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关于党报体育报道的现状分析及解决对策

关于党报体育报道的现状分析及解决对策

日期: 2009-11-3 20:07:09 浏览: 81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未知

关键词: 党报;体育新闻报道;研究;对策;竞争力
摘要:
随看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顺利举办,广大读者对体育新闻报道的关注会更多、更深切。当前,党报的体育新闻报道正面临着来自电视、网络以及专业性体育报纸等媒体的夹击。长期以来,党报体育新闻报道有政治味偏浓、报道面相对狭窄、版面受限制而导致信息量小等特点,受众对党报体育新闻报道少有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党报体育新闻报道必须知己知彼、扬长避短,才能在夹缝中拓出一条适合自身的特色之路,才能在媒介的激烈竞争中从容应战。
本文从党报的性质入手,通过在《陕西日报》的实习经历,分析《陕西日报》这一典型党报体育版的现状,总结党报体育新闻报道的特点,梳理党报体育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寻求改进党报体育新闻报道的对策。
前言:据统计,全国各级党报共计438种,是我国数量最多的单一品种报纸,占我国报纸总量的22.7%。经过几年报刊治理后,党报的平均期印数比2004年增长8.5%,实现了稳中有升。在党报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体育新闻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新闻报道领域。
1.党报的性质决定了体育版的现状及特点
1.1党报的五大特性决定了体育新闻报道的现状
党报一般以“日报”命名,如《人民日报》《陕西日报》等,基本都是从中央到地方不同级别党委的机关报。党报的性质决定了党报体育版和党报体育新闻报道的现状。首先,从机构和媒介性质上说,党报是当今社会的主流媒体,是党、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耳目与喉舌。党报体育版延续了党报严肃认真的传统风格,与其他报纸体育版相比,党报体育新闻报道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性。其次,从文本上看,体育新闻已成为党报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我国,党报报道内容一般分为时政、社会、经济和文体四大板块。这里的“文体”,即指文化、娱乐与体育。在这三者之中,相比之下,包括党报在内综合性报纸的文化报道往往以软新闻或副刊的形式出现,而娱乐报道则几乎是硬新闻与软新闻各占一半,只有体育新闻多以硬新闻的形式出现,且版面位置明显比文化、娱乐靠前。与其他媒体体育新闻报道相比,党报体育新闻具有较强的权威性,较少刊登体坛八卦与花边新闻。第三,从受众上看,综合性报纸体育版的读者可谓“三教九流,无所不包”,但党报体育版的读者主要以党政干部、公务员为主,年龄跨度大,文化层次高,社会地位突出,且以男性为主。第四,从出版周期上看,党报一般是一天一期,其体育新闻的时效性比一般的专业体育报要强得多,但由于发行范围广泛,送报线路过长,党报体育新闻比早报、晚报、都市报等市民类报纸体育新闻的时效性稍弱。第五,从报道篇幅来看,党报一般是对开大报,其体育新闻报道的版面数和篇幅量不大,大多数党报每天只设一个体育版。与都市类报纸体育新闻报道相比,党报体育版版面数和报道篇幅明显要少。
1.2党报体育新闻报道的特点
人民日报体育版主编李中文总结党报的体育新闻报道有五大突出特点:
第一,紧抓体坛热点。能抓住消息的,抓第一落点消息。
由于各种因素实在抓不到的,则借助《人民日报》体育专业记者的经验,把有特色的新闻分析在版面上体现出来。
第二,十分重视体育评论。如果某天《人民日报》有整版体育新闻,一般都会在这个版面上配置一篇评论。评论的好处在于它的战斗性,能起到释疑解惑、澄清思路、解析热点与难点的功效。
第三,特别注重体育新闻图片的运用。
第四,从大体育的概念出发,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对体育进行宏观观察,既关注竞技体育,更要关注全民健身;既关注体育赛事,也要关注体育人物。
第五,当前我国体育新闻报道正处于北京奥运会筹备期这一良好的背景之下,《人民日报》体育版已经开辟了一个名为“2008奥运之窗”的窗口,把有关北京奥运会的一些进程、前瞻性分析,通过这个窗口体现出来。在我们看来,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党报体育版,除了上述突出特点以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党报体育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权威性和可信性。因为党报体育版跟党报的其他版面在编辑方针、报道风格等方面具有高度一致性,长期以来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可靠负责任的形象,拥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丰厚权威的新闻资源和一以贯之的政治高度。这些优势都是其他报纸一时无法比拟的,这是党报长期形成与积淀的内在品质。
2.党报体育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
因来自电视、网络和都市报等媒体的竞争,党报的体育报道遭遇很多困难,最大的问题,可以概况成四个字:慢、板、少、远。
慢。由于党报本身的特性和新闻采编力量的原因,党报的体育新闻和其他内容一样,总是慢半拍。党报体育报道之慢,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赛事报道速度慢,二是报纸出报摊或送报上门的时间慢。
板。此处之“板”,即呆板。党报体育版的呆板,主要体现在报型、内容和编排三个方面。在报型上,党报多为对开大报,出于形象、定位考虑,各大报不会在形式上贸然小报化,因此,党报只方便单位订户在办公室或家庭进行深度阅读,而不便于在公汽、地铁等流动的公共场合阅读,这种报型难以吸引追求新鲜感的年轻人青睐,不利于发展新的读者群。在内容上,讲求客观、真实、公正固然没有错,但有关运动与时尚、热门人物与有争议的话题等报道较少。在编排设计上,受正统观念影响,党报体育版容易受党报其他时政、财经版面版式影响,从标题到图片到正文全都是四平八稳的模块,缺乏灵动与活泼。
少。现代报业已进入厚报时代,但由于定位、历史、广告、印能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党报的版面受到很大局限,信息量明显不足,很难满足读者对信息的渴求。
远。党报体育版与普通民众之间,无论在空间、时间等物理距离,还是在心理距离上,都比较远。在所有类型的报纸中,党报的空间覆盖面最广,这意味着读者拿到报纸的平均时间最长;党报肩负的舆论导向使命,坚持的新闻政策本位,与读者对体育报道多样性、亲和力要求之间容易产生落差,很难满足读者对体育新闻娱乐性的要求。远离读者,是党报体育版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
四、党报体育新闻报道改进措施
要解决党报体育新闻报道的现实问题,突破口就在于权威性、可读性、娱乐性、服务性、灵活性和地方性,简称“六性”。
第一,高扬权威性。
在传统观念上,一张报纸主要是由新闻报道和针对新闻事实发表意见的新闻评论所组成。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中就曾明确指出,新闻评论可以帮助读者释疑解惑,指导社会实践,以其新闻事实的权威、准确的评价来满足读者“知其然而又不知其所以然”的愿望。长期以来,新闻评论被誉为报纸的“旗帜和灵魂”,它以强烈的时效性和鲜明的针对性,长期吸引着读者的目光,引起读者的共鸣。任何报纸都想变成快报,但党报的性质与特征决定了它每天的出报时间,不可能比都市报更快。这种不足就必须通过分析、言论、述评等方式把问题做得更深、更透,以弥补慢半拍这样的问题。评论是党报的一贯传统,也是党报的金字招牌。在这种背景下,只要发挥党报的综合优势,运用得法,在形式上高扬评论的多样性,在内容上高扬评论的时效性,在思想上高扬评论的战斗性,党报体育版的体育评论完全可以做到有别于他人而独树一帜,从而在读者心目中占有一席之地。
第二,增强可读性。
党报体育新闻报道的准确性为大家所公认,但怎样在写准的基础上,把体育新闻写活,党报体育记者还要下功夫。各级党报的记者不少是名校毕业的高材生,综合素质高,外语成绩好,但他们对于运动项目的熟悉程度往往不及普通院校特别是体育院校新闻学专业的毕业生,而且不少人本身非新闻科班出身,虽然写准体育动态信息没有问题,但是,要想结合新闻背景把体育报道写活,则勉为其难。他们还需要补两课:一是把各单项运动规则弄清,把比赛看懂;二是要充电积累一线体育掌故和赛场上的经典传奇。在此基础上,本着讲故事的态度,在首先让自己感动的前提下,才能自然而然令读者感动。如果党报体育新闻的可读性不强,就没法做到党报必须率先垂范的“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第三,尝试娱乐性。
与时政、社会新闻相比,体育新闻的意识形态性相对较弱。党报体育版完全可以在坚持真实报道的基础上,尝试运用一些简单的娱乐化报道方式。比如,用娱乐报道的编排方式来安排版面,避免千篇一律的模块式版面,而采取多用图、多配色、变换字体字号、图片钩边、幽默性的图片说明等方式。在内容上,关注更多与体育相关的背景,人物和故事等。
第四,提高服务性。
任何媒体都有服务功能,为读者提供服务,既是一种责任,又是一种竞争手段。党报体育版应加强对各种赛事的预告、提示、分析等服务性内容的报道力度,还可以开辟有奖竞猜和有奖竞答之类的栏目,从而吸引读者,服务读者,形成自己固定的读者群。现在,各综合性报纸都即时开设了体育彩票和福利彩票之类的服务与报道栏目,党报也不应放弃这一商业良机。
第五,重视灵活性。
灵活性有多方面的表现。比如,每年的一、二月份就是体育的淡季,这给党报体育版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空间,党报体育部一方面应通过专题策划,来做一些引人深思的深度报道。如果在体育旺季,或适逢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举行,赛事较多,广告量大,可以设置特刊。在报型上,可以灵活采用“大报夹小报”的板块组合法,即主报保持大报开本,而部分副刊、特刊板块则实行小报化、杂志化。体育版可以灵活采用小报化,以满足市民阶层的读报趣味。
第六,突出地方性。
几乎所有的编辑记者都主张竞技新闻突出地方性,但是,对于缺乏本土或本地体育明星的众多中等城市党报来说,要突出地方性,还得另辟蹊径。其中,以专栏形式报道当地的群众体育活动或故事,就不失为一种好的方式。比如,2005年春夏之交,《湖北日报》体育版就搞了一个“国民体质荆楚行”系列报道,把湮没在民间乡野中的一些体育人物、体育故事重新整理出来,使旧闻变成新闻。其中,黄石市是培养优秀运动员较多的城市,该报体育版就着重分析其原因:当地之所以能培养出张勇军、程超、程菲、袁培琳等著名运动员,是因为有坚实的群众体育基础。再如,广东东莞因为篮球运动普及率高,东莞宝马仕和东莞新世纪两支职业篮球同城雄霸,以“德比”的名义拉动了当地篮球运动、篮球文化和篮球经济的发展,并且催生了《东莞日报•体育周刊》的诞生,而该周刊又反过来烘托了东莞的篮球球市,这都是体育新闻地方化带来的实惠。
五、提高地方党报体育新闻竞争力
第一,提高体育记者综合素质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悦读”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人们在浏览信息的同时,更希望
获得轻松和愉悦。而受党报性质的惯性影响,不少党报体育新闻的报道显得单调与呆板,没有表现出体育新闻应有的多姿多彩。
体育运动内涵丰富,它体现着人类的力量、速度、意志和精神,早已成为一种文化和价值观,
体育新闻的报道在提供关于运动员运动与健身信息的同时,更应该体现一种积极的生活状态,一种先进的价值观,一种对真、善、美及更快、更高、更强体育精神的追求。要达到这些要求,需要党报的体育记者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文化、业务修养等综合素质,在版面有限的情况下,把新闻写短写精,努力提高新闻稿的质量。在版面编辑上,也要通过动用现代化的照排手段,把体育新闻版包装成一个富有冲击力的、能体现体育的力与美的
版面,从而达到在第一时间吸引读者眼球的目的。
第二,注重价值取向及舆论引导
体育新闻报道展示的是运动过程及结果,同时它时刻体现着一种精神和力量,体现着一种积
极向上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体育新闻又是假新闻的“重灾区”。对于地方党报来说,作为主流权威媒体,在人们心目中有着很强的公信力,因此体育新闻报道也必须强调坚持新闻的准确、真实,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弘扬主旋律。
地方党报应该在提高品质和格调上下功夫。通过角度新颖的评论来挖掘深度不失为一个较好
的办法。体育新闻的热点事件层出不穷,针对这些事件所发表的评论能够透过现象阐释本质,或者进行批判和价值观的引导,以体现党报特色,增强党报的权威性。
深度挖掘既有报道资源地方党报的本地体育新闻一般都偏少,对已有的体育报道资源应该更加珍视,力求深度挖掘,充分报道。众多地方党报体育新闻报道面临的一大困境是版面偏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仅仅追求信息量,版面反而显得杂乱无章,缺乏看点和吸引力。应该抓“大”放“小”,对热点新闻进行专题化的全方位报道。对于有影响的全国性或国际性的大型比赛,可特派记者奔赴前线,重点关注各大热点和本土选手。
第三,加强贴近性和服务意识
多年的实践也使我们认识到,地方党报的体育新闻报道也需要在新闻的贴近性和服务性方面
下功夫。
要贴近生活和贴近群众,就要了解群众平常参与体育运动的情况,对好的方面加以宣扬。《宁
波日报》近年来在这方面作出了不少努力。以专版形式描写山乡群众热衷跳健身舞的《健身舞扎根小山村》、描写一个肥胖者通过练习太极拳成功减肥的人物通讯《从“将军肚”到世界冠军》等反映普通人健身故事的报道都受到了好评。
六、从奥运报道看党报体育新闻改革与创新
五环旗下:新闻竞争日趋激烈
第二十八届雅典奥运会人民日报连续第6次派出自己的采访组同中国体育健儿一道出征。经国际奥委会批准,雅典奥运会组委会向世界各国和地区共颁发了近1万张文字、摄影记者证。此外,通过购买报道权获得采访证件的还有1万多名各大电视、广播媒体记者与工作人员。就是说,拥有组委会正式记者证的记者达2.1人,与前两届奥运会的数字基本相仿,比本届奥运会参赛运动员1.5万人的数字多出6000。这两万名记者中还不包括“编外”记者,即受名额限制没有拿到正式采访证的各国记者,大约有2000至3000人,他们虽然不能凭证件进入各个赛场和主新闻中心工作,但希腊及雅典市政府参照悉尼奥运会做法,专门开设第二新闻中心,热情接待这批记者,以扩大对希腊这一文明古国和雅典奥运的宣传。
北京奥运会,中国各新闻媒体对奥运会报道的热情格外高,国际奥委会特殊照顾给了中国250多张(含新华社)文字、摄影记者证件(比上届名额多30%以上),另外中央电视台派出180人外加50多人参加国际奥委会摄制队、共200多人的报道队伍,这样,领取正式采访证的中国记者总人数超过了400人。然而仍然满足不了需求,国内各地媒体纷纷派遣的“编外”记者,准确人数难以统计,估计也有200人之多,这还是多方加以控制的结果。全球如此之多的记者汇聚一座城市,报道同一事件,足以表明现代奥运会受关注的程度,同时这也是各新闻媒体向公众展示自己实力,争取受众市场的一次大比拼。
平面媒体:
把“冷饭”炒得别有风味
尽管这次奥运报道竞争形势对日报不利,我们决心要把“冷饭”炒得别有风味。出征前,
报社领导一再嘱咐、指示我们,要扬长避短,打好特色,搞出特点,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体现出
中国第一大报的风范和特长。在雅典的日子里,我们牢记这些指示,充分发挥自己体育采访
阅历较多、经验较丰富、观察分析能力较强的优势,努力挖掘多年积累的底蕴,通过各自擅长的文字表现风格,使我们的奥运报道以深度和文采、思辨和分析见长。
比如,中国女足以0∶8惨败给德国队之后,我们的记者没有人云亦云,而是冷静地分析原因,写出《女足为年轻交足学费》的文章,立足鼓励,放眼未来。《女足为年轻交足学费》中说:“中国女足重组后,队伍结构年轻化。18名球员中有8人参加国际A级比赛的场次记录为‘0’,上场队员中注定有人是初出茅庐。另一边,德国队连坐板凳的队员也有数场国际比赛的经验,全队平均每人打过60场国际比赛,而中国队这一数字仅为37场。34岁的张海涛执教女足只有8个月,指挥的国际比赛不过十几场。这样的队伍迎战世界冠军,队员的失误和教练的失策都是必然。”记者通过这组数字的统计和对比,说明了我国女足的国际比赛数量、经验和教练员水平都很嫩,根本无法与世界强队比,大比分输球是“必然”的这个道理。文章还讲:“以进攻见长的任立萍被安排在右后卫位置上,虽然用跑动来弥补防守技术的不足,但左前卫毕妍的漏洞限制了任立萍助攻的特长。直到将近70分钟,张海涛才将毕妍换下,此前刚刚用老将王丽平替换晋小梅堵防右翼的漏洞,但局面已经无可挽回。”几句话体现了记者对足球技战术的理解,对场上对阵形势的分析,对教练员排兵布阵、调兵遣将时机把握的分析和对战局的判断。
党报热点:
体育报道的社会影响增强
近年来,我国的体育报道有了显著的增加,然而总的来说,体育报道仍然不能适应广大读者的需要。对体育新闻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够,这也是妨碍我们的报纸给予体育报道应有地位的一条原因。有的同志担心,党报多登体育新闻会不会冲淡宣传重点。因此,认真研究和探讨体育报道的作用是很有必要的。
我认为体育报道的主要作用可以归纳概括为这样三点:
(一)发展体育运动的催化剂。体育报道对普及体育运动,提高我国体育运动技术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者。
体育通过宣传,影响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具有振奋精神,鼓舞士气,启迪思想,激起爱国情感的作用;
(三)新闻联系群众的好渠道好助手。
体育报道方面的不断创新,对于各种新闻舆论工具加强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扩大自己的影响,加快新闻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起着推动的作用。
七、提升党报体育报道的对策
第一、提商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除了电视、网络等媒体对体育新闻报道的投人日益增加外,在纸质媒体中,晚报、都市报等生活类报纸对于体育新闻报道一直都很重视,甚至将其作为“主打项目”来经营,人员配备充足,版面资源丰富。相对来说,各级党报在最近几年虽然也逐渐加大了对体育新闻报道的重视程度,并将其视为贴近读者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无论是人员还是版面,与生活类报纸相比都还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党报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赚得读者更多的目光,就必须在报道手法和报道视角等方面进行创新。这不仅是党报与生活类报纸竞争的需要,也是纸质媒体应对电视特别是新兴的网络媒体挑战的需要。
党报的体育新闻首先必须要提高文章的可读性,苦如增加报道的人文色彩,体现报道的人文关怀,增强现场细节的描写等等,这些都是提高体育新闻可读性的重要手段。
体育活动过程的变幻和结果的不确定等因素往往使运动员、教练员乃至观众等的外部表情、体态语言、内心情感等千差万别和难以琢磨,这往往是体育新闻报道最引人人胜的地方。他们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在付出了努力与拼搏后面对成功或失败时的不同心理与情感,都可以被搜取。因为欢笑与泪水的交错,坚韧、失落、奋争不仅属于直接运动者,也属于作为间接体验者的受众,可以说情感体验才是人们对体育的真正需求。
湖南日报体育部的记者参与了最近几届全运会的报道,其中《硬汉失意8秒钟》、《廖雅丽—从无名小卒到全国冠军》等报道都是记者亲临现场采写,这些报道抓住了现场的许多细节描写,特别是现场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细节描写能够让读者身临其境,文章也更真实、更具感染力。当然,在凸显所要报道对象的精神、勇气和毅力,突出稿件现场感的同时,我们还要力求通过深人采访,来挖掘出运动员辉煌成绩背后鲜为人知的成长过程,这样的文章读来才感人至深。在2侃巧年湖南省十运会期间,湖南日报对茶陵中学夺得了世界中学生运动会冠军的谭金芳进行了独家的采访报道,这篇‘从山沟沟里跑出的世界冠军》的报道通过多种渠道采访到了谭金芳本人、老师、教练以及父母,讲述了她如何从一个每天赶牛回家的农村小姑娘,逐渐成长为中学生世界冠军并被保送北京大学就读的艰辛过程,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让读者难忘。
第二、报道要精选素材、视角
由于定位、广告、历史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党报体育报道的版面受到多方局限,而且遇到重大的政治、经济事件,党报体育新闻报道的版面有时候甚至无法保证。而受众对于体育信息的需求量却是巨大的,各种体育比赛的赛况、体育明星的动态、体育事件的前因后果、体育健身的常识等等都是他们关注的焦点。此外,在与受众的互动性方面党报也处于劣势,有些党报体育版面中往往只见一些简短的基层的动态信息报道,可读与可操作性普遍较弱。因此,在每天发生的众多体育新闻中如何找到最吸引人的亮点,这是办好党报体育新闻必须下功夫的地方。党报体育新闻必须要有选题、策划的良好意识,这样才能找准报道的定位,做到有的放矢。笔者认为.在新闻选材上,党报体育新闻也要注重个性化。正因为党报体育报道版面有限,因此追求大信息量是不可取的,否则大量蜻蜓点水式的报道不仅会使版面杂乱无章,更会淹没与消解看点。因此使有限的版面传达出有深度内涵的独特信息,可以提高报纸的阅读率。在每天发生的众多体育新闻中找到最吸引人的亮点,这就是新闻敏感。而个性化的选材往往能独辟蹊径,占得先机。比如在2以抖年3月初,当几乎所有的报纸都在全力以赴报道世乒赛中国男女队激烈赛况时,解放日报仍开辟相当版面对Fl予以报道,包括现场实况报道、顶级车手采访实录,并开辟了现役赛车手马什的专栏对赛车及车手进行专业评论。与其他同类报纸相比,其报道独特有个性精彩引人,很好地为9月中国Fl赛事新一轮的报道做好了铺垫。搞好“本土化”报道,符合新闻报道的“接近性”原则—反映百姓身边事。所以,作为地方党报的体育新闻报道,选材视角上必须立足本地,传播内容具有当地的特色、风格。湖南日报体育版最近一年有意识地增加了本土体育新闻的报道内容,特别是对体育湘军、湖南足球、本土的体育赛事和群众体育活动等,在报道上增加了篇幅,对一些体育赛事都采取了跟踪报道的方式,这样的报道自然更能吸引当地读者的眼球。在大型赛事报道上,党报也必须有策划和选题愈识。去年界杯开始前的一个月,湖南日报体育部就对报道进行了详尽的策划,由于没有记者前往德国采访,体育部的报道思路是弱化对赛事现场的报道,强化后方记者对赛事观点以及本土球迷互动的报道。同时推出了几个比较有特色的栏目,其中《场外任意球》和《绿茵视点》是评论;(凤眼观球》是散文,与女球迷互动;(双语世界杯)做成短小精悍的编译。这些互补性、可读性的栏目的推出,加上增加了与广大球迷读者的互动,虽然困难不少,但湖南日报整个世界杯报道完成得还是比较出色。
三、强化体育评论的效应
报纸没有生动精彩的画面,但与电视相比较而言,更适合作一些深人性、解释性报道。在版面有限的情况下,除了精选素材、角度外,可以通过体育评论来挖掘报道深度。体育评论针对某个热点人物、事件、现象发表的观点,既能表现出对新闻的关注度,增强报道的思想和权威性,同时还能体现报纸的立场和工作水平。我们都知道,评论是党报的一贯优势。作党报的体育版,更应该发挥好这一优势,以新颖及时的观点、以生动活泼和专业独到的语言来吸引读者、打动读者。人民日报资深体育记者汪大昭在体育版上开辟的评论专栏,成为了《民日报》体育版的一大特色,有着固定的读者群关注。湖南日报的《场外任意球)也是一个辟了近10年之久的体育评论性栏目,一直以来,该栏目不是从纯业务的方面来进行评论,是上升到更高的层次,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来进行更普遍意义上的评论,吸引了不读者的眼球。该栏目一直颇受读者好评,也成为了湖南日报体育报道的一大亮点和特色。在当前体育界,与光荣、繁荣并存的是浮躁、灰暗,对一些现象进行理性的剖析与正确的引导重
要和必要的,因为我们不仅要颂扬体育运动积极的一面,同时要对市场化运作中出现的不良现象进行监督。党报体育新闻出彩的、个性化的评论不仅是新鲜实在的,更是有见地、有度的。它可以使受众产生阅读的满足感、愉悦感,在共鸣之余引发深思。因此,只要发挥党报的综合优势、运用得当,党报体育新闻评论完全可以独树一帜,在读者目中占据一席之地。
八、党报体育新闻报道的策划
在受众“欲知”和报纸“告知”方面达成默契,挖掘众多精彩体育新闻中的独家贴近实际紧些再紧些,离生活近些再近些,与群众亲些再亲些,真正让读者本位在报纸上凸显出来。读者希望在第一时间内获知国内外的重要体育新闻,体育新闻版面就想方设法增强时效性;读者喜欢信息量大,体育新闻版面就运用好有限的版面,追求单位版面、专栏和件信息量的最大值;读者喜欢有身边感,体育新闻版面编辑就多报道与受众的现实生活靠得近用得着的新闻和信息;为了达到这些目的,体育新闻版面定位就要谋求与读者的互动,让读者“参与进来,行动起来”。为此,《淄博日报》特别重视重要体育赛事的策划力度。从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到2002年的韩日世界杯再到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淄博日报》体育时事新闻部都特派记者到澳大利亚、韩国和希腊进行现场采访,这些举措在国内的地市党报中凤毛麟角。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增加《淄博日报》体育赛事中的独家报道内容。例如,举世著目的第28届雅典奥运会上,淄博籍运动员杜丽获得首枚金牌的新闻大战中,我们对来自淄博的姑娘杜丽进行了“贴身”采访,我报特派记者通过老乡关系,获知不少杜丽夺金前后的独家新闻。杜丽夺金后,《淄博日报》体育新闻版在第一时间将特派记者比赛现场采写的稿件加以编辑,先后为众多读者提供了《奥运冠军的成长历程》、《杜丽小档案》、《我以淄博为荣——杜丽获奖感言》,《杜丽夺金的五个分镜头》等可读性极高的独家消息,以及《不服气》、《罗格“说”汉语》等独家照片。据后来的数据信息反馈,围绕杜丽夺金刊发的一系列稿件,成为当年《淄博日报》阅读率最高的一批稿件。此外,为读者度身定制的“我看奥运征文”、“金牌大竟猜”、“短信参与每日之星”等栏目,和读者形成了很好的互动,体现了报纸的贴近性。
参考文献:
①刘自雄,王凤翔:《拐点来临:2005我国报业竞争态势》,新华报业网,
https://www.jsol.org/xhby/content/2006-01/26/content_1125951.htm,2006-1-6。
②人民日报体育新闻版主编李中文访谈实录:《从大体育视角看权威媒
体体育报道的发展趋势》,人民网,https://media.people.com.cn/GB/35928/363。
56/3306301.html,2005年4月8日
杨国胜裁玉亮,《抓细节找故事一党报体育新闻可读性初探)(青年记者》2006年第2期
罗迪英
.《党报体育报道的现状与思考》
《常州工学院学报》2005年第23卷第3期
秦东颖.《党报体育新闻报遭的对策》
(新闻记者》2004年第5期
史巧灵刘寒凝.(地市报如何摘好体育报道》
《业务研究》2006年第6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