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关键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关键

日期: 2011/8/21 浏览: 173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姜晨

    摘要:一个高素质的技能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更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职业院校普遍缺乏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这在影响学生就业的同时,也会影响到我国产业升级的发展。本文指出职业道德培养的重要性,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职校生;高素质;职业道德;加强培养
    一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人力资源需求极为旺盛。2011 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热议职业教育,提出抓住职教发展机遇,培养高素质新型人才的建议。学海网(www.xuehai.net)当前,我国迎接产业升级转移的最大挑战就是缺乏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的产业工人。因此,职业教育不仅要抓好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更要抓好职业道德培养。但在当下的职教工作中,由于忽视了职业道德教育,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就业的顺利与否以及对我国的产业升级都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职业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认识到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才能针对这一弱点进行调整,寻找解决的途径。
    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有助于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
    职业道德教育是培养合格职校生的重要内容和塑造新型职业劳动者的重要条件,当今的职校生都已经是90 后,独生子女很多,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大多数父母忽视了对孩子的道德教育,自私、狭隘、唯我独尊的习惯,以及怕苦、怕累,期望值过高也是这代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毋庸讳言,职业院校中的极多数学生学习不用功,缺乏上进心,对未来职业劳动生活缺少信心。职业道德教育就要针对职校生学习和生活的过渡性特点,树立对未来职业活动的热爱信念,培养职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使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就有对这种职业及岗位的认同感和亲近感。
    2.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有利于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不仅需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更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我们面临的挑战越来越严峻,市场经济增强了人们自主、竞争、义利并重和学习创新等道德观念的同时,也带来了如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负面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克服上述弊端不断完善,对从业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呼唤职业道德建设。因此,职校生在走出校门进入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之前,必须进行系统的职业道德教育,这既是对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要求,也是各行各业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3.高素质技能人才,更离不开职业道德的系统培训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理解和要求早已不再是单纯技能技术上的了,还包括敬业精神、合作态度、集体意识、公德观念等内容。因此,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帮助学生适应社会,促进新的就业意识,也有利于实现职校发展和学生顺利就业,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人才。但是在当前的职业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明显弱化,实际教学中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课程内容单调、方法单一。长期以来职业道德课程内容老化陈旧,不能及时更新,跟不上新形势的变化。例如,教材引用的案例都是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时期的,完全忽视21 世纪的一些新的经典案例。 
再有部分教师认识上的偏差,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讲实际重自我,在教学中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这也会给学生造成不良影响,不能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引导。
    二
    面对这种现状,本人认为对职业道德教育的忽视不可掉以轻心,下面对如何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学海网(www.xuehai.net)    1.转变观念
    转变以往注重职业技能传授,忽视职业道德培养的教学理念,不能单纯为了提高就业率而忽视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这一点从课程的安排上就充分体现出来:专业课占用课时最多,基础课每周至少也有两次,而职业道德每周只安排一次,内容根本不能授完。有的职校由于缺少专门的职业道德教师,就由其他任课老师代讲或直接让学生自学。想要转变这一现状,在课程设置上,应该提高职业道德课在所有课程中的地位,使其与专业课同样重要。必须要增加课时,要保证充足的时间把内容授完。在授课教师的安排上,要保证专业对口。如果没有专门的德育教师,也要尽量安排职业道德素质较高的教师,身正为范才能学高为师。另外,要从考查课改变为考试课。如果一开始就定位在考查课上,就会从主观上给学生造成这门课不重要的想法,学不学无所谓,开卷考试能过就行。如果是考试课,在对待的态度上就会认真些,通过这个几个方法,应该可以体现出职业道德课的重要性,提高教学质量。
    2.教材内容要及时更新,与时俱进
    特别是在案例方面,内容要新颖,时效性强,要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在教学方法上,大量引用案例才不会造成课堂枯燥,学生没兴趣的状况。辅助主题讲座、调查、讨论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
    职业道德教育不仅包括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各项基本规范,也包括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例如生产行业、流通行业、服务行业、管理工作等都各有各的道德规范。一所职业技术院校包括多门专业的学生,分专业进行职业道德培养替代泛泛而学会起到不一样的效果。
    职业道德培训的核心在于训练,即通过一系列可以具体操作的行为要求,反复强化练习,从礼貌用语和文明举止入手,在训练行为、养成习惯过程中实现对本职工作的信念认同,让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就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即使在结束课程之后,行为的训练也不要停止,在实训期间更要加强,以切实达到增强教育时效性的目的。
    3.教师队伍要加强职业道德培训,即师德教育
    教师的特殊作用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为人师表的道德风范,必须实践社会对教师提出的职业道德规范。特别是职业道德课的教师,更要努力塑造人格魅力,真正做到言传身教,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去影响学生,以无形的人格力量去感召学生。良好师德风范的形成,将会在职校职业道德教育中显现最直接、最有效的榜样作用。
    在职业教育中重视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的高度关注;但是,仅有学校方面的重视还远远不够,还有待社会各界的支持和配合,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新型人才,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詹万生.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教学参考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2]张平.道德教育与内部控制[J].会计之友(下),2006,(1).
[3]艾云.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学海网(www.xuehai.ne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