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浅谈对“校漂族”与在校生关系的调查与思考

浅谈对“校漂族”与在校生关系的调查与思考

日期: 2010-1-7 19:11:15 浏览: 115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未知

论文关键词:在校生 校漂族 关系
论文摘要: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徘徊于社会与校门之间的“校漂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以对杭州各高校大学生的实地调查为依据,从在校生与“校漂族”关系的角度入手,试图提供一个考察和研究“校漂族”现象的新视角,以期为各高校在规范“校漂族”管理、妥善处理在校生与“校漂族”关系等问题上提供一些参考。
近年来,从教育行政机构发布的大学生就业率以及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城镇失业人口中“毕业后暂未找到工作”的比重来看,高校毕业生待业人群在不断增加。与此同时,一群徘徊于社会与校门之间的特殊群体——“校漂族”也正在不断地壮大。2007年毕业生人数达到了495万,而当年未能就业的毕业生达到了140多万,在这组庞大的数据中,“校漂族”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人数不断上升的“校漂族”虽然已经大学毕业,但仍留在学校,住在学校或学校附近地区,吃在校园,用在校园,和在校生共用学校资源,从而和在校生发生了多方面的联系。但作为未就业毕业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校漂族”实际上已经走入社会,与在校生并无直接关系。本文认为“校漂族”和在校生的关系并不仅仅只是表层的“资源抢夺性”矛盾关系,同时还存在深层的心理影响、价值取向引导等多方面的联系。从“校漂族”和在校生关系的二元角度来解读“校漂族”现象,不仅是研究“校漂族”的一个全新维度,而且对正确引导在校生毕业后的价值取向,促进学校对“校漂族”更规范化的管理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
一、在校生对“校漂族”的认知与态度
笔者根据对杭州各大高校的784名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到约73.4%人听说过“校漂族”。随着社会各界对“校漂族”关注度的上升,在校大学生大多数听说过“校漂族”的存在,并且有一部分在校生与“校漂族”有过或多或少的接触。
而在对“校漂族”认知的进一步调查中,笔者发现在校生对“校漂族”的看法大多持正面的鼓励态度,但事实上,在校生与“校漂族”接触的机会并不多,很多在校生对“校漂族”只停留在“听说”过这个词的阶段,而缺乏对“校漂族”真正意义上的了解,因而他们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偏差。在校生对“校漂族”的肯定实际上也就是对自我未来出路的一种可能性设定,因而这表明在越来越多的“校漂族”面前,在校生首先在心理上认同了毕业后走上“校漂族”道路的可能性。
同时根据调查,当今大学生对“校漂族”的总体态度较为宽容。但有一部分在校生存在对“校漂族”的担忧心理,表现出自我的不确定性,进而反映出在校生毕业后的选择倾向性。可见,在一定的范围内,“校漂族”对在校大学生的影响是现实存在的。
二、在校生生存现状与“校漂族”的产生
随着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转变,新一代大学生的生存现状较之国家包分配年代的大学生有了巨大的改变。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而正在向普通社会劳动者转换。大学文凭日益变为必需品,而不再是增添优势的砝码。正是高校扩招背景下的大学生生存现状的改变才促使“校漂族”这个特殊群体的产生。资料显示,“校漂族”零星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到2002年高校首批扩招毕业生进入人才市场时初现规模。既而随着国家从2003年起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相关政策作出的调整而迅速壮大,“校漂族”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而,在校大学生的生存现状与“校漂族”的产生直接相关,要从源头上研究“校漂族”现象的起因,对在校生的生存现状不可不加以关注。
1、国家政策的调整深刻地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方方面面。上世纪80年代末,国家对大学毕业生首次实行“国家分配与双向选择”并行的政策,大学生从此失去了进大学等于抓住了铁饭碗的优势。上世纪90年代末,高校开始扩招,到2002年,首批扩招生进入劳动力市场,大学毕业生面临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在这种形势下,根据国务院办公厅相关文件,从2003年起,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本科毕业生,可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经与学校签定有关协议,可将档案、户口保存在学校两年,待学生落实工作单位后,学校为其办理就业报到手续。档案、户口在学校保留期间,学校免收档案保管费,并为学生提供与就业相关的各项服务。超过两年期限仍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学校将其档案、户口转回家庭所在地。
“校漂族”是国家政策调整后的产物。虽然高校扩招有利于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增强国家的软实力,但由于相关制度和政策的不完善,社会还不能在一定时间(一届毕业生的就业周期)内完全消化人数急剧增长的高校毕业生。为此,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缓解就业压力,鼓励高校毕业生进行多渠道就业,但是仍有部分毕业生选择“校漂”来逃避就业压力。而随着“人随户口走”的局面的打破,一些学生消除了工作解决不了户口无法落实的尴尬,从而不急于去就业,而是安心地将户口留在学校,以“漂”着的生活形态从容地为自己寻找一个更好的人生起点。
2、在校大学生面临巨大就业压力下的学历竞争。在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的形势面前,一些大学生把就业竞争转化为学历竞争,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以缓解本科毕业就面临的求职压力。于是近几年,考研成为很大一部分毕业生的首要选择。虽然这两年,报考研究生的人数有所下降,但从总人数来看依然不少。处于学历竞争中的在校大学生有的从一进入大学校门就定下考研的目标,大学四年只为了考研而兢兢业业地努力,放弃了很多其他可以提升自己的机会;有的未经慎重理性的选择,盲目跟从,为了学历而学历。而考研也促使更多的毕业生在毕业后毅然决然地投入到“校漂族”的行列。学历竞争是绝大多数“校漂族”选择“漂”的主要原因。
3、当代大学生有着空前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自主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地增强。这种自我意识的增强,使大学生在选择自己道路的时候,摆脱了家庭与社会传统观念的束缚,在面临就业时,往往根据自己的现实情况、自己的感受去选择“漂”还是工作,选择频繁更换工作来寻求最理想的职业还是通过考研增加自己的就业筹码。
4、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这首先表现在当代大学生对就业期望都相当高。在工作待遇上,有33.67%的大学生希望得到高薪、丰厚待遇的工作;在就业流向上,有36.22%的大学生认为自己以后从事的工作必须与自身学历对等;而仅有7.91%的大学生对待遇或流向无特殊要求,认为能就业就行。当今大学生在就业规划上的高期望与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形成巨大反差,导致部分大学生对自身的就业前景估计并不乐观,对未来充满较多的迷茫情绪。在调查中,笔者发现有将近一半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毕业后会找不到工作,或者找得到工作但自己并不满意。此外,大学生对未来从事的工作还抱有“高标准,严要求”的态度。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58.2%喜欢从事的行业是希望专业对口;17.6%希望从事的行业能符合自身学历;认为能就业就行的只占13.5%。
5、当代大学生对校园产生一种依赖的心理。从心理学上讲,每个人都会对熟悉的地方有亲切感和放松感,熟悉的环境和人群同样给人以最大的安全感。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了四年或更长时间,学校及周边的设施、布局、人群、文化,甚至一草一木都给他们亲切感,在心理上属于可以把握的范畴,因而一种依赖感便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即使到了毕业,很多人依然舍不得校园的生活方式,不愿放弃“学生”的头衔。有些大学生出校以后,一下子很难适应,对社会上的一切感到冲突和困惑。在面对竞争、压力,看到社会的阴暗面之后,他们又选择回到学校,流连在校园周围,感受和回味单纯的象牙塔生活,成了校漂一族。
由此可见,“校漂族”的产生与在校大学生的生存现状密切相关。国家政策的调整、学历竞争的压力构成了“校漂族”产生的宏观背景,而自主意识的增强、择业观念的改变、校园的依赖心理等则是在校生由单纯的学生向不隶属学校,不受任何单位管辖,也基本不受家庭束缚的“三不管”人群转化的微观因素。
三、“校漂族”对在校生的影响
“校漂族”对在校生存在着方方面面的影响,这些影响不仅仅来自表面的冲突,比如对校园资源的争夺,“校漂族”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不安定的因素等等,还包括“校漂族”带给在校生在深层的心理、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影响。从总体上看,“校漂族”对在校生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从积极的方面考虑,“校漂族”对在校生的影响不是很大,但“校漂族”中大部分是积极上进的考研族或者为了自己的将来积极打算的人,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努力拼搏和勤
奋刻苦给在校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对在校生的学习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另一方面,“校漂族”作为过来人,他们在求职、考研等方面的经验对社会知之甚少的在校生而言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他们以学长的身份给在校生提供一些过来人的想法和忠告,以供借鉴。同时,作为社会和学校的临界,“校漂族”的存在也给在校生多提供了一些接触社会的机会。
“校漂族”对在校生的消极影响正在引起学校和各方面更多的关注,这主要表现在:
1、“校漂族”在校园里的存在使那些目标不明确、对未来毫无打算的在校生产生了盲目的模仿心理,比如说往届学生一开始没有录取研究生,滞留学校一年后考取了,或者是往届的学生因为在学校附近“漂”了一段时间,而找到了比那些一次性就业的同学更好的工作等等,这些都增加了下一届学生成为“校漂族”的信心。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无理性的跟风现象将使一部分在校生成为“校漂族”的重要来源。
2、“校漂族”与在校生抢夺学校资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在校生的学习和生活。日益增多的“校漂族”群体,他们吃在学校食堂,学在学校的图书馆。本来就紧张的学校资源因为“校漂族”的加入而越来越显得紧张了。这构成了“校漂族”和在校生显现的矛盾。
3、“校漂族”熟悉校园环境,出入校园各个场所,这就势必给学校的治安带来了很多的不安定因素,因而也构成了威胁在校生安全的隐患因素。“校漂族”并非注册的学生,人员复杂,住宿分散,流动性大,成了学校管理上的盲区,除了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之外,因为这个群体鱼龙混杂,极易引发校园高智商犯罪、四六级代考作弊等违法乱纪现象。
4、“校漂族”无形中增加了在校生的就业压力,加重了在校生的心理负担。对学校教育在校生形成积极的就业观念将产生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校漂族”对在校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学校保证在校生拥有安全的校园环境,形成积极的就业观念和学习态度的应有之义,同时也是从源头上控制“校漂族”进一步扩大的有效举措。(本文是2006年度全团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究竟“漂”向何方:在杭高校“校漂族”现状与调查分析)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祁靖.对“校漂族”的理性思考.中国青年研究,2005(3).
2、赖来芬.“校漂族”:“鸵鸟战略”的利与弊.记者观察
3、李哲.缓冲地带——“校漂族”现象关注.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4(12)
4、《浙江省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
5、《全国大学生就业情况数据统计报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