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对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的思考与对策

对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的思考与对策

日期: 2009-1-11 19:40:26 浏览: 9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江能兴

  【摘要】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从就业需求角度、供给角度和供求匹配角度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大学生仍然存在着“就业难”的问题。要有效解决此一现实问题,当务之急是要大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端正就业意愿和提高供求匹配的效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对策
 
  一、当前大学生生就业现状观察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的关键阶段,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用工市场已经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尴尬局面,大量毕业生“漂浮”于社会。广东省副省长宋海指出,当前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2007年我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超过27万人,比2006年增加6万人,增幅达28%,加上外省院校来粤就业的毕业生,以及前两年未落实就业岗位的省内外高校毕业生,预计2007年在我省求职择业的毕业生可能超过40万人。

学海网
根据人事部进行的有关统计,近几年大学毕业生的需求量不断下降;而根据教育部的数据,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却不断上升。由此可见,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
  一般说来,大学生“就业难、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就业率的高低和就业满意度的高低。如果单从就业率的数字看,广东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名列前茅,我院在广东省的就业率处于中上水平。但是,正如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小鲁所说,高就业率掩盖了不少矛盾,需要各高校重视,尤其是高就业率下存在着的大学生就业满意度低等,主要体现在大学生的对薪酬、专业对口率、就业稳定性、就业事业发展预期空间等满意度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近年来学生就读高校的成本大幅度提高,但毕业后就业的回报率却相对降低,并且就业质量提高得比较慢等因素的影响。此外,高就业率也造成了大中城市需求旺盛的假象,影响大学生流向基层。这样,也会客观上增加就业的竞争性,从而影响就业率。
  二、大学生面对“就业难”的总体态度及现状分析
      为探索加强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有效对策,我们曾对我院在校毕业生面对“就业难”问题的基本态度作了一次全面的问卷调查。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我院在校毕业生均能积极面对“就业难”的问题。例如,75.2%的受调查毕业生认为,在大学期间要更重视自身能力的全面培养和调整个人心态,有44.2%的大学生则以降低择业标准来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方法。即使在经历了求职过程中的一些挫折后,也有高达76%的学生认为“找工作的过程是一次必要的人生历练,可以丰富人生经验并使自己更成熟”。
   但在调查过程中,在校毕业生们也不经意地流露出了一种无奈的心态,因为现实中,他们依然受到“就业难”问题的困扰。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当前“就业难”?概括起来,可以从就业需求角度、供给角度和供求匹配角度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从就业需求角度看,由于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和高校规模的高速扩张,造成工作岗位的数量与结构均存在问题。就数量而言,工作岗位的增长缓慢,与大学毕业生的增加形成反差。正所谓,“大河涨小河满”,“大河不满小河干”,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客观存在的。
  2.从供给角度看,既存在毕业生不愿从事的大量工作岗位,也存在着因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而无法从事的职业。因此,可以说,当前大学生“就业难”还有一个来自学生自身的原因,也即是毕业生的就业意愿与就业能力。例如有一外资企业来我们学院大量招聘毕业生,条件很优越,每月工资约3000元,但只招了几名后,没人敢去应聘了,原因就是英语水平低!也有毕业生认为地位低,不愿意去的,例如电脑维护修理工等。另外,现在的应届毕业生的普遍存在着过于自我,缺乏实践锻炼,意志力薄弱,动手能力差等弱点,这也成了很多企业不愿意招收应届毕业生的主要原因。
  3.从供求匹配角度看,主要的问题是就业信息不对称、缺乏针对大学生的职业指导体系(指导如何找饭碗和如何保饭碗)、缺少专业的职业顾问(指导找饭碗的方法)等。由于大学生就业绝大多数属于初次就业,他们对劳动力市场运行的了解不充分;如果没有适当的职业服务体系来提供就业信息与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市场过程显然面临着市场效率的损失。我们的毕业生因为不了解企业工作的性质,而误解为工作地域不好而不应聘的现象比比皆是。例如,广东省某公司在一山区路段的工程需招员工,我院某专业的毕业生误解为工作的地域不好不愿意去工作,实际上该公司的总部设在广州,在此路段工作只不过是短期性的。
  三、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思考
  如前所述,我们学院毕业生近三年的就业率虽高,但仍面临着“就业难”问题。要有效解决此一现实问题,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大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端正就业意愿和提高供求匹配的效率。
  1.大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笔者看来,从提高就业竞争力入手提升大学生整体的就业水平,当是现实且不乏理性的选择。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本质上是一种表现力,是毕业生把握并获取就业机会、赢得欣赏的实际能力和比较优势。综合素质是竞争力的基础,而竞争力是综合素质的集中反映和显著标志。假定两人的学问基础等同而择业时的实际表现不同,他们的差异通常就是竞争力的差异所致。
  构成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可分为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其要素主要包括知识结构、心理素质、交流表达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追踪和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其中,知识结构是基础。只有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求职者才会显得“有内涵”。而心理素质是否过硬,已越来越成为“双向选择”成与败的关键。交流表达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追踪和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则是能否持续工作和取得工作成功的关键。

学海网
      因此,可通过深化改革,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同时,通过优化第二课堂活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拓展学生素质。例如,我们通过举办每年一届的电子信息文化节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自我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追踪和掌握新技术的能力,通过举办每年一届的艺术节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交流表达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等,并进一步锻炼学生干部的组织能力和与人沟通协调能力。
  2.进一步端正当前大学毕业生的求职意愿。《中国青年报》2007年5月6日的一篇文章《“鹤立鸡群”的公务员职业》中写到:“最近,有人在上海市对4000户家庭做了一次入户调查,发现他们中仅有1%的人愿意做工人,而且他们最期待的工作是公务员……江苏省在招聘2007年公务员过程中,也发现类似的趋向。这次招聘中很多职位都是200人竞争一个职位,而最为热门的职位是工商局的科办员一职,虽然这个职位只有一个名额,却有740人报名竞争该名额……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业……这四个产业是我们经济的核心产业。根据劳动部2006年底公布的数字,这四个产业的用人需求占据了整体用人需求的66.3%,而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只占整体用人需求的1.2%。然而,据有关专家统计,全国的各行各业中有12个行业的大学毕业生比率超过60%,它们全部集中在政府机关、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大学毕业生比率低于10%的有19个行业,它们则集中在采矿业和制造业。”[1]
  这些事例和数字进一步向我们说明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当前年轻人的求职意愿明显偏离社会用人需求。这也可以说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教育青年大学生树立职业平等观、帮助年轻人树立正确的求职观已成为当前高校就业工作的迫切需要。
  在这方面,我们主要做好三项工作:一是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意愿,通过职业指导、主题班会、毕业生毕业前集体动员大会、干部例会、党员组织生活、网络宣传等方式和渠道帮助毕业生端正求职意愿,引导毕业生正确理解前几年高就业率的现象,防止误解大中城市需求旺盛的假象,鼓励大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二是在大学一年级始开设职业规划课,让在校学生有一个较为成熟的个人职业规划;三是指导毕业生作社会调查,了解企业,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调整就业心态,正确定位待遇。使到毕业生在离校前了解企业文化或养成了解企业文化的习惯。做到知已知彼,消除企业与毕业生之间的误解,从而使就业难和招工难的问题能同步解决。
      3.提高供求匹配效率。大学生就业匹配措施的核心就在于向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并利于他们根据这些信息接受职业指导,进行有效的职业决策。[2]在这方面,我们主要做好了以下四方面的工作:(1)是广纳就业门路 通过学院各级领导、专业课老师、历届和现任班主任、校友,争取得到更多的国家企事业单位、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来招聘我院的毕业生做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指导毕业生考录公务员的力度,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2)是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就业面试技巧。“如何面试”、“如何了解一个企业” 、“企业选人的标准”三项是毕业生求职前最希望了解的知识。我们学院在二年级第一学期的就业指导课就讲到这三方面的基本知识,还有一次模拟面试测验;到了发就业推荐表时期,再有一次模拟面试的主题班会。绝不能让毕业生在错失了两次面试成功的机会后,才得到面试的经验和技巧。更不能让就业面试成了毕业生的心理障碍或心理阴影。(3)加强专门的劳动政策法规知识教育。过去大学生招聘的主体都是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大型外资企业等,用人单位直接到学校要人,经过学校的审核过滤,这方面问题相对较少,而现在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方向,情况就复杂得多,涉及到的问题也非常多,所以要加强专门的劳动政策法规知识的教育和指导。(4)是全面加强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建立和完善我院大学生就业供求信息发布制度和网上公布制度,防止各类虚假招聘对毕业生的损害。

参考文献
    [1]许群.“鹤立鸡群”的公务员职业[N].中国青年报,2007-05
-06.
  [2]杨伟国.国外促进政策平衡大学生就业“跷板”[N].中国教育报,2006-09-06.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