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青少年职业价值观研究概述

青少年职业价值观研究概述

日期: 2011-4-26 19:28:39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匿名

摘要:对青少年职业价值观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澄清青少年的职业理想,更有助于对其职业生涯的 发展 与规划加以引导。在对职业价值观的概念、结构要素、测量工具与相关研究情况了解的基础上,可以找到对我国青少年职业价值观及其未来发展进行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青少年;职业价值观;研究;启示
  
  价值观是人们在目标确立、手段选择、规则遵循方面所体现出来的观念,这种观念对个体或群体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职业价值观是青少年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个体职业选择与生涯规划的主要因素,能够有效地预测青少年在将来的工作中能否获得工作满意感。选择职业是青少年社会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研究青少年的职业价值观对青少年的职业发展与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学海网(www.xuehai.net)
  
  职业价值观的概念
  
  “职业价值观”(Work Values)这一术语见于上个世纪50年代苏伯尔(Super)的职业发展理论。尽管研究职业价值观的 文献 相当多,但却没有一个统一的操作性定义。研究者们根据自己的研究结果从不同角度对职业价值观进行界定,如苏伯尔(1970)认为职业价值观就是一种工作目的表达,是个人对于其工作赞同与尊重的渴望;[1]施瓦兹(Schwartz,1999)将职业价值观看成是人们通过工作而达到的目标或取得的报酬;[2]罗斯(Ros,1994)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对某种职业所取得的终极状态(如:收入高)或行为方式(如:与同事一起工作)的信念。[3]这些观点都将职业价值观界定为个人的内在需求与目的。另外一种观点是将职业价值观视为工作态度的反映,如布朗(Brown,2002)[4]认为职业价值观可以反映对工作结果重要性的看法,是个体相信在工作角色中应该得到满足的状态;也有人将职业价值观看成是人生价值观在职业问题上的反映(黄希庭等,1994)。[5]由此可见,职业价值观作为价值观的重要成分之一,表现出内涵的丰富性、层次的多样性、个体体验的差异性等特点,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现象,与人的需要、目的、态度、信仰等有着广泛的联系。
  
  职业价值观的结构
  
  国内外学者都对职业价值观的结构进行了探讨,但结论并不统一,总的来说,职业价值观内涵的丰富性决定了结构要素的多维性。对于职业价值观的结构要素,多数研究归纳为3~5个维度,说明这是一个较为稳定的维度范围。从结构要素的内容来看,职业心 理学 家赫兹伯格(Herzberg,1959)[1]将职业价值观分为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只是因其过于笼统,使许多研究者对此观点的全面性持怀疑态度。尽管如此,后来的研究者多数没有跳出赫兹伯格建立的框架,只是在不同程度上进一步细分而已,这一点在早期表现得犹为明显。现按时间顺序将部分研究者对职业价值观结构要素与维度的分析列于右表。
  
  
  职业价值观的测量工具
  
  心理学界对职业价值观的测量多使用Likert多点量表法。目前在职业选择领域中被广泛用于问卷调查的是苏伯尔(1970)的“职业价值观调查表”(Work Values Inventory,WVI),由3个大类共15个项目组成,采用Likert式5点量表计分,适用于7年级以上至成人。[1]另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是“职业价值观问卷调查表”(Work Values Questionnaire,WVQ),共有24个因子,采用6点量表评估。其他的职业价值观量表有“明尼苏达重要性量表”(Minnesota Importance Questionnaire,MIQ)以及针对4至12年级的学生编制的“俄亥俄职业价值量表”(Ohio Work Values Inventory,OWVI)。我国主要采取宁维卫(1996)[6]根据苏伯尔的“职业价值观调查”制作的WVI中文版以及凌文辁[7]等人根据文献自编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量表”。职业价值观量表在显示出多样性与丰富性的同时也降低了生态效度,可见制定较为 科学 的、标准的职业价值观测量方法是未来的研究任务之一。由于职业价值观属价值观范畴,会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因此,在制定科学的、标准的职业价值观测量工具的同时,应考虑到本土文化的特点,尽管我国的宁维卫制作了WVI中文版,但仍难以完全体现本土文化特色。
  
  对青少年职业价值观的相关研究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分析,对青少年职业价值观的相关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青少年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因素研究影响青少年职业价值观的因素很多,既有内在因素,也有外在因素。内在因素主要反映个体需要、能力、爱好、性格、气质等个体因素,此外,年龄、性别等个体因素也是造成职业价值观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外在因素主要包括家庭、 教育 、社会文化等背景因素。   个体因素对青少年职业价值观的影响个体因素对职业价值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个性特质、年龄、性别等方面。如已有的研究表明外向性格与激发因素—内在价值观方面相关,而神经质性格与保健—外在价值观方面相关(弗恩汉姆,Furnham,等,1999)。[8]学生的职业价值观随着年龄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个性特质与职业价值观的相关性印证了霍兰德(Holland)的人职匹配理论,反映了职业自我概念的重要影响。年龄与职业价值观的相关性体现了重视职业 发展 阶段的重要性。职业价值观与性别关系的研究则表明了传统性别观念在职业价值观中的反映,如有研究表明,男性往往更看重社会 经济 地位、声望与权力,女性则更关心工作氛围、工作安全及与同事之间的关系等社会影响因素。不过,随着社会的进步,传统性别观念在新一代群体中不断瓦解,性别差异在职业价值观中的反映已不明显。如Fiorentine(1988)[9]在一项长达15年的纵向研究中发现,将地位的获得或事业的成功放在重要位置的女性在逐年急剧增加。
  背景因素对青少年职业价值观的影响背景因素主要包括家庭、 教育 、文化背景与职业体验等方面。如在家庭影响方面,奥图(Otto,1996)[10]的研究显示了年轻人在职业价值观、职业抱负与职业计划方面与父母之间有很高的兼容性。在教育影响方面,约翰森,兰德(Johnson,Elder,2002)[11]通过对高中毕业后8年内学生职业价值观变化轨迹的研究证实了受过良好教育的职员在许多方面都比未受过良好教育的职员优秀得多。在社会文化背景方面,Lebo,Brad(1995)[12]等通过对6个国家高中生的职业价值观的研究表明,相同的因素比不同的因素多。背景因素对职业价值观影响的探讨强调了在职业价值观培养中的一些可控因素,可以根据这些可控因素加强对青少年职业价值观的培养。
  青少年职业价值观的变化研究职业价值观不仅是青少年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极其活跃、极不稳定的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例如,解放后我国青年职业价值观的演变,就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社会型”、70年代的“ 政治 型”发展到八九十年代的“经济型”。国外学者的研究结果也表明,上个世纪80年代的青少年与六七十年代的青少年相比,对个体的物质成就与经济利益的关心胜过对 哲学 与社会问题的关注(Astin等,1979,1981,1982)。[13]青少年职业价值观的变化研究显示了职业价值观的社会性、 历史 性、时代性与不稳定性特征以及对不同时期青少年的职业价值观进行比较研究的必要性。
  青少年职业价值观与其他价值观相关关系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主要表现在职业价值观与人生观、职业价值观与一般价值观、职业价值观与生活价值观、职业价值观与文化价值观(Ros[3]等,1999)等方面。职业价值观是价值观的一个下位概念,是价值观的一个方面,因此,职业价值观是会受到文化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影响的,是一般价值观在职业生活中的投射。这些研究结果显示了在职业价值观研究中进行本土化研究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青少年职业价值观研究的未来方向
  
  我国对青少年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尽管时间短,研究成果不多,但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我国的青少年职业价值观研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缺乏适合我国国情的统一的理论建构与测量工具;对职业价值观结构因素的探讨较多,而对其应用的研究较少;对职业价值观的结果研究过多,而对其过程研究不足等等。因此,应根据国内具体的文化、经济背景与人格特点进行青少年职业价值观的研究,毕竟职业价值观是受这些要素影响的。在今后的研究中,要注意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首先,要加强本土化研究,建立本土化的职业价值观理论与测量工具。我国对职业价值观的研究,从形成理论到测量工具的运用、从方法到内容,更多地借鉴了国外的一些观点。然而,职业价值观受社会经济条件、文化背景与人格特点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受几千年儒家文化的影响,讲究义理人情,施行群体观念教育,考虑“圈子效应”等,这些具有 中国 特色的意识形态不可能在职业价值观中没有反映。因此,如何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特有文化背景的职业价值观理论体系,如何构建我国自己的具有本土特点的职业价值观测量工具是当前职业价值观研究的迫切任务。
  其次,要扩大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形成全方位的研究机制。我国的青少年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对象仍以大学生为主,中学生为辅,对其他层次的青少年较少甚至基本未涉及。因此,应扩大对非大学生群体的青少年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在研究内容上,我国的研究主要以结构要素研究与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学生的比较研究为主,对青少年的职业满意度、职业体验、职业变化等方面的研究较少。随着我国用人机制的改革,这些方面的研究有助于青少年正确看待职业,有效地澄清职业价值观。因此,应强化这些方面的研究,以形成研究对象全面、内容丰富的全方位的研究机制。
  再次,要注重对经济转轨时期青少年职业价值观的研究。经济转轨时期的人才市场机制打破了传统的“铁饭碗”,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尽管对大学生实行自主择业、双向分配已有近十年时间,然而,由于受家庭或职业刻板印象的影响,有一部分人可能仍未从传统的职业价值观念中摆脱过来,因此,有必要探讨在经济转轨时期青少年的职业价值观状态,从而对他们的职业价值观进行积极的引导。
  
   参考 文献 :
  [1]Super,D.E.Manual for the work values inventory[M].Boston:Houghton Mifflin,1970.
  [2]Schwatz S H.A theory of culture values and some implications for work[J].Applied psychology:an international review,1999,48(1):23-47.
  [3]Ros M,Schwartz S H,Surkiss S.Basic individual values,work values,and the meaning of work[J].Applied psychology:an international review,1999,48(1):49-71.
  [4]Brown D.The role of work and cultural values in occupational choice,satisfaction and success:A theoretical statement[J].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2002,(80):48-56.
  [5]黄希庭,张进辅,李红.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与教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
  [6]宁维卫.中国城市青年职业价值观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1996,(4):10-12.
  [7]凌文辁,方俐洛,白利刚.我国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研究[J].心 理学 报,1999,31(3):342-347.
  [8]Adrian Furnham,K V Petrides,Ioannis Tsaousis,Konstantinos Pappas,Debi Garrod.A cross-cultural investigation into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rsonality traits and work values[J].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5,139(1):5-32.
  [9]Fiorentine,F. Increasing similarity in the values and life plans of male and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Evidence and implications[J].Sex Roles,1988,(18):143-158.
  [10]Otto L B.Youth perspectives on parental career influence[J].Journal of Career Development,2000,(27):111-118.
  [11]Monica Kirkpatrick Johnson.Social origins,adolescent experiences,and work value trajectories during the transition to adulthood[J].Social Forces,2002,80(4):1307-1341.
  [12]Lebo,R.Brad,Harrington,Thomas F.Work values similarities among students from six countries[J].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1995,(6):350-363.
  [13]郑伦仁.不同时期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比较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J].焦作工学院学报,1997,16(1):95-10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