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项目教学法在车工实习课上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车工实习课上的应用

日期: 2012-5-29 23:29:03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王卫

摘 要:目前,我国人才结构已经呈现出比例不协调的态势。纵观社会的企业用工要求,熟练车工供不应求。分析原因,职业学校因实习条件等原因,过多地考虑“普教教育”模式。而忽视了“职业教育”特色,造成学生技能培训亏空,上岗不顺手,给就业带来影响。在新形势的要求下,车工实习老师应合理利用实习设备,不断创新车工实习教学方法,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车工技能人才,满足社会需求。学海网(www.xuehai.net)因为项目教学法在金工实习课上的应用,使得金工实习课更有利地开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所以,人们更多地倾向于采用项目教学法来培养职教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能力及其他关键能力。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德国“双元制” 职业综合素质
        一、问题的提出
        以往,由于学校硬件设备的限制,车工实习课往往是“黑板+粉笔+老师的一张嘴+10几个人一台车床”,一方面造成学生兴趣缺失,另一方面造成学生动手能力差,不能适应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近几年,随着车工实训中心的建成,使硬件设备逐步完善,为项目教学法在车工实习课上的应用提供了条件。
&nsp;       项目教学法来源于德国的职业教育,是适应德国“双元制”培养学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项目教学法是将教学内容项目化,通过学生亲身参与项目计划的制订、项目的实施和评估,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它有效地建立了课堂和社会生产的联系,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多种能力,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具体实例
        项目内容:按照加工图(每小组两张),在CA6140车床上完成零件的加工。
        毛坯:80×30 钢件
        地点:车工实训中心
        时间:8:30~11:30
        阶段一:制定项目计划(1小时)。要改变以往由老师来分析加工图,给学生讲好加工程序的方法,让各个小组分组讨论分析加工图,确定加工工艺路线,准备所使用的刀具和工量具。小组之间也可以互相讨论,设定几套方案,老师在几个小组之间进行适时的指导。这样,学生由被动的听,转变为主动的学。除了个别成绩较差的学生老师要格外关注外,其他同学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完成工艺制定后,集合大家共同分析各个小组制定的加工路线,然后做出合理的解释。各小组再根据讲解修改加工路线,确保工件在机床上的装夹方案和加工工艺无误。 
        阶段二:项目实施(1.5小时)。开启十台CA6140车床,每小组一台,开始检查设备、装工件、装刀、对刀,进行零件的加工。老师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指导学生的操作规范,另一方面需要对每小组进行观察,为项目的评估做有效的准备。当学生在操作中遇到问题时,可先让他们小组内解决,本组解决不了,小组互相帮助。这样的合作学习,能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努力自主学习的技能,往往比老师的直接讲授要深刻得多。 学海网(www.xuehai.net)       阶段三:项目评估(0.5小时)。项目评估如果只注重项目作品的评估,忽略了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评估,会伤害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既要对学生的项目作品进行评估,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动手能力及参与度等等,并对其进行评价。可建立学习记录卡,由小组和教师分别评价,各占分权的40%和60%,每一次评价汇总在一起,就是该生的实训成绩。
        阶段四:项目反思(课后作业)。要引导学生对整个项目过程进行反思,将在制定项目计划、实施项目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书面总结,小组内交流、班级内交流,帮助学生完成整个项目最后的提升。
        三、效果与反思
        在尝试项目教学法近一年的过程中,收效显著,学生加工工艺知识和技能操作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深切地体会到了项目教学法的优势。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在本门课的实施过程中,既提高了学生的基础理论、职业素养、工艺分析能力,又提高了交流能力、管理能力、协作能力等认知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自我学习能力的养成。项目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一些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尤其是中等以及中等偏下的学生。
        3、有利于更加全面地评价学生。项目教学法更加注重过程性的评价,有利于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提高。
        此外,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中,还要注意以下问题:项目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但绝不能忽略教师的引导和组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总之,一种新的教学法的尝试,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过程。认真地分析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我们的目标,关注课堂,关注教学,我们一定会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彭德荫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6)。
[2]唐监怀 刘翔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1)。
[3]董国成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10)。
[4]李克东 教育传播科学研究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学海网(www.xuehai.net)转贴于学海网(www.xuehai.net) https://www.xuehai.ne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