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奉铜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附设计图纸、计算书等等,请参看资料文件预览
共三册
第一篇 总 说 明 书
说 明 书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第三篇 路 线
说明
路线平面图
路线纵断面图
直线、曲线及转角表
纵坡竖曲线表
公路逐桩坐标表
公路用地表
公路用地图
第四篇 路基、路面及排水
说明
路基设计表
路基标准横断面图
路基横断面设计图
超高方式图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
每公里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
挡土墙设计图
路面工程数量表
路面结构设计图
路基、路面排水工程数量表
路基、路面排水工程设计图
第五篇 桥梁、涵洞
桥涵设计说明
桥梁设置一览表
涵洞设置一览表
涵洞设计图
桥梁设计图
第六篇 路线交叉
通道设置一览表
通道布置图
通道路面结构图
第八篇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说明
安全设施工程数量汇总表
波形护栏工程数量表
隔离栅工程数量表
波形护栏设计图
隔离栅设计图
里程碑、百米桩、公路界碑设计图
标线工程数量表
标线设计图
标志版面设计图
标志结构设计图
轮廓标设置一览表
轮廓标设计图
防眩设置一览表
防眩设施设计图
一、设计原则
本项目设计原则是根据确定的公路技术标准及路线位置,结合厂矿企业、资源状况及水文、气象、地质地形等自然条件,通过调查、分析,进一步对线路方案进行具体优化,具体确定各类构造物结构形式、构造尺寸,为工程项目实施提供施工图文件。
二、主要技术指标采用情况
本段主要技术指标采用情况详见《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三、技术标准与技术指标的总体运用情况
根据《路基路面毕业设计指导书》确定的技术原则,严格按照部颁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来进行设计;在平曲线上不采用极限最小半径;纵坡上,均采用了小于规范规定的5%的最大纵坡, 竖曲线半径均采用大于规范规定的一般最小值,并尽量采用大半径,以利于行车的舒适性。
四、路线布设
本段起点桩号为K0+000~K2+525.299,全长2.525公里。
五、线型设计、平面线形设计
平面线形设计
高速公路平面线型设计,应在保证汽车行驶安全、畅通、舒适和经济的基础上,力求线形对地形、地物、景观等具有适应性,技术、经济的合理性。设计标准严格执行交通部颁布JTJ001-9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尽可能地达到直捷、连续、均衡的线形,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景观相协调。
(1) 平面线型连续均衡:设计时,避免线形的突变,长直线末端不设小半径,曲线半径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力求均衡、连续。
(2) 控制小转角:平曲线转角均大于7°,避免了因转角过小而引起视觉上的不适。
(3) 平、纵、横配合:平面线位一旦选定,也就确定了公路的地理位置,线型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和公路的使用性能,因而,在选定平面线形时,充分考虑了平、纵、横的配合。做到平面顺适、纵坡均衡、横面合理。
纵断面线形设计
纵断面设计时,努力做到汽车行驶安全、舒适和经济,与平面线形密切配合,达到视觉上连接圆滑的线形。
(1)满足有关部门提供的相交叉通航河流、等级公路、规划铁路、通道、管线的净空要求及沿线的设计水位要求。
(2)充分利用地形,设计成连续、平顺线形,同时,避免在短距离内出现频繁起伏。
(3) 竖曲线尽量选用较大的半径,尽可能地采用大于视觉所需要的最小竖曲线半径。相邻纵坡代数差小时,采用大的竖曲线半径,以保持整段的均衡。
(4) 坡长与坡度。最大纵坡0.4%;最小坡长620m。
3、综合线形设计
线形设计时注意平、纵面的合理组合,不仅满足汽车运动学和力学的要求,而且还充分考虑驾驶员在视觉和心理方面的要求。
(1) 平纵面线形的技术指标大小均衡,使线形在视觉上、心理上保持协调,能自然地诱导驾驶员的视线,并保持视觉的连续性。
(2) 平曲线与竖曲线相互重合,且平曲线长度长于竖曲线。
(3) 平、纵面线形组合设计时还应注意线形与自然环境和景观的配合与协调。
(4) 根据路面排水和汽车行驶动力学要求,选择合理的合成坡度。
六、公路一般路段及特殊路段横断面方案的设计情况。
一般路段的路基宽度为26m,涵洞及桥梁与路基同宽,本合同段均为整体式路基,宽度为26m。
七、沿线构造物分布
本段线路全长K2+525.299公里,涵洞5座,通道1座、桥梁2座。
八、施工注意事项
施工放样前应对提供的导线点、水准点进行复测后方可进行放样。
本路段高填深挖段落较多,应进一步探明本路段的地质情况及各种岩土性质,确保路基稳定。对路线开挖土石成份,土、石料场的贮量以及土、石的各种技术指标,要认真进行调查核实,做好取样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