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物流管理课程渗透EPD教育案例研究

物流管理课程渗透EPD教育案例研究

日期: 2009-1-5 9:51:23 浏览: 11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黄芳

摘 要: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物流管理课程渗透EPD教育的可行性;物流管理课程渗透EPD教育的目标;挖掘物流管理课程中EPD教育内容;物流管理课程中开展EPD教育的实践活动;物流管理课程渗透EPD教育结果评价。
关键词:物流管理 EPD教育 实践活动 结果评价
.
EPD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UNESCO project on Education for Environment ,Popul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简称,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跨学科国际合作项目,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
EPD教育其内涵可概括为:通过对青少年和全体社会成员进行环境教育、人口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改善环境、提高人口素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目的是要通过教育解决以消费为导向、以资源过度开发为核心的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EPD教育从正式提出迄今,研究者对于EPD教育理论和实施方法有了一定的研究,但涉及到EPD教育在一些学科渗透的系统研究较少。

学海网
涉及到EPD教育在物流管理课程中的研究更少,但是物流管理课程渗透EPD教育是十分可行而又十分必要的。
一、物流管理课程渗透EPD教育的可行性
(一)教育目的上存在着可行性
通过物流管理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物流知识,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中的物流问题,所以物流教学的目的是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合格的经济人才,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能够正确处理社会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EPD教育,其目标是不仅要使学生了解有关环境、人口、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知识,而且还要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价值观与态度、道德观与责任感,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所以二者的目的都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从教育目的上看EPD教育在物流管理课程中渗透存在着可行性。
(二)教育内容上存在着可行性
物流是一门非常新兴的科学,在我国国内的一些高校已经陆续开设了此课程。美国管理学派认为,物流的目的是提高效率,而提高效率的目的是压缩成本、创造了物流行业的利润空间。 因此,物流的本质内容就是通过集约、优化各种资源,提高流通效率、压缩流通成本。这个过程同时也节约了资源消耗、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同时,随着物流活动越来越多地与环境问题连在了一起:交通工具的尾气排放造成空气污染;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形成白色垃圾等等。许多企业认识到物流活动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环境保护基础上,因此许多专家学者认为物流过程就是一个节能环保的过程。
EPD教育的内涵是很广泛的,其中人口、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教育是其基本内容,它在社会领域,着眼于环境保护、提高人口素质、健康生存;在经济领域,围绕消除贫困、合理利用资源、可持续生产与消费。二者从根本内容上看,都是研究在资源的稀缺的前提下,人类如何做出恰当甚至最优的行为模式,实现人类社会的最优发展。从教学内容上看EPD教育在物流管理课程中渗透存在着可行性。
(三)课程建设上存在着可行性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开展EPD教育,在课程建设上明确提出“加强对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灌输(见于1994年公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要求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于教学过程中。 2003年8月4日,温家宝总理做出重要批示:“对广大公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环境、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很有必要。要把这项工作同公民道德教育和学生素质教育结合起来,使之经常化、制度化。”陈至立同志也于8月5日做出批示:“家宝同志的批示很重要,请教育部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家宝总理批示精神。对现有课程中有关环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容要进一步强化。设立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研究生专业,因而,从课程建设上看在物流管理课程中渗透EPD教育思想具有可行性。
(四)师资队伍上存在着可行性
高等学校物流管理课程中渗透EPD教育具有强大的师资后盾,讲授物流管理课程主要是经济专业的教师,他们具有较强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他们的研究领域或多或少的涉及到环境、人口以及可持续发展,有的教师的专业领域甚至就是经济学和环境、人口、可持续发展的交叉领域,所以这些教师都具有较好的EPD教育素质,只要提供培训的平台,这些教师很快就可以成长为合格乃至优秀的EPD教育教师。
(五)学生情况上存在着可行性
物流管理课程主要是在高等院校开展,大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很强,他们在生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自我意识增强,他们不再满足于物流教师的课堂讲解和书本上现成的结论,看问题已经突破表面性和直观性,会对现有的价值体系提出质疑,并且能够针对物流活动中存在的环境、人口、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甚至解决方案;而EPD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二者不谋而合。再加上许多高校为学生开设了环境、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必修课和研究生课程,这为高等经济院校开展EPD教育打下了基础。所以,从学生的兴趣发展来看在物流管理课程中渗透EPD教育思想具有可行性。
二、物流管理课程渗透EPD教育的目标
从EPD教育的内涵和物流的本质来看, 我认为在物流课程中渗透EPD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和知识水平,使学生对当前的环境、人口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另一方面,通过他们唤起全社会对环境、人口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注,促进改善环境、提高人口素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
(一)帮助学生获取相关的环境知识,形成正确的发展观
在物流管理课程中渗透EPD教育,可以使学生获取一些相关的环境知识,正确认识物流活动与环境和人类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掌握相关的一些原理和基础知识,通过这种知识的获取,也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发展观:
从企业的本质来看,物流活动的目的是为了盈利,但现代物流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已经威胁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例如物流活动离不开交通工具的使用,这些交通工具本身也产生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1)噪声污染。(2)大气污染。(3)其他污染。汽车的废旧轮胎大量堆积将是环境污染的潜在隐患;废弃的机油、柴油经常渗入到土壤和水体中,也不可避免地造成环境污染。过去的发展观只是强调经济利益的增长,在物流管理课程中渗透EPD教育就是要改变这一观点,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物流的发展不仅仅是利润的增长,更应该是经济、社会、自然和人的协调、平等的发展,使学生认识到经济行为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但人类对自然环境不是一种被动的依赖,而是一种积极的、动态的依赖,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二)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一种持久的信仰,自从EPD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得以发展以来,价值观教育始终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EPD教育归根到底是要发展受教育者全面的素质,而教育素质体现于个人或群体的具体行为之中,而行为则取决于价值判断。因此,在物流管理课程中,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环境、人口、可持续发展对于人类和人类经济的重要意义,这些如果遭到破坏,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从而在物流活动中,学生能自觉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自觉保护环境。如果获得经济利益与可持续发展行为相抵触时,使学生能自觉放弃能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不可持续发展的行为,做出恰当的价值判断。例如,物流过程中会涉及到包装问题,但大量的包装材料在使用一次以后就被消费者遗弃,形成白色污染,造成环境问题。这种做法是完全不可取的。

学海网

(三)帮助学生形成崇高的道德观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道德准则,而不是一条科学概念。尽管涉及自然科学与经济学,但首先是一个文化问题,是对人际关系和生存环境必须形成新认识的一种回应,是在承认人类需要与自然环境共存的相互关系时被提出来的。(古斯塔沃?洛佩斯?奥斯皮纳,2001年)
物流活动作为企业活动的一部分,它不可避免的和周围环境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物流活动如果经营或管理不当,就会造成生态危机和环境破坏,所以在物流管理课程中渗透EPD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他的目的是要使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人类所应当承担的责任,这是一种伦理道德教育,它使学生在以后的物流活动中自我反省、自我批判,树立起崇高的道德准则,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能够自觉的保护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并且能够识别和抵制不道德的行为。
(四)发展学生识别、分析和尝试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在物流管理课程中渗透EPD教育,可以使学生明确物流活动中有许多危害环境的行为,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学生能够清晰、简洁的阐述某个物流问题,并且针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分析出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建议,在这个过程中也增强学生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
(五)促进学生行为模式的改变
在物流管理课程中渗透EPD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学生行为方式的变化,即在一定认知的基础上,受价值观和态度的支配,运用所掌握的技能做出有责任、有利于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行为。
三、挖掘物流管理课程中EPD教育内容
EPD教育的内容的研究是关联EPD教育实践操作的方向、深度和广度的一个重要方面。物流管理与EPD教育在教育目的和目标上都可挖掘出相关的部分,因为物流活动都是在一定环境中、由一定的人来进行的,物流活动与环境、资源、能源紧密相连。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和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心,很多人对物流行业提出质疑,认为环境变差、资源枯竭、生态失衡,物流企业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四、物流管理课程中开展EPD教育的实践活动
(一)教师结合EPD教育的目标,整合物流课程的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是课程学习的主要形式,所以是渗透EPD项目教育的主渠道。而教师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所以教师应该提高贯彻EPD教育目标的自觉性,整合物流课程的教学内容,即要在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准则下,经过判断、分析、综合、创新等思维过程,将课本知识与经济、环境、人口等问题联系起来,紧密结合在一起,并使之系统化。
课堂教学中渗透EPD思想教育,要注意联系日常生活、生产实际,让学生感受到环境问题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既培养了学生的环境意识,也比较有效的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中将环境保护的理念深入到每个学生的思想中。
(二)开展开放式主题讨论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心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教学对象的实际特征、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有效的实施EPD教育。物流管理课程主要是在高校学生中开展,高校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丰富的基础知识,具备很高的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已经能够理性的、独立思考一些问题,所以传统的老师教、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已经不适合物流课程的教学了,应该充分发挥同学们的积极性和想象力,开展一些参与式主题讨论活动。这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争议性的问题,教师不给出特定的结论,采取指导学生收集资料、实地调查等方式。
(三)借助实验教学法,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
传统的以教室、课本为中心的教育形式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系统传授知识,但很难在真正意义上形成人们较高的环境素质。所以一些专家学者认为,为了更好的在课程教学中实施EPD教育,开展实验教学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性精神,强调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
物流活动的本质之一就是节约资源、降低资源消耗、实现资源循环。将已经失去使用价值的排放物资源化,不但可以增加财富,而且可以大大减少环境的负担,使经济可持续发展。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开展“如何实现资源循环”的实验。
(四)与“探究性研究”课题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关注环境,解决物流问题
在高校学生中开展物流管理课程,让学生参与一些“探究性研究”课题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其目的是让学生改变长期以来一直恪守的被动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将学生置于一种主动探究并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状态;改变学生只是单纯从书本上学习知识的传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实地调查或收集资料来了解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把教育的重心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上。这正好符合了EPD教育的教学理念。
(五)鼓励学生撰写绿色物流论文,形成正确的发展观
在物流课程中渗透EPD思想,很大程度是让学生形成绿色物流的思想。绿色物流,顾名思义,是融入了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物流活动。通过改革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环节,达到降低环境污染、减少资源消耗、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降低生产成本,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绿色物流是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之一。和一些发达国家的物流企业相比,国内绿色物流发展缓慢,人们对绿色物流还有所误解:有的人认为绿色物流只是单纯从环保角度去考虑,它是政府的事情,和企业无关;有的人认为绿色物流非但不能为企业带来任何的经济效益,相反还会增加企业物流成本、影响企业的利润。鼓励学生撰写绿色物流论文,可以使学生抛弃这些错误的想法,认识到实施绿色物流的事实是非常必要的:首先,绿色物流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赢得公众信任、这对企业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形象广告;其次,绿色物流企业通过对资源的节约利用、对运输、包装、仓储、装卸搬运等的科学规划,可以大大降低物流成本、避免物流过程中的一些风险,减小对环境的污染;第三,绿色物流系统通过绿色物流通道、零库存系统、再生资源系统和废弃物物流系统等内容,减少了能源的消耗、实现了资源循环,有利于环境的改善。
五、物流管理课程渗透EPD教育结果评价
所谓评价是指对人或事物的价值进行的衡量,它是一种关于价值的判断。EPD教育结果评价是EPD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既是对物流管理课程目标和教学效果的检测,也是物流管理课程进一步发展和修正的基本依据。
(一)物流管理课程渗透EPD教育评价的内容
1、掌握知识
通过在物流管理课程中渗透EPD教育,要求学生掌握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知识,能够记住有关的原理、概念和知识点,并将其应用于简单的环境问题中。
2、领会内涵
通过在物流管理课程中渗透EPD教育,能够分析一些环境概念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如可持续发展概念包含了环境、
社会发展等内容。
3、分析关系
通过在物流管理课程中渗透EPD教育,要求学生判断出具体环境问题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例如,空气污染问题中的人为决策因素与导致污染的化学原理。
4、综合运用
通过在物流管理课程中渗透EPD教育,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只是从人文的、历史的、科学的角度来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案。
5、相互交流
通过在物流管理课程中渗透EPD教育,要求学生清晰、完整地向同学阐述自己所得出的环境问题的结论或立场;或者能够分析、理解和接受他人的结论,并修正自己已经得出的结论的不当之处。
6、解决问题
通过在物流管理课程中渗透EPD教育,要求学生判断某一环境问题的本质特征,提出解决办法,分析环境问题的自然和社会的原因,并全面地提出问题解决的方案,如某一环境问题对居民健康、当地经济长远发展等的影响,从社会科学的角度来考虑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案。
(二)物流管理课程渗透EPD教育评价的方法
在拉塞尔?林克看来,EPD教育中最富挑战性和至关重要的是测定教学策略是否真正改变了人们的行为,包括人们看问题和做事的方式等,为了更好的测量同学态度和价值观的改变,我们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测量方法,系统测量EPD教育的效果。
1、书面考试法
这是一种最简单的方法,它主要针对的是认知领域的评价。通过这种方法,从学生对一些相关的试题的解答情况来看学生是否掌握了EPD的相关原理和概念。
2、问卷法
测量同学态度、价值观的改变,用一张试卷来测验,是达不到的,这时我们可以采取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具体包括形式:
(1)自由记述形式。由教师或其他的评价者设计一些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陈述。
(2)选择法。由教师或其他的评价者设计封闭式问卷,要求学生进行选择。因为这种方法简单、快捷、便于统计分析,所以它最常用。
3、访谈法
教师通过与学生面对面的交谈,了解学生接受EPD教育的效果。
4、观察法
通过在物流管理课程中渗透EPD教育,学生的行为方式与以前对比,是否有了改变。
5、评定量表法
此种方法主要了解学生对环境、人口、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倾向等,要求被调查者在两个完全对立的观念的几个级别中选择自己最适当的级段。
除了上述的几种主要方法外,我们还可以用专家意见法和德尔菲法对EPD教育进行评价。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