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兼并、企业破产的基本含义;理解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意义、方法和途径,企业兼并和破产的必然性及其作用;运用有关知识说明鼓励兼并、规范破产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
2、能力目标: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辨证地、全面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3、思想觉悟目标:增强适应市场经济的效率观念和竞争风险意识;正确理解党“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的方针、政策。
教学重点:
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方法和途径;企业的兼并和破产。
教学难点:
企业的兼并和破产。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讨论式。
教具:
投影仪、幻灯材料。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搜集本地区近年企业兼并、破产的材料事例,思考企业的兼并、破产是好事还是坏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其经营状况直接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当前国有大中型企业在经营上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集中表现在经济效益不高。什么是经济效益?如何衡量企业的经济效益?如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我们今天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讲授新课]
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板书)
企业以盈利为目的,其生产经营必须讲求经济效益。什么是企业的经济效益?
1、企业经济效益的定义(板书)
经济效益是衡量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的综合指标。它一般是通过经济活动中劳动消耗同适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的比较,表明经营效果的盈亏。这里的“劳动消耗”是指在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以一年为期)的生产过程中人力物力等各种资源的消耗,用价值表现,就是企业的生产成本,即日常说的“投入”“所费”。这里的“劳动成果”是指适合社会需要(即市场需要)的商品和劳务。是该企业同期所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用价值表示,就是企业的生产总值,即日常说的“产生”“所得”。可见(幻灯打出):
企业的经济效益,就是企业的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
又: 生产总值-生产成本=利润
[课堂练习]:设计题目(题目略)让学生通过计算,分析由于生产总值和生产成本的变化,而导致经济效益、利润的变化,得出结论:既要增大生产总值,又要降低生产成本,才能切实提高经济效益。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就是要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以最小的资源消耗,生产出最多的适合市场需要的商品和劳务。
劳动生产率是衡量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的使用价值总量越多,形成的价值总量也越大,即其生产总值越大。
2、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意义(板书)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什么作用意义呢?(生议论回答)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对企业,对国民,对社会制度都有重要作用,对我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较落后的国家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简言之(幻灯打出):
①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②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③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资料预览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