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新建 Microsoft Word 文档 (2)

新建 Microsoft Word 文档 (2)

日期: 2009-12-18 5:12:25 浏览: 104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未知

【摘要】职校学生年龄大多在16—20岁之间,正处于“心理断乳期”,生理上日益成熟,而社会阅历浅显,心理上比较稚嫩,还不善于处理生活、学习中以及人际交往中所发生的各种心理冲突。因此,必需调适学生心理,促其健康发展。首先要建立和谐、宽松的校园环境,加强师生情感沟通,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其次,培养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方法,学会自我娱乐,形成快乐、向善、积极进取的健康心理。再次,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优化班级心理环境。
[关键词] 职校生 心理问题 调适
绪论
我是一名从事职业技术学校教育近20年的班主任教师,比较清楚地认识到,职校的许多学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心理健康问题。学生年龄大多在16—20岁之间,正处在“心理断乳期”,生理上日益成熟,而社会阅历浅显,心理上比较稚嫩,还不善于处理生活、学习中以及人际交往中所发生的各种心理冲突,有的学生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比如:厌学、逆反心理、激怒、社交恐慌、嫉妒、不良嗜好、焦虑、抑郁等,严重地伤害着学生的心理。的确,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老师、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如何调适学生的心理,使其健康发展,大家都在认真地思考和探讨,希望能找到一个良好的调适方法,使青年一代能健康地成长。这确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我认为要使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教师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等出了问题再忙于应付,我们的教育应改变“兵来将挡,水来土淹”的“马后炮”式教育,而应该重在日常生活中的引导和调适,使学生形成快乐、向善、积极进取的健康心理,充分享受到学校职业教育的乐趣。
一、学校教育应该有一个和谐、宽松的校园环境
学校中,由于教师与学生所处的特殊地位和学校管理的需要,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容易形成带有很多强制性的管理方式。对学生的行为规定了许多禁区,这也不行,那也不准,似乎学生的一切必须服从老师的意志,同我国素质教育理念相悖。另外,从目前招收的职业技校的学生中,可以看出主要是社会上讲的“三类生”: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断乳期”,由于学习基础较薄弱、成绩差、常被教师遗忘,这就容易使学生感到自己的无能、羞怯、退缩,形成过分服从、依赖或者形成反抗、仇视、不信任、不合作等心理不良行为特征。因此,能否为学生提供一个和谐、宽松的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学生的心理问题有着特殊性和规律性,调适应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性,针对学生心理疾病发生的原因,及发生、发展的方式有的放矢地进行。首先,作为学校应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普遍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让大多数学生认识、了解心理疾病知识,懂得预防和矫治心理失调与心理障碍。教会他们自我心理保健,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正确评价自我,正视现实,正视逆境,做到自信、自尊、自重、自爱,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好同学、老师间关系。同时还应劳逸结合,改进学习方法,科学用脑,提高学习效率,借助释放、升华、转移、自慰等方式克服不良心境,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和谐、宽松的校园环境;其次,班主任队伍应进行培训,使班主任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关心、了解、帮助学生在心理发展上健康成长,改变学生管理中,严格有余,说理不足的问题,要帮助学生认识到和谐、宽松的校园环境,靠大家来维护,校规校纪需要大家自觉去遵守,这样才能使和谐的校园、宽松的环境得到延续;另外,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开设专门心理健康咨询场所或机构,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卫生难题。这样才能使学生明确心理问题的各种表现、存在和发展以及如何正确预防与调适,使之健康发展。
二、加强师生情感沟通,提高学生学习、生活情趣
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而且各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有些学生,文化基础差,学文化课没有兴趣,也不擅长,而对操作性的实习课比较喜欢,而且乐于接受,学习积极主动;也有的学生,文化课学习比较努力,成绩也过得去,但一到实习课急于想学好,却由于协调能力较差,而“事与愿违”;也有的学生,由于心理疾病,常产生焦虑、恐慌、思想极不稳定,常产生与众不同或难以理解的行为。作为教师应该教会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明确自己的定位,不过分苛求自己。这对于个人的心理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我过去教过的班中,有一个学生赵某,他天赋并不高,但很要“强”,在班里文化课学习比较努力,理论学习成绩有一定的提高,但是在“钳工、车工、数控车床”等操作实习中,动手能力较差,在比其它同学进步慢的情况下,“急于求成”总想赶上进度,尽管反复练习拼命死用功,结果还是事倍功半,不但造成机床故障,学习成绩没赶上去,反而使自己得了精神疾病,由此引起自卑心里导致缺乏自信,产生畏难情绪,致使实习成绩不及格。当时,我们曾努力做其心理安抚工作,争取补考机会,才按时毕业。因此,只有正确地评价自己,知已知彼,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才能避免因目标过高或目标不符合自己的能力优势而遭受不必要的挫折。
心情开朗、轻松、安定、精力充沛、对生活充满乐趣和信心,对身体有良好的自我感受,这是稳定而良好的情绪状态的标志。对于个人的心理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人患得患失、喜怒无常、忧心忡忡,情绪状态不稳定,而自己又不善于排遣和调节,就会导致心理障碍,严重者甚至精神失常。学生正处于心理的“断乳期”,情绪自控能力较差,常常喜怒形于色,这就需要老师加以培养,促进学生良好情绪状态的形成。这在我校的学生中已有较多的体现。因此,要维护和保持心理健康,就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社团组织的各种活动,加强师生的情感沟通,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一方面,教师要帮助学生增加营养,培育心理健康园地,以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指导学生阅读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经常组织学生观赏、体验大自然,倡导社会中的真、善、美,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懂得人生的真正价值,就能满怀信心地去努力奋斗。另一方面,青年学生,喜欢外出郊游,尤其是在学习之余,领略祖国的山山水水,既能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又能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素质。如果,班主任老师在适当的时候带队外出踏青旅游,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调适无疑是一件大好事,不但能陶冶情操,又能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沟通师生感情,提高学生的学习、生活情趣,平抑心理压力,具有重要意义。上学期我班团支部组织到赤松山旅游区过组织生活,一边烧烤,一边畅所欲言。活动中同学们表现出来的那种愉快的心境,以其自信骄傲的神态,令我也为之兴奋,我们谈笑风生,谈学习动机、谈学习方法,谈人生追求,也谈健康人生,领略了祖国大好山河,┄┄。这次活动沟通了师生感情,增进了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
三、鼓励学生交往,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朋友,特别是在自己遇到挫折和不愉快的事情时,更需要找一个知心朋友一吐为快,这也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因为在你的倾诉中,消极的情绪能得到宣泄,压抑的心境能得到缓解,失去的心理平衡能逐步得到恢复,而且还能得到更多的情感支持和理解,获得新的认识和思路,从而能增强信心。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交友方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①教师要指导学生尊重父母,理解和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与父母建立良好的关系;指导家长关心子女的学习、生活和道德品质的提高。在他们遇到困难时,给予及时的帮助和耐心的指导,平等对待子女,尊重子女的意见,满足其正当要求;对待严重违纪的子女,既要指出其严重性,适时提出批评,还要配合班主任老师开导、挽救学生,做好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使学生懂得遵守纪律的重要性,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扬善纠错。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要热爱学生,对学生充满希望和信心,即使学生犯了错误,也不能带 “有色眼镜”看人,甚至歧视,而要遵循教育为重的方针,对犯了错误的学生,决不能以处理代替教育,以处罚代替思想工作。使学生真正在心灵深处受到鼓舞和鞭策,促使学生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③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教师要指导学生恰当地评价自己和他人,促进同学间的友谊和信任,彼此沟通思想,达到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尤其是在生活、学习等各方面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四、培养学习兴趣,鼓励努力学习,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断乳期”,“三类生”学习基础较差、常被教师遗忘,容易产生自卑、退缩,形成“破罐子破甩”或者形成反抗、不信任、不合作等不良行为特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良好品质和向善心理,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作为班主任老师应认真观察学生的各种表现,参加学生活动,加强师生情感沟通和理解,适时表彰他们的进步和优点,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感悟到老师的胜任和理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生活信念。尤其在学习方面,更要关心他们的每一点进步,让学生从“跳一跳够得着”开始,从中获得自信、恢复自尊,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从而达到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另外,班主任还应不失时机地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必要的学习方法指导,既是每位教师的义务,更是班主任的天职。培养学习兴趣很重要,但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成就学习的重要内容。我们知道: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必然有一套适应于本人的良好的学习方法;因此,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必须在尊重学生,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解决不同学生个体存在的学习方法差异,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比如:学习中要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上课要认真听讲,领会教师讲课内容,遇到问题应独立思考,加强师生课间交流与互动,及时分析自己学习中的缺失,纠正错误,才能不断进步等。当然,学习兴趣培养还应该增强学习毅力,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还应有坚忍不拔的精神,“基础差”的学生,自卑心理就象“顽疾”,没有坚强的毅力,就会半途而废甚至再次失去信心和勇气。我过去教过的学生中就有这样的例子,过去学习成绩较差,上学是父母“逼”来的,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学习基础差,上课经常做小动作,偶儿也睡会觉,老师上课提问他,总是一问三不知,做作业时三心二意……抄袭。我在帮助时,就曾经遇到他想努力学习,却又反复多次的重复着:要好好学习,认真听课,按时交作业……,一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又“前功尽弃”(进步……遇困难退却……经开导又有进步……再遇难题再次丧失信心)。因此,作为班主任老师,首先要明确学生的这些“顽疾”,不是轻易就能克服的。作为老师应该有坚韧的意志,关心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常常提醒学生,帮助学生振作精神,克服不良习惯,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技能,使之持之以恒地不断进步。这样才能使学生的面貌焕然一新,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五、帮助学生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学会自我娱乐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因此,人们的竞争意识越来越强。但是如果盲目地处处与人竞争,就会使自己陷于过分紧张的境地,长期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心理障碍。其实,虽然竞争无处不在,但真诚的合作也是常有的事,而且合作往往会消除紧张,使个体处于一种心情愉快的情境之中,有利于维护和保持心理健康。
学习生活是枯燥的,一个人若能注意培养和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进行多方面的自我娱乐活动,就可以在寂寞孤独、烦闷抑郁时通过自我娱乐的方式,防止心境的压抑,使心理活动在自我娱乐中得到休整与放松,预防心理障碍。因此,我们既要培养学生的学习科学、技能的优良品质,更要让学生能从业余爱好和自我娱乐中放松身心,调解精神,使学生每天都有一个好的心态去学习、生活和工作。
六、优化班级心理环境,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除了上述常规教育外,还要注意在耳濡目染中促进学生心理环境的健康发展,这主要有赖于学生所在班级的心理环境状况。因此,班主任是营造班级心理环境的关键人物,首先要在教学实践和日常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保持积极向上、平和的心态,养成开朗健康的性格,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其次要以爱心治班,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学生,真诚地与他们交往;以民主治班,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并组织他们参与班级管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创造宽松而又有秩序的班级气氛;积极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认真利用墙报、黑板报、专题讨论、讲座、主题班会等途径,促进健康舆论的形成;再次,要在适当的时候组织学生郊游、赏心,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沟通师生的心灵,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再者,要善于发挥班干部队伍的作用,调动其积极性,指导学生干部自己管理自己,以增进班级学生的团结,形成良好的班级心理环境,吸引和团结所有的同学,建立起民主、和谐、信任、友好的群体关系。
综上所述,老师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一环,也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不断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优化班级心理环境,建立和谐、宽松的平安校园,加强师生情感沟通,提高学生学习、生活的情趣,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帮助学生学会自我娱乐,形成快乐、向善、积极进取的健康心理,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这是教师开展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重要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