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大话文化

大话文化

日期: 2009-11-3 18:17:36 浏览: 7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梁辉强

时下,一股名著改编的潮流在出版界大肆风行,即解构名著,颠覆正史,戏说人生,制造流行。这些经典名著既包括中国传统文学经典如四大名著,现代文学经典如《孔乙己》、《背影》等,也包括革命文艺经典如《林海雪原》、《红色娘子军》、《白毛女》、《沙家浜》等等。在这股改编风里,唐诗宋词变成打油诗,《西游》被“大话”,《三国》被“水煮”,“慈禧同志”有了所谓的先进事迹,白毛女是一个具有洋学历的商界巾帼英雄,最终利用自己的商业技巧为父报仇。一些经典作品被改编得面目全非,令人哭笑不得:曹禺《雷雨》中的繁漪和周萍怀孕流产租屋另筑爱巢,阿Q与吴妈谈起了恋爱,《荷塘月色》里的“我”居然希望在荷塘看见女孩子洗澡……
如此篡改让出版商钵盈盆满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出版界人士说,这两年来,图书市场中最热闹的、最离奇的事莫过于对经典名著的颠覆了,而令出版商们赚得个钵盈盆满的也莫过于此类图书。
名著改编类图书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针对低龄读者的“大话语文”、“无厘头搞笑”类,一种是针对刚踏入社会的青年人的“大话”、“歪说”、“水煮”类。
在一些年轻第一类书针对的往往是课业沉重的青少年读者。书商利用青少年青春期的批判、怀疑与反叛的冲动,制造“大话语文”,调侃经典。《Q版语文》中,司马光砸缸后可以流出来7个小矮人、圣诞老人、机器猫、刘老根、西瓜太郎、流氓兔以及李亚鹏……《背影》中的老爸会唱“快使用双截棍,哼哼哈嘿!”在朝华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逗你玩系列――暴笑无厘头作品”中,《三国志》变成了古典名著的一颗《三国痣》,《西游记》则变成了需要笑声配合的《嘻游记》。
第二类书的读者往往是刚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对社会和人生充满期待,急需在社会经验方面求得“指点”,正是在这种需求之下,一批“用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讲解现代商业原理和职场智慧”的图书“应运而生”。金源购物中心布老虎书店一位营业员说,以《水煮三国》为代表的“水煮名著”系列号称“以历史故事为底料,麻辣水煮风情的快意管理学”,是经营管理类图书中的“畅销书”,销售量一路飙升,高峰时期一天要卖出两三百本,占据畅销书榜首。
在一些年轻人特别是中小学生的眼里,这类图书很好玩。在中关村的一家图书超市里,一个小女孩正捧着一本《漫画歪说西游记》津津有味地读着,她说:“那种很正经的名著文字太多,书太厚了,我们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读。而这种书有图画、有笑话,要有意思得多。”女孩身边的母亲却发出质疑:“古典名著能这样改吗?孩子读这种书,会受到什么样的教育?”
经典改编要把握好尺度
著名越剧前辈袁雪芬指出,经典名著改编之所以热潮不退,就在其超越时代的生命力,就在其有一个经过时间检验的受欢迎的默认值。像元代纪君祥笔下的“赵氏孤儿”,今年一直“火”到现在。一个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今年越剧推出的版本多达4个,连从未演过这一题材的古老昆曲也赶来“轧”了一回“闹猛”。去年艺术节演出的舞剧《红楼梦》和今年林怀民云门舞集所演《红楼梦》,尽管主题人物相似,感受却大相径庭。
经典名著丰富的内涵给一代代编创者提供了想象广阔、意蕴丰沛的空间。但为什么有的改编受欢迎,有的改编却被批评呢?这就是因为改编的尺度把握不同。尤其是对经典名著的“翻案”不能任意为之,对经典的颠覆与解构须遵守一定的规则和底线。
名著改编的背后,我们深长思之
名著改编的背后是利益的驱动。为了迎合一些年轻人的叛逆心理,某些出版商不惜制造“畅销”陷阱,他们瞄准了少不更事的消费群体,不惜把我们五千年文化遗产变成砧板上的“鱼肉”,随意切割、拼接、贱卖,菲薄传统、颠覆经典成为获取利益的手段。在这里,白天鹅变成了丑小鸭,流氓变成了时代的弄潮儿,佳篇名句被改成色{学}情诗,宫闱秘事、野史流言俨然成为正史,人们喜爱的经典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变得陌生了、扭曲了,历史事实被偷梁换柱,人物情节被移花接木,文学经典在这里充其量只是制造卖点的原始材料。在这里,我们不能不问:浸淫在解构和颠覆快感中的孩子们会成长为什么样的一代人?以话语狂欢方式游戏人生的阅读态度会造就什么样的文化精神?被篡改的历史、被荼毒的经典会将我们的未来带向何方?这些不能不令我们深长思之。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陆贵山对这类图书表明态度:“经典是两个很神圣的字眼。经典名著是我们的文化财富,是不容玷污和损毁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