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1#炼焦DCS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共42页,17202字,附任务书、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及原始数据(资料):
1、了解炼焦生产工艺,掌握1#炉或2#炉炼焦工段的工艺流程及测控方法。
2、使用国家最新化工行业设计标准、规范进行设计,掌握DCS系统设计的全过程。
3、查阅翻译综合分析各种文献资料,进行设计方法和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研究和论证。
4、设计计算以微型计算机,要求设计思路新颖,且正确掌握DCS组态与软件设计。
5、采用CAD绘制所设计的工程图纸。
6、毕业设计全部工作由设计者独立完成。
表1 原始数据表
汉字说明 量纲 量程上限 量程下限
回炉煤气压力 KPa 7 0
预热后煤气压力 KPa 7 0
机侧分烟道吸力 Pa -500 0
焦侧分烟道吸力 Pa -500 0
总烟道吸力 Pa -500 0
机侧a蓄热室吸力 Pa -500 0
机侧b蓄热室吸力 Pa -500 0
焦侧a蓄热室吸力 Pa -500 0
焦侧b蓄热室吸力 Pa -500 0
回炉煤气流量 Nm3/h 15000 0
蒸汽总管流量 Kg/h 400 0
a集气管压力 Pa 250 0
b集气管压力 Pa 250 0
低压a氨水流量 m3/h 300 0
低压b氨水流量 m3/h 300 0
回炉煤气压力反馈 。 90 0
机侧烟道吸力反馈 。 90 0
焦侧烟道吸力反馈 。 90 0
a集气管温度 ℃ 300 0
b集气管温度 ℃ 300 0
回炉煤气温度 ℃ 100 0
预热后煤气温度 ℃ 100 0
机侧分烟道温度 ℃ 800 0
焦侧分烟道温度 ℃ 800 0
总烟道温度 ℃ 800 0
机侧a蓄热室温度 ℃ 1500 0
机侧b蓄热室温度 ℃ 1500 0
焦侧a蓄热室温度 ℃ 1500 0
焦侧b蓄热室温度 ℃ 1500 0
冷端补偿 ℃ 78.13 0
回炉煤气压力控制 KPa 90 0
机侧烟道吸力控制 Pa 90 0
焦侧烟道吸力控制 Pa 90 0
加热煤气岗检
机侧烟道岗检
焦侧烟道岗检
交换机岗检
预热后压力报警
预热后压力联锁
换向操作声光提示
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内容:
1、1#、2#焦炉炼焦生产、焦炉集气管、配煤煤仓前、配煤煤仓后、水处理、 洗脱苯、洗蒸氨DCS监控系统设计与组态。
2、DCS系统的选型。
3、自动化装置及控制模块选型。
4、绘制仪表回路图、I/O表、DCS监控数据表。
5、编制设计说明书。
主要参考文献(资料):
1、 宋延军,山西焦化技术进步与可持续发展[D],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2006.6
2、 于海生,计算机控制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2007.5
3、 王树青,于玲,过程控制工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2
4、 于振东,焦炉生产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9
5、 郑文华,刘红春,中国焦化工业现状及发展[J],钢铁,2004
6、 丘化元,集散控制系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6
7、 HOLLIAS-MACSV系统组态手册,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8、 HOLLIAS-MACSV系统组态手册,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摘 要
焦炉控制系统工艺复杂,系统关联性很强,在其生产过程中会有有毒有害的气体产生,并且其工艺介质易堵、易结晶,给检测和控制势必带来了极大的困难。DCS控制系统是相对于集中式控制系统而言的一种新型计算机控制系统,是一种先进的控制系统且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冶金等工业控制领域,是工业企业中应用最多,效益最直接的工控系统之一。对焦炉生产过程应用DCS控制系统进行检测和控制,可以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保证设备和人身的安全,从而保证生产过程安全稳定地运行。
本文首先对焦化行业DCS控制系统的形成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了全面的介绍分析,指出了DCS控制系统的控制要求。在分析了焦炉控制系统的特点以及控制要求的基础上,我选用了北京和利时的MACSV集散控制装置。根据DCS控制系统的要求,对控制系统进行了硬件配置,其中包含了现场控制站、系统功能模块的选型及配置。
通过分析确定焦炉DCS控制系统的工艺参数及输入输出变量,对控制系统的检测、显示、转换、控制等所需的测量元件、变送器、控制仪表、执行机构等设备进行设计和选型。
然后,系统操作软件和控制算法组态方面,我通过数据总控组态,设备组态、数据库组态、控制算法组态和图形组态,建立起完整控制系统,并进行调试运行。
最后,总结了焦炉DCS控制系统效果极其设计的不足和需要进行改正的方面及思路。
关键词:焦炉控制,DCS控制,MACSV。
目录
摘 要 - 1 -
Design and Achievement of the No.1 Coking DCS Control System - 2 -
Abstract - 2 -
1 绪论 - 6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6 -
1.2 计算机控制系统 - 7 -
1.3 集散控制系统 - 9 -
1.4 焦化生产与焦炉设备 - 10 -
1.5 焦化产业DCS的发展 - 11 -
2 MACSV系统 - 12 -
2.1 MACSV系统概述 - 12 -
2.1.1 MACSV组态软件 - 12 -
2.1.2 MACSV硬件 - 12 -
2.2 MACSV现场控制站 - 13 -
2.2.1 现场控制站特点 - 13 -
2.2.2 现场控制站的硬件结构 - 14 -
2.3 系统功能模块 - 15 -
2.3.1 主控单元模块 - 15 -
2.3.2 FM系列功能模块 - 15 -
2.4 MACSV—FM系列组态软件 - 19 -
3.1 编辑系统组件步骤概述 - 21 -
3.2 监控数据表单 - 21 -
3.3 数据库总控组态 - 27 -
3.4 设备组态 - 28 -
3.5 数据库组态 - 30 -
3.6 服务器算法组态 - 34 -
3.7 图形组态 - 35 -
3.8 基本编译、联编和下装 - 36 -
3.9 控制器算法组态 - 38 -
结束语 - 40 -
参考文献 - 41 -
致 谢 - 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