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浅析河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探寻

浅析河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探寻

日期: 2012-2-10 0:01:33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刘增丽

【论文关键词】河南 高等职业教育 发展模式 
  【论文摘要】通过对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现状的调查及对河南职业教育创新思维的分析,试图找寻一条具有河南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一、河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河南省有9千多万人口,能否充分发挥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才优势,关键在于能否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和人才强省战略。河南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强化“抓经济必须抓职教,抓职教就是抓经济”的意识,把职业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努力实现“农村职业教育规模发展”、“城市职业教育质量提高”两个突破,积极深化办学体制、运行机制和教育教学改革,探寻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联合行业企业组建职教集团。 
  1.高等职业教育数量、办学规模有所增长 
  我省普通高等学校84所,其中本科院校28所,专科院校56所,其中高等职业学校39所,在校生人数25万多,2006年招生108697,已经毕业生人数42009人,2006年预计毕业生人数76090人,教职工人数21267人,其中,专任教师人数14555人。 
  2.高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规模逐步扩大 
  2006年,河南省政府发布了《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在教育篇中明确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学海网(www.xuehai.net)推进100所县级职教中心、10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若干所示范性高等职业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形成一批职业教育基地。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二、河南高等职业教育创新思维 
   
  1.更新教育理念,树立全新的职业教育观  
  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更新职业教育观是关键。现在崇尚脑力劳动,轻视体力劳动,重视普通教育,轻视职业教育成了普遍的社会现象。职业教育在人们头脑中的地位还远没有确立,致使职业教育成了强迫的分流教育,大多数学生在无可奈何的状态下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当然不可能理想,而职业教育内部办学思想陈旧,片面强调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而忽视了其他素质的培养,造成了学生知识面窄、文化基础薄弱,适应性差,这种状况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要大力宣传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河南省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加强正面舆论引导,营造有利于高等职业技术改革与发展的社会氛围,如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利用各种场合、手段大力宣传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改变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重学术,轻技艺的认识误区,提高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各高等职业院校也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宣传渠道,全方位宣传自己,扩大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 
  2.切合本地实际,紧跟经济结构调整步伐 
  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应根据本地实际,因地制宜,紧跟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应为河南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促进技术进步服务,应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积极深化办学体制、运行机制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办学模式,努力实现职业教育规模发展。以适应需要为主是职业教育不可离的原则[1]。高职院校要想成为河南省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从经济舞台的幕后走向前台,就需作到如下三点:第一,树立以技术教育为根本,激活区域经济、以技术创新为基础培养技术创新人才的新观念;第二,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效益,优化专业结构,增强专业适应性,对不适应社会需要的传统专业进行有效改造,重点加强信息技术、建筑设计、机械工程等高层次和科技含量高的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第三,以树立市场营销观念为主线,走产学研相结合的特色之路,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构建高职院校多元主体办学机制、互补互动机制,以职业和技术为支柱培养高职院校的特色品牌。 
   
  三、河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要走有职业特色的道路,而不能硬套普通教育的模式。具体来讲应遵循以下三点:  学海网(www.xuehai.net)  1.职业教育应从“学科导向型”转变成“就业导向型” 
  职业教育需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的联系,促使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从“学科导向型”转变成“就业导向型”。河南的职业教育为河南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技术人才,对于企业来说,要提升员工的素质,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都需要职业教育的发展作支撑,企业人力资源的发展与职业教育发展密切相关。职业教育应建立紧跟市场、贴近行业、依托企业的教育体制。建立和国内外企业的长期交流机制,将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教育有效性,也可为培养高端职业技术人才创造条件。就目前河南的经济布局来看,基层操作人员的需求具有巨大的潜力,而河南人口多,职业教育生源多,因此,河南职业教育培养的技术性人才不应仅仅“内流”,而且要“外输”。为了与外面的市场相对应,专业的设置就应当以基础技术为主,如电子和机械技术为主体。而且根据当前中国经济的走势来看基础技术性专业可以长期开设,这样教师的专业知识可以得到稳步的提高,教学经验可以得到长期的积累,教学和实验设备可以有计划的筹备,可以改变因专业更迭频繁所带来的疲于奔命的状况。
  2.职业教育应重视实物导向和应用研究 
  兴起二十世纪50年代的职业教育经过几十年发展,更加重视实物导向和应用研究。从职业教育层次构成上看,河南职业教育本科层次有所欠缺。在目前河南39所高职院校中,其中独立学院10所,成人高校普通专科班10所,其他高等职业培训机构19所。河南高等职业院校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只有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一所职业院校招收少量本科生。这种状况显然已不能满足河南经济社会产业结构的变动和人才需求层次的需要,如何把现有的教育资源有效整合,使整体结构、层次日趋合理,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主要问题。而基本上都是本科层次的国外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就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如美国的威斯康星职业技术学院,在科系和课程配置时,特别强调普通基础和综合类大学在教学内容上的差别;英法等国家的职业教育体系非常灵活,只要有需要,任何人在任何时间都可以到职业学校进修,这对于河南的职业教育办学方向是一种启示和借鉴,如入学实行注册制,毕业实行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也可以利用多种途径招收应届生、往届生及在职人员学习,允许学生按工学交替方式,分阶段完成学业,也可以学习一段时间后再根据个人意愿和条件以及就业需要确定专业方向或者转岗方向[2]。目前河南省组建了18个职教集团,自成立以来,在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以城带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今后,河南省职业教育应在加强职教集团建设的基础上,重视实物导向和应用研究,引进职业培训理念、模式和教学方式,深入企业,开展职工岗前培训、岗位培训、职位提升培训,推动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3.加强“建教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形成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建教合作”模式是学校与企业合作,实施教育与训练,共同培养应用性人才的职业技术教育方式。企业为学校提供先进的实习设备和实习场地,建立校内模拟训练系统,企业生产现场也是进行教学的场所,以满足学生实际训练的需要[3]。加强职教集团建设,是河南省近几年推动职教发展的一个重大举措,是实现河南省职业教育资源共享,促进职业学校和企业优势互补的职教发展新途径和新模式。自2003年以来,河南按照“市场操作、龙头带动、城乡联姻、校企结合”的指导思想,以骨干院校为龙头,以特色专业为纽带,大力组建职教集团。在河南,集团化的职教集团正在成为将河南职业教育做大做强的中坚力量。从2004年初到目前为止,河南共组建了农业、公路交通、信息技术、财经、卫生、建筑、旅游、机电、工艺美术等18个省级职教集团,每个集团的成员中既有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或高职院校,也有农村职业学校,还有企业、行业协会和科研单位。目前18个职教集团共吸纳成员单位292家,其中职业学校167所,行业协会7个,企业109个,科研机构9个。这些职教集团的成立,在推动河南省职教事业发展方面具有重大意义:第一,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一个实训环境,为职业院校毕业生提供了一个实习基地,为其以后能胜任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二,企业与学校间密切合作的“订单教育”,实现了毕业生的优质就业,成员企业优先安置成员学校的毕业生,财经职教集团一年多来就为成员学校安置了800多名毕业生就业,据不完全统计,组建一年多来,9个集团共安置近8000人就业。第三,为培养和聘用双师型人才提供了一个平台和场所,而人才的发展向来被视为学校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是职业学校鼎立于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坚强后盾,而创新型人才的发展和形成可以成为学校鲜亮的金招牌,形成良性循环,产生良性效应。 
   
  参考文献 
  [1]王炳照,郭齐家,等.简明中国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3:373. 
  [2]周明星.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特征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2002,1(1):91. 
  [3]王前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3,10:20.学海网(www.xuehai.ne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