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高职校企合作的创新视角

高职校企合作的创新视角

日期: 2010-3-1 10:00:12 浏览: 63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未知

摘要:本文结合株洲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实际,从校企合作的意义、形式和内涵三个方面,对创新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了专题探讨。
关键词:校企合作;模式;创新
株洲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刚由中专升格而成的地方性高职学院,近年来始终坚持“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培养优秀技能人才”的办学理念,拓展校企合作形式,深化校企合作内涵,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校企合作大势所趋
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合作是发展的需要,校企合作作为促进科技、经济及企业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校企合作是办好高职教育,促进合作企业活力,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
校企合作体现了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相对于过去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而言,知识、信息等智力资源的生产、传播和使用已取代物质资源、资本、硬件技术的数量、规模和增量,成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是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学校是智力资源生产的重要基地,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校企合作实现了产学研培的结合,增强了智力资源生产的针对性和使用的有效性,可以更好地满足发展对智力资源的需求。
校企合作贯穿了科学发展的基本精神科学发展,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科学发展,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以人才为支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的自主创新发展道路。校企合作,有利于改善企业的人才结构,夯实人才对发展的支撑;有利于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提高科技进步对发展的贡献。科学发展,强调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校毕业生就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青年人才在实践中锻炼成长,满足人的发展需要。
校企合作实现了校企双方的互惠双赢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可以强化教学与科研基地、人才培养摇篮、政府决策智囊等功能;企业能够不断地进行工艺创新,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及时引进合适人才。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的结合,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是实现高职教育及企业管理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加快企业人才学历教育、使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拓展校企合作形式
近年来,株洲职业技术学院一直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采用多种形式与各类企业合作办学,为学院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注入了活力。学院现已与20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主要探索了以下几种校企合作形式:
“订单”型这是校企合作一种较普遍的做法。企业委托学校培养技术人才,企业把培养模式和要求告诉学校,并提供相关专业的最新信息、技术支持、师资培训和实习就业安置。学校根据企业要求培养学生,从而使得学生一毕业就可以“零距离”就业。这种“订单式”合作,使校企双方的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同步。我院与长沙牛耳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的合作就是这种模式。
互动型这是一种比较深入的合作形式。由学校提供生源、校舍、师资等教育教学资源,并负责学生日常管理和文化理论课、专业基础课教学;由企业提供实习基地、设备、原料,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课程体系的建立,并派专业人员承担和指导学校的专业教学,学生到企业或企业提供的实训实习基地进行实训、实习,从而实现“五个合一”,即教室与车间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理论与实践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学习与创收合一。我院与深圳毅俊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进行的合作正是这种模式。
服务型即学校利用自身的智力资源、专业设备和教育优势,与企业在技术开发、成果转让、产品加工、信息服务、专业咨询、定向培养等方面进行合作。近年来,我院先后为株洲汽车齿轮厂、株洲弗拉德科技有限公司、江南环保设备厂等多家企业提供了产品研发和技术服务,很好地实现了教学、科研、服务、创收的“一举四得”。
引智型即学校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大量吸收企业的智力资源进入教育过程。近年来,我院注重聘请企业专家参加院系专业指导委员会,请他们对学院的专业开发、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及人才培养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组织专业教师和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岗位培训,邀请企业家来校为师生作专题讲座。香港中小企业联合会会长、香港新生集团主席佘继标先生,北京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先生等国内外知名人士,都先后应邀到我院作过讲座。
引资型即学校通过多种互惠互利的方式,吸引企业到学校投资办学、捐资助学。近年来,我院采取出让经营权、按比例分成等方式,先后引入湖南东富集团近2000万元新建了总面积达20000平方米的三栋学生公寓,引入深圳土土坊餐饮服务公司近300万元对学院几个食堂进行装修改造和服务提质。同时,还有多家企业来校资助贫困生,或捐资赞助学生大型活动,或斥资设立奖学(教)金,或者通过无偿赞助或半赞助的形式为学院提供仪器、设备、应用软件等,使得学院能够集中有限的财力去搞好教育教学工作。
深化校企合作内涵
在实施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我院不断扩大校企合作的内涵,在诚信、互惠、双赢的基础上,力求做到学校与企业的“六共”,真正使企业、学校、学生实现三赢。
课程体系共定由企业提供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标准,并提供相关专业的最新信息,学校与企业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计划,设置课程体系,创设教学环境和条件,明确校企双方的职责与权利,组织实施教学。同时,在日常的教学中,不断地将企业文化渗透给学生。我院与深圳毅俊公司合办的6个“订单”专业基本上是按岗位素质和生产过程来创设理论课程体系和组织教学的。
师资队伍共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可靠保障。我院坚持每年选送2~5名专业教师到合作企业“带薪”实习一年,坚持在暑期成批选派教师到合作企业的生产一线学习锻炼,提高实践能力。同时,针对学院某些专业师资匮乏或者现有专业教师达不到教学要求的情况,由合作企业为学院培训教师或直接选派专业人员到校任教。此外,在学生就业前,由专业任课教师随同学生实习,跟踪到企业,既指导理论又指导实践,使学院的任课教师进一步在实践锻炼中提高教学能力。对学院来说,通过与企业零距离接触,教师更能树立市场观念,理解企业文化,提高专业技能,有利于教学与生产的零距离结合;对企业来说,既得到了学院的智力支持,又直接减少了用人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教学过程共管校企互动是校企合作过程一种比较理想的境界。学校提供生源、校舍、师资等教育教学资源,并负责学生日常管理和文化理论课、专业基础课教学;同时,聘请退休老教师、企业的老专家,作为专职教学督导员,对联办专业的教学过程和质量进行全程监控。企业提供实习基地、设备、原料,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课程体系的建立,并派专业人员承担和指导学校的专业教学,还可定期派代表来校听课、座谈等,并将信息向学校反馈。学生到企业或企业提供的实习实训基地进行实习、实训,校企双方通过面试、笔试和实践操作,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取得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和毕业证,从而实现“五个合一”。与此同时,由于校方经常组织相关教师随堂听企业专家讲课,学习专家的专业经验,企业专家也经常听本校教师的课,借鉴学院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技巧,从而实现了校企双方教学的共管互惠。
实训基地共建校企共建教学设施尤其是实训基地,是校企合作最普遍的行为。几年来,学院本着“双向介入、紧密合作、互惠互利”的原则,采取出让经营权、按比例分成等方式,吸引企业到学校投资办学、捐资助学。目前,学院已与企业共建了24个实训实习基地。这些基地不仅成为师生接触社会、了解就业市场以及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训导的重要阵地,而且也是开展产学结合,使人才培养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重要场所。
教育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优势,实现品牌、实训、师资等资源共享。合作办学,企业为学校提供实验实训设备,让工程师到校担任兼职教师,直接参与课程和教材的审定、开发,利用鲜活生动的案例进行深入浅出的教学,受到学生好评。学校利用自身的智力资源、专业设备和教育优势,与企业在技术开发、成果转让、产品加工、信息服务、专业咨询、定向培养等方面进行合作。学校教授、专家到企业一线工作、实践,既能为企业解决一些产品研发和技术服务问题,又能更快更好地接触到最新的知识、产品和技术以及前沿的科技成果,很好地实现了教学、科研、服务、创收的“一举四得”。近年来,我院注重聘请企业专家参加院系专业指导委员会,请他们对学院的专业开发、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及人才培养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组织专业教师和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岗位培训,邀请企业家来校为师生作专题讲座。
校企文化共融近年来,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互动与融合的问题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互动与融合,对于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促进高职毕业生零距离就业,创建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互动与融合,要以高职院校为主体,以企业文化为主导,以精神文化为重点,以行为文化为把手,以实践教学为桥梁,以文化活动为平台。我院在校企文化共融方面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种:一是强化专业知识提升与企业文化的联系,二是利用实习、实训的机会把握理解企业文化,三是邀请企业家到校进行专题讲座,四是开展形式多样的企业文化内容展示。通过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互动和融合,最终实现学生毕业时从学校到企业的零距离过渡。
参考文献:
[1]马树超.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J].求是,2006,(5).
[2]孙伟宏.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培养优秀技能人才[J].教育发展研究,2006,(4A).
[3]黄亚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初探[J].教育发展研究,2006,(5B).
[4]李建求.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特征——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1,(31).
[5]李让恒,陈全文.创新,成就品牌专业的灵魂[N].中国教育报,2006-10-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