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浅析血管病变引起的视力变化

浅析血管病变引起的视力变化

日期: 2011-5-5 12:28:01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摘要:因血管病变引起的视力变化是验光配镜工作过程中经常会碰到的问题。如何正确辨别这类视力下降是每一个验光师都应该掌握的知识。本文从血管病变的类型、病因与发生机制、视力改变等几个方面对血管病变引起的视力变化进行探讨。
   关键词:血管病变 高血压 视网膜血管阻塞 视力变化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因血管病变引起的疾病也日趋增多,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与此同时,因这类病变引起视力变化而要求验光配镜的患者也屡见不鲜。因此,作为验光师的我们更应该掌握好这方面的知识,能正确鉴别此类病人,明确其视力得不到矫正的原因所在并规劝其去眼科医院治疗以免耽误病程。
   视力改变包括很多种类型,有数分钟内因血压波动或供血不足引起的单眼一过性视力下降;有10-60min内因视网膜中央动脉痉挛引起的一过性视力丧失;有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无眼痛症状的突然性视力下降及糖尿病、贫血等视网膜微血管病变引起的无眼痛逐渐性视力下降等等。
   一、高血压病引起的视力变化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根据普查资料,我国的发病率为3%-10%,主要发生在中老年(35-40岁)以后,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不同职业中发病率有显著差异,如长期精神紧张、注意力集中而又缺乏体力活动的职业者发病率较高。目前多采纳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血压判别标准:正常成人动脉的收缩压(SBP)≤18.6kPa(140mmHg),舒张压 (DBP)≤12kPa(90mmHg);1979年,我国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诊断标准修订为:在安静休息状态下(测量血压前必须休息15min以上),收缩压等于或高于21.3kPa,舒张压等于或高于12.6kPa,两项中有一项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一)高血压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从生理角度看,决定动脉血压的因素主要是心输出量和外周阻力,前者取决于心肌收缩力和血容量,后者取决于全身细、小动脉的舒缩状态。因此,凡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血容量,特别是能引起全身细、小动脉的舒缩的各种因素,均能发生高血压。下面列举了生活中常见的几种主要因素。
   1.精神神经因素 由于不良情绪(如忧郁、恐惧、悲伤等)、长期精神过度紧张等刺激,使大脑皮质功能紊乱,失去对皮质下中枢的控制和调节,故皮质下血管活动中枢(植物神经中枢)功能失调。当血管活动中枢产生长期固定的收缩冲动占优势的兴奋灶时,即可引起全身细、小动脉痉挛,使外周阻力增加,从而导致血压升高。持久的血管收缩,还可引起细、小动脉硬化,进而造成恒定的高血压。精神神经因素可能在本病发生的始动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