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论信息化军事人才的素质培养要求

论信息化军事人才的素质培养要求

日期: 2009-11-9 0:54:49 浏览: 5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吴启林 杨毅 王斌

摘要:未来新军事变革的本质是信息化,我军要实现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跨越式发展,加强信息化建设,人才问题变得更为紧迫。本文从信息化战争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以及如何更好的培养信息化人才以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
  关键词:信息化;军事人才;素质
  
  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当今世界,未来战场军事上的较量,实质上是人的知识和智慧的较量,即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较量,只有占领了人才这个“制高点”,才能赢得战争的胜利。军队建设,特别是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军队建设,已经把提高军事人才素质的放在了突出的位置,这一做法在世界各国军队中已成为普遍性要求和发展趋势。那么,信息化战争对军事人才提出了哪些要求,我们又应该如何有针对性地培养打赢信息化战争的优秀军事人才呢?
  
  一、牢固确立信息化军事人才制胜理念
  
  人才是战斗力生成的重要资源。

学海网
未来信息化战争的较量是人才的较量, 因此必须首先确立信息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未来的仗能不能打赢,军队会不会变质,关键在人。在信息社会,信息化人才是第一资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人才市场应运而生,人才自由流动的趋势已对军事人才资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防止军事人才流失的任务非常艰巨。因此要确立信息化人才是第一要素的理念。人才问题是军队建设的核心问题,是构成战斗力诸要素中最具活力的能动因素。如果把军队建设比作一座大厦,军事人才则是支撑这座大厦的支柱;如果把军队战斗力比作一台机器,军事人才则是这台机器的“母机”。这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道理:人才作用于军队就是战斗力。
  
  二、科学构建信息化军事人才建设目标
  
  要造就复合型信息化指挥人才。复合型信息化指挥人才应具备扎实的信息知识和驾驭信息作战的能力,善于利用信息技术组织指挥作战;具有高技术谋略意识,善于使用最新的科学技术和方法,研究和创造高智能的谋略;既通晓信息技术,又精通信息作战特点和战法,有较强的组织指挥能力,能具体组织本级信息系统的作战行动。要造就智囊型信息化参谋人才。智囊型信息化参谋人才应具备较高的信息化水平,能够搜集和处理各种战场信息,为指挥员指挥决策提供建议;能够协助首长进行信息作战筹划,拟制作战计划,协调作战行动;能够掌握战争动员知识、政策法律知识和市场经济知识,具备组织支前保障能力、应付突发事件能力、指导抢险救灾能力和协调各方面关系的能力。要造就技能型信息化准军事人才。信息化准军事人才应具备强烈的国防观念、丰富的国防知识和良好的军政素质;具备强烈的信息意识、丰富的信息知识和信息战理论;具有扎实的网络知识、网络技术和先进的网络攻防理论;具有丰富的网络管理经验、高深的网络攻防谋略和高超的信息战攻防技能。
学海网
  三、精心营造信息化人才成长环境
  
  要营造有利于后备力量信息化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要站在国防后备力量信息化建设的历史高度,以敏锐的战略眼光,来谋划、制定和实施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政策。使人才政策更适应人才成长的需要。当前,应积极推行和实施干部目标责任制度、任前考核制度等,探索建立一套优才优用、优劳优酬、优胜劣汰的竞争激励机制。为人才创造良好的空间和环境。要营造有利于后备力量信息化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我们应紧紧抓住新军事变革的契机,对懂指挥、懂科技、懂信息的各类人才大胆使用,积极营造并努力形成崇尚科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文化氛围。要营造有利于后备力量信息化人才成长的学习环境。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创建学习型环境。这是适应信息化社会和军事变革的迫切需要。
  
  四、努力创新信息化人才培养机制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未来信息化战争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须创新人才培养、使用、再培养、再使用的良性循环机制,保证军事人才能力素质得到不断提升。要创新信息化人才培训机制,研究探索适合自己的信息人才训练方法。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军民兼容、信息人才亦军亦民的特点,广泛借助社会在信息化人才、技术和装备上的优势,积极主动与野战部队、地方高校、科研单位和生产厂家协调,赢得支持,走开依托社会教育资源代培军事人才的路子。通过参加上级机关和信息作战演练,实施“带训、联训、驻训、帮训、合训”等多种形式,努力拓宽培训渠道。要创新信息化人才使用机制。培养人才的目的在于使用,对人武系统中的指技合一的指挥人才、技谋合一的参谋人才、技战合一的技术人才、体技合一的战斗人才,要敢于打破常规和条条框框的约束, “不拘一格降人才”,努力为他们提供施展聪明才智的舞台。要创新信息化人才管理机制。管理出效益,管理出战斗力。要组织管理好人武系统内部人才循环流动。人武部与分区机关各部之间,尤其是干部和军务等职能部门,应加强人才选拔、考核、评定和使用等工作,通过良好的运行机制,加强对信息化人才的管理使用。
  总之,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培养军事人才的环境的根本改善与优化,最终有赖于政治工作体制的改进。政治工作要以培养、造就高质量军事人才为中心,做到发现人才、吸引人才,任人唯贤,知人善用,使培养的人才发挥最大效用,建立适应信息化战争要求的用人机制,创造出理想的军事人才培养环境。
  
  参考文献:
  [1]伍仁和.信息化战争论.军事科学出版社,2004 .
  [2]薛彦绪.新军事变革与作战指挥创新,2005.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