店餐饮服务实训等课程,语言实践训练。理论与实践课时比例约为1:1:1.27。专业教学是一种以横向为主的模块式课程体系,其核心是职业岗位技能,以培养学生扎实的职业技能。
        3.  根据旅游人才培养需要,深层次全方位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旅游专业的教学方法是要与其专业特点相对应的,在这方面我们有如下的探索和实践:理论教学采用“研究式教学方式”和“多形式互动交流教学模式”。课堂上鼓励教师以新的教学模式代替传统、注入式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式、讨论式、活动式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对旅游业的某些问题以研究的角度讨论,引导学生以积极思维代替被动接受,激发学生专业兴趣,树立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学生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等实际应用能力,配合课内实践法,对应用性较强的课程诸如餐饮服务与管理、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等,以实习基地为现场课堂,从传统的理论传授过渡到了现场互动教学。大力开展第二课堂的活动,学生大量参与旅游业市场调查、旅游服务志愿者、兼职导游、旅游专业知识竞赛、酒店服务技能大赛、讲演比赛、本地旅游推销周等实践活动。建立了操作性极强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对每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都有与之配套的过程管理机制,保证了这一实践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我们还加强了外语教学,设立相关专业外语课程体系,与旅游专业课程形成互相呼应的复合专业课程体系,并聘请外籍教师进行口语教学,大部分学生能用英语或日语导游或进行酒店日常涉外交流,实现了专业外语运用能力质的飞跃。
        4.  开展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活动。张家界旅游学校将本市四星酒店裕园酒店、国家4A景区武陵源风景区等和外省市的十多个旅游企业作为校外实习基地,让实践能力课程教学在企业中进行,正是借助于这些校外实习基地的有利条件,我们实践了一套对游高等教育实现创新教育具有个性化意义的由课内实践、第二课堂、导师制、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组成的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完成了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与生产一线工作技能的对接。
  实践证明实践导向课程模式对培养具有高技能的中职人才具有极好的效果。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