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我国循环农业的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

我国循环农业的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

日期: 2009-12-28 11:48:22 浏览: 8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个农业相对落后的国家。我国农业想要发展就必须走新型的发展道路。循环农业是一个全新的发展理念,发展循环农业,能够有效地保护耕地,节约资源,遏制生态环境地恶化,实现人与自然地和谐。展望未来,发展循环农业主要是围绕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提高资源利用率,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为重点。我国走循环农业的发展道路是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
   关 键 词:循环农业、循环利用、高效率、节约资源、可持续发展
   1.我国循环农业的现状
   1.1什么是循环农业
   循环农业就是采用循环生产模式的农业。按照专业的说法,循环农业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农业发展模式,这是一种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模式。这种模式,相对于“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农业增长模式来说,是一个根本性的变革[2]。
   1.2我国循环农业的发展现状
   “循环农业”是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五大新名词之一其实,早在这一名词“被正式明确”之前,国内理论界、学术界和农业部门从事实际工作的同志就已开展了相关的研究[1],不仅相关的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为今后深化理论研究提供了借鉴,在实践中也探索出了一些循环农业雏形, 有的甚至已经成为比较成熟的发展模式。
   (一) 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
   这种模式的典型在江西等省。它是利用山地、农田、水面、庭院等资源,采用“沼气池、猪舍、厕所”三结合工程,围绕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开展“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从而实现对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农民增收[4]。
   (二) 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
   这种模式的典型在辽宁省。它是在自然调控与人工调控相结合条件下, 利用可再生能源、保护地栽培、日光温室养猪及厕所等四个因子, 通过合理配置形成以太阳能、沼气为能源, 以沼渣、沼液为肥源, 实现种植业( 蔬菜) 、养殖业 ( 猪、鸡) 相结合的能流、物流良性循环系统。能够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综合效益也很明显[4]。
   (三) 平原农区“ 粮饲—— 猪—— 沼—— 肥”生态模式
   这种模式的典型在河南省豫东地区。它是指借助联结不同产业或不同组分之间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的连接技术— —接口技术,如种植业为养殖业提供饲料饲草, 养殖业为种植业提供有机肥等, 或资源利用在时空上的互补性所形成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产业或组分的复合生产模式[4]。
   (四) 西北地区“ 五配套”生态农业模式
   这种模式的典型在我国缺水的西北干旱地区。它是以土地为基础, 以沼气为纽带, 形成以农带牧、以牧促沼、以沼促果、果牧结合的配套发展和良性循环体系, 达到“一净、二少、三增”, 即净化环境,减少投资、减少病虫害,增产、增收、增效的目的[4]。
   (五) 城郊生态循环模式
   这种模式的典型在北京市大兴区留民营。它是在实现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的前提下, 运用大系统的观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变过去以种植业为主的单一生产结构和生态循环关系,建立并优化农林牧复合生态系统,因地制宜地通过食物链和产品加工环节,提高物质循环、能量转化效率以实现增值,逐步形成物质和能量多层次循环利用的结构[4]。
   2.我国循环农业的制约因素
   从总体上看, 我国循环农业发展毕竟还处在起步阶段。要大步推进循环农业发展进程, 就必须认知、正视并注意解决如下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耕地资源的制约
   我国人多地少,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耕地分布极不均衡。人均耕地大于0.13公顷的12个省(区),全国有近1/3的县人均耕地低于0.053公顷, 已经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053公顷的警戒线[7]。二是耕地质量不高。现有耕地中有607万公顷属于25°以上的坡耕地, 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的耕地只有5237万公顷,不到40%。三是耕地退化严重,全国30%左右的耕地不同程度地受水土流失危害[7]。
   (二) 生态环境的恶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从土壤污染来看,目前我国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近2000万公顷,约占总耕地面积的1/5。从水土流失看,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已达36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8%,从水污染看,全国污水污染的农田己达330万余公顷,因为用受到污染的水源进行灌溉导致的经济损失更是难以估算。另外,大气污染和固体污染也相当严重[4]。全国农药年使用量超过130万吨,但有效利用率只有30%。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导致有限的农业资源浪费严重,而且使本来日趋恶化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更加突出[5]。
   (三) 所需资金的短缺
   资金是循环农业发展不可缺少的“血液”,尤其是在循环农业发展前期, 必须有较大的资金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才能满足发展循环农业最基本的要求。但我国循环农业与循环工业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循环农业的施行者和受益者都是资金缺乏、信息闭塞、技术落后的农户个体,不仅投资基础薄弱,而且也难以满足中长期循环农业发展对大量资金源源不断的需求。而且, 从全国的情况来看,即使是“先走了一步”的地区, 由于自身积累不足、地方财政收入及投入有限,均难以对循环农业发展给予强力的资金支持, 从而制约着循环农业的发展进程[4]。
   ( 四) 技术研发推广的滞后
   循环农业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需要包括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生态学、资源、环境科学、加工技术以及社会科学等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支持。可以说, 科学技术是循环农业发展的硬支撑[3]。而且, 循环链越长, 所需要的技术就越多、越广、越复杂、越精细。但从我国的现状来看, 循环农业发展中不仅急需的技术无法能够全部得到满足, 而且已有的技术推广应用也很不够[4]。
   ( 五) 农民低素质的困扰
   农民素质是影响循环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一般地说,只有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才能胜任发展循环农业的需要。可遗憾的是,我国的农民素质还不能达到这个要求。据全国农业普查办公室的调查统计,我国纯农业户劳动力文化程度最低,而且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竟高达76.4%。这种农民素质低下的状况,很可能会“拖循环农业发展的后腿”[4]。
   3.循环农业的发展对策
   我国要推进循环农业的发展, 就必须针对循环农业发展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有的放矢地采取一些得力的推进措施。
   1.加强规划指导。把发展循环农业列入“十一五”农业和农村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循环农业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对循环农业主要指标的分析,这也是“十一五”规划的发展要求[10]。
   2.加快技术开发。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根据循环农业发展的需要,对现有的循环农业技术和模式进行全面总结和系统分析,加大循环农业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模式的研究和开发力度,重点开发农业废弃物及相关产业废弃物的资源化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和乡村废弃物物业化管理技术等[6]。
   3.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推进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的循环利用。鼓励并推广农膜的回收利用。加强物种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2]。
   4.完善政策措施。实行促进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的财税、价格、收费、投资和技术政策,鼓励支持开发和推广、生产和使用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节种的农业技术、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6]。
   5.健全法律法规。尽快研究制定循环农业的法律法规体系,依法推行清洁生产,研究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依法加大监督管理的力度。
   6.开展试点示范。推进循环农业试点,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先行启动,形成一批示范企业和示范园区,探索发展循环农业的有效模式。
   4.总结
   中国经济史表明,大凡农业发展,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就繁荣,政权就巩固,社会稳定,反之,国民经济就徘徊不前,政权就会动摇,社会就动荡不宁[9]。展望未来发展循环农业是中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 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比较效益的重要途径[8]。坚持节约优先,生态优先的原则,把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作为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的循环农业必将有着美好的发展前景[7]。
  
   参考文献
   [1] https://www.ncist.edu.cn/ccmosh/ReadNews.asp?NewsID=84189
   [2] https://www.yuanlin168.com/news/conten t/2007/7/4775.html
   [3] https://www.china-ah.com/news/2007/12/14/137663.html
   [4] https://www.lrn.cn/figures/scienceforeland/200704/t20070403_46534.htm
   [5] https://nc.people.com.cn/GB/61160/4956989.html
   [6] https://www.joxue.com/kepu/18397.html
   [7] https://www.lfdc.heagri.gov.cn
   [8] https://www.bjnw.gov.cn/jqdt/szyw/200712/t20071217_118322.html
   [9] 丁长清、慈飞鸿.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07
   [10] 农业部发展计划司编.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汇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