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浅谈职高学生的心理问题及疏导

浅谈职高学生的心理问题及疏导

日期: 2009-8-28 8:51:18 浏览: 5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在职业教育发展的同时,也让我们职高教师更加关注我们的职高生。他们在职高群体中,不少学生都曾经历过不同程度的挫折,导致了他们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这不仅影响了职高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增添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对职高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及时正确地疏导在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已成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职高生的心理问题的表现
   心理问题,即心理障碍,是指心理活动受阻,心理调和适应机制不良,从而导致出现不健康的心理表现和行为倾向。一般表现在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性格等方面。为了了解职高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寻求有效的教育对策,我对我校职高生进行了调查,归纳出我校职高生常见的心理障碍的几种表现:
   1、混天型
   这类学生没有想要学习的愿望,是家长逼着来就读职高的。他们的想法是为家长读书,把自己的年龄混大,至于将来要干什么,没有明确的目标,混一天,算一天。
   2、厌学型
   由于到我校就读职高的学生,大都基础较差,只有文字科基本上学得懂。理科就存在很大问题,除了最基础的懂一点以外,大部分学生都学不懂,导致学生缺乏兴趣和学习热情,对学习有厌倦、冷漠情绪,部分学生甚至对学习反感,逃避学习任务。
   3、自卑型
   这类学生由于学习基础差,在集体中处于落后地位;或存在某些缺陷,常受人的指责、埋怨;或由于生理上的某些缺陷受到歧视,而导致自卑心理。具体表现为缺乏自信,遇到困难挫折时感到无能为力,对成功不抱希望,害怕在别人面前行动做事,特别是在公开场合更是畏首畏脚,心情紧张,害怕别人笑话自己,伤害自己,并伴随有沮丧,悲观,不安等消极情绪,有的甚至自暴自弃,破罐破摔。
   4、逆反型
   现在的职高生,很大一部分是独生子女,个性很强,不善与人沟通,不善容人。如果长期受挫折,会具有较强的攻击性和破坏性。表现为对学校和教师的要求怀有对立和排斥的情绪,以抵抗外界压力来满足自尊。比如:有的学生由于受到教师的批评或不公平待遇,便产生了“你叫我这样,我偏不”的抵触情绪。
   5、依赖型
   这类学生一般缺乏一定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心理承受能力差,经不起困难和失败的考验,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习惯于求助他人,不能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表现为上课打瞌睡,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爱动脑筋,经常抄袭作业,考试作弊。一旦离开老师或别人的帮助,便会产生无所适从的消极情绪或行动倾向。
   6,自我表现型
   这类学生由于表现欲望强烈,但在学习上想取得成绩来表现自己的机会却很少,就导致了主观愿望与实际发生矛盾,他们往往会寻求其它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如拉帮结派,独来独往,无视他人的教育和帮助;或做出一些今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以引起别人的注意。
   二、应改进行的疏导:
   1、转变观念
   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不要只认为初中生才要进行素质教育,职高生也需要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求,教育应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要彻底改变以学业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改变职高学生就是差生的错误看法,职高教师应该树立这样的观点:职校无差生,只有不能成功的教师,没有不能成功的学生。教师应积极主动发现学生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挖苦,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这是消除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前提。
   2、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职高学生接近成年,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信任和尊重。教师应该要以朋友的身份去接近学生,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身在他们旁边,走在他们中间,想在他们的心里,经常和学生谈心,沟通,对他们的正确想法和做法给予支持,对他们的不正确的想法和行为给予正面引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经常用心理换位的方法,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也试着让学生站在教师的立场来处理问题,这样形成师生互动、交流、互相体谅、互相理解,形成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是消除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3、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职高的课程设置应安排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向学生进行系统的心理和生理卫生教育,让学生充分了解个体在心理,生理上的变化而产生的恐惧感和新奇感。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心理问题,以消除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心理障碍。增强对心理冲突与心理创伤的缓解能力,预防不良行为的发生与发展,力争把学生的心理障碍消灭在萌芽状态。
   4、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教师应针对学生不同的心理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要看到心理问题的形成有共性的一面,也有个性的一面,找出心理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对于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应进行长期的追踪测量,调查,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的每一个过程、环节,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以便采取相应的疏导措施。
   5、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
   学校应多安排一些社会实践、社会调查之类的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到社会实践中去重新认识自己,这个方面差一点,那个方面说不定很突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创造成功的记录。教师可以适当降低标准和要求,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释放心情,缓减和排除心理障碍。
   6、 优化环境,创造良好的心理氛围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一个大环境,班集体是学生生活的一个小家庭,在这个集体中,要让学生学会团结、互助、关爱他人,一个人有难大家帮,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感受到集体的关怀和温暖,使学生的心理问题在良好的环境气氛中得到缓解和排解。
   7、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联系
   建立家访制度,家长座谈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学生进行家方,与家长沟通联系,以促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一致,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多听取社会各界人士对职高学生教育的意见和建议,也有利于指导教师疏导职高生的心理障碍。
   8、对职高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
   “职业教育,天广地阔”职高生的出路也是开阔的。因此,要对职高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消除他们的就业忧虑,要让他们知道,不管是升学(考对口师资),还是毕业后直接就业,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一片天空。要让他们知道人生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一个有价值的人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