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东西方哲学引发的思考

东西方哲学引发的思考

日期: 2010-2-1 5:27:12 浏览: 6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摘要:透视西方哲学与诸子百家我们学到了什么?人的本质是什么?又应当以一种什么姿态来存在呢?
   关键词:诸子百家、西方哲学、生存意义
   一、人的特性
   在论文的初始我觉得有必要对人的本质以及所具有的特性加以说明,以便更好的阐述。人是什么?这是一个千百年来争论不休的话题,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之中自然便包含了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姑且先不谈社会属性,就自然属性来讲,海德格尔说:“世界,只对你的存在才有意义。”的确,人的最基本特征便是存在性,每个人在最初诞生的时候只被赋予了两样东西:一个是生命,另一个就是原始本能。并在这两者的催发下,人拥有了第一种意识形态——追求自由。这种“淡薄寡欲与世无争,但其生命力旺盛,天下谁能与之争”的境界就是道家所谓的人的最高境界。这种头脑中想到了,便可以尽心去争取的状态也有些类似佛教中西方极乐世界的“随意所欲,应念而至”。但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在理想与实践之间是否存在着实践。
   “追求自由”对于个体的发展是积极的,他尽可能大的发挥了人的潜在力量,但这却并不有益于人类总体的进步。因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发现从事某些活动时,单凭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早期的原始社会便应运而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它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统一与矛盾,人类历史先后经历了五种历史形态:原始社会形态、奴隶社会形态、封建社会形态、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历史形态。这是一种自然的历史过程,是社会发展的客观性与主体选择性内在统一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人类的追求似乎也达到了一致,即:利益。这不是狭隘上的经济或物质上的利益,而是它们的集合。例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也是一种利益,但它的本质是为了推动社会的发展。由此可见,这与我国法家思想所强调的人性本恶,即人人天生都是自私自利的是有些不同的。纵观历史,几千年来,人类之所以不断进步的源源动力便是追求利益最大化。但是,尽管在大的取向上人们的追求得到了统一,可潜意识中那种追求自由的习性却并没有因此而消失,相反,它也以另一种方式而存在着。我一向认为这个世界是守恒的,任何事物都是以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存在着,它们之间是矛盾的、对立的。这一点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便是世界的单一性,即:任何存在着的事物在进行选择时其结果总是取其一而放弃它的另一种可能性,这两种可能性同时又是统一的,统一于它们之间是一种调节与被调节的关系,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人也应当是一种具有双重极端性格的动物,这两种性格之间是存在一定量比的,从而在外界诱因下散发出侧重于一面的特性,而另一面似乎成立一种筹码,一种被用来调节自身与外界关系是否平衡的筹码,当然他是站在自身一侧但却反对自身的。因此,对于客观存在着的人来讲原始追求与社会目标之间便存在着一种不协调,并在这两者的相互作用下形成了不同的人性。但是这种不协调的匹配关系对每个人来讲是不同的,原因就在于原始追求与共同追求之间的差距。因此那些对利益等执批判态度的人便显得格格不入,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对社会的失望,当这种情绪积累至一定程度时会升级为绝望,当对生活的绝望强烈于对死的恐惧时一个新的名词诞生了——自杀。尼采在《苦难者的认识》中提到:“假如迄今为止他一直生活在某种危险的梦境中,则痛苦是最有力的清醒手段,足以把他从中拉出。”后来他也以行动付诸了实践,孤独使他疯狂,他终于在疯狂中得到了解脱。谈及孤独,我的理解便是一种不为外界所感知的品质,也是一种不匹配的结果,它犹如黑洞一般只会不断的吸收外界事物,但外界却感受不到它的存在。丹麦哲学家克尔凯戈尔认为,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世界,他的目的、理想、追求,他的房子、道路、书籍,他的交往和爱情,这些东西构成了他的世界,这个世界对其他人或许不重要,但对他本人来讲却是全部。由此可见,他的世界对人类的世界开放了多少则成了评价他是否孤独的一个方法。
   解决问题要找到它的根源,那么为了解决这种由不匹配而造成的诸多消极影响应该从何处着手呢?我国的法家思想认为,人类的这种追求自由往往是为了利己而不是利社会,因此要使人人都树立“立公弃私”的价值观念最好的办法莫过于用强大的“法”作为约束人们行为的规范和准绳。这样的一种观念当然是从社会这个总体的角度的,这场外界强制力与人的追求自由之间的“战争"有些类似于近代许多欧洲国家的历史文化与工业化进程之间的矛盾,一方来自于自己长期形成的社会观念,另一方则是摒弃原有而去追寻一种新的存在方式。这种依靠强制的手段势必会导致社会的不和谐,不能从根本上消除问题。那么,如何和谐的解决问题呢?我国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中也提到要进一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根本保证。
   有一句话说:“人对了,世界就对了。”对于这一观点,相反则是从微观的角度来探讨,认为只要每个人都树立着正确的人生观,那么这些所谓的消极影响便不复存在了。相比之下,我是比较赞同这一种观点的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变革社会制度,推动力是前进的决定力量。基此,我觉得这个世界没有对与错,因为所有存在着的事物都按照属于它们自己的规律运动着,这一切的消极影响错就错在我们自己,这个世界所回馈给我们的结果的性质正是基于我们平时对这个世界的看法。这种提法看起来似乎是一种唯心主义,其实不然,它正是一种基于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一种观念,其模型依旧是: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因此,我们头脑中判别事物好坏的标准先是来源于客观世界的变化,并由此产生对人的影响,长期的影响便会使我们的社会意识形态发生改变,能动的、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指引着我们再次面对同样事物时抱以什么样的态度,并指导着我们的实践如何去改造它。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每一个人所处的总的环境是不同的,因此我们每一个人的社会观念也是不同的,所以这个世界没有对与错,所谓的痛苦创造于我们自己,是我们身边的事物长期的发展规律引发我们的意识倾向于哪一侧,是乐观的还是悲观的。莱布尼兹说:“一切行为都是被决定的,绝不会不受影响的,因为总有一个理由存在着,尽管它并不强迫我们,但却使我们有所倾向,使我们是这样去行动而不是那样行动。”
   进一步讲,这个世界上的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跟随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社会上的大部分人都是跟随主义者,他们懂得做事情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前面所述的关系上来讲,他们的原始本质与社会追求之间的匹配关系比较协调,而理想主义者则截然不同,他们似乎一直都在寻求一种境界,因为根据他们现在的状况是很难融入到社会主流中去的。从某种角度来讲,如果所有的人都转变成为跟随主义者,这种场面看起来似乎接近完美因为我们讲追求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但从实质上说,这样的一种场面却并不是绝对完美的,因为这种一致性会导致社会缺乏生气、停滞不前。因此我们呼唤那些去感知新事物、新思想的理想主义者。这种呼唤和谐却又召唤新理念的立场是矛盾的,但又是统一的,它们之间是按照阶梯的形式存在的,换作事物来讲和鞭炮有些类似,社会的全面和谐是每一个炮竹,而理想主义则是导火线将这一节节炮竹串联起来。这些生活在平凡世界里的非凡理想主义者被尼采喻之为天才,并且尼采认为这些天才们无时无刻不在面临着一种绝境。近世一位英国人也说:“这种特异的性格一开始会屈从,然后会忧郁、生病,最后则是死亡。”当然,这里是指对追求的死亡。叔本华在《悲观论集卷》中开篇就提到:“我们观察世界,见事事处处都充满痛苦,却源于生活本身之需要,且不可分离,真可谓毫无意义可言,不合于道理。”这种悲观感悲在跟随主义者失去了发现的头脑,悲在理想主义者不被世人所理解。那么人生,究竟应当以什么样的姿态来存在呢?
   二、西方哲学
   纵观西方哲学:古希腊崇尚理性主义、中世纪崇尚灵魂寄托、文艺复兴崇尚现世享受、近代崇尚自由真谛、现代崇尚人文关怀,以及当代:是生存还是毁灭,这些生存观念无不是基于当时的历史背景而引发的。
   在远古时代,生产力极其低下,人类的思想和活动只是为了解决生存问题,因此,对于那个时代的人们来讲,活着就是为了生存已不至死亡,除了原始本能别无其它。
   到了古希腊奴隶制时代,人类的社会生产也有了一定的积累,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人们也开始思考自身的存在意义是什么,人的理性主义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希腊人开始追求思想自由,认为世界上谁也无权命令别人信仰什么,或剥夺别人随心所以思考问题,“怀疑一切,相信自己”成了当时人们最流行的观点。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柏拉图:“人没有了思想,便是行尸走肉”;亚里士多德:“人天生就是政治的动物”,以及伊壁鸠鲁:“活着,快乐就好”,这些先哲们都向人类历史喊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
   然而,到了中世纪,随着意识的进一步提高,由于受到科学技术的限制,人们发现许多诸如:人是从何而来,到何去等问题根本就无从知晓,于是一些人创造了宗教,认为这些问题都是由神创造,认为活着就是为了上帝,为了死去后能进入天堂,他们放弃了人的欲望、感情、意志乃至理性,因为这些与灵魂相比,不仅微不足道,而且妨碍了灵魂的升天,他们全身心的去追求绝对的真善美。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理性主义复活,人从天上被拉回到了地上,人们不再相信有来世和天堂,人生的目的首先在于寻欢作乐,并认为:“最愉快的生活是毫无节制的生活”。但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比德拉克:“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薄伽丘:“没有来世,幸福就在人间”。他们告诉我们:“喝得痛快,活得长久,尽情欢乐。”这便是真正的幸福。
   到了近代,随着英国工业革命和欧洲各国的社会变革,民主和科学普遍为人们所接受,人们崇尚自由、平等、博爱。卢梭:“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伏尔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自由成了人们新的生活目标,并且被看做基本的“人权”,要求以法律形式给与保障。
   到了当代,由于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生,使人们开始对理性和知识开始怀疑、否定。于是种种非理性主义的人生观,如雨后春笋般绽放。叔本华:“人生就是痛苦和无聊”;尼采:“生命就是强者征服弱者”;克尔凯戈尔:“唯有死亡才是人的最高存在”;海德格尔:“世界,只对你的存在才有意义”;萨特:“人活着要做自己”……
   三、诸子百家
   相对于西方哲学来讲,我更加喜欢研读我国的诸子百家和由印度传来的佛学。
   春秋战国动乱550余年,其间战火连绵,诸侯争霸,社会长期处于兵燹和混乱之中。百姓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名家、阴阳家、兵家、纵横家、农家、杂家等纷纷登台亮相,诸子百家各倡其说,各抒己见,去探讨如何治理天下,如何国泰民安。
   儒家思想 儒家创始人孔子首次向民间普及教育,改变了学在官府、官师不分的局面;他提出“有教无类”(所有的人都拥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的思想,为后来的科举制奠定了思想基础;他主张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对求学的态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提倡知仁行仁、中庸中和、“不忧”、“不惑”、“不惧”的修身要求,认为“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君子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温而厉”,“恭而安”;他主张面对道义,学生不必谦让,“当仁不让于师”;他注重人格感化,率先垂范:“其身正,不令而行”;他承认学问是从学习而来的:“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他重视年轻人,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儒家讲求“仁”,孔子的“仁”就是以“仁”为教育的核心,让人们自爱而爱人,行“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统治者停止攻杀,时刻想到人民的利益;要诸侯贵族“能近取譬”,以己度人,站在别人的立场上为别人想一想:你想利益,别人也想,为何抢夺,为何贪得无厌?你想活命,别人也想,为何杀戮,为何不尊重别人?你不想饥寒交迫、妻离子散,别人也不想,为何让别人骨肉分离,血流成河?
   道家思想 清静无为是道家的核心主张。“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与“有为”不同的另一种“为”。按道家的思想,“有为”即为强为,是自寻烦恼。道家认为,我们总是要干与天地万物的根本——“道”相违背的事情。殊不知人的本性与天道是相通的违背天道终归也就是违背我们的本性,所以道家讲求的就是自然的生活,无欲、无求、无烦恼,认为一切都要顺其自然,所以老子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是指依自然而行,天真朴素,不刻意追求道德,因而是有德;“下德”则是指刻意追求道德,其行为即使不失德,但不免违反人性,因而是无德。)
   法家思想 法家认为人性本恶,自私是人的本性,仅凭软弱得到的说教去改造它是不可能的,只有依靠强大的法律去约束它,才能把恶限制到最小范围。在这里,法家所强调的“法治”与现代法治有这根本的不同,现代游戏规则的制定必须是代表“公意”,即由老百姓来制定,而法家认为,法就是被用来约束老百姓的,所以制定法令或确立“名分”的权利应该只属于一个人——皇帝。同时,法家代表人韩非还创立了以“法”为本,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体系。所谓三者结合,首先要有势,没有势来谈法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有了势就可以来制定法,而术的作用就是为了弥补法的不足。
   墨家思想 墨家的思想主张有些类似于侠客,并且墨子认为人一定要去掉六种邪癖,沉默时就思考,说话时就教诲人,行动时就从事于义。墨家崇尚游侠风范,赴汤蹈火,杀身成仁;道家奉行义即是利,人生之义在于“利天下”;道家主张奉献爱心,哪里有苦难,哪里就有墨者。
   佛学文化 佛学以“四大”(地、水、风、火)皆空、人生即苦为核心,以追求“入灭”(即涅槃)为最高境界,即以求得看破红尘式的“觉悟”或精神解脱为人生目标。佛家认为,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取蕴”,并认为“五取蕴”,即人生的种种贪欲、执迷式痛苦的总源头,人要想得到解脱只有觉悟到“空”,然而“不动心”并不是觉悟,反而是对人的束缚,强调只有“本原清净心”不被障蔽,就可以在现实的生活中去追求一种自由的境界。
   四、刷新人生
   透视西方哲学与诸子百家我们学到了什么?人的本质是什么?又应当以一种什么姿态来存在呢?
   带着这种种的疑问当我读完关于一些儒家、道家、法家、墨家、佛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等书籍时,只觉得头脑中有六股强劲的思想在互相冲撞着,融合着,渐渐的,它们变成了一个全新的人性:对待挫折,我们要奉行道家的“顺其自然”;对于失败,我们要秉着佛学的“四大皆空”;对于人生观,要恪守墨家的“侠客风行”;对于律己,要时刻把握法家的“严于律己”;对于品性,要牢记儒家的“道德教化”;而对于追求,则要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
   这种全新的思想有些类似于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之道”,其实就本质而言并非如此,我只是觉得我国古代的诸子百家所提倡的主张都有些过于极端,但却都有其值得提倡的地方,我把这些东西集合在一起也只是认为这样的人性更加适合时代的发展、适合自身与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间,不胜人生一场醉!”未来是属于我们年轻人的,我们只有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精神状态才能担负起肩上的重任,天道酬勤,倾尽所有,但求无悔这一生。
   相信未来会更美好!
   参考文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叔本华.青海人民出版社,2007.9
   悲观论集卷.叔本华.青海人民出版社,2007.9
   疯狂的意义.尼采.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
   哲学大师点人生.黄永军 远光.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