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为学生撑起一片阅读的天空

为学生撑起一片阅读的天空

日期: 2012-3-8 23:47:32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内容提要:初中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在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乐读、善读、会读,自能阅读。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激情引趣,点拨引导,举一反三,求异创新,引领学生由课内向课外拓展延伸,得其法,多阅读,升华阅读层次,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阅读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阅读方法培养 民主 兴趣 创新
  
   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也是鼓帆,也是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就是没有风。阅读就象独立地在知识海洋里航行。”可见,阅读对于语文学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于漪曾说: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最为基本。确实,阅读教学可以检测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可以提高生学生的写作素养,正如叶圣陶所言:“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因此,我们应该既注重对教材的阅读欣赏,同时也应该放开视野,去了解些中外名著及时文,让他们对各种文学样式均有所涉猎,对世界各地的自然风貌及风土人情有所了解。这样能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营造和谐的民主的阅读氛围
   现代教育观念和教学实践强调教师要以民主的作风对待学生,“教学民主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健全和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质。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实施民主教学,做学生“主体的守护者”,呵护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敢想,敢说,敢为,促使学生可持续发展。要让“在快乐中学习”的教育思想落到实处,得有一个和谐的民主的氛围。首先是教师,请微笑着、情绪饱满入课堂;课堂上,不必太多的规矩,学生发言可以自由一些,有话直接站起来说,说了就可坐下——繁文缛节不利于保持阅读的轻松气氛;学生在心理上要放松,把课堂当作师生一起探讨的天空,把自己当作阅读的真正主人。
   在教学中只有真正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有课堂上的师生间情与情的相融、心与心的相通、教与学的相长、师与生的互促,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精神和个性特长才会有形成的“土壤”和“养分”。也只有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受到激励,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发展。
   二、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阅读兴趣,教师首先要在思想上让学生喜欢学语文,知道语文不仅仅是升学的工具。我觉得孔庆东教授讲得很好,他的话可做指导思想:语文就是思想,语文就是生活,语文就是你这个人。学习语文,就是在塑造自己的灵魂。指导课外阅读同样应从兴趣开始,学生只有对课外阅读充满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课外阅读中去,才能把课外阅读当作他们的一种享受、一种休闲,从而保持旺盛的阅读热情,主动遨游在浩瀚的书海中。喜欢听故事和讲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在一节语文口语交际课上,我请学生把自己喜欢的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有一个学生声情并茂地讲了一个“女娲补天”的故事,深深吸引了学生,故事讲完后,学生们不由自主地鼓起了掌。我抓住时机进行表扬,并询问他是从那里学到了这么好的故事,他说他经常看中央电视台节目中,从中还学到了很多好听的故事,可以讲给同学们听。于是我就借势引导学生回家多看看类似节目,或者看看与这些节目中的故事相对应的故事书。在以后的日子里,课间这些孩子们总是喜欢把自己新学到的故事讲给我和同学们听,而且他们讲起故事来个个情趣盎然。采用这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了解传统的民族文化,激发学生珍惜文化的情感。
   兴趣是学习的基本能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是语文理解阅读教学的起点。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循循善诱是学生乐读、会读的推动力。教师的诱导作用在于善于引导、启发,是学生可信赖的,有感情的支持者和指导者,帮助学生明白自己在语文阅读学习过程中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并成为具有自主阅读能力的人,使学生产生“想读”、“愿读”的求知欲望,并自奋其力,自致其知。因此,语文阅读教学从备课开始就要着眼着力于“备”学生阅读学习起点,将语文阅读教学课上成激发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掌握文本阅读方法的研究性学习课,使语文阅读教学课成为学生自主阅读实践的天地,进入阅读世界自能阅读的桥梁。学生求知的欲望一旦唤起,对阅读产生了兴趣,便易做到读得投入、读得认真,渐至于“领悟之深广开,而后纯熟之功弥深。”
   三、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优化课堂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角”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参加阅读活动,自主看,自主悟,自主表达感受,促使每个学生在阅读教学全过程中处于“自己的事情自己办”的状态中。语文阅读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发了学生的自主意识,无疑是把握了打开想像感悟中增强创新意识,提高“自能读”的能力。首先布置预习,要求学生根据提示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其次在课堂上在老师指导下,紧扣“练习”中的主要问题,再读课文,突出重点;最后让学生在精读课文的基础上畅所欲言,质疑问难,突破难点。在这个过程中,引发学生多读是关键。只有多读,才能强化语言感受能力;只有多读,才能深入文章语言情境只有多读才能更好地品味、领悟出文章的内涵和深意。
   教学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因为能力比知识更为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一个主导思想——让学生充分感受过程与方法,从中学到技巧,形成能力,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要重视授之以“渔”,教给读法,让学生既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满足于对课文的深入精辟的分析,传输结论,只是授之以“鱼”,传授科学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能,是“授之以渔”。“鱼”只能充一时之饥,而“渔”却能饱食终身。“授之以渔”远比传输给学生某一正确答案更有价值。因此,语文阅读教学只有充分展示教师阅读分析的示范性,指导学生怎样去阅读才会更有成效,让学生在阅读中实践,在实践中阅读,培养学生自能阅读。
   四、倡导合作学习,张扬学生个性。
   在语文教学中,同一篇课文、同一个人物形象,不同的学生的理解往往是各式各样的。外国人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中国人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林黛玉”就是这个意思。如果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就会丧失独特的感受和体会。没有独立思考,何谈独创精神。
   要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不仅有所发现、学有所得,而且可以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只有在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才能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变得知识更加丰富,能力更加全面。教师要精心组织学习活动:一是要组织好自学,核心是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二是要组织好合作学习,既做到在互动中把学习引向深入,又做到因材施教,加强个别辅导;三是要组织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引导、调控,以全面实现教学目标。总之,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使学生不断进行自我组织、自我建构,在这种组织、建构中,逐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新课程语文教学强调语文学习是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学习方式,非常注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甄别答案的真伪、优劣,或者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归纳回答这类问题的角度和方法。教师的主导作用绝对不应该因为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削弱。
   由此看来,新课程语文教学提倡学生自主的原则,并不排斥教师的积极引导作用;讲教学民主,并不放弃教师的组织、指导、管理责任。原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尊重学生,但也要尽可能多地严格要求学生。一方面教师要实行教学民主,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使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伙伴的权利;一方面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有力的指导、引导、辅导、诱导,使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效的学习、高效的学习。
   五、实行平等对话,培养创新精神。
   新课程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阅读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因此,为了能让学生从“被追问”的状态中解放出来,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平等对话。
   教师要从传统的高高在上的权威地位中走出来,归还学生的话语权。一方面,教师要想信学生有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有自我发展的潜能;另一方面学生要相信教师及其他同学在引导和帮助自己发展。这样,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才能彼此敞开精神世界,进行真诚的交流和沟通。民主、平等、真诚、信任和共同建设的对话氛围,是实现师生双方共同丰富和提高的前提条件。
   “追问式”教学,往往只让“尖子生”回答,而且这种对话,对话双方不是平等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主体对话式”语文教学则以学生为对话主体,因此教师要鼓动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对话中来,表达自己独特的理解、感情和体验。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对话中掌握合作艺术,培养合作精神,利用集体的教育因素实现所有学生的共同发展。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在对话过程中实现着多种视界的沟通、汇聚和配合。语文学科实施“主体对话式”教学,更有无限的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潜能,因为汉字思维内涵的多层次性,汉语文内容的丰富性和汉语文阅读的多解性,最能拓展学生想象和联想的空间,最能促思辨力和创造力,因此语文教学要把握对话的创造、生成功能,挖掘语文学科的创造性因素,让“主体对话式”语文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广阔天地。
   原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尊重学生,但也要尽可能多地严格要求学生。一方面教师要实行教学民主,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使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伙伴的权利;一方面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有力的指导、引导、辅导、诱导,使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效的学习、高效的学习。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通过大量的阅读,向他人借鉴语言素材,对提高我们的语言感悟能力有很大作用。因此,学好语文必须多阅读,善阅读!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学会学习,教师和学生双边互动,才能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才能为素质教育开辟出一片明朗的天地。
  
   参考文献:
   1、钱梦龙《一个哈姆雷特还是一千个哈姆雷特》,《中学语文教学》2004年第10期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杨邦俊.互动性阅读概论[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8),(9).
   4、露益萍《研究性学习实验与探索》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4月
   5、曾海芹《阅读学新论》语文出版社1999年9月
   6、唐顺发《谈谈中学生研究性阅读的指导》四川新都一中2001年7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