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悬念”设置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悬念”设置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日期: 2006-12-15 12:36:35 浏览: 14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泾川职教中心 王淑媛

我们在听评书时,每当故事情节发展到紧张激烈的高涨或矛盾冲突到剑拨弩张的关键时刻,突然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还有在电视剧最关键时,突然出现“广告之后请继续收看”或“本集结束请看下集”等等,来吊你的胃口,逼着你非继续听或继续看下去不可。这种方法在中国古典章回小说里常用,称之为“悬念”设置。同样,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悬念,也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激发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下面,我就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如何设置“悬念”,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作一点介绍。
第一:在导入新课时,要有“悬念”
在经过课间活动后,学生的思维还停留在亢奋状态下。如何在上课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是提高一节课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而且学生学习情绪是否高涨,也取决于能否控制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这时;设置“悬念”,就成为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诱因。
如在学习《国民党消极抗战和共产党坚持敌后抗战》这一节时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然后承上启下及时导入新课:自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寇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一年多时间里,依仗先进的武器装备和速战速决的战略,占领了大半个中国。然而,随着日军占领武汉和广州以后,它的推进速度缓慢下来,并停止了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大规模军事进攻,抗日战争由此进入战略相持阶段。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日军推进速度的减慢?战略相持阶段日军的侵华政策有何改变?这一改变对中国的抗战有哪些重大影响?从而导入新课。
这样的悬念设置,使学生迫切地想了解其原因,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在自然状态中顺利地迁移到教学中来,很好地完成了导入新课的任务。
第二,在教学过度时设置“悬念”
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都是由一些相关内容有机结合的整体,如何使学生顺畅地由一个教学环节过度到另一个教学环节,悬念的设置就起到承上启下,理顺教学结构的作用。
如《抗日战争的爆发和国共联合抗日》这一节时,在讲“七七事变”后,讲到国民政政府的正面战场时,可设置这样的悬念:①淞沪会战最终失败了,原因何在?②平型关大捷打败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胜利的原因何在?③台儿庄战役胜利的原因又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并思考,这样使学生注意力能牢牢集中在教学中来,并积极思考,努力探索,寻找适当的答案。
不仅如此,悬念还可以设置在知识的重点、难点之处。即可使学生引起重视,又可消除由于被动思维带来的疲劳感觉。
第三,在讲重点和难点时设置“悬念”如在学习“重庆谈判”一节时,应该讲清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真实意图,然后再设置悬念“毛泽东是否赴重庆?为什么?”让学生分析讨论,然后总结,这样就自然而然的集中了学生的
注意力,加深了对这一问题理解,也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第四,在一节课结束前设置“悬念”
教材的内容都是环环想扣,紧密相连的,起因结果,存在内在联系的。旧课往往是新课的“钥匙”。因此,在结束旧课时,不能满足本课的小结,而要找出与下节课知识的联系点,精心设置,使学生自觉地产生解开这个“谜”的需要。
如在讲《中国共产党诞生》时,“二七惨案的教训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而凶残的,仅仅依靠工人阶级单枪匹马、赤手空拳,是无法战胜敌人的。”这时可以设置悬念:“因为工人阶级单枪匹马、赤手空拳”则“不能战胜强大而凶残的敌人”那么出路在哪里呢?怎样才不会“单枪匹马、赤手空拳”而战胜敌人,取得革命的成功呢?请同学们在课后预习下一节找出答案。这样可使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地去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总之,“悬念”的设置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技巧,它可以吸引学生的主意力,把机械的接受变为有意的、主动的学习和消化。增强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能力,久而久之,对提高教师自身的基本教学能力也有益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