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沈阳食品有限集团办公楼设计,共139页,53076字,附cad设计图纸、配筋计算、荷载计算。
摘要
该项目是名称是沈阳食品有限集团办公楼设计。
本次设计的办公楼占地面积1170.825平方米,共6层。总建筑面积为7024.95平方米。建筑采用类“L”形布置,东西向长度是68.91米,南北向长度是25.1米。建筑立面规整,建筑室内外高差0.45米,以及女儿墙高度为0.9米.采用红棕色墙砖装饰外墙。除建筑入口门为玻璃门外,其余均采用实木门,窗为塑钢窗。
本工程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标准层及首层截面为500 500。框架梁混凝土等级C30,框架梁截面为300 600、300 500、300×400和200 400。建筑地点地质条件良好,采用柱下独立基础,混凝土强度C30。
设计严格遵守我们的国家目前使用的规范。结构计算包括荷载汇集,风和水平地震作用计算,竖向、水平荷载计算,框架内力分析,梁、板、柱截面计算以及基础和楼梯设计等。在设计中,我们充分利用我们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用所学的知识来我们不断提高我们的能力。
关键词:办公楼;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内力分析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
1.1简介 1
第二章 方案论述 2
2.1建筑设计论述 2
2.2 任务及内容 3
第三章 结构方案设计 5
3.1建筑设计说明 5
3.1.1设计依据 5
3.2建筑设计论述 5
3.2.1建筑构造说明 5
3.2.2参考资料 5
3.3 结构设计说明 6
3.4 结构设计论述 6
第四章 截面尺寸选取及荷载计算 9
4.1 详细设计说明 9
4.1.1 设计资料 9
4.1.2 材料选用 9
4.2.截面尺寸选取及荷载汇集 10
4.2.1. 截面尺寸选取 10
4.2.2荷载汇集 11
4.3计算简图及层数划分 12
4.4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 13
第五章 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分析 16
5.1 层间侧移刚度的计算 16
5.1.1梁线刚度 16
5.1.2柱线刚度 16
5.1.3柱的侧移刚度D 16
5.2 水平地震作用分析(采用底部剪力法) 17
5.2.1框架自震周期及水平地震剪力计算 17
5.2.2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和顶点位移计算: 20
5.3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柱剪力和柱弯矩(D值法) 21
5.4水平地震作用下梁端弯矩计算 22
5.5水平地震作用下梁端剪力和柱轴力标准值 22
5.6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框架内力图如下: 23
第六章 风作用下的框架内力分析 24
6.1自然条件 24
6.2风作用下荷载汇集 24
6.3风作用下框架柱剪力和弯矩(采用D值法,取中框架) 25
6.4风作用下梁端弯矩计算 26
6.5风作用下梁端剪力和柱的轴力计算 26
6.6风作用下框架内力图 27
第七章 框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析 28
7.1竖向荷载计算 28
7.1.1荷载传递路线: 28
7.1.2恒载: 28
7.1.3活荷载 29
7.2竖向荷载下框架计算简图 29
7.3竖向荷载作用下梁固端弯矩 30
7.4内力分配 31
7.4.1转动刚度S及相对转动刚度S’计算 31
7.4.2分配系数计算 31
7.4.3弯矩分配与传递: 32
7.5梁端剪力 39
7.5.1恒载作用下梁端剪力: 39
7.5.2活载梁端剪力: 40
7.6柱轴力和剪力 40
7.6.1恒载作用下的柱轴力和剪力 40
7.6.2活载作用下的柱轴力和剪力 42
第八章 内力组合 44
8.1 基本组合公式 44
8.2 梁控制截面内力计算 45
8.2.1 水平地震作用下梁控制截面内力 45
8.2.2 水平风荷载作用下梁控制截面内力 45
8.2.3 竖向荷载作用下梁控制截面内力 46
8.3 柱控制截面内力计算 48
8.3.1 水平地震作用下柱控制截面内力 48
8.3.2 水平风荷载作用下柱控制截面内力 49
8.3.2 竖向荷载作用下柱控制截面内力 49
8.4 梁控制截面的内力组合 50
8.5框架柱内力组合 56
第九章 结构构件设计 64
9.1框架梁的设计 64
9.1.1梁的正截面配筋计算 64
9.1.2梁的斜截面配筋计算 70
9.2框架柱的设计 74
9.2.1柱的正截面配筋计算 74
9.2.2柱的斜截面配筋计算 78
9.3框架标准层板的设计 81
9.3.1板分类及荷载计算 81
9.3.2设计资料 81
9.3.3配筋计算 82
9.4楼梯的设计 85
9.4.1梯段板设计 85
9.4.2平台板设计 86
9.4.3平台梁设计 87
9.5基础的设计 88
9.5.1材料强度 89
9.5.2边柱基础设计 89
9.5.3中柱基础 93
9.5.4基础梁设计 97
第十章 施工组织设计 99
10.1工程概况 99
10.1.1建设及设计概况 99
10.1.2场的情况 99
10.2施工方案 100
10.2.1施工准备 100
10.2.2施工顺序及方法 100
10.2.3保证质量的措施 107
10.2.4保证安全的措施 108
10.2.5工期保证措施 109
10.2.6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及保证措施 109
10.2.7雨季施工安全措施 110
第十一章 经济技术分析 115
第十二章 结论 117
参考文献 118
致辞 119
附录一 1
附录二 7
资料预览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