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学教案
绪 论
第一章 古代神话
第二章 《诗经》
第三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第四章 《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第五章 屈原与楚辞
先秦文学教案
(许富宏提供)
绪 论
章节名称:绪论
授课时数:1
教学目的和任务:
了解先秦文学的概貌。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文学的起源,先秦文学的形态;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
教学方法:讲授,使学生从总体上对先秦文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形成轮廓。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一节 中国文学的源头
一、传说时期的文学
中国文学的产生可以上溯到文字产生以前的远古时期。远古时期产生的神话传说和歌谣,我们称为传说时期的文学。这些神话传说和歌谣由于时间久远、口耳相传导致变异,后世见诸文字记载的原始文学很难说是其原貌。原始歌谣现在留存的主要有:据说是神农时代出现的《蜡辞》;传说为尧舜时期的,但现在认为是后人伪托的《击壤歌》、《康衢谣》、《卿云歌》、《尧戒》、《赓歌》、《南风歌》等;载于《吴越春秋》的《弹歌》;《吕氏春秋·音初篇》所载禹时涂山氏之女所歌的“候人兮猗”。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反映了先民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但中国神话的原始形态没有很好的保存下来。
二、早期文字与书面文学的产生
文字产生以后,中国文学才逐渐脱离了传说时期。现在所知最古的文字是甲骨文字和青铜器铭文。甲骨文字和青铜器铭文的出现为书面文学提供了条件,标志着中国书面文学的萌芽。
三、诗乐舞紧密结合
诗歌是最古老的文学形式之一。最初的诗歌是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这是早期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吕氏春秋·古乐》记载了上古一个叫做“葛天氏”的部落歌舞祭祀的活动:
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
地德”,八曰“总万物之极”。
这八阙可能是现在所知的最古的一套乐曲,三人手持牛尾一边投足一边歌唱。有歌有舞。这套乐曲体现了上古时代诗、乐、舞三位一体的原始形态。
第二节 先秦文学的形态
一、文史哲不分
资料预览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