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文学作品中的模糊性

文学作品中的模糊性

日期: 2006-5-31 9:58:10 浏览: 18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溆浦县职业中专 王晖

充满情感张力的文学作品都有诸多的“模糊性”,带着一种“模糊”的阅读心理走进作品,走近作者,才有可能在内心深处产生与作者的共鸣。
一些经典作品是作者对生活经过多年的“拥抱”之后而表达的对生命的全部感悟。由于学生在个人阅历、人生经历、心理体验等方面,有着与作者现实存在的鸿沟,因此不可能完全切实地贴近作品,他只可能是有一个对作品的大致了解,以经过老师的启发讲解之后,再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悟,会有一种初入佳境的阅读心态,对朦胧的心理状态会有所摆脱,即对作品的把握会有一种“精确化”的倾向,他会认识到作者这些感悟中的一点或几点,而随着个体阅读水平的提高和自己人生经历的丰富,他对伤口的共鸣点会表现出鲜明的个性倾向,其中会融入更多自己的感悟,那么此时的作品很可能只是一个释放阅读者内心情感的载体。这种对作品的感悟也会因阅读者内心的变化而变化,即他对作品的理解和认识会因此变得富有伸缩性和吐纳性。自然,这个时候文学作品在读者的内心会出现一个更高层次上的“模糊性”,它不再是单一的和有明确指向的文本。言语作品总是打上了作者浓厚的一时内心印痕,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读者很难在对作品的解读中和创作者达到一种情感的吻合,他的解读会受到自己当时的心理状态和自己的人生经历、修养、情趣等因素的制约而显得灵活多样,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即使是同一阅读主体,也不可能永远是一种单一的“精确性”解读,会因时而变。
人类的思想情感不可能用一种精确化的语言来表达,席勒曾说:“当心灵用语言表达出来时,就不是心灵的语言了。”确实,“言”和“意“是不能完全相等的,这自然会促使作者在作品中运用模糊性的语言。若硬要用精确化的语言来表达主观情感,则会使作品失去应有的情感张力窨,从而变得苍白、干枯。正如朱自清在《何塘月色》中写月下的荷叶,作者借助于模糊的语言来着色,如“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以此来渲染一个充满情绪的幽深意境,并给读者留下一个想像的空间,而作者通过这些词语也在句中倾注了自己的审美情和对纯洁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
作品所出现的模糊信息,有利于调动阅读主体的参与热情。如林黛玉在弥留之际,心中的感情是“剪不断,理还乱”的,难以用具体的语言来表述。于是,作者让其在惊讶呼喊:“宝玉!宝玉!你好——”话未说完就咽气了,而由这个“好”所营造的“模糊性”,就会促动读者结合自己的理解去填补,从而感受创造的快乐。这正如断臂的维纳斯,设若断臂被补,则其也再无可能吸引游人神思于此,因为“美”正在于给读者提供一种无限想像空间。德国近代美学家让.保罗说:“想像能使一切片段的事物变为完全的整体,使缺陷世界变为充满世界;它能使一切事物都完整化。”
汉语言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如“绿色”,它不一定就指大自然的颜色,也可以指无污染、可持续发展、生命的和谐等;再如“田园”,不一定就指劳动的地方,也可以用来形容一种生活的方式。这种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语义的多层附加义。文学语言要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中,有这样一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此基本义甚是明了,只言庭中的枇杷树是妻子去世的那一年,由她亲手种植的,如今已是枝繁叶茂了;但其附加义却是相当丰厚的,它表达了作者内心“景依旧,人成各”的沧桑之感,以及那种岁月流逝,但自己功业未成,处境尴尬的伤感之叹。
(2)、语义的矛盾性。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中有这样一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和“的确”是矛盾的,前者表猜测语气,后者表肯定语气,模糊语言和精确语言共存一体,而这样的矛盾用语却更能增强行文的悲剧气氛。他位卑之至,其存在的价值只作为人们取笑之料和饭后谈资,自然其死活不会有人去关心,于是只能用“大约”;但是,他的这种悲剧命运,在当时的冷漠社会中,又是一种必然的结局,他是“的确”要死的。
(3)、语义的语境依赖性。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这样写道:“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单独来看,第一句写江头春色,给人以明媚之感;但结合整首诗而言,作者实是用这种明媚的春色来反衬离愁之苦。再如辛弃疾的《村居》中有这样一句:“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其中的“无赖”一词显然不能从世俗的角度来理解,在这幅恬淡逸适的农家生活图中,恰是表达了“小儿”一种“顽皮娇纵”的形象。
当然,读者和作者所处时代、环境的不同也是造成模糊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言语作品固有的“模糊性”,决定了必须要在阅读教学中适时地运用模糊性的教学策略,如可以通过意会、培养语感等途径来进行;不要一味追求精雕细刻和条分缕析,强调、重视对课文由言求意的理解应具有丰富性和多元性。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依据言语作品本身的“模糊性”进行笼统认知与模糊理解,更为广泛、自由、高效地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与作品迅速沟通,从而在把握作品整体寓意的前提下获得更充分的富有个性色彩的审美享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