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沈阳建筑大学学生公寓设计,共275页,72064字,附cad设计图纸。
摘要
本工程为沈阳建筑大学学生公寓设计,设计时采用 L 型。本工程占地面积约1337.53 平方米,建筑面积 6320.18 平方米。建筑主体共五层,建筑高度 18.45 米, 附属部分四层,建筑高度 14.85 米,室内外高差为 0.45 米,主体女儿墙高 0.90 米。 建筑总长度为 64.55 米,总宽度为 32.60 米。建筑立面规整,女儿墙用混凝土浇筑, 其余内外墙均采用粉煤灰轻渣空心砌块。除建筑入口门为玻璃门外,其余均采用实木 门,窗为塑钢窗。
本工程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框架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0,柱子截面 600mm×600mm,框架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0,纵向框架梁截面为 300mm×650mm,横向框架梁截面为 300mm×600mm 和 300×400mm。建筑地点地质条件良好,采用柱下 独立基础,混凝土强度为 C30。
设计严格遵守我国现行规范和有关规定,计算中包括荷载汇集,地震作用,风荷 载,内力组合,楼板设计,楼梯设计,基础设计等。其中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采 用底部剪力法,采用修正后的反弯点法(D 值法)确定柱子的反弯点和内力。计算竖 向荷载作用时采用弯矩的二次分配法。
关键词:结构设计; 钢筋混凝土; 框架 ;独立基础 ;地震作用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
第二章 方案论述 2
2.1 建筑方案论述 2
2.1.1 设计依据 2
2.1.2 设计内容、建筑面积、标高 2
2.1.3 房间构成和布置 2
2.1.4 采光和通风 2
2.1.5 防火安全 3
2.1.6 各部分工程构造 3
2.1.7 本建筑设计的主要特点 4
2.2 结构方案论述 4
2.2.1 基本资料 4
2.2.2 结构形式和基础形式 5
2.2.3 构件截面尺寸及材料选用 6
2.2.4 荷载种类及其组合 7
2.2.5 计算方法 7
第三章 荷载计算及截面尺寸选取 8
3.1 截面尺寸选取 8
3.2 荷载汇集 9
3.2.1 恒载 9
3.2.2 活荷载 10
3.2.3 各层楼层重量 11
第四章 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分析 16
4.1 层间侧移刚度的计算 16
4.1.1 梁的线刚度计算 16
4.1.2 柱线刚度 16
4.1.3 柱的侧移刚度 D 17
4.1.4 层间侧移刚度的计算 17
4.2 水平地震作用分析(采用底部剪力法) 17
4.2.1 框架水平地震作用及水平地震剪力计算 17
4.2.2 水平地震作用下层间位移和顶点位移计算 20
4.2.3 水平地震作用剪力图 20
4.3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柱剪力和柱弯矩(采用 D 值法) 21
4.3.1 反弯点高度修正 21
4.3.2 柱端弯矩 22
4.4 水平地震作用下梁端弯矩 23
4.5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梁端剪力和柱轴力标准值 24
4.6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框架内力图 25
第五章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分析 27
5.1 自然情况 27
5.2 风荷载计算 27
5.2.1 风荷载标准值 27
5.2.2 风荷载作用分布图 28
5.3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柱剪力和弯矩(采用 D 值法,取中框架计算) 29
5.4 风荷载作用下梁端弯矩计算 30
5.5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图 31
第六章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分析 33
6.1 竖向荷载计算 33
6.1.1 荷载传递路线 33
6.1.2 恒荷载 34
6.1.3 活荷载 34
6.2 梁端弯矩计算 35
6.3 内力分配系数 36
6.4 弯矩分配与传递 36
6.5 梁端弯矩的计算 41
6.5.1 恒荷载作用下的弯矩 41
6.5.2 活荷载作用下的弯矩 41
6.6 梁端剪力 41
6.6.1 恒荷载作用下梁端剪力 42
6.6.2 活荷载作用下梁端剪力 42
6.6.3 恒荷载作用下梁端剪力图 43
6.6.4 活荷载作用下梁端剪力图 43
6.7 柱轴力和剪力 44
第七章 荷载组合及最不利内力确定 47
7.1 梁端弯矩的调幅 47
7.2 控制截面内力计算 49
7.3 梁控制截面的内力组合 53
7.3.1 组合公式 53
7.3.2 横梁内力组合 54
7.4 柱控制截面的内力组合 61
第八章 框架配筋计算 73
8.1 框架梁配筋计算 73
8.1.1 截面尺寸 73
8.1.2 材料强度 73
8.1.3 配筋率 73
8.1.4 框架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73
8.1.4 框架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79
8.2 框架柱配筋计算 84
8.2.1 截面尺寸 84
8.2.2 材料强度 84
8.2.3 框架柱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 84
8.2.4 框架柱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91
第九章 现浇楼板设计 97
9.1 材料强度 97
9.2 荷载计算 97
9.3 弯矩计算 97
9.4 配筋设计 99
第十章 板式楼梯设计 101
10.1 设计资料 101
10.2 梯段板设计 101
10.2.1 荷载计算 101
10.2.2 截面配筋设计 102
10.3 平台板设计 103
10.3.1 荷载汇集 103
10.3.2 截面配筋设计 104
10.4 平台梁设计 104
10.4.1 荷载计算 104
10.4.2 最不利组合计算 105
10.4.3 正截面配筋计算 105
10.4.4 斜截面配筋计算 106
10.5 平台柱设计 106
第十一章 基础设计 107
11.1 设计资料 107
11.2 边柱基础荷载计算 108
11.3 确定边柱基础底面面积 108
11.3.1 确定边柱地基承载力 109
11.3.2 确定边柱基础底面尺寸 109
11.3.3 确定边柱基础底面内力 109
11.3.4 确定基础高度 110
11.4 边柱地基承载力验算 110
11.5 边柱基础抗冲切验算 110
11. 5.1 柱边缘 110
11.5.2 变阶处 111
11.6 边柱基础配筋计算 111
11.6.1 柱边缘截面 111
11.6.2 变阶处 112
11.7 中柱基础荷载计算 113
11.8 确定中柱基础底面面积 113
沈阳建筑大学毕业设计
——————————————————————————————————————————————
11.8.1 确定中柱基础底面尺寸 113
11.8.2 确定中柱基础底面内力 114
11.9 中柱基础地基承载力验算 115
11.10 中柱基础抗冲切及受剪承载力验算 115
11.10.1 柱边缘截面 115
11.10.2 变阶处 115
11.11 中柱基础配筋计算 116
11.11.1 柱子纵向配筋 116
11.11.2 柱子横向配筋 117
11.12 基础梁配筋计算 117
11.12.1 纵向基础梁 117
11.12.2 横向基础梁 118
第十二章 施工组织设计 120
12.1 工程概况 120
12.1.1 工程概况 120
12.2 施工方案 120
12.2.1 编制依据 120
12.2.2 编制原则 121
12.2.3 测量控制 122
12.2.4 基坑土方开挖 122
12.3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 123
12.3.1 钢筋工程 123
12.3.2 混凝土工程 125
12.3.3 模板工程 127
12.3.4 砌筑工程 128
12.3.5 脚手架工程 128
12.4 装修工程 130
12.4.1 屋面及防水工程 130
12.4.2 装饰工程 132
12.5 施工准备阶段 135
沈阳建筑大学毕业设计
——————————————————————————————————————————————
12.5.1 现场、环境、交通准备 135
12.5.2 材料准备: 135
12.6 水平、垂直运输 137
12.7 质量和安全措施 138
12.8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51
12.9 消防措施 152
12.10 文明施工措施 153
第十三章 技术经济分析 155
第十四章 结论 157
参考文献 157
谢辞 158
资料预览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