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论网络环境中教学交往的涵义与策略

论网络环境中教学交往的涵义与策略

日期: 2012-2-4 0:23:37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李芒

【摘要】本文探讨了网络环境中教学交往的涵义及其特征,并提出促进网络环境中教学交往的有效策略。人类的生存越来越成为一种信息化与网络化的生存,信息网络是新型的人类交往工具,它所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人们之间交往方式的进步,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如何面对网络环境中的教学交往,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网络环境 教学交往 交往策略
  
   一、从问题出发
   交往理论是20世纪国际学术界最具前沿性和交叉性的课题之一。交往是一个历史性范畴,教学交往作为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同样也是动态变化的。因此,我们应该把教学交往的研究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新问题相结合,特别是应该关注网络时代的人类交往问题。在网络时代,网络确实给教育带来了难得的发展契机,但同时又如任何技术文明那样,一定会出现“双刃剑”式的二律背反现象,因此,研究网络环境中教学交往的有效策略便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然而,此项研究目前还远远没有成熟,对问题的讨论并没有与网络时代的大背景紧密结合,对于如何促进网络环境中的教学交往的相关研究还不多见。我们认为,“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交往研究”是今后教育技术学科领域的一个新热点,以教学交往作为一个较为上位的概念支点,据此针砭时弊,能够审视现代教学交往的缺失与阻隔,探究教育教学理想的追求与重建。
   二、网络环境中教学交往的涵义
   所谓教学交往,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主体以构成人类文化的符号为中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其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符号则包括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可以说,教学交往是涉及人与人关系的活动,而活动的目的在于“认识”,在于使客观世界能在学生的主观世界中获得意义。交往是教学过程的一般形式,但交往并不直接实现人的发展,学生要获得发展,必须通过认识、实践等活动才能实现。因为通过交往所获得的影响学生发展的信息不能直接移植到学生身上,学生必须在头脑中对此进行加工,进行意义建构,这些信息才能为学生所掌握,才能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知识、技能或价值观。只有当信息被学生所内化,才真正发生了“教学”。教学发生之后,教学效果可反作用于教学交往。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所指的“认识”并不是心理学意义上的认识,而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认识”,是指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因此,教学交往应有以下涵义,第一,教学交往是在师生间产生的并涉及人与人关系的活动;第二,教学交往是以具有教育教学意义的符号为中介进行的;第三,教学交往的主要形式是平等对话,师生间是互为主体的关系,在价值意义上是平等的,但在教学意义上师生关系呈现多元化倾向。第四,教学交往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人类文明经验并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这是一种应然目的,能够实现这种目的的教学交往是有效教学交往。
   那么,网络环境中的教学交往与非网络环境的教学交往有何区别?首先应该从教育意义上给出网络环境的定义,网络环境是指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所支持的、具有丰富教学信息的、师生共同组成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师生活动的各种物质因素和人文因素的总体。在网络环境中,教学信息是共享的,也就是说身处其中的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平等地享有信息。网络环境可以是由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支持的面授课堂,也可以是基于web的虚拟环境,因而,本文所指的网络环境包括这两个部分。
   基于以上认识,网络环境中的教学交往应该是,师生在网络环境中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所进行的活动,而计算机网络的引入,使教学交往摆脱了时空的限制,将远程交往与间接交往变成现实。于是,网络环境中的教学交往相对于非网络环境的教学交往有如下特征:
   第一,交往场景的异时空性。德国交往教学论学派的代表人物R•温克尔(R•winkel)曾把交往的“场合性”作为交往过程的公理之一。但在网络环境中,教学交往的场合就不一定是实在的物理空间了,即使是在面授课堂中,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引入,虽然教师与学生身在一个封闭的教室空间里,但却能通过互联网与世界各地产生联系,与身处教室外的人进行交往,由此教室则成了“开放的教室”,课堂则成为“开放的课堂”。而基于web的教学交往则是教学交往主体在物理上实现了时空分离,他们通过网络留言等各种通讯方式存储交往信息以实现教与学的再度综合。
   第二,教学主体的多极性显著。教学主体的多极性是指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是由一些具有社会差异、个性差异的彼此处于交往关系中的多样的师生个体和群体构成。这里的教学主体不仅指师生个体或者群体,甚至可以是教学组织。正是由于网络环境中交往场所的异时空性使得身处封闭教室中的师生获得多样的交往方式和通路,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到更多的学习者和学习指导者,使得教学主体的多极性及其自身的多样性更为显著,也造就了纷繁复杂的教学交往系统。
   第三,交往手段的多样性。以往的教学交往大都是以师生的语言为媒介进行的,手段单一。而网络环境中的教学交往最大的特点就是借助网络这一强大的交互媒体,充分利用各种通讯技术,通过多种通道,以多种方式进行交往。
   第四,交往信息的丰富性。以往教学交往的信息一般是静态的,主要是言语信息或者是挂图、照片等静态信息。而在网络环境中,交往的信息不再拘泥于现实世界中的直观信息,多媒体动画和各种视音频技术使交往信息能以动态的方式呈现,并将现实世界中通过感官感知到的信息与抽象语言符号信息进行融合再现。学生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创作生动活泼的电子作品,这种多维的信息将有助于为学生创设提高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第五,交往内容的开放性。以往教学交往的内容一般只限于处在相对封闭的交往场所中的教师和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基于信息的共享性与开放性,教学交往的内容也就具有开放性,网络能够把外面的世界带进课堂,也能够把课堂带出教室,这一点在基于web的教学中更为明显。而在基于web的教学交往中,由于物理时空的分离削弱了教师对学生和课堂的管理权,交往内容往往是教师难以控制的,又由于网络的匿名性,使得基于web的教学交往的形态极具隐蔽性,学生自己的交往内容可能只有本人与交往方知晓。
   三、关于网络环境中有效教学交往策略的思考
   人类的生存越来越成为一种信息化与网络化的生存,信息网络是新型的人类交往工具,它所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人们之间交往方式的进步。但是技术的发展一定会给人类带来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正如美国哲学家马尔库塞所言,技术作为工具领域,既可以增强人的力量,也可以加强人的软弱性。现阶段,人也许比以前更无力支配他的设备。因此,若使现代的学生获得“数字化生存”的能力,有效的网络交往能力,研究网络环境中教学交往的有效策略是十分重要的课题。
   ⒈建立科学的师生关系
   按照马克思的说法,交往是个人主体意识形成的重要条件。个人的发展和状况如何,不仅与他们生产什么、怎样生产相一致,而且与他们的交往形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使得交往双方从他人身上看出自我,以自我为尺度看待别人,从而形成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这样看来,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和主体意识形成,与建立有效科学的师生主体交往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如前所述,网络环境中教学主体具有多极性的特点,教学主体的多极性直接导致了教学交往系统的复杂化。在这一复杂的系统中,学生既是主动建构的求知者又是不断接受知识的受教育者,学生的主体性随即表现出复杂性,两个角色从表面上看似乎有些矛盾,但实质上是统一于学生主体之中的,学生既有主动建构的一面,同时又有主动接受的一面,完整的学生主体是由这两方面组成的。认清这一点是建立科学师生关系的关键。
   目前有学者认为师生之间的任何交往都应当是作为主体的人之间以达至理解为目的的平等的对话,把非平等的交往关系看成是交往关系的异化,“教师权威”更是首当其冲成为受批判的靶子。这种观点对教师权威绝对化的现象确实是一副不错的清醒剂,有利于提倡教育教学中的“人道主义原则”,强调教师与学生作为一个“人”所享有的尊严,强调师生要在相互尊重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共享知识、精神、智慧和意义;有利于赋予学生以主体地位,强调在教育中要将学生当作一个有思想有感情的“人”来看待,而不是一个消极被动的“容器”。但在教学意义上,师生之间的交往并不都是以相互理解为目的的,有时只是为了获取有用的信息。再者,师生关系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角色关系是由“教”与“学”这一对关系所规定的。“师”之所以为“师”是因为他们“闻道在先”,在文化权利上处于主导地位;而“生”之所以为“生”是因为他们 “闻道在后”,在文化权利上处于从属地位,而且学生的主动接受性也客观地决定了不管是何种理想化的教学主体际交往都会有“教师权威”的存在。
   在网络化教学环境中,我们应辨证地看待“教师权威”问题。如果走到“教师权威消解论”的极端,剥夺了教师的“主导话语权”,那么,教学活动本身也必将被消解殆尽。特别是在基于web的教学中,由于受到物理时空分离的客观条件所限,教师对学习过程的调控强度本来就大大低于面授教学,若再走向“教师权威消解论”的极端,势必会引起学习过程管理上的乏力,必要的教学程序无法正常运营,更严重的是教师的人格、才学、威信,一旦为学生所不齿,其后果只会加剧学生学习的失败。因此,我们有必要把主体际的关系置于具体情境来研究,在网络上的教学交往的平等性更多的是体现在主体的人格方面,在给予学生充分尊重的基础上,树立“合理的教师权威”,建立起科学的师生关系。
   ⒉创设良性互动的教学环境
   教学交往的质量与教学环境的优劣密切相关。一方面,教学交往必定是在一定的学习环境中进行的,不论学习环境是虚拟的还是实在的或是两者兼而有之的。另一方面,教学交往对学习环境尤其是社会心理环境有着强烈的反作用,有效的教学交往有利于促进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从而能够促进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的构建。
   随着信息技术的强力介入,教学环境的构成要素不仅只是包括物理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还应该包括网络协作学习和虚拟实在的非物理存在,但此种非物理存在是能被人感知和控制的电子现实空间。有学者称这种由网络技术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构建起来的e-learning空间为IT环境,David B. Zandvliet和Leon M. Straker2提出如图所示的教学环境概念模型。
  
  
  
  
  
  
  
  
   因此,从现代意义上来说,教学环境不仅仅是指教学发生的地点,更重要的是学生与教师、学习材料、媒体技术、系统之间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氛围,其最主要的特征在于数字化的交互方式以及由此带来的交往效果。特别是基于web的教学交往,其面对面的特征不再显著,教学交往主体更多是通过学习材料、教学媒体等隐性方式进行,教学环境在这里不再是对教学发生作用的间接的、潜在的媒介,而是成为促进和刺激学习活动的直接的、重要的因素,因此,基于web的教学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与面授教学中教学环境的影响有很大的不同,在设计教学环境时必须将环境的教学意义作为出发点,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如果说有的学习环境忽视了交往要素而具有划一性、封闭性和僵硬性等特点,从而导致教学环境的低效性、被动性和抑制性的弊端。那么,重视学生学习的教学环境应该强调交往的作用以摆脱那些弊端,从而走向高效性、自律性和活发性。
   ⒊辩证地看待以往的教学模式,建构现代教学模式
   教学交往的有效度与采用何种教学模式有很大关系,教学模式影响了教学中师生、生生交往的频率和深度。以传授系统知识为主要目的教学模式,主要采用的是班级授课制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种形式在发展学生个性、尊重学生差异方面缺乏力度,易使课堂异化为教师的一言堂。这无疑直接导致了教学交往的缺失,因而长期以来受到各种非议,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中,更是四面楚歌,甚至在有的学者那里被彻底打倒,惨遭全盘否定。然而,在“人人喊打”的浩大声势之中,这种以讲授系统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却岿然不动,至今仍被世界各国广泛地使用,并且在母体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永葆青春。这种矛盾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探究其中的原委,我们不难发现,一是因为这种教学模式有其明显的高效率传授人类文明的优势,有很强的指导性,而这个优势又恰恰顺应和支持了基础教育的基本功能,王策三教授指出,基础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传承”,而不是“创新”,“传承”是为“创新”作准备。这个观点的重要性在于它触及到了教育的基础性问题、原点性问题,科学而具胆略地比较了“传承”和“创新”的主次关系,目前在课程改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几乎都与这个问题有关。解读王先生的这句话,我们认为,学生在中小学阶段的第一任务,最重要的任务,最核心的任务是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在学生的发展内容中,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十分重要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习惯,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教师非常急迫而重要的工作,这一点是不可动摇、必须坚持到底的。然而,我们认为“创新”无论如何不能作为学生的第一任务,或首要的任务,否则,就会混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当今课程改革的大好形势下,面对出现的一些前进中的困惑、混乱和误解,在建构和应用教学模式时,应该科学合理地摆正两者在逻辑上的主次关系,它们是相互区别,各有主次的,明确地说就是“继承”在前,“创新”在后。同时也必须明确两者的关系并不是绝对对立的性质,而是互补互助和相互联系的性质,只有这样做,才能有效地帮助广大一线教师明确改革的真正涵义,才能澄清目前在教师思想中的混乱认识,才能消解教师不知所措的现象。二是因为在许多教师的实践工作中,往往并没有真正发挥出这种模式的优势,反而却放大了其劣势,他们并没有真正掌握这种模式的基本规律,不能熟练地、有效地、科学地运用这种模式进行教学交往。显然此时的问题并不是出在模式本身,而是执行模式的人出了问题,但板子却打在了“模式”身上,这未免有些失之公平。目前的传统教学模式也在吸取现代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做出了相应的变革,比如采用小组合作教学、小班教学、加强自学指导等,这些改革无疑能增加师生交往的机会,提高教学交往的质量。如果教学得法,我们完全可以获得有效的教学交往,实现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信息技术在改变教学工具的同时也将促进教学模式的变革,而基于web的教学目的是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创设良好互动的学习环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赐予我们的力量,生成现代教学模式。
   ⒋合理使用教学媒体
   信息技术在丰富教学媒体的同时也丰富了教学交往的手段,丰富了教学交往的信息。但是否运用了现代教学媒体就一定能够实现有效教学交往进而获得有效教学呢?我们认为教学中既存在有效教学交往,又存在无效教学交往,只有达成了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发展的交往才能称为有效的教学交往。因而,在对待现代教学媒体的问题上,我们不赞成技术决定论,亦反对技术无用论,我们拥护的是技术合理使用论。技术的教学应用问题是一个人文性极强的课题,而不仅是计算机技术问题,网络校园不是一个物理概念,更不是一堆机器。技术决定论只会让我们被工具牵着鼻子走,受到工具的奴役,沦为工具的奴隶,造成师生交往的异化。而技术否定论则试图逃避信息技术对教育领域深刻影响的现实,只会让我们被时代抛弃。技术合理使用论则能让我们辨证地看待信息技术之于教学的作用。所谓合理,就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合目的性就是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使用教学媒体,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要服务并服从于教学目的这一宗旨,而不是为了用媒体而用媒体。合规律性就是要合乎教育教学的规律,合乎教学媒体的运用规律,根据不同教学媒体的特性正确使用,不可追求媒体形式上的新颖奇巧,而应追求媒体的实际功能。我们相信,随着教师和学生对信息技术本质和功能理解的不断加深,使用得越来越合理,计算机和网络将不再是人们极度关注的焦点,人们会只对交往内容和服务项目感兴趣,而不再关心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本身。就如同今天人们只关心给谁打电话,电话内容是什么,用什么口气、腔调说话,对方明白了没有,同意还是不同意,高兴还是不高兴以及什么时侯打电话、用多长时间通话,而不关心使用的是有线还是无线,CDMA还是ISDN一样。“合理地使用现代媒体”就是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未来,也是其发展趋势。
   ⒌注重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本文的学习活动是特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共同进行操作的总和。教学交往作为师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活动本身就是学习活动有机的组成部分。学习活动应该是师生双边的活动,学生是在活动中不断发展的主体,能最大程度调动师生积极性的学习活动无疑是与教学交往相互促进的。学习活动的设计一般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活动主题的选择,活动步骤的设计,活动的管理与调控的设计以及学习活动中的评价设计。有学者并不赞成设计学习活动步骤,认为固定的步骤会使活动陷入机械、呆板的境地。我们认为,适当的活动步骤的设计是必不可少的,设计活动步骤是得出活动的具体方案和实施策略的基础,是教师得以管理与调控学习活动的依据,使学习活动能始终朝着教学目标的方向前进,这对学习时间地点更为灵活的网络化教学就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它能保证处于不同地点、学习时间不尽相同的学习者得以有条理地进行学习活动。在网络化教学中,教师对活动的管理与调控也是必须的,这些工作主要集中于对学习者的态度、学习者的行为、活动内容、时间地点、各阶段成果形式、各种激励机制等的管理与调控,而且必要的调控意识和力度应该大大高于传统教学,这样则可以克服网络交往的劣势,避免教学效果的弱化和盲目性。评价设计是指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由于网络环境中教学主体的多极性显著,评价的设计应多元化,评价标准也应该有针对性,有差异性,不能搞一刀切。
   ⒍建立“交往——发展”的教学评价观
   在网络环境中,为避免工具理性的过度膨胀使人异化的现象,教学中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引起了我们高度重视,而对情感目标实现结果的了解则是研究情感问题的重要课题。目前的教学评价主要是以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为基础的,采用的是追求结果、效率的行为目标模式。这种评价思想的文化价值取向主要是知识本位的理念,在评价方法上则重视定量评价,而轻视定性评价,多种评价方法的运用更是鲜见,在评价的方式上是偏重总结性评价忽视形成性评价,看重学生的最终作品而漠视学生的学习创作过程。因而,这种评价方式关注的是作为客体的知识而不是学生,关注的是掌握知识的多寡而不是学生的整体协调发展,把教育窄化为知识教育。
   显然,这种“看不到”人的教学评价是无法正确对待情感态度问题的,也就不能满足促进网络环境中教学交往的要求。网络环境中由于教学主体间的交往常常会以网络为中介,面对面的交往会相对减少,间接性的交往会增多。特别是基于web的教学交往具有间接性和隐蔽性的特点,这就使得教学主体间的情感感染力相对匮乏。于是,网络环境中更需要能对情感领域进行可靠评判的手段和方式。因而,建立以人的发展为评价目标,实现主客体统一的教学评价机制是网络环境中教学评价的迫切要求。田汉族先生在“第三代教学评价理论”一文中, 提出了以人文精神为指向的“交往——发展”评价模式。其基本涵义是:教学评价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通过认识、体验教学事实以及教学价值的判断活动,进行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共同创造的学习过程、交往过程和双向建构过程。这种评价机制确立了绩效、职责、素质、关系四个标准,建立了科学性、艺术性、关系性、绩效性五类指标。因而,“交往-发展”评价模式的文化价值取向是以人格的和谐发展为核心理念的,是以交往为主要手段,以促进全体学生整体协调发展为最终目的,以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意义对话为主线的教学主体互动的动态过程。它的运用无疑是促进网络环境中有效教学交往生成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