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焦炉集气DCS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共50页,22103字,附任务书、文献综述等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焦炉集气DCS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及原始数据(资料):
1、了解炼焦生产工艺,掌握1#炉或2#炉炼焦工段的工艺流程及测控方法。
2、使用国家最新化工行业设计标准、规范进行设计,掌握DCS系统设计的全过程。
3、查阅翻译综合分析各种文献资料,进行设计方法和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研究和论证。
4、设计计算以微型计算机,要求设计思路新颖,且正确掌握DCS组态与软件设计。
5、采用CAD绘制所设计的工程图纸。
6、毕业设计全部工作由设计者独立完成。
原始数据:
点说明 量纲 量程上限 量程下限 置1说明
1#集气管a荒煤气温度 ℃ 150.00 0.00
1#集气管b荒煤气温度 ℃ 150.00 0.00
2#集气管a荒煤气温度 ℃ 150.00 0.00
2#集气管a荒煤气温度 ℃ 150.00 0.00
1#集气管a压力 Pa 250.00 0.00
1#集气管b压力 Pa 250.00 0.00
2#集气管a压力 Pa 250.00 0.00
2#集气管a压力 Pa 250.00 0.00
鼓风机前吸力 KPa 0.00 -15.00
煤气总管流量 M3/h 55000.00 0.00
风机前总管煤气温度 ℃ 150.00 0.00
风机后总管煤气温度 ℃ 150.00 0.00
1#a阀位反馈 。 90.00 0.00
1#b阀位反馈 。 90.00 0.00
2#a阀位反馈 。 0.00 0.00
2#a阀位反馈 。 90.00 0.00
机前阀位反馈 。 90.00 90.00
横冷器前压力 KPa 10.00 0.00
横冷器前温度 ℃
风机后压力 KPa 20.00 0.00
1#炉a控制输出 。 90.00 0.00
2#炉b控制输出 。 90.00 0.00
1#炉a控制输出 。 90.00 0.00
2#炉b控制输出 。 90.00 0.00
机前控制输出 。 90.00 30.00
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内容:
1、1#、2#焦炉炼焦生产、焦炉集气管、配煤煤仓前、配煤煤仓后、水处理、洗脱苯、洗蒸氨DCS监控系统设计与组态。
2、DCS系统的选型。
3、自动化装置及控制模块选型。
4、绘制仪表回路图、I/O表、DCS监控数据表。
5、编制设计说明书。
主要参考文献(资料):
1、《过程控制工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2、《过程控制工程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3、《化工自控设计规定》(HG/T 20505-2000, 20507-20508-2000),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2000;
4、《HOLLIAS-MACSV系统手册》,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5、《HOLLIAS-MACSV系统硬件手册》,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6、《HOLLIAS-MACSV系统组态手册》,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集散控制系统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目前在工业控制领域占有重要的比重。自从1975年问世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种具有高可靠性,开放性,灵活性,易于维护,高协调性,控制功能齐全的先进控制系统。焦炉炼焦生产由集散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和检测,能保证焦炉炼焦的生产效率,监控安全和运行稳定。焦炉煤气的集气是其关键的工艺过程。焦炉集气管压力、鼓风机前吸力是焦化生产工艺上需要控制好的两个重要参数。其中集气管压力直接影响焦炭的质量、炉体寿命、焦化化产品回收率、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而风机前吸力则是整个焦炉和化产回收系统能否在设计工艺条件下运行的关键参数。我的论文对集散控制系统的形成背景,当前现状和未来趋势做了系统的阐述,根据监控数据表做出了对焦炉炼焦生产DCS监控系统的设计与组态。在设计与组态过程中选择了北京和利时MACSV集散控制装置。
关键词: 焦炉集气;集散控制系统;MACSV;监控;组态。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
1.2 计算机控制的发展过程 2
1.3 焦化产业DCS发展状况 5
1.4 DCS控制的特点 8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 9
第二章 集散控制系统DCS 10
2.1 DCS的基本构成 10
2.2 DCS的物理结构及硬件构成 13
2.3 DCS的软件体系 14
第三章 MACSV系列硬件及组态软件 16
3.1 MACSV现场控制站特点 16
3.2 系统FM系列功能模块 17
3.3 MACSV系统组态软件 18
第四章 焦炉集气DCS控制系统组态 23
4.1焦炉集气 23
4.2 应用系统组态原理 25
4.3 数据库总控组态 28
4.3.2域组号组态 28
4.3.3 数据库导入 29
4.3.4 数据操作 29
4.4 设备组态 31
4.5 服务器组态 35
4.6 图形组态 40
结束语 45
参考文献 46
致谢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