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CCS”实践教学模式探究?L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CCS”实践教学模式探究?L

日期: 2011-9-28 16:31:23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郑盼盼

    摘要:合理有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是实现思政课实效性的重要保证。“CCS”实践教学模式立足课堂本位、挖掘校本载体,拓展社会资源,立体式全方位辐射教学目标。该模式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CCS”模式;实践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指以学生为主体,思政教师为主导进行的一种体验式教育,它既包括传统观念中社会实践,也包括一切有助于了解社会和国情,有助于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教学活动。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对政治理论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并能把这种认识转化为信念,进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学海网(www.xuehai.net)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2005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指出:要加强实践教学,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围绕教学目标,制定大纲,规定学时,提供必要经费。加强组织和管理,把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1]在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更显重要,它是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一、重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灌输教育曾经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极为有效的方法。但今天的青年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广泛,思维活跃,对枯燥的理论说教缺乏兴趣,喜欢通过具体的事例和体验去感知理论。这对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方式和手段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这也要求教师在进行正面理论教育的过程中,顺应学生接受理论的思维规律,对重大的社会现实问题、存在争议的热点理论问题通过讨论、辩论、思考、体验等实践方式掌握和认知。把理论地获取从被动给予到自愿接纳,进而转化为内心较为稳定的信念。
  (二)优化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这种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等,我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指出学生社会能力包括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学习能力包括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新理论喝新技术的接受、理解和应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制订计划能力、工作评价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等。
  思政课教学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价值观念的树立只有建立在相应的理论、能力的基础上,才能落在实处。“没有相应的能力为基础所形成的价值观无根基的、不巩固的、带有盲目性的价值观,因而这种价值观是经不起社会生活的考验的,是不能在实践中充分起到正确的导向、驱动和制约作用的。”[2]
  思政课教学的目标和人才方案培养的目标不谋而合,具有高度的可对接性。因此,实践环节若围绕这些目标设计,对巩固和优化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更加直接的作用。
  (三)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高校思想政治课是否受欢迎关键看教师。[3]当前思政课教学可能更偏重理论性、逻辑性、系统性,如果实践教学摆上重要位置,教师必将主导实践教学环节的创新、设计和实施,那么实践教学水平的高低、效果的好坏直接检验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这就要求思政教师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精心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客观评价实践教学成果。这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思政教师若能转变观念、加强学习,定能使教学能力和综合水平迈进新层次。
  二、“CCS”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我院思政课教学团队经过多年摸索,形成了一套相对比较完整的实践教学模式,简称“CCS”模式。
  (一)“CCS”的涵义
  C-Classrompractice,意为课堂实践,C-Campuspractice,意为校园实践,S-Socialpractice,意为社会实践。我们把思政课实践教学定位为:融入时代特色,结合省情、市情、校情,立足课堂本位,挖掘校本载体,拓展社会资源,让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联动,全方位立体式辐射教学目标。
  (二)“CCS”的运作
  立足课堂本位。课堂环节是思政课实践教学大有可为的环节,也是思政教师能够充分抓住主动权的环节。课堂实践教学在形式选择上具有灵活性,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具有持久性和连续性,在学生参与上具有广泛性。
  课堂实践教学的形式丰富而多样,主要运用了专题讲课,课堂讨论、辩论,案例分析,影片赏析等方式,使思政课的课堂气氛活跃了不少,也增强了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如专题讲课,教师在期初根据每次上课的内容布置主题,学生自行分组挑选主题,每次课前用20-30分钟的时间用PPT对主题内容进行展示,这项实践教学活动在我院思政课建设中已开展多年,且已作为一项比较常规的项目延续下来。教师在主题选择、过程监控和结果评价上都做了进一步地规范,事实证明:经过一个学期的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课件的制作能力都能明显提高。
  (三)挖掘校本资源
  校本资源就是指某所学校所拥有的、能够满足学校教育、教学发展需要的各种有形和无形的要素来源。其中有形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等,无形资源包括活动资源、信息资源等。人力资源主要包括教师、学生、校友等;物质资源主要包括校内各种纪念馆、博物馆、革命遗址及各种人文景观、校史馆、科技馆以及各种素质拓展设施等;活动资源包括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信息资源主要是指各种报刊杂志、网络媒体、电影电视、讲座、沙龙等。[4]不同的学校都有丰富的资源,但如何使资源实现德育功能,这是需要挖掘的。
  我院学工部开设“校友讲堂”,相关分院开设“人生大讲堂”,思政教师都参与其中。思政教师还担任了学院“青马社”等社团的指导老师。人文社科部和学工部联手,把学工部的生命教育主题活动,纳入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中去。“基础课”借此契机进行课程改革,用“生命教育”为主线构建新的教学体系,既完成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又能使“生命教育”这样的主题教育活动能够系统化、科学化、大众化,且突出我院医学卫生类人才培养特色,可谓一举三得。
  (四)拓展社会载体
  社会载体的拓展使思政课实践教学在时空上得以延伸。我院实践教学社会载体的拓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建立契约式的校外实践基地。学校相关部门牵头,和实践基地进行签约挂牌仪式,双方共建共赢,实现长效合作。另一种实践基地的建立具有随机性,师生根据实践内容的需要,双方的合作是短期的,甚至是当下的。

学海网(www.xuehai.net)  社会实践的时间也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时间。如:课堂布置主题作业是关于高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调查,调查需在宁波几所高职院校中抽样访谈进行,调查小组的同学便在周末或节假日去完成。二是利用寒暑假相对集中的时间,组织学生走进社会的大课堂,广泛开展参观考察、社会调查、青年志愿者活动、“三下乡活动”、挂职锻炼、勤工俭学等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这在学校的教学日历上也有所体现,专设思政课实践周。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能够带着问题走向社会,带着问题意识寻找社会载体,这样的社会实践无论是对学生自身的成长,还是解决实践基地的需求都更有帮助。这种问题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社会的热点问题,如新农村建设,民生问题,社区建设问题等。二是学生专业和思想问题,如检疫专业的学生关注采血站情况,护理专业学生关注临终关还问题,公共卫生管理专业的学生关注医疗改革体制问题,还有大学生的理想和信念、主观幸福感、消费情况等。三是实践单位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一些养老中心关注老年人的心理问题,需要高校通过科研提出对策。如旅游局关心景区的路标和游客的文明行为问题等。通过问题作为引导,学校设计比较系统的实践环节,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质高效完成社会实践。
  三、“CCS”的改进
  (一)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规范
  虽然我院思政课实践教学已从各个层面展开,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各项制度,包括组织制度、教学制度、经费制度等都不是很完善,实践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尚未正式出台,社会实践的管理规范和实施意见等还处于空白状态。没有制度的保障和激励,教师和学生的实践教学积极性就无法调动起来。今后,应该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逐渐理清脉络,早日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施意见、指导教师的管理办法、学生实践队伍的管理办法和实践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等,为实践教学提供一套可操作的制度规范。
  (二)实践教学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
  经过分析不难发现,许多校本资源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功能,但是校本资源的使用权和管理权并非全部属于思政教师所有,它分布在学院各个部门之中,因此,若要有效使用和开发这些资源,须和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双方共同出谋出力,共同享有成果。如目前学院有职业素养提升模块,此模块涵盖了校园文化的方方面面,充分挖掘了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这个模块是在学院学工部、共青团的牵头下,各分院承办子模块,但是这样一个大型的模块没有思政教师的参与,或者说这个模块与思政课实践教学没有任何形式上的联系。今后如何构建能整合各部门的优势资源,共同为大学生成长服务的大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应是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领导和思政工作者共同探讨的问题。
  (四)实践教学基地有待进一步开辟
  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对象是所有专业的大学生,涉及面广,涉及内容多,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道德、法律等内容,因此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应该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在做强做大现有教学基地的基础上,力争根据地缘优势,开辟新的实践场所。如博物馆、企事业单位、农村乡镇、部队、监狱等。高职院校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专业见习和实习基地进行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如美容专业的学生可把美容院作为一个平台,护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课可以到医院去上,实现实践教学的职业性和思想性的双重功能。这对思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施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更有针对性的结合学生的专业,并能从职业的视角挖掘思政课的特有需求。
  
  参考文献:
  [1]吴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建立[C].第四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和2005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讨会论文集:45,41.
  [2]丰捷.胥丹丹.民主与团结周刊[N].光明日报,2008-04-02.
  [3]黎红,李志旭.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开发与整合的必要性和途径[J].法制与社会,2008,(5)学海网(www.xuehai.ne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