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教案
一、教学目标:掌握不同时期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措施、影响;科学认识经济全球化
二、复习建议:1、内容上要抓两条线索:经济全球化形成发展过程中中国应对的态度、政策措施、影响;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2、方法上,要注意横向和纵向联系。从纵向看,要注意经济全球化形成发展中不同阶段的中国应对态度、政策措施、影响的差异性;从横向看,经济全球化形成发展不同阶段对中国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影响,注意与典型国家的横向比较。
3、观点上,正确运用唯物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分析相关的历史现象。
三、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导入。
(二)目标和复习建议展示
(三)专题复习
1、经济全球化的概念与历程
(1)概念: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通过密切的经济交往与合作,在经济上相互联系和依存,相互竞争和制约达到很高的程度,使全球经济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2)历程:经济全球化过程也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通过新航路,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第二阶段,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进行全球性的扩张,从而把全世界落后的自然经济地区纳人到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三阶段,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对外进行资本输出,在世界范围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上已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和世界市场最终建立起来。
第四阶段,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深化时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和市场经济制度推动全球化的深化发展。
2、中国在全球化不同时期的应对:
......
资料预览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