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浅论交际法理论与现实的差距

浅论交际法理论与现实的差距

日期: 2009-12-31 0:55:59 浏览: 88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未知

摘要:目前,交际教学法已得到相当数量专家和教师的认可。但实践和理论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根据自身的经验,对深圳小学英语课程设计有悖交际理论的主要矛盾,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的措施。
关键词:交际法;交际能力;英语课程设计
1 交际法的介绍
交际法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其时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成员国之间在文化操济领域中的交际,尤其是人际交际日趋频繁,语言隔阂构成了人际交往的重大障碍,正是这种社会需求,催生了一种以满足现实需要为出发点的全新的外语教学法。
外语教学的核心是培养交际能力。这是交际法赖以立足的根本,是交际法的灵魂。贾德霖(1989)认为:“‘让游泳者到水中去’,这是交际语言教学理论的思想核心、至理名言” 。Robinson称:“交际语言教学特别注重和强调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和语舌运用,其重点小在语舌知识上,语舌运用是为交际目的服务的,这是交际语言教学的精髓”。概括起来,其核心观点如下:(1)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交际能力;(2)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交际需求;(3)教学过程要交际化。
2 深圳小学英语课程设计中存在的弊端
培养英语的交际能力,是我们英语教学的总目标。这一目标的确立以及相应的英语课程设计,是对过去的英语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英语知识为中心的应试教育的一种改革。近几年来深圳的英语教学改革生机勃勃,从新大纲的制定、新教材的使用、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乃至经常变动的评价改革都表明了新世纪、新时代对外语人才的新要求和新标准。为适应这一新的外语教育形势,广大的英语教学工作者在现代英语教学思想的指导下,结合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论,对深圳的小学英语课程设计从教学大纲、教学资源、教师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改革与尝试。为了把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知识传授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语言交际能力培养型的教学模式,交际法便在英语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在运用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以下一些问题。
(1)在教学大纲上: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明确强调,将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知识为中心”的三种模式,代之以学生为中心、关联性任务为主要形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交际能力、参与意识、合作精神等。教师角色、学生角色、教学理念都将发生很大的变化。重视学而研究教,以“研学而促教”,从单纯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转向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并重,重视学生学习态度的培养,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自信心,更重要的是重视外语学习策略和能力的形成。交际法作为一种在国际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教学方法,正好顺应了这种新的教学导向。在学习上,它主张正确引导、帮助、鼓励、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使他们在校期间,通过互帮互助、小组讨论、课外调查等学习活动以及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在培养语言素质和运用能力的同时,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学会学习和生活。然而目前,仍然有很大一部分的教师达不到这一要求,还是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以课教课、在课堂教学中语言信息量小、教学过程干涩、课堂练习内容单一、形式枯燥、方法不灵活、操练机械重复等,只能达到教学大纲里所要求的提高学生词汇、结构、语法等语言能力,而对提高学生语言的理解和交际能力,没有完全领悟。由于教学大纲里提到的交际教学法以及任务型教学模式篇幅较少,许多教师没有真正掌握,更没有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