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高职高专专业教学改革试点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高专专业教学改革试点的探索与实践

日期: 2009-1-5 9:17:51 浏览: 11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韩伟 梁熠葆

   [摘要]本文结合本校教学改革试点的工作实际,就高职高专院校如何进行专业教改试点工作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试点方案的制定、实施过程的督导与质量监控、专业建设、政策保障、取得的成效、存在问题及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提出新的思路及有操作性的措施。
    [关键词]高职高专  教改试点  探索与实践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目前已成为高等教育中最具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伴随而来的问题也日渐凸现,主要表现在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认识、如何创新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改革试点,成为解决这些问题,进而解决高职生存和发展问题的必然。笔者结合本校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探讨进行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措施与方法。

学海网

    一、深刻领会文件精神,精心设计教改方案
    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的文件精神和要求,对省内外100多个企业的调研和分析,于2001年起先后确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等6个专业为学院院级教改试点专业。从专业改造人手,以职业技术工作领域或岗位(群)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改革专业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手段,重新制定了试点专业的人才规格和知识能力结构。
    各专业教改方案经过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论证、审查、答辩后向省教育厅、教育部申报,经过教育部、省教育厅专家组考察评审后上报教育部、省教育厅审批立项。目前有2个专业被教育部批准立项为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3专业被省教育厅批准立项为省级教改试点专业,1个专业立项为院级教改试点专业。形成5个系6个专业的三级教改试点专业体系。各专业教改试点工作启动后,进一步细化和修订教改方案,制定了专业教改的实施方案和阶段性规划。
    二、建立院系两级督导机构,强化教学质量监控
    为了使教改试点工作的每个环节落到实处,成立院级教改督导组和系教改督导组,并建立了以两级督导组为主体的两级教改质量监控体系。院级教改督导组组长由学院院长担任,副组长由主管教学的副院长担任,成员由教学管理干部组成。负责组织对各系的教改工作进行督导和评价。考核工作实行定期检查和关键教学环节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办法,考核结果及时通报到各系。
    系教改督导组组长由系主任担任,成员由承担教改任务的教研室主任及骨干教师组成。系级教改督导组负责对教改的全过程及各个环节进行动态监控;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对教学计划的变动进行审定,并及时报院级教改督导组。
    三、改革促进建设,提升办学实力
    专业教改试点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学院领导重视、广泛参与、分步实施,不断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学院把专业教改试点作为苦练内功、全面提高办学综合实力的支点,以此推进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等各项工作上一个新台阶。学院领导对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全程参与,为教学管理干部、青年教师作高职理论系列讲座,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工作,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立足教改、着眼未来,加快硬件建设。学院在资金投入方面大力支持教改试点专业,2002-2003年各设立100万元专业教改试点专项经费,2004年起增加到每年120万元,再加上学院的设备投入资金,并逐年加大对教改试点专业的投入力度,每年用于教改专业的建设资金达160余万元,该资金主要用于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对全院通用性、基础性及实践性比较强的实训(实验)室等实践教学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优化重组,成立了工业技术中心。该中心设备完整,配套齐全,满足了我院工科类各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
    2.统筹规划、选优编缺,全面启动教材建设。根据试点专业建设的需要,各系积极启动教改教材建设工作。优先选用教育部推荐的优秀教材和规划教材,鼓励我院教师积极参与机械工业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等单位组织的高职教材编写工作。对于整合力度大的课程及实践教学环节,组织编写了校内教材19种。
   
学海网
 3.内培外调、专兼结合,强化师资队伍.通过鼓励教师在职和脱产攻读硕土学位、建立教师换岗轮训制度、鼓励教师获取各类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建立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等措施,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大幅改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进一步壮大。目前40多名教师取得硕士学位、80多名教师在职读研;8名专业教师被选派赴日本培训、2名赴德国培训、30多人次去企业培训;常年聘请40多名企业技术、管理专家作为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并担任兼职教师。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成立,提供了人力资源,带来了专业发展的新方向,也传授了新工艺,新技术。形成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强化了师资队伍,探索出新的办学理念。
    四、制定相关政策,规范教改管理
    为了加强对试点专业的管理,激发广大教师参与教改的积极性,早出成果、多出成果,使教改试点工作的考核管理进入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学院先后出台的文件有:第一,《关于印发<中共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关于深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陕工职院党字[2002)13号);第二,《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教学改革试点管理办法(试行)》(陕工职院院字[2003]3号);第三,《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论文奖励办法(试行)》(陕工职院院字[2003]33号);第四,《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奖励办法(试行)》(陕工职院院字[2003] 44号)。
    各系根据学院管理办法制定了《教师教改专项津贴发放试行办法》、《教改试点专业任课教师要求》等配套的制度和规定。
    五、教改激发探索,创新初见成效
    在近两年的专业教改试点工作中,各系部积极进取、大胆创新,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
    1.办学模式探索。材料工程系与广东顺达电脑公司签署联合建教协议,《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在第五学期按企业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第六学期在企业实习并就业,企业无偿给学校提供软件及培训资料,并培训教师,连续三年每届招聘毕业生近40名,为学生就业开辟了新途径,也走出了校企合作的新路子。
    2.教学方法改革。机械工程系开设现场教学课。如《计算机应用基础》、《典型零件工艺工装设计》、《CAX技术基础》各开两周现场教学课,另外还开设10周的专业实践。老师边讲,学生边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大为提高。
    3.强化学生能力培养.信息工程系把NIT认证作为培养学生技能的突破口,力争大量应用先进的考试、测试平台, CAI教学、案例教学、网络化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方式;更新考试理念,依托计算机进行实际操作考试,用智能化网络化电脑考试替代原始的纸笔测试。逐步完成“一张文凭、多张证书”,使学生学到了多方面的就业本领,最终达到学习与就业相结合。
    4.教师队伍建设。电气工程系承担“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改试点,从科研、生产一线引进教师10名,占本专业教师的28%。所有青年教师长期兼任实验教师,彻底解决了“会讲不会干,会干不会讲”的老问题;通过建立教师换岗轮训制度,鼓励教师获取各类资格等级证书,使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教师达到70%以上。
    5.课程改革.机械工程系在课程体系上大胆改革,锐意创新。例如《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就是把原《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等4门课程根据专业技能与知识结构要求、有针对性地整合。内容精练实用,摆脱了原来压缩型的旧模式。
    6.教学质量监控。机械工程系为了随时掌握与监控教改动态,自行设计了专业教改信息采集表,每周对学生的反馈意见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六、存在问题及措施
    1.经过近几年的教改实践,发现还存在以下问题。(1)受办学条件的限制,方案中有些内容难以落实到位。(2)系部、教师、学生之间信息反馈的及时性亟待提高。(3)试点专业的硬件设施发展速度较慢,实习实训条件亟待改善。
    2.为了达到教改方案的培养目标和业务规格要求,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加大院级教改督导组的宏观指导和监控作用,针对专业教学的特点,改革督导与考核方式,力争改出特色。(2)逐个落实所有实验实训项目和教材建设项目,确保及时服务于专业教学。(3)创造条件,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能力,鼓励教师制作高水平电子课件,早日实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根本性转变。(4)采取相应的激励政策和措施,进一步提高教师对专业教改试点工作的认识,调动一线教师投身专业教改试点的积极性。
    笔者认为,专业教学改革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应将改革和创新制度化并深深植根于学院的校园文化之中,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加强素质教育,强化教学管理,挖掘自身潜力,优化资源配置,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发挥优势,办出特色,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培养出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