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浅议学习迁移在计算机语言教学中的运用

浅议学习迁移在计算机语言教学中的运用

日期: 2011-11-12 21:00:15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温且兵 周谊

  【论文关键词】学习迁移 计算机语言教学 学习情境

  【论文摘要】学习之间的影响有促进和干扰之分,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的称为正迁移;如果起干扰或抑制作用的,称为负迁移。在计算机语言教学实践中,学生要接触许多新知识,会面临许多新问题,通过对所讲授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加强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语法的理解等途径,可以促进学生产生积极的迁移,提高教学实效。
  
  心理学上把已获得的知识、情感和态度对后续学习活动的影响或者后续学习活动对先前学习活动的影响称为学习迁移,它广泛存在于知识、技能、态度、品德等学习中。学习之间的影响有促进和干扰之分,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的称为正迁移;如果起干扰或抑制作用的,称为负迁移。知识的迁移在学生学习知识的不同阶段都表现出来并发挥作用,教学中,教师应遵循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原则,尽量引导正迁移,避免负迁移,充分体现“为迁移而教”,促进学生对所学新知识的迁移与运用,对于提高计算机编程教学效果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学海网(www.xuehai.net)
  1.精选教学材料,重基础、找规律,促进计算机语言教学中的正迁移
  我们在组织教材时,应把基本概念和规律放在首位,突出教材的系统性和规律性。例如在计算机程序语言教学中,程序是计算机编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程序的实现要遵循问题的求解步骤。算法是学生对求解问题的第一个描述,学生熟练了通过算法来描述题目的求解,才有可能去利用程序语言进行源代码的组合,而后编写出符合要求的源代码。算法描述求解步骤的熟练应用,便成了一个迁移的生长点,在学习其他程序设计语言时,就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告诉我们:迁移,能够利用原来的“序”作为生长点,产生适合于其他领域的新“序”。教学实践也证明,这样的"生长点"找准了,并做好迁移示范,迁移的效果是相当明显的。这样的“生长点”在计算机编程过程中很多,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讲的“基础”。抓好基础,才能举一反三,才会触类旁通。在学生头脑中有意培养一些熟练的“生长点”,让迁移从中“生长”开去,是一条正迁移的捷径。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准确把握不同语言之间的异同点是实现正迁移的有效途径
  在计算机教学中,应注意对不同计算机编程语言知识进行异同比较,在对比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积极、探索进取状态,引起有意注意,促成思维交锋,这样对完善旧知识,自觉完成从旧知识到达新知识的迁移,并巩固新知识,都极为有利;不然,就语句论语句,该对比不对比,不仅不会促进迁移,反而会造成负迁移。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比抗干扰,加强对易混知识的比较,找准分化点,利于排除干扰,加深对某些相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促使易混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彻底分化。例如:学生学过“当型循环”后,已能熟练掌握用“当型循环”来编写程序。当学了“计数型循环”后,碰到问题时,对于究竟该用哪种循环来求解,学生往往感到不知所措。这种负迁移的产生,是因为比较牢固的旧知识排挤了巩固程度较差的新知识。为了克服这种干扰,可采用列表比较,逐条对比的方法,严格划清十分相似的新旧知识间的界限,让学生掌握新旧知识的异同点。通过新旧知识的对比,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类比推理也是分析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类比促进迁移。在计算机编程教学中,类比方法具有探索和解释两个功能。探索功能体现在学生通过类比提出假设,进行推测,提出问题,并设想解决问题的方向。解释功能在于唤起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或经验表象,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提供一个相近的表象,实现知识或经验的迁移。例如学习过C语言程序设计的知识点后,在学习PHP网页程序设计时,就可以对比以前所学过的C语言程序设计知识,通过类比分析,实现学习的正迁移。 学海网(www.xuehai.net)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实现正迁移的催化剂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造成一种悬念,使学生产生向往、探索的欲望,处于欲罢不能的状态。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注意:问题要小而具体、新颖有趣、有适当的难度;有启发性,要善于将所要解决的课题寓于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基础之中,造成心理上的悬念。悬念解除之时,也就是正迁移实现之时。例如编程求解N的阶乘,可以用循环来实现;也可以不用循环,利用函数的递归来实现。教师提出两种解题的思路:通过循环实现是利用前面讲过的循环语句来求解,实现起来很容易,但不用循环,仅用函数怎么来求解?至此,引起了学生认知的冲突,创设了问题的情境,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以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去探究上面提出的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如何通过函数的递归来实现问题的求解,加深学生对函数递归编程的认知。
  在教学中还可以采用幻灯片、实验演示等多种可以丰富感性认知的呈现方法来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编程的浓厚兴趣。例如许多学生喜欢玩电脑游戏,通过实验演示方法向学生展示用计算机语言编写的一些游戏例子,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兴趣从玩游戏转到编写游戏程序上来。实验演示有利于开阔视野、发展智力,特别是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利用学习动机的迁移,因势利导地把学生已有的对其他活动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动机。
  4.促进新、旧知识的交互作用,改善认知结构是防止负迁移的有效手段
  人的每一个认识活动都含有一定的认知结构,它是人类认识客观事物在主观上的反映。建构认知结构,是计算机编程教学的中心环节。促进新、旧知识的交互作用,对于完善认知结构,使认知结构系统化、综合化、整体化具有重要作用。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地把新概念或规律与自己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概念相联系,把新概念、规律纳入原有概念、规律中,同时使新概念、规律与原有的有关概念、规律进一步分化和融汇贯通,组成一个整体结构。例如学习C语言编程时,可指导学生进行如下的认知活动:
  4.1把C语言中的数据类型和表达式概念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计算机编程语言的概念相联系。
  4.2把C语言中的基本语句的语法规则与原有的计算机编程语言相关语句的语法规则相比较,将新旧(下转第78页)(上接第73页)知识融汇贯通,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结构。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唤起头脑中已有的有关概念,与新感知的概念一起,进行进一步的概括和抽象,总结出共同因素,上升到更高的层次。例如在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了结构化程序设计中的顺序结构程序设计、分支结构程序设计、循环结构程序设计的基础上,再来学习可视化编程。可视化编程是在结构化程序设计上的一个提升,用可视化编程工具编写程序,学生可以象搭积木似的来构造程序的框架,但问题的具体求解方面还是要用到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概念。由结构化程序设计到可视化编辑,认知结构需要更新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综上所示,迁移对计算机语言的学习作用不容忽视。教学不只是要让学生掌握一门学科或几门学科的具体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还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即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习方法是一种学习经验,它可以对后继学习产生一程比较广泛的一般性迁移。在计算机编程教学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是促进知识顺利迁移所不可少的前提。所以教师在采用行之有效的教法、认真研究学生的学法,进行教学改革的同时,认真学习知识迁移规律,并考虑影响知识迁移的各种因素,定能提高教学效果,使教学达到持久迁移的目的。■
  
  【参考文献】 学海网(www.xuehai.net)
  [1]张大钧.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徐德胜,文竹.刍议如何促进学习迁移.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9,4.

学海网(www.xuehai.ne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