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藩镇势力的膨胀: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新形势

藩镇势力的膨胀: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新形势

日期: 2009-7-25 19:38:01 浏览: 7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一、藩镇割据的背景
   1. 府兵制的破坏和募兵制的实施
   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兵农合一的府兵制,随着均田制的瓦解而日益破坏。具体说来,导致府兵制破坏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土地兼并的激烈造成大量均田农民失地破产,因而府兵也就失去衣食来源,更无力自备资装。充任府兵的均田农民不堪重负,纷纷逃亡避役。
   其次,随着唐帝国的强盛及统治者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军事活动日益频繁,对兵力的需求与日俱增。旧有的三年轮换制遭到破坏,这又势必影响府兵家中生产。而生产的凋敝更削减了府兵的衣食来源并促使其相继逃亡,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寓兵于农”的府兵制难以维持。
   第三,随着边防战事的不断升级,唐政府也逐渐加重了边将的权限,遂使边将擅作威福,残虐兵卒。府兵甚至自残肢体而不愿从役。宿卫京师的府兵境遇也每况愈下,贞观时,已出现“正兵之辈,上番多别驱使”的情况;至玄宗时,甚至出现强迫府兵为僮仆以谋利之事件。府兵逃亡益剧。
   第四,商品货币关系侵蚀到府兵制中来。由于人们渐视府兵为畏途,庶族地主及富裕的均田农民往往贿赂官府以免役,府兵应征及保家卫国的激情随之衰减。而贫弱者生计已然难保,只有纷纷逃亡。
   总之,唐初的府兵地位高,待遇好,因而兵源稳定。自高宗以后,征战频繁,府兵戍边、出征往往逾期不得轮换,而其优厚待遇多被取消,府兵逃避征调或逃亡的很多。于是唐玄宗时废除了府兵制,普遍实行募兵制。开元十年(公元722年),宰相张说建议募兵宿卫,次年行之,共募得十二万人,号“长从宿卫”,十三年,更名“彍骑”(主要护卫京师)。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边兵也开始召募,称“长从兵”或“长征健儿”。从此,兵士和均田制完全脱节,兵农正式分离。到了天宝八载(公元749年),唐政府正式下令停止征兵,府兵制至此实际上已被废止。
   府兵制破坏后,无论是边兵或内地的彍骑及地方武装团结兵(亦称团练),衣粮均由政府负担,成为长期雇佣的职业兵。担任护卫京师之重职的彍骑,开始还注重募选丁壮,加强训练,但随着玄宗时承平岁久,军备渐弛,多招募市井无赖,几无战斗力可言。边兵则因连续征战,仍属精锐,且人数众多,约四十九万人,“精兵咸戍北边,天下之势偏重”[41]。至此,“举天下不敌关中”之势一变而为外强中干,尾大不掉,为安史之乱及其后的藩镇割据潜伏了危机。
   2.节度使的设立
   为了加强西部和北部边防,唐政府于睿宗景云二年(710)开始在边地设置节度使,以掌管地方军政。至天宝元年(742年)时,共设平卢、范阳、河东、朔方、河西、陇右、北庭、安西、剑南等九节度使及岭南经略使。他们各领兵二、三万至八、九万,起初只管军事,后又发展到兼管行政、财政,集大权于一身,成为强大的地方割据势力。
   3.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随着庶族地主势力的上升,朝廷内部矛盾日益尖锐,派系林立,勾心斗角,严重影响了中央政府的权威与效能。特别是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加深了唐王朝的政治危机,为地方割据势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条件。
   二、藩镇割据
   1.割据局面的形成 安史之乱平定后,藩镇势力不仅没有消除,相反却更加发展。唐朝无力彻底消灭“安史”的余部,只得任命“安史”降将为节度使:李宝臣为成德节度使(治恒州,今河北正定),田承嗣为魏博节度使(治魏州,今大名),李怀仙为卢龙节度使(治幽州,今北京),史称“河朔三镇”或“河北三镇”,后来发展成为最强大的割据势力。安史之乱时,边兵大量内调,边防空虚,吐蕃、南诏乘机进扰。因而安史之乱平定后,唐朝又在西北,西南加强藩镇。为了巩固统治,在内地也实行“以方镇(藩镇)御方镇”的方针,在关中、关东、江淮流域广置藩镇,以求互相制约,防遏河朔,屏障关中,沟通江淮。可是这些藩镇往往不听命于朝廷,甚至自行任免官吏,自掌军队,自专刑赏,户口不报中央,赋税不交朝廷。于是逐渐形成“天下尽裂于方镇”的局面。有些节度使亦不由中央任命,而是父死子继,或由将士拥立。他们之间有时互相火并,有时联合对抗朝廷,成为唐朝重大的政治问题。
   2.朝廷对藩镇的斗争 唐朝曾多次对藩镇进行斗争,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德宗和宪宗时期的两次斗争。
   德宗建中二年(781年),成德节度使李宝臣死,其子李惟岳请求继位,被德宗拒绝,于是李惟岳就和魏博节度使田悦、淄青节度使李纳,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联合发动叛乱。史称“四镇之乱”。德宗调兵平叛,梁崇义、李惟岳先后败死;但后来奉命平叛的卢龙节度使朱滔、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因对朝廷不满,也参加叛乱,致使叛乱规模越来越大。建中四年(783年),德宗调泾原(治泾州,今甘肃泾川)兵五千人援救被李希烈叛军围困的襄城。泾原兵途经长安时,因犒赏菲薄而哗变,德宗逃往奉天(今陕西乾县)。泾原兵拥朱滔之兄朱泚为首领,称秦帝,以兵围攻奉天。河中节度使(治蒲州,今山西永济县西蒲州镇)李怀光来援德宗,亦与朱泚联合反叛。德宗又逃往梁州(今陕西汉中)。后依靠李晟、马燧等将领,收复长安,消灭了朱泚、李怀光等叛军。李希烈为部下毒死,朱滔、田悦等自动取消王号,表示服从朝廷,这场叛乱才告结束。但河朔三镇和淄青镇并未把任何权力交还朝廷,朝廷软弱,只好妥协。
   唐宪宗即位后,由于两税法的长期实行和大量转运江淮财赋,中央政府的财力增强,宪宗决心裁抑藩镇,于是再次展开了对藩镇的斗争。元和元年(806年),首先讨平了西川节度副使刘辟的叛乱。次年,又平息镇海节度使李琦的叛乱。元和七年(812年),魏博镇内讧,继任节度使田弘正归附朝廷,使河北的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加强了朝廷在与藩镇斗争中的地位。元和九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自领军务,并派兵四处攻掠。次年,宪宗下令讨伐吴元济。元和十一年又下令讨伐与吴元济勾结的成德节度使王承宗。元和十二年,大将李愬在一个大风雪的夜晚,率兵奇袭蔡州(今河南汝南),活捉吴元济,平定了淮西。成德节度使王承宗和卢龙节度使刘总也先后归顺朝廷。元和十四年(819年)。朝廷又消灭了淄青的李师道。至此,藩镇暂时都服从中央的号令,唐王朝复归于统一,时称“元和中兴”。但是藩镇割据的基础并没有被摧毁。唐穆宗时,河朔三镇再次叛乱,又割据一方。藩镇割据局面一直延续至唐朝灭亡。
   3.藩镇割据的后果: 藩镇割据期间,藩镇与朝廷之间,藩镇相互之间,经常发生战争,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生活困难。朝廷能够控制的地盘日益缩小,只能加倍剥削、役使控制区内的人民;藩镇在其控制区内更是增加赋税、兵役、徭役,滥施刑罚,对人民实行残暴的军事统治。这些都阻碍破坏社会经济的发展,使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加速了唐朝的灭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