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培养学生优良个性品质的探索

培养学生优良个性品质的探索

日期: 2006-12-15 11:51:59 浏览: 18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武建 孝昌县一中

摘 要:青少年学生个性的合法、健康发展是适应社会对多种人才需求的要求。当前培养学生自我意识,学会做人、学会关爱的个性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个性、自我意识、学会做人、学会关爱、基础、需求。

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是一个人具有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以独特的结构形式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个性的内涵很丰富,主要包括兴趣、智能、动机、自我意识、气质、性格、价值观等等。良好的个性,是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
我们认为,青少年学生个性发展水平的高低,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在日益丰富的社会经验和社会意识基础上,形成一种与社会相协调的独特心理结构和行为方式,即丰富的个性。重视学生个性的合理、健康发展,是适应社会对多种人才需求的要求。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就从发展学生优良个性品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着眼,谈一谈怎样培养学生优良个性品质。由于能力所限,在这里我仅从自我意识、学会做人、学会关爱这三个面作些浅显的探索。
一、自我意识
当前社会环境复杂,不良的社会思潮、社会风气的影响,如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金钱至上、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崇洋媚外、读书无用论等不良倾向,使一些意志力薄弱的青少年学生染上了一些不良习性:抽烟、喝酒、游荡、上网吧、逛歌厅、早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就是吃得高档、穿得时髦、玩得大方、活得潇洒,不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图一时的享乐,“今朝有酒今朝醉”。无钱消费,伸手向父母要,父母给得不痛快,就去结伙偷、抢、骗。于是乎,他们的无知,酿成了社会上很多令无数个家庭痛心的犯罪事件。破坏了许多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和谐。究其原因?自我意识的缺失是一个重要的原因。那么如何正确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呢?
(一)父母的教育、引导。
父母是学生人生的第一任老师,学习的习惯、自我意识、品质、能力个性的培养要靠我们的父母的教育、引导。父母教育孩子重要的一点是言传身教,让孩子明白:什么样的事能够做,什么样的人能够交往,做什么样的人值得敬重。父母的教育要入情入理,对于孩子不良的习惯、品质是应该给予严厉的批评的,但不能对孩子做什么事都要去唠叨、训斥。有时应该给孩子的思想一个自由的空间,否则的话,教育的效果是适得其反的。生活中不是出现了父母批评孩子,居然把孩子批评得跳了楼吗?不是有报道:孩子不堪父母的训斥而做出“杀父弑母”的事吗?这真是人世间一个个不该发生的、令人痛心的悲剧啊!父母教育孩子不能够用孩子非要接受你的批评不可的气势去压制孩子。孩子也是有思想、有情感、有尊严的人,我们做父母的是否应该摒弃过去“棒子底下出秀才”的家长式的做法,换上一种很民主、平等、和谐、真诚的沟通方式,让孩子有话敢于同父母讲,有思想愿意同父母交流。要是这样的话,就不会有孩子沉迷网吧而不想回家,导致让许多家长痛苦的事情发生。生活中,许多问题少年的出现都或多或少地与家庭有一定的关系:父母外出打工不在学生身边很少尽到教育的职责,父母经商忙于赚钱而无暇顾及教育孩子,父母热心政治仕途重心不在孩子身上,父母离异或感情不合而没有心情教育孩子。这些父母都有一种共同点:对孩子的教育、引导不够。这些问题少年就无心向学、成天得过且过混日子,时间久了就染上社会上存在的不良品性。他们的自我意识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了。
(二)我们的学校在重视知识传授的同时,还要重视学校的德育教育。
青少年的知识经验有限,分辨能力、理解能力及自控能力不足,他们往往以兼容并蓄的方式去模仿和追求。那些问题青少年在家庭得不到父母的温暖,在学校得不到老师的关心、理解。他们容易陷入迷惘和彷徨,甚至产生逆反、报复心理,父母要我学习刻苦、成绩优秀而我偏去网吧聊天、玩游戏通宵达旦,教师要求我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纪律而我偏偏要在上课时与同学递纸条,在下面偷偷讲话,甚至乘你不注意时制造一声怪响,引起学生轰堂大笑。这些青少年违纪违规时时有,社会上打架、闹事不请自到。有些还做出了法律不可饶恕的荒唐事:你学习成绩好,我就找茬勒索你,你告诉老师我就用刀子捅你;女生我就在同学面前中伤、侮辱你,甚至做出了强奸女学生的恶剧。这些事情的出现反映了我们学校也有着重大的教育责任问题。青少年时期是最富于幻想与憧憬的时期,也是最容易迷惘而走上不良道路的时期。因而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是今后一个时期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赋予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分辨是非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激励能力。培养这些能力,学校有必要有计划的开展德育活动和训练,只要学校把开展自我教育系列活动落实到位。那么培养学生自我意识能力是可以实现的。
(三)社会因素也不容忽视。
现在青少年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书本里,在课外他们也以不同的方式积累知识,了解社会,关注世界,他们虽未成年,但他们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事物已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并非一张白纸。可是,由于改革开放后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及多元化的道德观念、思想意识,通过报刊、小说、杂志、电视、网络等多种途经出现在青少年的视野里,使他们接触了许多与他们年龄相去甚远的社会问题:金钱、权力、爱情、婚姻、就业、暴力、腐败等等,由于辨析能力弱,他们对此在思想上、行为上产生了种种不适应与困惑。有一个学生在一篇观后感里写到:“我很佩服张子豪(香港某电视剧)的大义侠胆、杀富济贫、荣华富贵、娶美女住洋楼,我今后也要像他那样。”当我们对初一学生的一次问卷中问:“中国好还是外国好时”,一个学生连想都不想就大声抢着说:“当然外国好,外国有小汽车,生活富有”。问他:“你怎么知道外国好呢?”他说:“从电视里看到的呀!”还有前一段时间电视剧里播放《红蜘蛛》、《中国十大命案》后,很多青少年从中深受“启发”:怎样发财快?怎样偷、抢作案而不留下现场破案痕迹?现在的网吧、录相厅、电视对色{学}情的宣传,诱使青少年性观念的觉悟和性行为的增多。所有这些,难道我们的社会不负有一定的责任吗?“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青少年的自我辨别、自我意识教育已刻不容缓!
二、学会做人
当今的家庭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家庭,而独生子女处在相对封闭的成长环境,与他接触最多的成员是父母、爷爷、奶奶。长辈的全方位的呵护甚至是溺爱,导致了学生最多的弊端:自私自利、自我为中心、不能吃苦、心理素质低和心理不健康。这时,我们的学校理应站在时代社会的前言,教育、引导学生走出个人主义的藩蓠:尊重他人、学会感恩,关注人类文明发展。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关心儿童的健康是教育者的最重要的工作。”
(一)学校重视以德育人,构筑起科学的德育网络,开展学会做人活动。
主要是从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孝敬长辈教育、完美形象教育、礼仪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开展:“我帮妈妈做家务活动”、“告别网吧”活动、“献爱心捐款”活动等等,让学生感受到怎样学会做人!
(二)提倡“五自”教育
“五自”教育即自学、自理、自强、自律、自护。自学就是要求学生主动学习,做学习的主人;自理就是要求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自强要求学生要坚韧顽强、积极进取;自律要求学生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自护要求学生学会自我保护。这是一项培养人才的基础工程。
三、学会关心
今天这个时代,爱心在独生子女中好像变少了。如何挖掘孩子内心深处的爱之源,已经成了当今社会的一个公共话题。
1、人生第一任教师:父母要身教重于言教。
在家庭里,父母要以身示范:说话文明、行为端庄、互敬互爱、孝敬长辈、对人尊重理解,同时多给予自己的孩子关爱、鼓励。长此以往,学生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父母的熏陶和教育。父母对孩子的爱,也表现在对自己孩子的正确了解上,信任自己的孩子。《武汉晚报》报道了一位母亲成功教育子女的典型事例:孩子读幼儿园时,由于生性活泼好动、调皮影响了其他孩子的学习、休息。母亲参加家长会,教师建议孩子转园。母亲回到家里却用信任和慈爱的语气告诉孩子:老师表扬了你,说你有进步。孩子听后非常高兴,学习劲头足了。孩子读小学、初中其品性依然没有多少改变,但母亲一次次善意的欺骗,使孩子也受到了母亲的一次次信任和鼓励。到读高中时,品性端正了,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高考时孩子考出了非常理想的成绩。通知书下达到家里时,母亲瞬间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嚎啕大哭。关心、鼓励、信任、爱护自己的孩子,同时也要让孩子的爱扩展开来,既爱自己、爱亲人,也爱别人、爱社会、爱这个我们生存的世界,用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的关爱。
2、学校注重转变教育观念。
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否则教育出来的学生就有可能像一架安装了坏发动机而又起飞的飞机一样,不但会自身毁灭,而且也给别人带来牺牲。”今天的教育,许多学校把智育放在第一位,把升学指标看作是学校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而忽视了德育,忽视了德育是居首位的“五育”并举的教育。这样的教育不是像一架安装了发动机而又起飞了的飞机一样吗?曾几何时,清华大学高材生向动物园里的灰熊身上泼洒硫酸,云南大学的学生马嘉爵杀害同窗室友的恶性事件,不是很能够让人发出感叹:人性的光辉沦丧何方。我们必须深刻反省:目前教育目标定位的错失——重知识轻德育。今天,教育是全民关心的、最大的以人为本的事业。教育部长周济强调指出:“中国教育界理解的质量概念,是与学习者综合素质相关的质量。所谓综合素质包括道德素质、人文素质、科学技术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中国正在实施的素质教育目的就是促进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的全面发展。
3、学校教师有一颗充满爱的心。
教师在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传授知识的时候,要更加注重师生间心理交流、情感交流,以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文化修养、气质、教学水平、创新开拓精神去影响学生,让学生自己在爱的文化氛围中去学会尊重、理解、关心、爱护他人。
社会需要有各种优良个性的人才。但由于生长环境和天赋潜能的不同,学生之间必然表现出个性的差异。不能简单地说:老实听话、遵纪守规、成绩优秀的学生就是好学生,把“调皮好动、无法无天、呆头呆脑”的学生看作是差等生。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过分强调“共性”而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一个人。结果造成学校无特色、教育无特点、学生无特长的“千校一貌、千人一面”的状况,忽视学生个性的健康的发展。
教育工作者应辩证地看待学生行为上的差异。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并加以引导、发掘、培养。今后,他们中间难道能说不会有像小时功课不及格被老师称作是糊涂虫的“发明大王”爱迪生一样的科学家吗!他们中说不定会产生世界科技史上真正属于中国人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中说不定有像在奥运会上打破世界纪录的刘翔一样的运动员!你,从现在开始调好你的人生定位仪,奇迹说不定也有你加入见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