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建设高职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促进山西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建设高职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促进山西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日期: 2009-1-12 23:46:31 浏览: 8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龚晋文

摘要:本文以我省高职教育发展实际状况尤其是高职教育资源严重短缺为切入点,通过学习、解析省委九届党代会提出的战略决策、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提出了“建设高职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促进山西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命题,旨在最大限度地挖掘高职教育优质资源,形成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谐共进的格局。

 

   关键词:高职教育;山西;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一)

 

进入本世纪以来,在党的方针政策的指引下,以一大批中等专业学校升格组建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为标志,我省的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至2006年底,全省共有独立设置的各类高等职业技术学院43所,在校生人数逾15万人,专业涉及煤炭、电力、化工、冶金、机械、建筑、农业、水产、医药、卫生、经贸、商务、财政、金融、文化、艺术、旅游、信息等众多门类,仅6年时间,就已为各行各业累计培养了30余万高技能应用型一线人才,为促进山西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当前,我省人民正在按照中央和省委的总体部署进行和谐新山西建设,围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整治改善生态环境、推进地区和城乡协调发展等涉及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问题,实施包括建设节约型社会、培育优势产业、壮大企业方阵、深化国企改革、推进“两区”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在内的一系列战略举措,并显现出以下三个特征。

 

1.走出“四条路子”,实现“三个跨越”,对负责培养和输送高技能应用型一线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

 

张宝顺书记在省九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山西能不能锐意创新、扬长避短、实现崛起,是对我们的重大考验”,“今后五年,我省仍处于艰苦创业、奋力爬坡的时期,同时又是抢抓机遇、负重赶超的时期,我们应该而且一定能够大有作为”,并提出了走出“四条路子”,实现“三个跨越”的战略决策,即走出能源基地和老工业基地创新发展的路子,走出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路子,走出欠发达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路子;实现煤炭大省向新型能源和煤化工大省的跨越,实现老工业基地向新兴工业基地和精品原材料基地的跨越,实现自然人文资源大省向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的跨越。

学海网
由此可见,无论是走出“四条路子”,还是实现“三个跨越”,无一不是需要从改善“人”的条件、提升“人”的素质、优化“人”的结构、发挥“人”的作用——这一基本生产力去入手启动。凝聚力量,苦干实干,包括辅之于相应措施等固然重要,但若没有数以百万计的高技能应用型一线人才做支撑,那么,这一决策是很难实现的。

 

2.“双轮驱动”,“两区开发”和新农村建设,对负责培养和输送高技能应用型一线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推进“新兴工业化”和建设“特色城镇化”,作为承载山西转型、跨越、崛起的两个“轮子”,是写入我省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的一个重点内容,是新世纪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步骤;“三年打基础”“五年上台阶”“十年大翻身”,作为太行山革命老区和吕梁贫困山区扶贫开发的基本目标,也已经响亮地纳入到了我省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之中;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产业转移、抓好雁门关生态区等重点建设为主线,以“政策稳农”“教育惠农”“宽带帮农”为支点,以“三下乡活动”(科技、文化、医药)为动力的新农村建设正在蓬勃展开,等等这些,也是都牵扯到一个“人”的问题。那就是现有的“员工素质”“市民素质”和“农民素质”能否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能否承担起新兴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和“两区开发”以及新农村建设的重任。

 

3.沿着“三个路径”发展传统、新兴支柱产业,对负责培养和输送高技能应用型一线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希望

 

改造提升煤、焦、电、冶金等传统支柱产业,培育壮大煤化工、机器装备制造、新型材料和旅游等新的支柱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文化产业、医药产业、房地产业、服务产业等具有发展后劲的新兴潜力产业,是山西走“静脉型”循环经济和“动脉型”循环经济等主导经济发展道路的关键之举,省委省政府并将其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对其内涵做出了明确设定。也就是这“三个路径”的核心点是提高技术装备、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而其中的整体素质提高问题,说穿了是产业界究竟有没有足够的高技能应用型一线人才。在传统、新兴产业走势中,职业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对高技能应用型一线人才培养的跟进状态如何,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山西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同样需要通过均衡人才结构、挖掘人才智力、优化人才素质提供保障。

 

但是,在这样一个新的形势下,我省的高等职业教育,则由于受起步时间晚、办学经验不足、社会认可度处于渐进提高状态等因素的影响,在机构体制改革、教学模式转换、后续能力建设、教师队伍培养,特别是人才培养以及输送数量和质量等多方面尚存在许多问题,整个办学规模已达到基础条件极限、增长空间在短期内不可能有新的突破,教育资源严重存在着与强势发展着的山西经济社会不够和谐的问题。

 

如何从服从和服务于“构建充满活力、富裕文明、和谐稳定、山川秀美的新山西”的发展大局出发,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思想的高度,寻求高等职业教育内外和谐的解决办法,并使之与山西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在现有条件下发挥最大能动作用,已成为当前的一个重点任务。

 

(二)

 

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内外和谐,是一项牵扯到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从山西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走势看,建设高职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战略选择。

 

高职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是指把有限的高职教育资源集合起来,以营运集团化为基本模式,以课程精品化为基本支点、以实训网络化为基本途径,以教师兼职化为基本动力,在不改变各高等职业院校隶属关系、专业类别、基本职能、服务对象的前提下,进行资源重组,并做好潜能挖掘,下功夫促其在培养和输送高技能应用型一线人才方面发挥作用。

 

1.建立高等职业教育集团

 

即按照“龙头带动、校企合作、城乡联动、优势互补”原则,以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等为龙头,组建山西能源及化工职业教育集团,服务煤炭、煤化工和电力产业发展的需要;以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为龙头,组建山西冶金及材料职业教育集团,服务冶金和材料产业发展的需要;以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校等为龙头,组建山西机械制造职业教育集团,服务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需要;以山西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等为龙头,组建山西旅游职业教育集团,服务旅游业发展需要;以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为龙头,组建山西交通运输和汽车职业教育集团,服务交通运输和汽车产业发展的需要;以山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等为龙头,组建山西财经和信息职业教育集团,服务相关产业的发展;以运城市农业学校等为龙头,组建山西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服务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山西生物应用职业技术学院等为龙头,组建山西医药卫生职业教育集团,服务医药科研、医药产业、中药农业和医疗卫生事业。此设想,早在2006年就被有关专家提出,并写入了教育工作会议文件,但始终没有进行实际操作,说明在认识上还没有完全取得一致,迫切需要进行更深入的讨论研究和宣传鼓动。

 

2.开发高职教育精品课程

 

从国家层面看,精品课程建设命题已经提出来好几年了,是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理论指导下,根据教育资源严重短缺的实际情况,借鉴世界发达国家教育工作经验,为实现国内优质教育资源同享共建而组织进行的一项规模浩大的现代化教育工程。我省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稳步跟进,总体上进展顺利,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其中,高职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已进行过两轮评审,已有十几所高职院校拥有少则一门、多则几门的精品课程,如山西生物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已达四门(《中药制剂检测技术》《中药鉴定技术》《中药炮制技术》《中药质量检测技术》)之多,迈出了优质教育资源同享共建的新步子。但是,在高等职业院校中,到目前仍有一半以上的院校还没有精品课程,严重制约了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迅速提高。如何加快精品课程的建设速度,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在短期内开发出更多的精品课程,势在必行。

 

一是要做好规划,积极从高职教育的宏观层面上做好业务指导。如素质教育等公共精品课程建设,要以满足学生职业生涯需要为出发点,大胆整合各高等职业院校通用的公共基础课程,形成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有机结合的课程建设框架。又如职业技能训练等不同专业类别的精品课程建设,则要注意各高等职业院校不同的社会分工和服务对象,按照学生未来职业工作流程,参照相关职业工作标准,围绕职业技能培养方向进行拆分和组合,以充分实现学生在校所学内容与未来职业岗位需求的有效对接。

 

二是要找准定位,把精品课程建设纳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范围。直接服务经济社会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属性,精品课程又是体现这一价值的最好形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注意到当今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把快速培养和大批输出高技能应用型一线人才作为精品课程建设的终极目标,做好积极引导和科学论证。各高等职业院校则应根据自身基础条件和综合实力,在精品课程建设的具体组织实施上,做好最积极的回应,通过艰苦努力,最大限度地实现高职教育优质资源的同享共建和人才培养能力的内外和谐。

 

三是要配套措施,对建设工作成绩突出的院校予以实质性扶持。优质教育资源同享共建换取的是经济发展动力最大化和社会教育能量最大化,解决的是用以弥补现有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院校三方面共同努力。作为政府,要看到投资精品课程建设可获得的长期效益;作为企业,要看到支持精品课程建设可获得的直接效益。经济发展,贵在人才支撑,社会进步,贵在教育软化,所以,政府和企业,应在各自的能力范围内,拓展筹资渠道,积极做好对各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质性扶持。

学海网

3.实施实验实训网络服务

 

弱化学科色彩,突出技能培养,既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定位,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鲜明特色,因此,学生的实验实训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如何适时性做好教育教学改革,有计划地推开真正意义上的“1加1”或“2加1”等高职教育工学交替模式(即1年在校学习,1年到企业实训或2年在学校学习,1年到企业锻炼),现在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不力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企业往往考虑短期效益,不愿意承担学生的实验实训任务,而大部分高职院校却又没有足够的资金能力自建实验实训场所,形成了仍然是把学生留在学校里学理论为主,实验实训放任敷衍进行,达不到岗位技能要求,就业后需要对技能从头学起的尴尬。解决这一问题,唯一的出路是实施实验实训网络工程,借助现代化工具,搞实验实训模拟教学。此项工作应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牵头,发动行业或企业参加,院校联动,共同建设。

 

4.鼓励互培互管共用教师

 

高等职业教育起步之后,尽管各有关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但由于多数是在中等专业学校基础上升格组建而成,缺少“双师型”教师(即懂理论、能操作的复合型教师)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严重影响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据对一所已通过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院校教师队伍状况调研,189名专职教师中,真正够得上“双师型”教师标准的实际不足20%,而且,一些“双师型”教师的专业方向也与该院专业设置的要求相距甚远,致使技能培养实质上处于一种“虚化”状态。“互培互管共用教师”的概念,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实际情况而提出的战略性思考。“互培互管共用教师”,是指教师是社会资源,应从院校中解放出来,实现优质教师资源同享共用。为此,应鼓励教师走出去学习技能,请进来传授技能,除人文素质教师外,所有教师都应该享有“互培互管共用”待遇,并通过一定时期的努力,锻炼成理论功底深厚、技能基础扎实,既可以上讲台授课,又可以下车间指导的“双师型”骨干力量。

 

在高职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中,还应成立专门的建设工作指导委员会,具体负责建设能力统筹工作,联合行业、企业和院校三方面,有侧重地分担建设任务,以实现节约型建设和高效率建设。

 

(三)

 

建设高职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促进山西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是一个相互关联、互为表里的关系,加强社会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更新高职办学观念,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1.关于社会舆论宣传问题

 

受应试教育制度和高职教育尚未推行单独招生的影响,在人们的认识中,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好像是学生和家长迫不得已的选择,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偏见,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受教育者的学习信心,也波及到了受教育者的就业问题,以致在实际生活中常可以看到企业工作鲜有问津,而一个公务员岗位缺额却蜂拥上千人竞考的局面。因此,加强对高等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的社会舆论宣传,显得十分重要。

 

2.关于政策环境营造问题

 

有无良好的政策环境,是决定高职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成败的关键所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细化和规范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相关政策,建立高等职业教育经费筹措和合理使用鼓励措施,完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激励制度,扩大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允许高等职业院校突破教师编制,从企业吸纳技术人员到院校做实验实训和专业技能指导教师等。

 

3.关于政府支持力度问题

 

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给予投入倾斜是高等职业教育保持稳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省级财政要加大公共财政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支出比重,足额安排和及时支付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经费,重点支持高技能应用型一线紧缺人才的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培养、基地开发和高职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工作,逐步降低学生收费。同时,通过完善就业资格准入制度,积极引导和促进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到基层、下企业就业。

 

4.关于办学观念更新问题

 

在建设高职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中,政府和各高等职业院校处于同样重要的位置,承担着不可推谢的责任。要站在历史的制高点,通过更新观念和提升内涵,争取走出一条成功挖掘高职教育优质资源和有效使用高职教育优质资源,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子来。

 

一是激活管理体制。按照《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提出的“加快完善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和“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的精神,允许更多有办学资金、有办学人力资源、有办学基础设施和符合办学条件的社会自然人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平等竞争,提升速度,切实解决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短缺、分布严重不匀,制约产业化、现代化发展的问题。

 

二是优化教育结构。根据教育部新近印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号)有关精神,从创新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和保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出发,有计划地压缩本科院校和非本科院校的职业教育招生人数,并创造条件将本科院校举办的高等职业教育逐步变为独立设置机构;继续扩大现有高等职业院校招生规模,并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中等职业学校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规范非本科院校和民办高等职业院校的招生专业,不具备专业设置条件的应取消招生计划;限制中等职业学校以挂靠、搭车等各种形式变通举办高等职业教育。

 

三是推进校企合作。高职人才的职业能力如何,既反映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也反作用于产业或行业(企业)的用人效益。推进校企合作,建立一批真正意义上的校外实验实训基地,是高等职业院校和用人单位互利共赢的事情。我省经济社会的强势发展,高技能应用型一线人才的严重短缺,给校企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发展基础。校企合作模式,国内外都已有成功经验,关键是应突出产业或行业(企业)特色,有所选择和借鉴,并靠自身努力,探索符合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一线人才职业能力要求的校企合作模式来。

 

四是提高培养质量。目前我省的高职院校的学制管理仍然比较僵化,学分制还没有普遍推开,尚无学生自学技能认定办法,需要改革的问题很多,改革的空间也很大。如专业设置与产业或行业(企业)职场变化和岗位变化还不相适应,没有享有相应自主调节权。又如教材建设在落实“理论知识够用为度,加强实训教程建设”精神方面,还没有完全从依靠院校教学和课堂教学的传统方法中走出来,不能确保受教育者顺利完成学业和实现零距离上岗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分门类组织编写与未来职场和岗位对接的高职教育应用英语、高职教育应用语文、高职教育应用数学、高职教育应用物理、高职教育应用化学及高职教育就业与指导等基础课教材也应提上议事日程。

 

五是扩大国际交流。具备国际交流能力是建设高水平高等职业教育,可否学会利用高职教育优质资源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有条件的高等职业院校,可以放开胆子大步走;条件不太具备的高等职业院校,可以采用联合、嫁接等方法,创造条件,小步上;实在不具备条件的,也要加强校际、省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摸索合作办学经验,由点带面,逐步取得进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固然是职业教育的基本任务,但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短缺、分布不匀的情况下,主动进行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交流,吸收新鲜的教育信息和动态,对更新自身办学观念和提升高职教育内涵不无好处。

 

六是院校能力培养。院校能力培养,当先从院校领导能力培养做起,从国内外成功经验借鉴,首先可以举办高等职业教育院校长论坛,让高等职业院校的领导在经历高峰体验的同时,集中探讨建设高职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重要性,增强紧迫感;其次可以组织高等职业教育博览会,在组织教学成果展览和理论成果研讨,包括合作项目洽谈的同时,开阔高等职业院校领导的视野,并使他们在彼此交流中建立起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为建设高职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打好基础;第三可以实施高等职业院校领导挂职锻炼,采用对口联系方式,先从互派副校级领导开始,到同类院校挂职锻炼,逐步推开高等职业院校领导的挂职锻炼工作;第四可以试办高等职业院校领导能力研修班,在积极推进高等职业院校领导向职业化方向发展的同时,及时就高职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工作,总结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总之,随着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山西建设的蓬勃发展,尤其是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正由传统的粗放状态向现代的多元状态转变,市场用人缺口很大,加之,“十一五”期间国家将拿出100亿元用于职业教育发展,并于上年度正式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无疑给我省的高等职业教育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无限的发展空间,相信在省委省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产业、行业和企业的鼎力支持下,在各高等职业院校的持续努力下,一个与山西经济社会发展互为影响、互为作用的高职教育新体系将会在不久的将来,闪亮的展现在世人面前,发挥出更大作用。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