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校长治学方略谈

校长治学方略谈

日期: 2010-7-17 6:45:22 浏览: 4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伍国灿

天门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一方之兴靠教育,一校之魂在校长。校长,作为一所学校工作的核心组织者,全面担负着建校育人的重任;校长,作为一所学校的法人代表,有责任将党的方针、政策化作教育改革的实践活动;校长,作为一所学校的主要负责人,有责任将政策的支撑力、社会的支持力和师生员工的创造力化作一股办学的强大的合力,推动学校工作的发展。故校长在学校工作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一个校长,如果具有严谨的治校方略和科学的办学决策,且德才兼备,那么,这所学校必定会兴旺发达。校长治学之道久为诸多校长探索、总结,许多可贵的经验对推动学校工作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学海网
在办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学校 实践活动中,我以为校长治学应从七个方面进行探索,付诸实践。
一、明理守道——立教之本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办中国式的特色学校,培养跨世纪的建设人才是时代向教育提出的宏伟的战略目标。一个聪明的校长、明白的校长和被社会承认的校长,应深谙此道。
作为一个校长,应该站在时代的前列,洞察教育发展的趋向,知事明理,驾驭全局。明理,就是说,校长应该能比别人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会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和处理教育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刻理解邓小平同志关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高瞻远瞩,摆正关系,把握教育全局,理直气壮地凸显教育的战略地位;明理,就是说,校长应该十分熟悉科学管理的原理;会用先进的手段、全新的模式、科学的方法管理学校、建设学校,办出特色加合格的新型学校;明理,就是说,校长应该懂得科教兴国的道理,认识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辨证关系,从而进一步懂得教育的战略地位,大力发展教育,努力培养建设人才。
真正懂得了办教育的科学原理,认识到了教育的战略地位,这就要求校长一定要坚守教育这块神圣的阵地,也就是说,校长应该成为忠心守道的人,当然应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做毛泽东同志当年提倡应当的“五种人”。校长应该为人师表,带头讲究职业道德,凡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不准别人做的事,自己坚决不做。校长应守信、守时、守纪,对别人要诚实、诚心、诚恳。其次,应该守住尊师之道。要社会承认教师的工作,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和人格,校长应该率先做尊师的典范。比如,正确评价教师的工作,肯定教师应有的名誉和地位,扩大教学工作的影响等,要与那些有损教师形象的行为作不懈的斗争。再次,要守住选 人之道。校长尤其应该使校委会一班人政治素质高,知识结构新,管理人才齐,年龄结构好,人际关系活,工作作风硬。好班子一定会带出好作风、好校风。同时,还要在实践中努力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选好和培养学科带头人。故我以为明理守道是校长立教之本。
二、用长容短——用人之道
校长爱才,行之有道;校长用人,取之有理。爱才、育才和用才是校长全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人之长,容人之短是校长慧眼识金、唯才是举、尊师重教的聪明之所在。校长与广大教职工时刻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应该懂得教师的心和意,需和求。一个校长应该懂得爱才之理、育才之法、用才之道。用人之长、容人之短正能体现一个校长治学的远见卓识。
用人之长,不仅仅是简单的工作方法问题,更重要是一种正确的思想路线和科学化的用人处事之道。校长用人要把握住全面看人、科学育人和大胆用人三个环节。校长看人应该客观、公正、全面,看到其特点、优点和闪光点,充分显示其长;育人应该诚心、严格、科学,展现其本色、特色和七彩色,充分显示其诚;校长用人应该大胆、放心、恰当,表现其能力、智力和潜在力,充分显示其优。校长的领导艺术就在于使每一个教师人在其位,心在其中,人尽其用,人尽其力,充分发挥每一个教职工的工作潜能,使大家的长处得以充分凸现,能力得以充分展示,智慧得以充分发挥。这样,全体教职工的工作能量之和可达到最大值,学校工作才会有巨大的推动力量。
容人之短,是一个校长具有开阔胸怀的充分体现,也是一个校长具有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生动反映。作为一个教师,甚至有些领导,可能有对问题认识的偏差、知识的不足、工作方法的欠缺,甚至对校长有冒犯之举。作为校长,面对这些,要有包容之心、体谅之情、帮助之意。校长要倍加珍重教师的人格形象,因为教师还要走到学生中去的。如果校长对教职工求全责备,动辄训斥,只会拉开自己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会给学校工作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容人之短,正是为了把机会留给教师,使教师自我反省、自我觉醒,充分认识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领导出于关心与爱护,包容了自己,出于鼓励和督促,体谅了自己,使教师潜意识里有一股自责之感。校长应因势利导,引导教师分析产生问题的主、客观原因,提出改进的办法,使教师心悦诚服。那些有问题的教师一定会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对自己的错误幡然改悔,对不足会着力弥补。
三、敬业重研——治学之策
敬业是每一个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校长作为教师的集中代表,敬业精神应该体现得更加强烈。校长不仅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学工作,更应该满腔热情地投入到领导工作中去。
艰苦的教师生活,艰辛的教学管理,艰巨的教改任务,艰难的创业兴校,校长的体会应该具体而深刻。这些正是磨炼校长的坚强意志,铸就一往无前精神的好机会。教师工作辛苦,校长工作更辛苦。正是因为其有苦,才更能体现其工作的价值;教师担负着铸造人类灵魂的重任,校长更是心中装着全局,肩上担着希望,工作连着未来,责任重大。正是因为有责,才更显示校长工作的份量;全社会都在尊师重教,教师地位日益提高,教师们桃李满天下,教师干着太阳底下最崇高、最幸福和最欢乐的事业。正是因为有乐,才更表现出教师工作的光荣。时至今日,远非人人对教育工作都有这么具体而深刻的认识。由于种种原因,在教师队伍中跳槽经商者有之,弃教从政者有之,这些给教育的稳定和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和影响。作为校长,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坚定信念,敬业守志,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带动和影响广大教师安心从教,同时,还要采取必要的措施,稳定队伍,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教育在激烈的竞争中永远处于不败之地。校长敬业,就应该把事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因此,校长敬业,应该从重视教学教研入手,在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上做文章。教学改革和研究是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广泛深入的教学改革和研究,能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能使教师摸索出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客观规律和有效途径。教学改革和研究能给学校工作的发展注入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因此校长治学之上策是教研工作真抓实干,使教学研究有目的、有班子、有专题、有计划、有时间、有经费,真正用科学的态度,求实的精神,治学从教,求得教育质量全面提高。校长带头敬业重研,运用正确思想指导育人,遵循客观规律兴教,使用先进的手段治学,一方教育,大有希望。
四、深思善断——成事之法
学校工作的诸方情况、各类信息,时时刻刻都必定会反映在校长的案头和头脑中。对于那些杂乱的、零碎的材料和信息如何处理,对于那些来自不同渠道的情况该如何整理,这是校长每时每刻都必须面对的问题。校长是学校工作的中枢神经,提出的决策、必须顺乎校情;发出的指令,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只有这样,学校工作才会正常、健康运作。这就要求校长要有统揽全局的思想,要有清醒的头脑,会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理和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深加工。这就要求校长必须具备的良好品质——深思。深思,指的是校长运用所获得的材料,凭借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依据客观事实,使自己思考的空间更大、范围更广、程度更深、方法更新、途径更多,采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舍末求本的方法,追求真实、处置得当。新时期的教育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影响和制约教育发展的因素不少。校长要始终把握思考问题的方向和大局。对于那些影响教育方针的贯彻、教育内部的管理、教师的权益和教育内外关系的问题必须花大气力思考。在思考过程中,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理出清晰的头绪,形成完整的认识,提出成熟的处置方案和切实可行的步骤。周密的思考就是决策的前奏。校长不仅对每一个问题进行深思,更重要的是思考后的行动——善断。善断,主要是指校长对问题处置应该是决断的时机成熟,决断的方案合理,决断的质量较高,决断的方式科学。果断的决策是一个校长气质和气魄的综合反映。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错过时机,就会贻误战机,遗恨无穷。因此,校长应该审时度势,抓住机遇,果断决策,发展自己。只有这样,才会想一事、办一事、成一事。
五、奉公崇俭——威严之诀
学校这块圣洁的地方,有时也吹来一些不正之风,部分贪污腐化者的罪恶行径也在震撼教育这座大厦;市场经济竞争中,部分人对金钱的疯狂追求,正在侵蚀 人们的灵魂。身为一校之长,手里也有一定的权力,掌握着学校的经济命脉。如果校长心术不正,不是立党为公,则有可能成为金钱的俘虏,动摇教育的根基。适逢今日的校长,如何过好改革关、权力关和名利关,事关全局。
克已奉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教师生活的真实写照。现代学校的校长应该有“天下为公” 的风范,应该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只有这样,校长才能顺利“过关”,为民所爱,才能服众、令众。崇尚俭朴,每一个校长都必须身体力行。无论是哪一级学校,办学经费都是比较紧缺的,即使是有一点家底,也是社会的财富、人民的血汗。作为校长应该当家知甘苦,办事宜从俭,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改善办学条件和为师生办实事上,决不能大手大脚,任意挥霍人民的血汗。
古云:公生明、廉生威,只要校长在实际工作中克已奉公、崇尚俭朴,就一定会树立起自己的形象,形成校长的威严,铸就学校的灵魂。
六、取信聚财——发展之举
争取民心,凝结众志,得到教师的信任与支持,校长的一言一行也关情。取心聚贤的重要举措是校长做教职工的知心朋友,当教职工的忠实服务员。校长要言必行,行必果,要大力为教职工排忧解难,帮助他们追求政治上的进步,支持他们在教学上的改革,支持他们完成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为他们解除一切后顾之忧,诸如子女上学、家属就业、住院看病、安排住房等问题均要列入校长的议事日程,并且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妥善解决。校长还应该知道教师的工资和福利、生日、休息时间的安排、家庭基本情况等,还要时刻关心教师的冷暖,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尊重他们所提的宝贵意见,倾听他们呼声,真正把教职工放在主人翁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使广大教师人心思教,众志成城。
大力开展勤工俭学,尽快打开聚财致富的大门,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争取民心重要举措。校长在实际工作中要两手抓,两手硬。教学条件的改善、教师生活待遇的提高、学校内部活力的启动,一刻也离不开物质基础,为广大教职工解决实际问题,必须要有经济作坚强后盾。校长能说得起话,办得了事,取信于教师,要有经济作保证。因此,校长治学,必须同时治贫,使学校工作者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使教师看到发展的蓝图和美好的希望,从而为教学改革竭忠尽力。
七、方内圆外——力量之源
方内,就是按照教育发展的规律,加强学校内部的管理,严格规范学校工作人员的一切行为;方内,就是学校内部按规矩办事,照条文执行。圆外,就是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措施,搞活同外部的关系,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使之达到和睦、和谐。内部管理靠规矩,外部条件靠改善,这才是学校发展的力量之源。
方内,就是要求校长在治学中依法治教,严格执行《教育法》、《教师法》等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建立起学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校长……要集思广益,提出教学管理和考核的规范性文件,对教职工的工作实施全程管理、动态管理和量化管理。校长对管理和考核要切实负起主要责任,尤其是对教师备教改辅考研工作要有明确的工作要求和考核指标。对学校的其他工作也就应该有明确的检查和考核办法。诸如教学秩序、清洁卫生、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后勤服务等也要纳入规范化管理的范畴。
圆外,就是要为学校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校长要多与家长、多与周边单位以及相关人员进行接触和对话,开展一些必要的联谊活动,以增进联系,加深感情。这样,不仅可以创造一个安全、安宁的教学环境,还可以争取社会对教育的支持和投入,还能借助外部力量宣传教育的成果,让社会知道教师工作的甘苦,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学校发展,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校长治学必须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尽可能多的争取持外部的支持和援助。只有这样,教育才会长久不息的推动力量。校长治学,方略各异。以上七个方面的治学策略的运用和实施,必将带来学校工作勃勃生机。实施的关键在于校长有一个正确的思想路线,敏锐的观察能力,科学的管理艺术和执著的敬业精神。有一个明智的校长治学,有全体师生的密切合作,教育腾飞,指日可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