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生物课堂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课堂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日期: 2006-10-11 4:42:38 浏览: 143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四川省大英中学生物教研室 熊青平

摘要:本文从心理学角度进行探讨,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注重师生感情的培养,使双边活动积极,从而激发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生物 课堂 激发 学习 兴趣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由于要面对高考升学的压力,许多学校实际上根本未能脱离“应试教育”,而中学生物学又是应试课程中的“小科”,学生在生物学科上所花的精力和时间少之又少,因此生物教学只有向课堂要效益,激发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兴趣便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道理浅显易懂,人人皆知。但在课堂教学中能否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却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利用一切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其在课堂教学中的每个环节都能对教学内容连贯地表现为注意力集中,急切地等待,主动地探究。本人在教学中一直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良好。以下为本人从心理认知角度总结的一些做法。
第一、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兴趣。
中学生都有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那就是好奇心狠强。而这种好奇心则是由于他们听了闻所未闻的事情,或看到了从未见过的情景而引发的。一旦产生了好奇心,他们的兴趣就会勃然而发,表现为注意力特别集中,对事物的发展及结果急切等待,并要通过自己的眼、耳、手、脑等学习通道主动地去探究,学习过程也就变成了他们的自觉行动。
例如:在讲“植物个体发育”,我以荠菜为例直接讲胚和胚乳的发育时,发现部分学生表情木然,没有兴趣。这时,我突然转变话题问道:“大家是否知道美国一个大富翁是由于采用了现代生物学技术(组织培养),迅速繁殖名贵花卉而成功的吗?”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就被激发出来。并且急切地等待我继续讲解。接着我又讲:它依据的原理就是我们刚学过的知识。受精卵是一个细胞,具有分裂能力,通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器官的形成能发育成一个新个体。那末一个具有分裂能力的体细胞,经诱导其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和器官的形成,不是同样可以发育成一个新个体吗?既然是这样,我们用人工的方法,取一团名贵花卉的具有分裂能力的体细胞,在工厂里不就一下子可以繁殖几万甚至几十万棵名贵花卉吗?同时肯定地结论:凡是具有分裂能力的体细胞,在环境条件适合的情况下都可发育成一个新个体。
第二、利用学生的求知欲成功欲,激发学生长期而稳定的课堂学习兴趣。
从一个人知识发展的过程来看,中学时期是求知欲、成功欲最强烈的阶段。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满足和维持学生的这些欲望,便能激发出学生强烈的课堂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过程中,我曾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讲:物种之间的细胞融合,可以提高生物产品品质;田间中耕松土为啥能提高产量;无籽果实是怎样形成的;太空青椒是如何培育出来的;蜂群中为什么会有蜂王、工蜂、雄峰…等许多与生产实践密切相关的生物科学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并且在课堂教学中,在适当的时间,简短地讲述有关生物科学发展简史,生物科学家小传等。介绍生物科学起步晚,未开垦的“处女地”还很多,发展前景广阔。有关全球面临的人口、粮食、资源、能源和环境五大危机;以及目前我国乃至整个世界面临的“非典”等传染疾病的传播、预防、治疗等都与生物科学关系密切。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知识产生稳定而持久的学习兴趣。
第三、按照心理相容理论,培养师生感情,激发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兴趣。
师生间的心理相容,关系和谐,可清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引起学生对教师的肯定反应,并在课堂教学中配合默契,使双边活动积极,课堂气氛活跃,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功能和学生的主体功能,并从中激发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我力求做到:(1)、放下教师架子,与学生接近;(2)、教态平易近人,让学生感到老师可亲可敬;(3)、注意说话情感,使学生体会到,听老师讲课是一种温暖;(4)、要有耐心,能够等待与学生相通;(5)、善于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6)、允许学生答错,并自行改错;(7)、允许学生与自己争论,在争论中决不给学生难堪。做到这些,就加强了课堂教学中的双边活动,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学生也可以提问老师,在相互质疑中相互学习,共同探讨,从而激发和发展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造成一种生动、活泼、乐学、振奋的课堂教学局面,使学生在轻松、愉快、自然的气氛中获得知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