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小班化”模式在电子电工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小班化”模式在电子电工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日期: 2009-8-19 23:57:42 浏览: 26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俞伦强

[内容摘要] 通过为期一年的教学实验研究,证明了在技工学校电子电工实习教学中,“小班化”教学确实是教育创新的体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从我们的观察、调查、访问、尝试教学的结果分析来看,实施“小班化”教学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它为学生主体意识的焕发和个体获得适度解放提供了鲜活的教学环境,多元化的评价体制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思维活跃,在兴趣的支配下特长得以升华,乐学爱学。同时“小班化”教学也能促使教师改变观念和调整教学行为模式,不断加强学习,勤于实践,善于反思,从而促进素质提高,以更好地适应新的课程改革和新的教育形势的需要。但“小班化”教学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对于我们来说都只是一个起步,需要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克服各种困难和疑惑,作不懈尝试和探求。
[关键词] “小班化”教学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一、研究背景
作为培养技术人才的技工学校,在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新科学技术浪潮的冲击下,必须改革教育教学模式,以适应新时代培养新型人才的教学要求,尤其是在实习教学中,探索一种民主的、和谐的,有益于学生全面成长的教学氛围,使人与人、人与媒体、人与环境成为一种互动协调的有机整体,进而促进人的发展。因而,在技校电子电工实习中实施“小班化”教学已成为技校教学改革的必然。“小班化”教学是当代发达国家实现教育优质化的发展趋势,并将成为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内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模式之一。“小班化”教学的模式必将为技校电子电工实习教学带来机遇,为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提供充裕的条件。也正是为此,我们提出了“电子电工‘小班化’实习教学的探索”为课题,通过本项目研究,借以实现学校的内涵发展,使其为其它专业“小班化”教学提供一点范例,又为技工学校的实习教学发展带来一种推动。
二、研究主要内容
(一)研究内容
本课题是通过电子电工“小班化”实习教学的实践研究,探索技工学校电子电工专业实习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充分创设各种条件,以“小班化”教学为基础,构建一种自然、和谐、民主、开放,充满活力的实习教学环境,以此促进学生全面而又生动活泼的主动发展,在学生发展的过程中使教师与学校同时获得发展。
本课题研究立足于从电子电工实习教学来研究“小班化”教学在技工学校改革教育中的地位及运用。因为实习教学是技工学校教学的核心。在运用“小班化”实习教学时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地更新自己的观念,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因为教师只有成为优秀的学习者才能成为优秀的教育者。同时“小班化”教学为师生间提供了较为宽松的时空条件,便于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因此,突出了教学中的交流,即抓住了“小班化”实习教学的优势和特点。因此,整体系统设计、构建技工学校“小班化”电子电工实习教学模式是我们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组织课题组成员通过自学、辅导、及专家讲座等各种形式反复、深入学习相关理论,使课题组成员对“小班化”电子电工实习教学有个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网络、文献资料的查阅收集国内外最新“小班化”实习教学研究的相关资料,为确定本课题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和研究方向。
2、叙事行动研究:教师的日常生活主要是教育、教学生活,叙事行动研究就是引导教师对实习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然后进入研究现场,进行观察,访谈,整理分析资料,提炼研究成果或自我反思以及反思后的行为跟进,以此循环并在过程中调整研究措施,探索实践规律,通过撰写自己的故事、相关课例与案例等分析,形成研究成果。
三、研究的效果及推广价值
1、学生的兴趣得到了充分的激发。一年来我们在电子电工实习教学中尝试“小班化”教学模式,并及时和以前的大班教学进行对比与小结,我们发现“小班化”教学模式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体现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小班化”实习教学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学生逐步养成善于思考,积极想象的习惯;而操作过程中的答案也千变万化,交流思想的能力相当强。他们的求异思维体现在几乎没有两块完全相同的接线板出现在同一次课堂上,真正做到了个性化的发展。他们通过同伴之间的积极相互影响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发展了学生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的能力;通过亲自参与学习实习操作活动,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正逐步形成一种热爱生活、富有同情心,积极而健康的心理倾向。
2、教师的观念与行为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小班化”实习教学中,教师深深认识到常常由于自身素质的不高而难以支撑理想的实习教学预定方案,因此定期的理论学习、研究活动以及随机的讨论成了教师内在的需求。学习、实践、反思成了教师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观察、访问成了教师了解学生经常使用的手段,指导、引导、辅导成了教师因学生个性化学习状态各异而进行服务的随机性方式。这种变化既是教师适应新形势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师生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也保证了研究之路科学而正确的延展:尊重而不放任自流 ,关心而不越位。
3、在为期一年的电子电工“小班化”实习教学的实践和研究中,我们深深地认识到:“小班化”给了教师更多的关注每一个学生,走进学生心灵的机会。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更多的情感交流,更加深入而细致地了解学生的需要、动机和情感特征,进而更加个别化地、灵活深入地关注和处理学生情感发展的差异性和丰富性, 达到促进学生情感发展,进而实现认知和情感协调的目标。同时,在“小班化”的实习课堂里,教师应该更多地让学生主动地探究和发现,让学习充满探究的快乐。作为人的认识活动,发现和探究常常会呈现出学习者个性化的特征,因此教师要适应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差异性和选择性,就应该更加细微地去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品质,允许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去学习。我们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努力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心境,使学习成为学生内在的需要。
作为教师,我们愿意尽可能地尊重每一个学生,尽可能地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使每个学生得到最适切的教育,以实现教育的真正平等和公正。因而不论是在我们的理论教学过程中还是实习操作教学过程中。“小班化”教学必将显示出强有力的生命力,也必将成为技工学校的一种必不可少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4、我们的思考
①、教学研究还是比较理想化的范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付出难以想象的艰辛,时不时会陷入无可奈何的困境。
②、课题组成员的科研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缺乏教科研的最新信息与资料。课题组成员大都感到搞科研的时间不够,特别是专业课老师和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教师。
③、“小班化”实习教学的方法、途径肯定很多,由于时间的限制,我们只做了一些初浅的研究和尝试。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个别内向型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够强,如何寻求最佳的引导方式是课题组今后应当突破的一个研究重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