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课程辅导教案
本课程选用日本当代著名经济学家桥本寿朗等著《现代日本经济》(戴晓芙译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为教材,运用宏观经济分析的方法,结合战后日本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现代日本经济进行讲解。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的解体,日本经济持续低迷,许多国内外经济学家从各种角度对其经济现状、形成的原因、解决的方策等进行了大量理论与实证的分析和研究,成果斐然。其中多数学者习惯于从经济学这一角度研究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历程,而忽略了在日本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脚色的企业以及企业行为的整体状况,本课程将注意弥补这一缺陷,本着既全面、又突出重点的方针吸纳多方研究成果对现代日本经济体系的形成、作用及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达到使学生能在一学期的时间里对日本经济有较全面了解的目的。
课程主要包括除“序章”、“补论”共五篇二十六个章节的内容。在“序章”中主要介绍日本经济当前所面临的几大新课题,如“二十世纪体系转换和放宽管制”问题;“数字革命的作用及日本在数字化革命中的落伍”问题;“日本经济体系中的若干主要子系统的崩溃”问题等等。在“第一篇、战后改革与复兴”中,主要介绍从1945年到1954年期间战后日本经济三大改革(经济改革、劳动改革、土地改革)的内容、作用及后果,同时对该期间日本经济的复兴、重建以及日本式雇佣体系的形成进行着重分析。第二篇、高增长机制。这一般是指从1955年至1972年战后高度增长时期的日本经济。在该篇里一方面从宏观上介绍日本的贸易自由化、资本自由化、政府机制以及产业政策、产业结构的变化,另一方面从微观的角度介绍日本主银行体系的形成、作用以及支撑着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造船、钢铁、家电、能源等部门的发展状况。第三篇、石油危机与经济结构调整,介绍了自1973年世界石油危机以来至1980年期间日本向新一轮经济增长模式转换的契机、实施的经济结构调整以及日本迎来的“真正的汽车工业时代”。第四篇、通往债权国和经济大国之路。对进入80年代后稳定增长下的日本宏观经济状况和成为世界最大的纯债权国的实态进行全面分析,并对在这期间日本企业的对策、日本企业的民营化过程以及在日本具有代表性的诸企业、部门的生产、流通体系的形成进行系统介绍。第五篇、日本经济的现状与展望。主要针对进入90年代之后日本经济不景气的现状、成因以及改革政策,包括对未来日本经济的预测进行有重点地介绍。最后在“补论”中就“日本型市场经济体制模式”将作专题性论述。
序章 当前日本经济面临的几大新课题
第一章 战后改革:日本式企业体系的形成
第二章 经济复兴:迟到的复兴和发展潜力
第三章 概论:国际收支的“顶线”与产业活力
第四章 产业政策的效果:市场机制的间接作用
第五章 主银行体系的形成过程和作用
第六章 稳定股东的发展和自主经营的增强
第七章 建造量世界第一的造船业:坚持技术革新
第八章 出口世界第一的钢铁业:工厂小型化模式
第九章 农工之间的人口流动:从劳动力过剩到劳动力不足
第十章 小家庭与大量社会消费:走向“富裕”、“平等”
第十一章 能源革命:1美元原油与临海建厂
......
第二十六章 日本式经济体系的动摇:新均衡地摸索
补论 日本型市场经济体制模式
资料预览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