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国内艺术设计走向世界的策略及所面临的问题探讨

国内艺术设计走向世界的策略及所面临的问题探讨

日期: 2009-8-20 0:46:00 浏览: 225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谢小越

【摘要】
艺术设计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物质与精神文明的进步,人类社会的衍变也影响着艺术设计的轨迹。在这样一个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的时代,社会及文化发展渐成一体化。加强国际的合作与交流,只有在交流中不断产生新的设计思想和理念。本文分析国内外艺术设计的历史与现状,探讨国内艺术设计走向世界的策略及所面临的问题,最后对国内艺术设计走向世界进行期待与展望。
【关键词】
艺术设计,艺术设计的发展,艺术设计走向世界,
【Abstract】
The artistic design development impelled the human matter and the spiritual civilization progress, the human society evolves also is affecting the artistic design path. In this kind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tendency day by day obvious time, the society and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gradually becomes the integration. Strengthens th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the exchange, only has in the exchange unceasingly has the new design thought and the idea.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artistic design the history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e discussion domestic art design moves towards the question which the world the strategy and faces, finally moves towards the world to the domestic artistic design to carry on the anticipation and the forecast.
【Key Words】
The artistic design, the artistic design development, the artistic design moves towards the world,
第1页共16页
前言
设计是根据一定的需要发现和精心构造备选方案的活动。设计就字义来解释,是设想和计划的含义。现在所说的设计包括人类对自己将要创造的产品的前期构思,以及实现这个构思的整个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反映现代大工业社会的本质!艺术设计是人类有目的性的审美活动。人类在进行艺术活动时有明显的目的性和预见性,是为达到某一明确目的性和预见性的自觉的行为。是一种问题求解活动。设计过程就是以问题求解,寻找问题答案为核心,它是人们为满足一定需要,精心寻找和选择理想被选方案的活动。是一种智能文化创造形态。设计表现为某种文化创造活动形态,而这是特定的文化背景和进行设计活动的具有特殊文化素质的人所决定的。
第2页共16页
一、中国艺术设计的历史与现状
中国发明了造纸和印刷术,创造了记载人类文明与文化的信息传载媒体。纸和印刷术提供了记载视觉信息的媒介,不仅使设计有了艺术表现的空间,更深远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追溯历史,从西方到中国,艺术设计的演变不难看出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认知度及属性。美术-工艺美术-商业美术-美术设计-工业设计-艺术设计。从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概念的转化在二十世纪经历了繁杂并混沌的过程。今天的艺术设计产业,从功能和形态上可分:产品设计、视觉传达、环境设计三大领域。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摄影、插图、印刷出版物的平面设计、影视多媒体、网页设计、形象设计等范畴不断丰富设计内容。
中国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设计的进步。艺术设计作为新兴行业的兴起得益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中国的改革开放加剧了市场竞争,社会对设计从认知到认可。经历着萌芽、发展、成熟、发达的进程.商业的繁荣突出了艺术设计的竞争,设计也是文明社会对高品质生活质量的需要。作为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体,艺术设计更能体现现代文化多样性和人性的多元化。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中国社会与经济赋与新兴产业新的机遇和挑战。艺术设计作为知识型的服务产业和新兴交叉学科,在企业竞争中扮举足轻重的作用。日益成熟的消费市场对品牌服务、产品包装、广告和形象设计上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促使设计崭露头脚。消费的观念正从物质消费到精神消费转化。艺术设计更强调个性化和人性化 。
中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意味着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部
第3页共16页
分。这也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带来历史性机遇,在品牌竞争的白热化市场竞争中,中国产品和服务将面临消费者的选择。无论从初级产品到强档品牌的形成、企业形象的形成到新市场的开拓,艺术设计在产品设计和品牌形象、环境设计、新媒体中都起着影响甚至决定市场的关键作用。尤其是随着关税的降低,国内商品的价格优势将会逐渐消失。因而强化品牌意识、注重艺术设计,正被更多人所关注。设计的价值和设计师的作用可见一斑。设计在商业、文化、社会中的价值正逐步体现。
二、世界艺术设计的历史及现状
2.1世界艺术设计的历史
自1871年普法战争结束至1911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有近4O年的和平,人民生活在浪漫与幻想之中,那时的设计或多或少的都带有怀旧的色彩。一战后,当时的欧洲正处在一个很不安定的状况下,社会民主思想开始逐渐影响一批清醒的设计师,他们努力从设计着手改良社会,提出“设计是为大众”的观点,这些人变成了现代设计的核心。德国艺术设计深受其影响,它强调设计怎样为德意志民族创造更好的条件。他们进行的是“社会工程活动”,即对社会进行工程化的改革。“少即是多”(Less is more)的现代设计形式不是对形式考虑的结果,而是解决问题、满足大众基本生活需要的形式的结果,它产生的原因是社会民主思想,目的则是创造廉价的、可以批量生产的产品。
二战后,为了追寻包豪斯早期的理想主义、德国建立了乌尔姆设计学院,重申“艺术与科学结合”的主张。这所学院最大的贡献是系统设
第4页共16页
计和设计院校同企业挂钩。可以说,从德国开始现代设计以来.第一次有可能把理想的功能主义完全在工业生产上体现出来。乌尔姆的教育体系对战后的设计教育起了引导作用,创造了模式,奠定了基础。
因为德国设计师更多考虑的是设计和人的物理关系(如尺寸、模数的合理性等),所以德国的设计是冷静的、高度理性的,甚至是不尽人情的,导致有时缺乏对设计和人的心理关系的考虑。北欧的艺术设计却十分注重这—点,它的地理位置是决定因素。斯堪的那纳维亚国家所处的纬度偏高.冬天的日照时间只有两三个小时,人们更多的时间是在室内活动,使得人和室内陈设的关系极为密切,这就要求设计必须注意人的心理感受。他们的设计采用某些有机形态(如弯曲线)和原始材料(如木材),被称为“有机功能主义”。南欧的设计,意大利最为突出。意大利人把设计当作一种文化来看待,不单纯把它看为赚钱的工具,于是小批量和高品位成了意大利设计的优势,这体现在那些别具一格的家具、汽车、鞋等设计上。
美国的设计体系与欧洲设计体系是分明的。欧洲的设计先由理念切入,然后有明确的设计目标。美国则是做完设计之后才加以总结,与欧洲弥漫着社会民主气息的设计完全不同。美国的设计起源于商业,曾经一度跟着市场走。它以雄厚的经济实力兼收并蓄、容纳各种积极因素,令自己的设计很快就取得了领先的地位。美国强大的经济燃起了艺术设计的热情,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艺术设计师如:查尔斯和蕾.伊默斯(Charles and Ray Eames)出现了,国际主义风格诞生了,它是美国的商潮同德国的理念结合的产物。这种风格逐渐波及世界各地,产生了广泛影响。
北欧人认为设计是他们生活的组成部分,美国人以之为赚钱的工
第5页共16页
具,日本人则认为设计是民族生存的手段。由于日本是一个岛国,自然资源相对贫乏,此时,设计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命脉,从而日本艺术设计受到政府的关注。日本的设计从本世纪50年代{学}开始起步,以其特有的民族性格使自己的设计变得十分强大。日本的传统中少而精的简约风格使它的设计没走弯路,空间狭小使日本民族喜爱小型化、标准化、多功能化的产品,这恰恰符合国际市场的需求,导致出现日本的电器产品引导世界潮流、横扫世界市场的态势。
2.2世界艺术设计的现状
时间推至90年代,设计又面临新的形势。在此之前,各行业的界限相对比较清晰,分工明确。进入90年代后,各行业之间的界限产生模糊。这个现象所受到的最大刺激是设计师遇到问题不能按照产品的类别进行硬性分割。在设计时,他们必须注意设计对象与其它产品之间的关系,必须要跨出设计对象的设计范围来考虑问题。随着设计师考虑的设计范围日趋增大.出现了以品种分类的边缘的模糊化问题,各类学科也有了互相兼容的现象,即学科的交叉化。这是现代设计的重要趋势。
对设计而言,另一个强力冲击来自电脑。由于最早的设计院校大多是以美术学校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也就是说设计教育是从美术教育中衍生出来的,从而使设计教育主要以技法训练为中心。学生们把大量时间花费在技法上,在当时的条件下是无可非议的,因为那时的设计图纸只能用手工的方式进行表现。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7O年代,甚至更晚一些。80年代,个人电脑的普及给设计带来了无法想象的冲击。原先用
第6页共16页
画笔描绘或用其它特殊技法完成的效果图,现在只需用一台硬件配置很好的电脑和AutoCad、Illustrator、photoshop、3D Studio等优秀制图软件相配合,便可使制图所花费的时间缩短一半以上,并且图样美观准确。电脑使往常占用教学五分之四课时的技法训练锐减至少于十分之一,让学生有更充裕时间来考虑设计的细节问题,这对设计及其教育体系是革命性的冲击。
学科交叉化和电脑的冲击对当今的设计是积极因素,它们将促进艺术设计在新的时代面前更快地向好的一面发展。当然,艺术设计也存在一些问题。
国际主义带来的刻板面貌。国际主义风格的产品可以批量生产,并且价格低廉,适合广大民众的需求.仅它在设计过程中牺牲了民族性、地方性、个性,一心追求共性。现在是工业化向信息化转型的一个过渡阶段,从长远利益来看,产品必须有个性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占有一席之地。在艺术设计中,从国家、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民族审美情绪同现代设计的某些因素结合起来,形成独特的艺术设计体系,是设计的一个发展趋向。在这方面,日本人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三、传统艺术对我国现代艺术设计的一些影响
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工艺美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艺术设计思想,而现代艺术设计思想反过来又影响着传统民族审美观念。中国传统艺术讲究均衡和内在的节律,我国篆刻艺术中有所谓“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布局法则,强调变化中的均衡,这既符合科学上相对的原理,也符合艺术上形式美的规律。在我国的艺术设计作品中,动与静、疏与密、多
样统一、宾主呼应、虚实相生、纵横曲直、黑白对比、重叠交错等传统
第7页共16页
构图法则中也屡见不鲜。此外,远古的铜器纹样、画像石、金石篆刻等,特别是中国画,巧妙的运了用白底的匠心。民间剪纸和兰花布粗犷豪放的黑白关系、明代木刻插图的疏密聚散、都可以在现代招贴艺术的构图中得到印证。艺术家随着时代的要求,赋予它新的活力,常用而常新,这种程式化的处理在我国招贴画的艺术设计形象处理上,也常得到应用,显示了夺目的光彩。齐白石曾提出“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著名论断,我们的一些艺术画,就“似与不似”的观点来考察,很多形象显然不是生活的简单模仿,而是由复杂到单纯,由繁杂到简洁的可贵提升。,萦绕着极其强烈的现代主义设计的精神光环。陈幼坚包装设计作品“奇礼”,靳埭强包装设计作品“双妹花露水”,也充分显示了这种艺术设计精神,设计者对中国的文化传统有深刻的理解,对中国传统观念在设计中的应用挥洒自如。由于艺术设计的特征,决定了装饰色彩在设计画面上所起到的作用。装饰色彩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主观想象是允许的,而且是必要的。但这种主观想象不等于主观臆造,装饰色彩同样来源于生活实践,同样需要从客观事物中吸取营养。装饰色彩的主观性使某些联想,将自然景色“拟人化”。传统中国画中也经常把荷花画得红艳艳得,荷叶只用淋漓得水墨,面对这些形象,人们自然会觉得所画的水墨叶子是绿色的。在艺术设计作品上,常常也有这样的例证,一张蓝色的画面,上面画几束灿烂的焰火,这块蓝色自然会被人接受为深邃的蓝天。同样是蓝色的底色,画上几块白色的三角帆影,这块蓝色又会被人们视为无边的海洋。一张绿色的画纸上画一对嬉戏的小羊,这绿色就成了如茵的草坪。正因为只是单纯的底色,空间更大了,给人的联想更多了。
总之,传统艺术对我国现代艺术设计的一些影响,从中国传统绘画
第8页共16页
形之象征到意念传达,从空间处理到图形设计的正负空间、虚拟性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四、国内艺术设计走向世界策略
4.1 转变思维模式,寻求创新理念
市场的转变,需求的转变,迫切需要设计观念的转变。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形势下,新技术、新材料、新的管理模式、新的运行机制在不断发生变化。中国的艺术设计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向世界开放,也意味着更大的机遇与挑战,更艰巨的竞争与风险。
因此,理论、观念、规则、思维方式、都面临着调整。应当承认,目前我们的设计水平与国外的先进水平的差距,其原因归根结底是由于我们传统的思维模式和教育模式所带来的限制。如果我们怀着积极的心态,从基础教育入手,改变过去封闭式的思维模式,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个人修养,在设计上提倡创新,寻求设计理念与方法的进一步提高,培养世界式的审美情趣,就能够适应新的游戏规则,创作出国际性的优秀作品。
在现代的设计领域,创新的含义首先是指设计理念上的创新,它来自对艺术设计发展史的了解和对现代社会精神的领会;其次则是指技术和材料方面的创新,它们则来自设计师的实际技能的掌握和对现代科技和材料科学的认识;最后才是设计手法、设计主题的创新,这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兴趣,含有强烈的个人因素。这就需要我们的设计师不断学习和提高。不但要学习艺术设计专业知识,而且还需要学习一些中外美学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扩大知识面。
4.2 建立沟通平台,培养语言环境
国内设计要走向世界,与国际的学术交往与合作将日益频繁,看懂英文图纸、资料,了解国际最新艺术设计动态,与国外设计师自如沟通交流,这将会对艺术设计提出越来越多的要求,培养会外语、懂技术、精通国际商务的复合型人才成为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而建立一个互通第9页共16页
的语言环境,是我们走向国际市场所必须的基础。国内的设计师面对境外公司进入国内市场,或国内设计走向国际,不应让语言成为我们的一道障碍。我们的设计师应当更快的融入国际化的语言环境,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平台,为走向经济一体化做好铺垫。
4.4 熟悉国际惯例,接轨国际市场
当前国际经济界最热门的话题就是“全球化”,中国加入WTO,毫无例外的将卷入到这个全球化的潮流中去,也必将毫不例外的遵循世界贸易的规则。作为艺术设计来说,当务之急,应当立即引进国际标准,如制图标准、色彩标准、投标文件、评标法规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等,否则,将无法与国际市场接轨。
4.5 强化地域特点,重视文化内涵
艺术设计就本质来说有一般性的普遍规律,全球化的艺术设计有其合理的内涵。另一方面,不同地域的艺术各有特色,有其特殊规律,一部艺术设计发展史本来就是地域文化发展的总和。21世纪是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其特征表现在设计领域主要是“多元性“和”复合性“。在这个竞争的时代,无论是物质或精神,要想存在就非得有自己的特色。在设计领域,要想在国际上有一席之地,我们的艺术设计必须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华文明的精髓。综观世界设计史,杰出大师的作品都带有强烈的地域印痕。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大国,其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等等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中国的艺术设计应当运用这些文化的瑰宝和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结合时代特色,发展地域文化、促进设计创作的繁荣。
4.6 打造一个完整的设计设计体系
在中国即将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之际,建立一个完整的设计体系意味着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大市场的重要步骤,西方近百年的设计史、由艺术创作到商业设计产业化,中国短短的二十多年需要做的事情
第10页共16页
还很多,随着设计行业的产业化趋势日益强烈,摄影、插图、平面设计、印务出版、包装、工业造型设计、环境设计、服装设计、舞台设计、影视多媒体设计、网页设计、CI形象设计等等各个范畴的合作关系体制正在建立之中,一个合理的运营机制正在形成,设计与经济的商业互动正在加剧,设计行业的分工也在专业化发展。然而经济的多元化、规模化趋势决定着“单枪匹马”的作战方式、以一个人的设计才华支撑全部的时代即将被成熟而完整的创作设计群体和运营团队所取代。从而形成一批深知市场运作、客户管理与设计管理、较为成熟的设计组织或社团。
4.7 艺术设计的人文特色教育
世界经济一体化,要求全球文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我国未来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趋势,必然是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人才为主流,在艺术设计教育中,融合本土人文精神内涵,注重民族、地域文化特色,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艺术设计教育之路。
4.7.1 培养“厚基础、宽口径”人才,是当今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主体潮流
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自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正式实施以后,“艺术设计”专业名称取代了原先的“工艺美术”专业名称。工艺美术教育是以工艺美术行业的传统技艺、生产工艺、创作设计的传承与发展为主线,而艺术设计教育则是以实现现代工业生产与传统工艺美术生产中设计活动的艺术内涵、科学内涵与文化内涵为主线,其根本目的是培养新时期符合新时代发展需要的、感性与理性协调发展的、具有开拓性、创造性的艺术设计人才。
4.7.2融合本土人文精神内涵,是艺术设计教育的主导思想
第11页共16页
面对高新科技日益广泛的融入现代艺术设计领域,如:电子技术、数字技术、影视动画、网络空间、数码图像等等,现代技术创造的虚拟真实正改变着人们对传统视觉语言的认识。随之而来在我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界形成了两种教学主导思想潮流。其一,加强艺术设计与科学的联系,积极与高新技术对话,实现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的结合;其二,重视艺术教育的人文价值内涵,加强艺术与边缘人文学科的联系,拓展人文思想视域。这两种教学思想互为联系、互为作用,共同推动着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的。注重艺术设计本土人文精神内涵,是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主导思想
4.7.3注重民族地域文化特色,是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趋势
20世纪一百年来,各种艺术流派和风格层出不穷,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各国的艺术设计教育方式和体制。世界教育发展趋势的转变,必然对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建设中国特色的艺术设计教育,归根到底就是通过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的有机结合,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体现出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世界著名的德国艺术设计家霍格.马蒂斯曾强调:“任何国家的设计,都应该体现国度的根,这个根就是自己的文化。”民族文化是人类艺术设计的基础,一个国家的设计艺术的发展,必需以本国民族文化底蕴作为背景。
五、国内艺术设计走向世界所面临的问题
吃过洋面包的中国新生代艺术家和设计师,可以拿着西方种种“主义”,种种“流派”,去把玩,去神侃,但是一旦要用于实践,就必须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不可极影响,表现了深深的忧虑,他们对新生代艺术家和设计师中的盲目
第12页共16页
西方化,很是担心。这种忧虑不是空穴来风,在中国学习和生活多年的外国人,也有很多人持有这种观点。在中国学习京剧表演的美国留学生罗红梅(中文名字)就曾经在电视上直言不讳地说:我很后悔没有更早一点来中国,那时会见到更多真正的中国东西,现在越来越少了,恐怕再过几年就很难见到了。这只是表象,但是就在这些无数的表象中,也的确使人看到了在全球化阴影下,我们的一些艺术家和设计师的浮躁、肤浅和盲目。
在全球化阴影下的中国艺术设计,应该清醒认识艺术设计在走向世界的过程所面临的问题,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艺术设计必然要出现大分化、大改组的局面。这种局面可能呈三种态势:一部分将在物欲横流的商品化大潮中完全被西方化,这部分将成为极少数。另外一部分仍然沉醉于传统文化艺术中,这部分也是极少数,绝大多数艺术设计,坚持中国艺术设计的正确前进方向,积极探索民族文化与艺术的继承、发展和走向世界。这也许是一个十分艰辛和痛苦的过程,但是能够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脊梁的力量,只有走上这条正确的道路,求得大发展。这就是中国艺术设计应该,也是必然要走的道路,要前进的方向。
六、国内艺术设计走向世界的期待与展望
民族传统文化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对现实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文化特质或文化模式,是社会现代化的基础、前提、立足点和出发点。我国艺术设计要走向世界,不可能是脱离民族文化传统的凭空创造。著名艺术家兼设计师韩美林的艺术作品在国内外都取得了极大的
第13页共16页
成功,他认为,艺术要想真正取得成功,必须有“根”。这个根就是中华民族之根,而艺术的根,是扎根在多姿多彩的生活当中的,扎根在我们本民族几千年来的优秀民族文化当中的。香港的著名设计师靳埭强之所以走向成功,不仅因为有一流的设计意识和头脑,更因为在艺术设计中加入了许多很中国化的东西,同时他还主张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西方现代设计的理念中去。他强调这种融入并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在对中国文化深刻理解上的融合。
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可以说是长期兼收并蓄的结果。这种兼收并蓄,事实上也可以说是国内各民族文化与艺术的一体化过程,他不仅表现在中国各民族之间艺术设计的融合上,也表现在对外来艺术设计的吸收和融合上。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要求我国的艺术设计走向世界。实现这一目标,对于国内的艺术设计,必须以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的传统文化底蕴为前提,立足于本国传统的民族土壤,吸取民族艺术精华,以自身的艺术修养和创新求异思维及艺术潜能为后盾,融古通今,拓展视野,只有这样,我国的艺术设计才能走向世界,共谱灿烂的明天。
第14页共16页
结 束 语
中国的艺术设计,不能脱离中国的实际情况。一个是中国的文化背景,一个是中国的社会环境。中国的文化背景是积淀了五千年底蕴的传统文化;中国的社会环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也在不断受到外来艺术设计思想的冲击,相交之下中外结合,吸取其精华从中受益。中国艺术设计逐渐在走向世界,融合世界先进文化与艺术和中华民族文化与艺术精华,发展成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设计。
参考文献:
1、袁熙昀: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2、 《中国大陆艺术设计理论20年反思》 《美术观察》
祝帅 2002年第九期
第15页共16页
【致谢】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大学三年的美好生活即将结束。
在此,我要首先感谢论文指导老师 曾桂生老师,他在百忙中对我的论文写作进行指导,监督,同时给予我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让我能够及时调整好写作思路,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与提高。不仅增加我的写作热情与信心,而且也为这篇论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再次表示我由衷的感谢与深深的敬意。
论文写作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前期的准备相当重要,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觉得国内艺术设计走向世界的重要性。所以,感谢引我步入艺术设计的所有老师,是你们的谆谆教导,以及无私地传授知识,让我的大学生活充满了色彩。回忆课堂上的点点滴滴,你们的声音仍记忆犹新。
最后,由于本人的学识有限,加之时间仓促,文章中一定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和读者能够给予批评和指正。
谢小越
2007年4月
第16页共16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