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基于贝克模型谈地方高校双语教学的困境与对策

基于贝克模型谈地方高校双语教学的困境与对策

日期: 2010-5-21 21:23:34 浏览: 13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摘要】地方高校由于受到师资力量、学生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地方高校在开展双语教学时面对更多的困难。根据贝克模式,地方高校应改善可控变量,提高双语教学效果。首先,地方高校应该制定鼓励双语教学的制度、双语教师培训和考核制度,调整学生的学习动机等,以提高输入变量。其次,地方高校应作内部调整,改善环境变量。再次,地方高校应该通过建立有效的质量监控机制和指导制度来提高课堂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问题。
   【关键词】贝克模式 双语教学 高等教育
   教育部在2001年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的要求。地方高校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力量,亦应对公共课和专业课开展双语教学。然而,地方高校开展双语教学存在许多困难。因此,本文以贝克双语教学模型为基础,探讨地方高校双语教学存在的困难,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能为地方高校顺利开展双语教学,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参考。
   1 贝克的双语教学模式理论
   贝克(Baker)的“输入—输出—情景—过程”模式(见图1)认为:影响输出变量的因素包括输入变量、过程变量和情景变量。输入变量和情境变量分别影响过程变量。输入变量包括教师特征和学生特征。教师特征主要包括其语言能力、语言学知识、文化知识和教师能力和态度。学生特征方面主要包括语言能力、语言性向、态度和动机、语言和文化背景。情景变量中包括社会性质、学校性质和目的、课堂性质和课程性质等变量。过程变量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程材料应用等变量。
   2 地方高校开展双语教学面临的问题
   地方高校存在的困难在上述模式中的三大变量方面均有体现。
   2.1 输入变量方面的问题
   输入变量方面,地方高校教生特征存在问题。地方高校教师几乎都是“原产”于我国,不能适应双语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面,地方高校重科研,教师缺乏足够支持,难以顺利开展双语教学。地方高校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能力不如重点高校,导致用英语来教授专业性强的内容十分困难,双语教学难以开展。
   2.2 情景变量方面的问题
   在学校的性质和目的方面,地方高校经费欠缺,只能把有限的资源用在能提高该校在教育系统中的地位的科研上,能投入到教学研究的经费十分有限。
   在课堂性质和课程性质等变量方面,地方高校学生更为功利,往往重视专业课。对于这些课程的双语教学工作,学生会投入较多时间,教学效果应该比较显著。但是当前地方高校并未明确规定必须实行双语教学的课程。是否进行双语教学有一定的随意性。
   2.3 过程变量方面的问题
   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方面,由于师生语言能力问题,导致课堂信息量减少,互动不畅顺等问题。但地方高校作为管理者,缺少对双语教学课堂效果的有效监控机制,也缺乏有效的双语教学指导制度,全靠教师摸着石头过河。
   3 地方高校的对策
   为了克服以上困难,使地方高校双语教学能顺利进行,地方高校应采取措施改善三大变量。
   3.1 改善输入变量的对策
   在办学经费一时难以提高的前提下,地方高校只能通过长期的改革来提高。
   一方面,地方高校应通过多种方法提高师资水平。加强对双语教师的培训工作,派教师出国学习等提高教师的水平;在实质上支持教师开展双语教学,例如适当增加教师的薪酬,教研立项应优先考虑、资助双语教师出国学习等。
   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在不能改变目前招生制度的情况下,可通过调整学生的学习动机来激励学生。例如在奖学金评奖制度中加入额外的双语教学课程的成绩分数线,以鼓励学生多投入时间学习双语教学课程。
   3.2 改善情景变量的对策
   地方高校在无法改变其“地方性”的前提下,应该实行内部改革。第一,提高教学研究的重要性,提高对教学研究的支持力度。在办学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地方高校可以选择重要的、有特色的课程增加支持力度。第二,改革学生培养方案,明确必须双语教学的课程。第三,加强英语学习环境的建设,增加英语广播节目,提供各种英语学习资源,双语路标,搞活英语角等。
   从长远看,我们应该推动教育体制的改革,特别是中学的双语教学,加强中小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中小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为高等教育提供优质生源。对此,我们可以借鉴香港、新加坡、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提高高等教育的生源水平。
   3.3 改善过程变量的对策
   任课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因此,教师应主要承担过程变量的改善工作。教师应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教学环节入手,克服双语教学中的种种问题。地方高校也应该建立一套有效的质量监控机制。除了听课这种传统的手段外,还应该采取学生谈话、教师谈话等多种方式进行质量监控,并把结果通知教师,并对其进行必要的辅导。
   总而言之,只有各方面全力投入,才能达到提高双语教学效果的目的,有利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沈木珠,乔生.国际贸易法的新发展及其教学变革新思路[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3,(3):96-101.
   [2] 曾宪义,张文星.中国法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M].文学教育出版社,2003.113.
   [3] 李俊伟.高等院校专业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的若干问题分析.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3):14-15.
   [4] 吴伟.论案例教学与双语教学在《国际商法》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7(11):102-104.
   [5] 黄崇岭.双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38-50.
   [6] 沈木珠.国际贸易法双语教学初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391-39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