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地方院校本科专业建设实施策略

地方院校本科专业建设实施策略

日期: 2011-4-23 13:45:58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匿名

[摘要]大规模扩招使地方院校本科专业建设存在很多共性的 问题 ,若不找到适当的措施尽快解决,将对人才培养质量造成不良的 影响 。本文以对接理念指导专业体系构建、以专业评估促进办学条件建设、以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以规范管理建立长效保障机制的本科专业建设实施策略,企图给地方院校在开展本科专业建设时提供一点 参考 。

 [关键词]地方院校 专业建设 实施策略
  
  一、院校专业建设的内涵
  
  我国高校的专业建设体制来源于 学习 苏联模式,苏联有关专业设置的 理论 对 中国 高等 教育 改革影响很大,1952年院系调整后实行的大学教学制度改革是以专业设置为中心而展开的。中国大学专业的概念由苏联引入,实行的专业设置也是按照苏联大学的模式进行的。因此,与美国等以课程为主体组织人才培养的“柔性”专业体制不同,我国的专业体制具有很强的“实体”味道。学海网(www.xuehai.net)即使经过多年的不断改革,这种“实体”味道仍然很浓,这可以从各种相关管理文件和评估指标上得到验证,正如有学者将我国现行的专业建设体制比喻为“一班人马+一套行囊+一袋细软”模式,即要求专业应“拥有”自己的师资条件(教师、实验员及教辅人员等) 、教学设施(实验室等) 、教学机构(教研室等) 和配套经费等,且必须达到一定的数量标准。正是这种“实体”性质,使我国专业建设的内涵几乎囊括了专业结构与布局的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等所有与人才培养相关的主要工作,这也决定了专业建设在高校教学建设中的核心地位。
  
  二、地方院校本科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取得 历史 性的大 发展 ,与此同时,办学规模的扩大也给高校特别是地方院校的专业建设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主要体现如下:
  1.专业数量猛增,结构布局失衡
  据统计,全国本科专业布点数由2001年的13344个增加到2007年的33000多个,短短6年时间,本科专业布点数就增长了147%,增长速度惊人。而这些增长的专业布点,则主要由承担高等教育扩招主力军的地方院校增设,大部分地方院校本科专业数量翻倍增长甚至数倍增长,导致新专业建设任务艰巨。而专业数量猛增的背后,则是部分地方院校忽视本校特色及地方 经济 建设的真正需求,贪大求全,什么专业容易获批,什么专业热门,大家就开设什么专业,单科院校都纷纷办成了综合大学,专业结构与布局严重失衡。
  2.师资队伍不足,教学条件缺乏
  师资队伍是高校的第一资源,是专业建设的首要任务,招生规模扩大带来的冲击首先就是师资队伍数量不足,教师疲于应付教学任务及大量经验不足的年轻教师的引进导致授课水平总体下降,并且存在不同学科专业师资结构失衡的问题,甚至出现专业开办时仅有两三位专业教师的现象,一个专业教师往往要承担几门专业课。扩招的第二个冲击是造成教室、实验室、实习基地等教学条件的缺乏,加上前面所说的师资不足,合班授课成为了必然的产物,某些公共课出现300人大班授课的现象屡见不鲜。其它教学条件也普遍缺乏,导致教学质量令人担忧。
  3.教改力度不大,培养模式单一
  扩招使地方院校不得不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源投入到解决教学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紧急问题,有人将其形象的比喻为“救火”,深化教学改革在这种背景下变成无力顾及之事,这对本来教学改革水平就较低的地方院校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教学改革的低水平也直接影响这些高校在人才培养特色方面的形成,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互相抄袭而缺乏对培养特色的深度思考,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经济 社会 发展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
  4.管理制度滞后,监控机制不完善
  办学规模的跨跃式发展对专业教学管理工作提出巨大的挑战,特别是很多地方院校在扩招前实行的仍是以学校为主的一级管理模式,突如其来的众多管理事务使管理部门措手不及,原有的管理制度相对滞后,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造成部分工作管理不到位的现象。另外,在人才培养质量监控机制的建设上,很多地方院校尚存在不完善之处,表现为只对部分重点工作如授课、毕业论文等进行的片断性和个别性监控,没有形成从专业设置到培养过程再到毕业生反馈的覆盖人才培养全过程的闭环式人才培养质量监控机制,不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保障。
  
  三、地方院校本科专业建设实施策略
  
  1.以对接理念指导专业体系构建
  当今世界,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瞬息万变,加之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的时期,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且高校人才培养从学生入学到毕业有一个培养期,要确保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就必须能准确预测未来(即培养的学生毕业后)社会人才的需求情况。特别是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大部分是培养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 应用 型人才,准确预测人才需求对地方院校尤为重要。因此,建立社会人才需求预测机制是地方院校进行专业设置前首先应该开展的一项工作。教育部在2007年开始实施的质量工程建设中就有构建专业设置预测机制的计划, 目前 正在进行之中,这对高校建立人才需求预测机制将有很大的指引作用。其次,地方院校特别是单科性院校的专业设置不应该全面开花,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开设的专业要围绕学校的优势及特色做文章,将有限的资源集中投入,以形成更大的优势和特色,才能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同时也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作贡献。
  作为一所地方医药院校,我校在本科专业体系的构建中,提出构建与区域医药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接的本科专业体系的理念(简称对接理念),在开展大量社会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医药卫生行业从原来较单一的专业化人才需求转变为医药、管理、营销、信息、化工等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专业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加强新专业及方向的建设和拓展力度,02年以来本科专业从5个拓展到23个,增设专业方向40余个,本科专业结构与布局日益优化,逐步构建了“以药为主、医药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及与区域医药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接的本科专业体系(见图1)。

 
  

  2.以专业评估促进办学条件建设
  地方院校由于新增专业数量较多,加之底子较薄且资金有限,专业建设工作任务艰巨,师资队伍引进、教学设施建设,实验条件配置、图书资料购买、实习基地拓展等工作千头万绪、百事待举。而且引进什么师资?实验室建设哪个优先?图书资料购买侧重什么专业?都是急需解决的 问题 ,若不能在短时间内尽快摸清情况、及时找准差距、采取有效措施,将对人才培养质量造成不良的 影响 。
  我校借鉴 教育 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以下简称水平评估)的方式,建立了四年一轮的本科专业评估长效机制。2006年首次开展了对所有本科专业的评估,经过自查自建、检查推进、专业自评、专家评估、专业整改、评估复查等6个阶段。通过二级学院自查自建、评估专家共同“会诊”、职能部门全力以赴、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将专业建设工作按“从重到轻、先急后缓”的原则,进行大力的建设,取得明显的成效,专业师资队伍、实验条件、图书资料、实习基地、经费投入等均达到水平评估指标的优秀水平,同时每个专业均建立起了完善的专业档案,为我校在2007年11月份的水平评估中取得优异成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践证明,专业评估对专业建设具有很好地促进作用,是地方高校进行专业建设的有效手段。
  3.以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周远清指出:“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它决定着高等学校所培养人才的根本特征,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具有先进性决定着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否满足 社会 和 时代 的要求。对地方院校来说,最中心的工作就是培养人才,随着大众化教育的到来,只有在深化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探索及建立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了当务之急。
 我校在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基础上,以学分制改革为基础,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探索与时代和区域 经济 发展 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经过不断的完善,逐步形成了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文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创设综合素质学分,将学生参加各类比赛获奖、发表文章、参与科研工作、社团活动、学术讲座等课外活动都纳入学分要求,更好地促进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精神;强化实践教学,构建了包括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现场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课外实践等五个层次在内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开设系列人文素质教育选修课程供学生选修,提高学生人文素养;重视交叉学科培养,要求学生必须在人文社科类、公共 艺术 类、 计算 机信息类、经济管理类、医药生物特色类等五大板块的公共选修课中至少各选修一门课程,另外学生除选修本学院的专业自选课外,还必须选修跨学院的专业自选课,引导学生通过选修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课程来拓宽知识面、 学习 不同学科的思维方式;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根据医药类学生毕业后面向的是人的生命与健康,因此加强了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我校毕业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大提高,在全国、全省多项大赛中屡屡获奖,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在92%以上。
  4.以规范管理建立长效保障机制
  制度建设是规范管理的前提,对于专业建设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要通过建章立制进行规范,而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积极探索责权明晰、 科学 分工的二级教学管理模式,将管理重心逐步下移到二级教学单位,职能部门与二级教学单位各司其职,使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同时要构建起从新专业设置到学生在校培养过程再到毕业生用人单位调查并反馈完善教学工作的全程质量监控体系,建立人才培养质量长效保障机制。
  我校以水平评估为契机,加强制度建设,制(修)定教学管理制度达70多项,涉及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比如在新专业设置前,要求二级学院开展用人单位问卷调查,提交社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及专业设置论证报告,制定科学的专业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经教学委员会审核同意后方可申报新办专业;对所有新增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必须邀请校外专家包括兄弟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授及用人单位的主管进行论证,从而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合理;毕业论文严格执行一人一题,通过毕业论文中期检查和期末检查,规范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带教、答辩等环节的管理;实施三级领导听课制度、督导制度和学生信息员制度,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制定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程 考试 、教材选用、老师上岗、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为规范教学和管理提供了依据;开展课程评估,促进课程的规范管理及教学 内容 与课程体系的更新、教学 方法 与教学手段的改革等等,通过规范教学管理及建设,建立起人才培养质量的长效保障机制。
  四、几点体会
  1.重视投入是基础
  鉴于专业建设对人才培养效果的巨大影响力,专业建设是否有成效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因此,要确立专业建设在教学建设中的中心地位,只有各级领导和部门时刻重视专业建设,确保对专业建设的精力投入及经费投入,师资缺乏有引进、条件不足有建设、经费少了有增长,才能做好专业建设工作。
  2.紧贴社会是原则
  紧贴社会发展,及时了解社会需求是地方院校在专业建设中应该坚持的原则。社会发展需要什么新的专业人才,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产生怎样的变化,都应该及时的反映到专业建设中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建立有效对接机制,及时进行专业结构与布局的优化,及时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才能保持地方高校专业发展的生命力,才能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建设做贡献。
  3.特色质量是重点
  专业特色决定专业的地位,特色是指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经过不断 总结 、凝炼、提高所形成的优势,它体现在人才培养中则表现为培养的学生具备某方面突出的能力或素质,地方院校要想在日益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在特色上下功夫,找到自己的优势点,“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高”是地方院校的致胜法宝。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没有质量就没有市场”是永恒的真理,这对地方院校尤其重要,只有培养的学生质量过关,经得起社会的考验,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地方院校的生存之道。
  
   参考 文献 :
  
  [1]纪宝成. 中国 大学学科专业设置 研究 [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卢晓东,陈孝戴.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J].教育研究,2002,(7).
  [3]李志义.对高校本科专业建设中若干问题的进一步思考[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4] 修朋月,张宝歌. 新世纪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