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虚拟经营: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新思路

虚拟经营: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新思路

日期: 2008-11-26 16:20:52 浏览: 13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刘彩芳

 摘要:虚拟经营作为高职院校外部资源整合的一种手段。是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新思路。本文通过阐述虚拟经营的内涵,提出高职院校实施虚拟经营的原因及虚拟经营的形式。

    关键词:虚拟经营;高职院校

    在当今的社会大背景下,作为与经济结合最紧密的高等职业教育,必将融入到经济大潮中,这就决定了学校必须引入经济经营的理念,把企业管理的模式引入学校,对之进行有效的经营管理。

     虚拟经营的内涵

    虚拟经营是一种新型的企业经营方式和资源配置模式,是企业为了实现其规模扩张的目的,以协作方式将外部经营资源与本企业经营资源相结合所进行的跨越空间的功能整合式经营。

学海网
虚拟经营所实现的企业经营扩张不是资产的扩张,也不是组织规模的扩张,而是经营功能与经营业绩的扩张。强化的是核心能力,获取最大竞争优势。它是一种超常规的经营战略,追求的是尽量弱化实体组织结构形式,最大限度地利用外部资源,弥补自身的不足与劣势,形成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的高弹性运作方式,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

    虚拟经营的内容包含以下方面,(1)人员虚拟化:即借助外部人力资源以弥补自身智力的不足。(2)功能虚拟化:即借助外部力量来改善自己弱势部门的功能,使其与其他部门相配合,避免因局部功能弱化而影响和阻碍自身的发展。(3)企业虚拟化:是由两个以上的组织为了共同的利益而组成的相互依赖、信任、合作的联盟,通过组建“虚拟企业”,将各项优势结合在一起,实现“虚拟组织”内部资源的优化。

    高等职业院校引入虚拟经营的动因分析

    (一)竞争因素

    高速发展的经济和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应用型专门人才迫切需要,虽给高职教育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但高等教育体系市场是开放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渠道实现了多元化,高职院校无论在生源或是毕业生就业市场上,都面临极其激烈的双重竞争。这时院校间的竞争不是以利润多少来衡量,而是以学生质量高低来较量。在这种情势下,高职院校在不断寻求自身竞争优势过程中,应将自身非核心因素放在院校考虑之外,集中内部资源保持与强化主要业务的竞争优势,形成一定的核心竞争力。

    (二)成本因素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高要求决定了必须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但国家对其并没有固定的投入,经费的不足已阻碍了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如何将有限的资金创造出更大的效益,最大限度满足学校经营的需要。对于高职院校来讲,从专门化的外部管理公司那里获得某些管理方面的职能,比学校自身拥有庞大复杂的管理部门要更能节约成本。或组建利益共生体,减少了高职院校在利用外部资源时的交易费用。

    (三)风险因素

    坚持市场导向是高职院校办学的特点,市场既蕴藏着机遇,又潜伏着风险,有效回避市场风险,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重要课题。通过虚拟经营,高职院校与利益共生体建立了共同的利益关系,就有人来分担高职院校的经营风险,诸如设立新专业的风险,毕业生的就业风险等。

    (四)资源因素

    众多高职院校在资源配置方面,表现为实验和实训设施落后、实践基地不足、专任教师层次偏低,师资结构也存在问题,教师多为单一学术型,“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虚拟经营的模式突破了学校有形的组织界限,借用外部资源进行整合运作。在这种模式下,高职院校可获得诸如教师培训空间、科研空间、实训空间等方面的资源。通过虚拟经营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外部资源,达到全方位“借力造势”的目的。

     虚拟经营在高职院校发展中的运用

    (一)人员虚拟

    学校最大的资源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也是教育成本的主要方面,高职院校由于规模,资金等方面的原因,难以承担人力资源中的招募、维持、开发等巨大成本,只好转向于谋求学校外部智能资源的联合,以达到以较低的代价获得比较满意的目的,增强院校竞争能力。人员虚拟就是指学校借助于外部的智力资源(专门人才)与自身的智力资源相结合以弥补自身智力资源不足的一种虚拟形式,是一种典型的“借脑”、“借智”的虚拟经营。这种做法人事上打破了传统的组织界限,只要条件满足,虚拟智力资源招之即来,使用起来灵活方便,降低了使用成本。(1)聘请专家做顾问。可以聘请企业业务领导和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教学计划的制定,到学校兼课或开设技术讲座。(2)利用优势高校的专业人才。可以通过发展兼职客座教授及从其他学校中外聘教师,利用其他高校中的优势资源为其所用。(3)“租赁”高级专业人才、可利用“人才租诗”的方式通过人才阻赁机构选聘急需的某种专门人才,做到只用人不养人。(4)与企业人员进行合作,搞科研合作。借企业人力资源,高职院校可以节约大笔人力投资,并且实现科研工作与现实需求的对接,跟上专业领域研究的动态,这是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借智生智。

    (二)职能部门虚拟

    虚拟职能部门是指高职院校扬长避短,基于“留强去弱”的原则,精简组织结构,仅保留关键的职能机构,集中力量于自身强项的业务,而将那些非关键的职能机构虚拟化,借用外力即社会优质资源来弥补,整合资源,降低经营成本,避免因局部功能弱化而影响和阻碍学校的发展。

    人力资源的虚拟管理。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观念相对滞后、制度不规范、缺乏有效的长期规划,甚至不顾实际需要,随意性大,致使人力资源流失严重,人员结构不合理。为了解决高职院校苦于实力的薄弱而又希望建立起良好的吸引机制的两难选择,如果将一些比较重要的人力资源的管理业务外包出去,由专职的公司和管理顾问机构进行系统的管理,即虚拟管理,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解决上述诸类问题的方法,并可以为高职院校带来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革新。(1)招聘、培训、薪酬虚拟。招聘虚拟,借助外部中介机构根据学校所需人员的条件进行广泛、有效的筛选,提供较为合理的人力资源的配置,实现人尽其才。培训虚拟,高职院校可将师资培训业务委托给专门的企业,可以借助企业的专业性提高培训的质量,也可以通过教师到企业实习或,下企业锻炼,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素质。薪酬虚拟,高职院校可将此业务委托给专业的公司或专业咨询公司,结合高职院校的发展特点,设计薪酬方案,福利规划等进行薪酬管理,提高办事效率。(2)后勤服务部门虚拟管理。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所拥有的后勤能力、后勤设施的缺少和管理服务手段的落后及其僵化的后勤管理体制与其发展速度、发展规模不相适应,影响了高职院校的办学效益,降低丁竞争力。高职院校选择社会专业化公司经营管理与教学科研没有直接联系,社会专业公司又能干的后勤服务工作,降低服务运行成本,共同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这一中心工作。高职院校不但卸下了一个沉重的包袱,而且在无需花更多钱的情况下得到了更好的服务,从而将更多的精力集中于抓教学和科研工作上。(3)产品营销虚拟:学校培养毕业生与企业生产产品,“毕业生就业”与“产品营销”有着非常相似的特征。学校培养“学生”的过程就像企业生产“产品”的过程,学校的就业工作就是企业营销“产品”的过程。“产品”的销售在高职院校经营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但销售“产品”并不是高职院校的强项,高职院校可以采用各种方式借助外部销售资源和力量,以扩大自身的销售网络,强化“产品”的销售功能。如委托专门的人才公司制定,“产品”的市场调研、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等市场营销战略,使得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符合市场的需求。又如可与专业人才公司合作推荐毕业生等,扩展高职院校“产品”的分销渠道,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建立虚拟学校。这相当于战略联盟,也就是由两个以上的组织(企业、院校等)为了共同的利益而组成的相互依信任、合作的联盟,以便以最少的投资、最短的反映时间对市场的机遇做出快速反应。每个成员只做自己擅长的工作,成员之间是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实行知识产权、技能和信息投入共享。由于各成员均贡献出自己的核心专长,所以在短时间内就有可能形成一流的竞争力。(1)与高层次的普通高校的联盟。高职院校在师资水平、科研能力、教学设施、学科建设等方面与高层次的普通高校都是无法比拟的。高职院校可通过与高层次的普通高校建立虚拟战略联盟,便可获得诸如教学、科研、硬件调用等功能,最大限度地利用高层次普通高校的资源。(2)与其他高职院校的联盟。为实现共同的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协议、契约,同等高职院校建立横向联盟,实现优势互补,资源互用,产生1+1>2的效果。(3)与企业的联盟。学校在与企业的合作办学中,企业与学校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共同组建师资队伍、共同开展科研工作。如企业为学校投资设备、技术或学校将实训基地搬到企业中,教师科研成果在企业中推广等。

    虽然虚拟经营是优化资源配置的一种经营方式,但虚拟经营不是“越虚越好”,高职院校在虚拟经营中也应注意一些问题,高职院校必须拥有自己的优势资源,高职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仍要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必须要选择合适的虚拟经营方式;要提升学校的决策能力和协调能力等。这样高职院校通过虚拟经营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