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高职院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高职院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日期: 2010-4-23 7:02:17 浏览: 7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马天芳

摘要: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开办四年来,一直坚持高职办学特色,以“理论够用为度”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同时不断进行专业教学改革,探索专业发展的正确途径。本文就该专业教学改革进行了事实性阐述。
  关键词:高职;社区管理;教学改革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于2001年开设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是广东省第一所以高等职业教育模式培养社区工作者的高职院校。几年来,我们坚持高职办学特色,积极进行专业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学改革的背景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学改革的社会背景20世纪末,我国各项改革的深入为社区建设创造了条件。

学海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推进了社区建设的发展。计划经济体制下由单位承担的福利事业开始转由社区来承担;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把原来承担的社会事务交给社区来办;政治体制改革,政府转变职能,“小政府,大社会”,为社区建设带来机遇。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呼唤社区建设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力求社区建设与之配套,这就为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提供了充分的就业机会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学改革的行业背景在新世纪里,各级政府都把社区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中共中央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提出“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提供便民利民服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指出:“逐步建立社区工作者队伍,社区建设需要大批专业的社区工作者……努力建设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可见,社区建设今后将成为城市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社区工作者将成为急需的人才。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
  教改的目标和指导思想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学改革工作目标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为主题,把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建成特色鲜明、适应地方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在同类教育中具有带头作用的示范专业。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以继续优化专业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为重点,加强专业教材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高职办学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实际工作者参与教学、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等途径,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和社区工作能力,能够适应各种社区工作岗位要求的社区工作者。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改的基本思路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定位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要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掌握社区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体魄和心理素质以及较强的社区服务与社区管理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经过三年学习,学生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经考试、毕业实习合格,颁发大专毕业文凭。同时取得英语、计算机等级证书和相应的岗位资格证书。该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到区街社区管理机构、社区委员会、社区服务中心、养老院、儿童福利院、居住区物业管理公司、社区福利机构与社会团体等社区服务和社区管理部门(岗位)工作。
  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逐渐摸索形成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以培养具有社区服务和社区管理知识和能力,工作在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一线的社区工作者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以实践教学为手段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通过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培养社区工作者。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的岗位能力和素质结构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依据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特点,在大量实际调查的基础上,确定了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的素质结构和岗位能力,具体内容如下:(1)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与基本技能。该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包括:政治理论素质、思想品德修养、职业道德、法律意识、健康体质、心理素质、创新思维等。基本技能包括语言运用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2)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专业能力。该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社区管理知识和能力包括:社区服务管理、社区组织建设与管理、社区发展与规划、社区资源合理配置、社区物业管理、社会工作、社区调查、社区策划等。(3)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关键能力。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的关键能力应该包括:职业行为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生存发展能力和与人合作能力。
  目前我国社区建设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社区发展速度很快,对社区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社区工作者的能力和素质也会提出新的要求。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紧跟社区工作形势变化,不断加强能力培养,使学生符合实际岗位的需求。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改的具体措施
  
  专业年限设置改革根据高职教育改革精神和市场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作为我院首批两年制试点专业,在2005级实行两年制教学改革,制定了两年制教学计划,重点改革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加强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根据学院发展以及该专业的实际状况,本专业制定了发展规划,规划中明确提出在专业建设中重点加强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特色,为学生直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海网
  在2005年招生中,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属于两年制,而且在教学计划中,所有重要的专业课程都安排在内,仅仅减少了选修课程的比例,保证学生能够学到与三年制一样的专业课程。但也存在以下问题:(1)专业课程是否能够学完。由于学习年限缩短,不可避免造成部分课程在学时上会缩短,甚至会取消。所以新生入学当天,很多家长和学生来咨询,担心两年制对专业教学计划造成影响,并对课程安排提出质疑。(2)是否影响就业。目前,专科一般都属于三年制,在大部分专业设置属于三年制,而本专业属于两年制的情况下,家长和学生又担心就业时用人单位会选择学习了三年的学生而忽视学习两年的学生。(3)是否能够真正学到东西。两年时间非常短暂,刚进入大学又面临着毕业,而且在教学计划安排中,最后半年属于实习阶段,真正在校学习的时间只有一年半,这么短的时间内是否能够学习到专业知识,也是家长和学生担心之处。
  正是抱着这种质疑的态度,很多家长和学生放弃了对该专业的选择,导致2005年招生不太理想。因此,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我们就改制问题咨询了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有关专家,他们也提出了应该恢复三年制的建议。所以在2006年新生招生中,该专业恢复为三年制,专业教学计划也面临着重新修订。
  理论教学体系改革该专业所设置的课程是根据高职办学方针,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中心,针对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所对应的岗位需求,结合我国社工教育实际和我省人才需求情况,参考国内外相同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在有关专家和社区工作者的参与论证下安排设置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现了针对性、适应性、规范性。课程内容重点放在社区服务、社会工作方法、物业管理、社会调查方法、社区文化策划等管理知识和能力及社区工作技巧的培养上。本专业属于文科性质的专业,在课程体系上,一些课程理论性较强,这样,专业教师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应尽量减少理论知识的灌输,增加实践性教学,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专业的职业性质。多媒体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实现智能性、个性化教学。目前该专业教师正努力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自由交融。大多数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为传统教育观念向现代教学观念转变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如《物业管理实务》、《社会调查方法》、《社区管理》、《公共关系实务》等课程已经制作了内容形象具体、丰富多彩的课件,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同时,根据人才需求状况,在教学计划中增加了《社区网络信息管理》、《社会工作实务》等课程,并对部分课程进行了增删或整合。
  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该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注重教学环节中的实践特点。课堂教学中以模拟小组、实验室教学等形式消化课堂知识,训练学生能力。还安排该专业的学生到相应的机构兼任助理工作,进行实地训练。实习实践课时占总学时的1/2,并安排了以下四个环节的实践训练。(1)认识实习环节。通过实地参观,让学生了解本专业所对应的岗位,该岗位所从事的工作的内容以及对工作人员能力和素质的要求。(2)专项素质和能力训练环节。这一阶段为结合课程内容进行专项技能训练阶段。主要是通过机构实习、实验室实习、挂职锻炼、课堂模拟等环节,训练学生掌握课程要求的各项技能。(3)综合能力训练环节。这一阶段为结合专业课程的学习,综合以前所学内容和已具备的各种能力,对学生进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训练。(4)毕业实践训练环节。学生在这一阶段结合所学和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社区管理机构中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在教师和实际工作人员的具体指导下,解决与专业有关的1~2个具体问题,并写出毕业论文,完成学习期间最后一个教学环节的训练。
  实训室建设为了更好地培养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学院在教学改革期间加大投入,完善校内外实习、实训,逐步建立起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专业能力相结合的多功能校内外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在校外有稳定的实习基地,在校内建立物业管理实训室。通过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形成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实训方法体系。建立开放式的实践教学运行机制,把教、学、做有机结合起来。
  教学方式改革要使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培养出合格、优秀的社会工作人才,好的课程教学方法的组织与实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的引入对这一专业来说非常迫切。本专业在教学方式上的改革体现为:尝试乐学、乐教的教学新模式,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开展互动式教学,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创新人才;实践教学法引入课堂,提高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案例教学,培养了学生分析判断能力;开展模拟教学,提高了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教材建设教材建设是搞好专业教学改革试点,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本专业的教材以选用有关教材为主,教材建设是今后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专业教学改革目标的重要保证。教材改革表现在教材选择过程中坚持基础理论课教材突出应用性,不片面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方法类教材突出方法的训练和掌握;专业技能教材紧密联系社区建设的实际,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
  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师资队伍,是搞好专业教学改革的关键。学院尤其注重从企事业单位或科研部门引进既有实践经验,又有扎实理论基础的专业人员充实教师队伍,增加“双师型”教师比例;引进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形成教师队伍的年龄梯队;鼓励和支持教师取得“双师”资格,鼓励和支持教师结合专业到实践中锻炼;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从社区建设与管理第一线聘请兼职教师以适应人才培养和专业变化的需要;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并有计划地选派中青年教师到国外或全国高职师资培训基地进行职业技术与教学水平培训。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其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实习实践模式等尚在探索中,难以找到比较系统的理论和经验来借鉴。因此,有许多地方尚待完善,如社区管理与服务的理论研究还不够全面深刻;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还需进一步完善;专业课程设置及专业设置标准还需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验证。这也是今后专业建设和发展中更加艰巨的任务,需要不断的摸索和努力。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