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创建学习型教育系统组织的理性思考

创建学习型教育系统组织的理性思考

日期: 2010-7-17 5:43:01 浏览: 57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张 斌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内容提要】创建学习型教育系统组织,其要义在于实现观念创新、机制创新和载体创新;其策略在于建构共同目标、激励自我超越、促进团体良性互动、促进专业发展、倡导和强化系统思考;遵循共同目标原则、与时俱进原则、合力推动原则和注重实效原则。
  学习型组织是一个全球性的热门话题。尤其是美国管理学者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提出的。“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等概念,被杜邦、英特尔、微软、联邦快递等世界一流企业加以实践后,这些由“资本”发展转化为“知本”运行,按照学习型组织的理念持续发展的范例,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热点和学习的参考。企业领域的变化必将影响、辐射到教育活动中来。

学海网
因此,把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引入到教育中来,创建学习型教育系统组织,这是顺应时代变化与社会发展的必然之举。
  本文所说的“学习型教育系统组织”,从“组织类型”角度来讲,主要包括两类组织,一是教育机关;二是学校。教育机关在搞好自身建设,率先垂范成为学习型组织的同时,担负着制定相关政策,构建运行机制,引领教育工作者和学校组织形成学习、创新和发展氛围的重大责任;学校作为基层组织,其主要责任在于,把当代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与教职工的学习、生活、工作融于一体,最大限度地挖掘开发个人及组织的智能潜能,构建学习型校园文化等。如果从“学习主体”的角度看,学习型教育系统组织的创建也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终身学习”;二是“组织学习”。对于教育工作者,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学习,学以致用,在积极能动的工作中体验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对于组织,应形成系统组织的学习机制,在改变陈旧落后的传统教育观念的基础上,树立以人为本的终身学习理念,使教育系统组织本身形成“吐故纳新”的良性循环系统,不断吸纳教育内部和教育外部的新知识、新信息,并加以实践创新,以一个开放的、不断创新的组织机制来保证教育系统整体、和谐的发展。
  一、创建学习型教育系统组织的要义
  (一)观念创新:创建学习型教育系统组织的前提
  树立学习是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新理念。《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中曾说,“今天,一个人如想在美国生活的好,仅有工作技能是不够的,还需不断学习,以成为更好的家人、邻居、公民和朋友。学习不仅是为了谋生,而且是为了创造生活。”学习是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这种学习意识不仅应当成为教育系统所有工作人员的鲜明意识,而且必须要付诸于行动,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有学习的天性,对学习充满渴望,而在知识经济时代,这种天性与渴望将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社会提供的大量可获得的学习机会,以及具有更大流动性和灵活性的学习方式,使得终身学习成为可能。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增强终身学习意识,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以此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
  树立学习也是工作的新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的丰足,人们的工作观正逐渐发生改变。所以,摒弃学习、工作矛盾论,将工作与学习互融,把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提高内在素质,把学习转化为创造性活动,让全体教育工作者体会到工作中的生命意义,是学习型教育系统组织的本质特征。
  (二)机制创新:创建学习型教育系统组织的关键
  建立协调、灵活和高效的学习机制,将为学习型教育系统组织的创建提供保障。其一,建立健全领导学习责任制,要求领导起示范带头作用。学习型教育系统组织的创建必须从领导做起,彻底改变传统的金字塔式的权力机构,实行扁平型的民主管理,通过学习来调控组织行为;同时,教育机关领导和学校领导应成为学习的引领者、研究的组织者、新理念的实践者、教师的指导者,通过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的学习实践与实绩,在群众心中确立一种高品位的学习型的人格魅力。其二,既要建立目标导向机制,树立共同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增强个人和组织的学习内在驱动力,激发学习热情;又要建立政策激励机制,营造竞争氛围,形成外在推动力,促使教育工作者自觉、自主地学习。
  (三)载体创新:创建学习型教育系统组织的着力点
  构筑终身学习体系。终身学习的要义有三:学习者要积极、主动的学习,视学习为自我实现的过程;将个体发展与社会关怀联系起来,不断使学习者的人性丰富起来;要对生活方式和生命样态进行思考和选择。因而,对教育工作者商言,学习型组织必须建立于他们主动学习的愿望、对社会、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对生命过程、生命样态的理性选择的基础之上。对教育系统组织而言,构筑终身学习体系必须把握机关和学校两大主体,机关以科室,学校以年级组或教研组等子组织为阵地,开展读书、研究、实践等学习活动;要针对不同岗位确定相应的学习主题和内容,制定中长期学习规划和操作方案。机关和学校要成立中心学习组,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各子组织可分别成立学习小组,并确定学习联络员,构建并形成学习网络。
  构筑教育工作者学习评价体系。评价具有导向、激励和助推作用。因而完善各项学习制度,落实好学习责任,对学习、创新和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学习小组及个人予以表彰奖励,是形成良好学风的关键。要建立健全学习考核制度、述学制度、考试制度,把学习纳入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实绩考核范畴,把学习成果与岗位竞聘、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工资晋级等待遇联系起来,把发展性评价与奖惩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激励教育工作者好学上进,奋发有为。
  二、创建学习型教育系统组织的管理策略
  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的教育工作者,应是能系统思考、不断自我超越、不断改善心智模式、积极参与组织学习、能在共同愿景下努力发展的人,不仅把学习看作人的天性,而且也看作生命意义中的必要组成部分。而教育工作者的学习和发展,就需要生活和工作在“学习型教育系统组织”中。下面根据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原理,提出创建学习型教育系统组织的管理策略。
  (一)构建教育系统组织的共同目标
  所谓共同目标,也称共同愿景,是对组织中全体人员的个人愿景的整合。共同愿景对学习型教育系统组织至关重要,它能为教育工作者的学习聚焦和提供能量。只有当教育工作者致力于实现共同的理想、愿望和共同关注的愿景时,才会主动而真诚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产生自觉的创造性的学习。构建学习型教育系统组织的共同愿景,要把握三个要素,即目标、价值观和使命感;掌握三个层次:组织愿景,团队(如机关、学校,学校又有小团队,如教研组等)愿景,个人愿景。教育系统组织的近、中和远期目标的形成,必须由全体教育工作者共同策定,通过由下而上的程序使全体成员都能表达对组织目标的看法,彼此互动参与,凝聚共识,进而激发对组织的承诺与热望,孕育组织无限的创造力。当然,一个组织仅有目标还不行,目标如何来实现,还必须有共同的价值观和使命感来作为强大的支撑保证。
  (二)激励自我发展、自我超越
  自我超越是彼得•圣吉提出的五项修炼中的第一项。怎样使教育系统组织具有很强的自我发展和超越能力?其基点是,激励教育工作者个人自我发展和超越,变“工具性”的工作观为“创造性”的工作观。要塑造出一种组织环境,鼓励所有教育工作者自我发展,实现自己选择的目标和愿景;要以一种“创造”的观点来面对自己的生活与生命,而不是对环境被动地“反应”。须知,愿景和现实的差距会使人产生创造性张力,自我超越的精义便是学习如何在生命中产生和延续这种创造性张力。因此,在学习型教育系统组织中,自我超越的修炼就是通过营造氛围、创造条件、形成机制,引导教育工作者自己制定目标,了解在目标下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并自己制定行动计划去完成。
  (三)促进团体良性互动
  《第五项修炼》指出:在现代组织中,学习的基本单位是团体而不是个人。因此,团队学习成为不可缺少的。即,如果团队不能学习,组织就不能学习。过去我们只注意个人的智商,很少有人关注和研究群体的智商。而现在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事业要成功就要靠知识,靠全体工作者的创造力,这就要靠组织团队学习,开发整个团队的人力资源。无疑,团队的智慧高于个人的智慧。彼得•圣吉提出的所谓团队学习的修炼,旨在通过“深度汇谈”的技术,转换对话及集体思考的技巧,让群体发展出超乎个人才华总和的极大智慧和能力。团体的互动与对话是学习型组织的主要特色之一。而团队中成员的合作与沟通,不仅要通过言语的沟通,更是群体问不同心智模式、价值观的相互了解、接纳与改善。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无拘无束的探索中自由交流自己心中的想法,交流经验教训,反思、探询,相互支持与启发,从而得到超过各自的个人认识。具体做法是,一要创设交往时空,让教育工作者与专家对话,与名家交流,反思自我,找出差距,模仿创造,超越自我;二要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促进团体良性互动,让教育工作者互相启迪,重塑自我。
  (四)改善心智模式
  心理素质和思维方式如何,将影响一个人的专业成长与发展。于是,彼得•圣吉提出了改善心智模式的说法。所谓改善心智模式,就是要我们通过反思与探询的技巧,敞开心胸,虚心地接受他人的建议,持续不断地理清、反省以及改进我们内在的图像,并且检视内在图像如何影响我们的行动及决策。就教育工作者而言,既要不断的“照镜子”,看看自己的心智模式有哪些不妥的地方,又要学会开放心灵,接纳别人的想法和意见。当然,心理素质的提高,思维方式的改善,更需要在学习中锻造,学中悟,学中做,学中思,通过实践性学习和反思性学习,改善自己的心智模式。
  (五)倡导和强化系统思考观念
  系统思考是学习型组织的灵魂。一个人或一个组织,事业成败都与能否进行系统思考有关。一种完善的思维方式,个人学习、团体学习、检视心智模式、建立愿望,都因为系统思考的存在,共同达到组织的目标。它是一项“看见整体”的修炼,要求我们解决个人或组织的问题时,应摒除僵化、片段的思考方式,以整体性的视野,观察事件发生的环状因素和互动关系,以及个人或组织问题的一连串变化过程,而非片段的个别事件,即所谓的要系统地、动态地、本质地思考问题。这既对教育系统组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又对教育工作者个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此,要通过树立系统的教育观、运用系统的管理观、分享系统的思考观,改变思维模式,提升教育工作理念,探索新的人生境界,实现新的教育工作目标。
  三、创建学习型教育系统组织的基本原则
  所谓教育系统的学习型组织形态,是一种教育系统文化(含校园文化)和主动学习的有机结合。表现为教育系统文化建设与发展进程中,逐步培植形成且弥漫于整个教育系统组织的高涨的学习气氛,并在教育系统所有成员创造性思维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高度柔性的、扁平形态、符合教育持续发展结构化的学习组织,这种学习型组织外化为教育机关、学校和教育工作者那种不断学习新知识和勤奋进取的行为,从而产生优于个体绩效总和放大的综合效益。教育系统学习型组织的建构与实践,既要从制度创新的……大处着眼,更要从操作性的技术层面着手。因而,创建学习型教育系统组织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共同目标原则
  创建学习型教育系统组织是建设学习型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按照创建学习型社区的共同目标,按照学习型社区的总体规划、共同标准创建学习型教育系统组织。此其一。其二,教育系统可率先垂范,把加快教育发展步伐,增强教育系统的学习力、创造力和竞争力作为教育机关、学校和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共同目标和使命,以此激发学习的动力和紧迫感。
  (二)与时俱进原则
  创建学习型教育系统组织,应在坚持业已形成的好的学习制度、组织形式、组织方法和基本经验的同时,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努力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和创新学习形式、学习方法,不断更新充实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以此引领教育实践和行为。
  (三)合力推动原则
  创建学习型教育系统组织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应坚持统一领导,教育机关与学校鼎力协作,领导与同志密切联系。领导班子和领导个人既是宣传者、组织者,又是实践者。要在积极营造讲学习的良好氛围、优化学习环境的前提下,建立健全促进全体教育工作者学习的良性运行机制,激发和调动教育工作者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积极性。要注重培植单位和个人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启示、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以点带面,循序渐进,全面促进学习型教育系统组织的创建。
  (四)注重实效原则
  教育机关与学校各有特点,各有运行的规律,要正确把握共性与个性、局部与整体、单位与个人的关系,统筹兼顾,一切从实际、实效出发,从长远、长效着眼,科学制定机关、学校和教育系统的创建规划和达标标准,认真实施,扎实工作,健康有序,逐步推进,真正达到创建学习型教育系统组织的目的。
(文见《现代教育科学》2004年第2期)

创建学习型教育系统组织的理性思考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张 斌
  【内容提要】创建学习型教育系统组织,其要义在于实现观念创新、机制创新和载体创新;其策略在于建构共同目标、激励自我超越、促进团体良性互动、促进专业发展、倡导和强化系统思考;遵循共同目标原则、与时俱进原则、合力推动原则和注重实效原则。
  学习型组织是一个全球性的热门话题。尤其是美国管理学者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提出的。“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等概念,被杜邦、英特尔、微软、联邦快递等世界一流企业加以实践后,这些由“资本”发展转化为“知本”运行,按照学习型组织的理念持续发展的范例,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热点和学习的参考。企业领域的变化必将影响、辐射到教育活动中来。因此,把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引入到教育中来,创建学习型教育系统组织,这是顺应时代变化与社会发展的必然之举。
  本文所说的“学习型教育系统组织”,从“组织类型”角度来讲,主要包括两类组织,一是教育机关;二是学校。教育机关在搞好自身建设,率先垂范成为学习型组织的同时,担负着制定相关政策,构建运行机制,引领教育工作者和学校组织形成学习、创新和发展氛围的重大责任;学校作为基层组织,其主要责任在于,把当代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与教职工的学习、生活、工作融于一体,最大限度地挖掘开发个人及组织的智能潜能,构建学习型校园文化等。如果从“学习主体”的角度看,学习型教育系统组织的创建也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终身学习”;二是“组织学习”。对于教育工作者,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学习,学以致用,在积极能动的工作中体验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对于组织,应形成系统组织的学习机制,在改变陈旧落后的传统教育观念的基础上,树立以人为本的终身学习理念,使教育系统组织本身形成“吐故纳新”的良性循环系统,不断吸纳教育内部和教育外部的新知识、新信息,并加以实践创新,以一个开放的、不断创新的组织机制来保证教育系统整体、和谐的发展。
  一、创建学习型教育系统组织的要义
  (一)观念创新:创建学习型教育系统组织的前提
  树立学习是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新理念。《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中曾说,“今天,一个人如想在美国生活的好,仅有工作技能是不够的,还需不断学习,以成为更好的家人、邻居、公民和朋友。学习不仅是为了谋生,而且是为了创造生活。”学习是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这种学习意识不仅应当成为教育系统所有工作人员的鲜明意识,而且必须要付诸于行动,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有学习的天性,对学习充满渴望,而在知识经济时代,这种天性与渴望将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社会提供的大量可获得的学习机会,以及具有更大流动性和灵活性的学习方式,使得终身学习成为可能。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增强终身学习意识,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以此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
  树立学习也是工作的新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的丰足,人们的工作观正逐渐发生改变。所以,摒弃学习、工作矛盾论,将工作与学习互融,把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提高内在素质,把学习转化为创造性活动,让全体教育工作者体会到工作中的生命意义,是学习型教育系统组织的本质特征。
  (二)机制创新:创建学习型教育系统组织的关键
  建立协调、灵活和高效的学习机制,将为学习型教育系统组织的创建提供保障。其一,建立健全领导学习责任制,要求领导起示范带头作用。学习型教育系统组织的创建必须从领导做起,彻底改变传统的金字塔式的权力机构,实行扁平型的民主管理,通过学习来调控组织行为;同时,教育机关领导和学校领导应成为学习的引领者、研究的组织者、新理念的实践者、教师的指导者,通过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的学习实践与实绩,在群众心中确立一种高品位的学习型的人格魅力。其二,既要建立目标导向机制,树立共同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增强个人和组织的学习内在驱动力,激发学习热情;又要建立政策激励机制,营造竞争氛围,形成外在推动力,促使教育工作者自觉、自主地学习。
  (三)载体创新:创建学习型教育系统组织的着力点
  构筑终身学习体系。终身学习的要义有三:学习者要积极、主动的学习,视学习为自我实现的过程;将个体发展与社会关怀联系起来,不断使学习者的人性丰富起来;要对生活方式和生命样态进行思考和选择。因而,对教育工作者商言,学习型组织必须建立于他们主动学习的愿望、对社会、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对生命过程、生命样态的理性选择的基础之上。对教育系统组织而言,构筑终身学习体系必须把握机关和学校两大主体,机关以科室,学校以年级组或教研组等子组织为阵地,开展读书、研究、实践等学习活动;要针对不同岗位确定相应的学习主题和内容,制定中长期学习规划和操作方案。机关和学校要成立中心学习组,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各子组织可分别成立学习小组,并确定学习联络员,构建并形成学习网络。
  构筑教育工作者学习评价体系。评价具有导向、激励和助推作用。因而完善各项学习制度,落实好学习责任,对学习、创新和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学习小组及个人予以表彰奖励,是形成良好学风的关键。要建立健全学习考核制度、述学制度、考试制度,把学习纳入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实绩考核范畴,把学习成果与岗位竞聘、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工资晋级等待遇联系起来,把发展性评价与奖惩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激励教育工作者好学上进,奋发有为。
  二、创建学习型教育系统组织的管理策略
  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的教育工作者,应是能系统思考、不断自我超越、不断改善心智模式、积极参与组织学习、能在共同愿景下努力发展的人,不仅把学习看作人的天性,而且也看作生命意义中的必要组成部分。而教育工作者的学习和发展,就需要生活和工作在“学习型教育系统组织”中。下面根据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原理,提出创建学习型教育系统组织的管理策略。
  (一)构建教育系统组织的共同目标
  所谓共同目标,也称共同愿景,是对组织中全体人员的个人愿景的整合。共同愿景对学习型教育系统组织至关重要,它能为教育工作者的学习聚焦和提供能量。只有当教育工作者致力于实现共同的理想、愿望和共同关注的愿景时,才会主动而真诚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产生自觉的创造性的学习。构建学习型教育系统组织的共同愿景,要把握三个要素,即目标、价值观和使命感;掌握三个层次:组织愿景,团队(如机关、学校,学校又有小团队,如教研组等)愿景,个人愿景。教育系统组织的近、中和远期目标的形成,必须由全体教育工作者共同策定,通过由下而上的程序使全体成员都能表达对组织目标的看法,彼此互动参与,凝聚共识,进而激发对组织的承诺与热望,孕育组织无限的创造力。当然,一个组织仅有目标还不行,目标如何来实现,还必须有共同的价值观和使命感来作为强大的支撑保证。
  (二)激励自我发展、自我超越
  自我超越是彼得•圣吉提出的五项修炼中的第一项。怎样使教育系统组织具有很强的自我发展和超越能力?其基点是,激励教育工作者个人自我发展和超越,变“工具性”的工作观为“创造性”的工作观。要塑造出一种组织环境,鼓励所有教育工作者自我发展,实现自己选择的目标和愿景;要以一种“创造”的观点来面对自己的生活与生命,而不是对环境被动地“反应”。须知,愿景和现实的差距会使人产生创造性张力,自我超越的精义便是学习如何在生命中产生和延续这种创造性张力。因此,在学习型教育系统组织中,自我超越的修炼就是通过营造氛围、创造条件、形成机制,引导教育工作者自己制定目标,了解在目标下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并自己制定行动计划去完成。
  (三)促进团体良性互动
  《第五项修炼》指出:在现代组织中,学习的基本单位是团体而不是个人。因此,团队学习成为不可缺少的。即,如果团队不能学习,组织就不能学习。过去我们只注意个人的智商,很少有人关注和研究群体的智商。而现在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事业要成功就要靠知识,靠全体工作者的创造力,这就要靠组织团队学习,开发整个团队的人力资源。无疑,团队的智慧高于个人的智慧。彼得•圣吉提出的所谓团队学习的修炼,旨在通过“深度汇谈”的技术,转换对话及集体思考的技巧,让群体发展出超乎个人才华总和的极大智慧和能力。团体的互动与对话是学习型组织的主要特色之一。而团队中成员的合作与沟通,不仅要通过言语的沟通,更是群体问不同心智模式、价值观的相互了解、接纳与改善。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无拘无束的探索中自由交流自己心中的想法,交流经验教训,反思、探询,相互支持与启发,从而得到超过各自的个人认识。具体做法是,一要创设交往时空,让教育工作者与专家对话,与名家交流,反思自我,找出差距,模仿创造,超越自我;二要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促进团体良性互动,让教育工作者互相启迪,重塑自我。
  (四)改善心智模式
  心理素质和思维方式如何,将影响一个人的专业成长与发展。于是,彼得•圣吉提出了改善心智模式的说法。所谓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