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试论我国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困境分析

试论我国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困境分析

日期: 2011-11-1 15:22:33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陈武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辅导员队伍 专业化 困境分析 
  【论文摘要】自教育部颁布实施《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以来,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问题不仅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在实践中,为充分调动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我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探索了很多有关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政策。但目前我国高校尤其是职业院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文章综合实践调研的丰富资料,从四个角度分析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困境。 
   
  自教育部颁布实施《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以来,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问题不仅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在实践中,为充分调动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辅导员工作的吸引力,我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校积极参与辅导员队伍建设,探索了很多有关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政策,对辅导员待遇落实、评优选先、职务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激励。但目前我国高校尤其是职业院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探索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现状,2010年4月至10月期间,本课题组一方面利用公务之便对安徽、江苏,江西,贵州等省10多所高校及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安徽师范大学)进行了调研;另一方面间接搜集大量相关材料。综合分析如下: 
  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积极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落实《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和《2006-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 
  中央相关文件下发后,地方各级行政部门都积极相应,并且纷纷制订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如河北省委、省政府2005年4月、召开了全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并下发了冀发[2005]36号文件。学海网(www.xuehai.net)2007年12月5日,河北省首次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在石家庄市举行,会议要求各地各高校要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文件,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全面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各项工作。河北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河南省高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厅根据豫发[2005]8号文件,制订了教社政〔2005〕375号文件,要求各高校研究制订辅导员、班主任的培养培训规划,创造条件,积极组织辅导员、班主任参加社会实践和学习考察,等等。 
  二、在各省委省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的积极推动下,很多高校对辅导员队伍建设都引起了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相关制度和优惠政策 
  如《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关于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从五个方面为辅导员、班主任的工作和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巢湖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规定(试行)》第十八条把辅导员的培养、培训纳入师资培训规划和人才培养计划,享受专任教师培养同等待遇。鼓励、支持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选拔优秀辅导员参加各种形式的交流、考察和进修深造,支持辅导员攻读相关专业学位;《四川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工作暂行规定》第十六条从岗位津贴、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方面规定辅导员的待遇。 
  三、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困境分析 
  (一)角色定位模糊、事务性工作繁多与实现专业化、职业化的矛盾 
  按照辅导员专业化建设和专职辅导员工作职责的要求,辅导员应紧紧围绕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深入了解学生思想状况,以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和贫困生扶助等为主要工作内容,具体负责指导学生党团建设、班委会建设,指导班级开展各类有益的健康的文体活动和组织各类专题活动等工作。 
  据调查,我国职业院校辅导员的日常工作经历的80%左右是一些日常事务性的工作,辅导员真正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心理健康咨询等方面的时间、精力则少之又少,这对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是极为不利的,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归根结底是“领导”,是“引领和指导”学生工作,而非“管理”学生,是把自己所知、所学应用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而不是具体事务性的工作。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结构不合理,专业化建设过程中缺乏专业培训和职业教育理念培养 
  从年龄结构上看,辅导员年龄结构过于年轻。据调查,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平均年龄在28岁左右,其中21岁至40岁占总数的85%,这部分辅导员大多数都来自高校,缺乏人生阅历,工作实践经验,工作起来往往难以得心应手,取得好的效果;从学历职称结构方面看,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比较,老师学历职称整体偏低,辅导员大多数为大学本科学历;职称多为初级和中级,拥有高级职称的寥寥无几;从学科结构上看,许多辅导员仅仅具备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专业背景知识。 
  高职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具有特殊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应特别重视对辅导员职业教育理念的培训。这样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和服务过程中,才能把高等职业教育理念贯穿始终,不断探索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教育和管理方法。据调查,高职院校大规模聘用辅导员为2002年以后,70%以上为工作时间5年以下的大学毕业生,专业背景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心理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等专业的辅导员只有17%,参加培训以研讨会为主,3次以下占43%。其它大多是经过短期的岗前培训即上岗。 
  (三)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基础不牢,稳定性低、流动性大 
  我国高职辅导员队伍建设起步晚、从事专业辅导员工作时间短,年纪较轻的辅导员和学生有共同语言,容易理解学生的动态、想法,使这支队伍充满朝气和活力,但稳定性低、流动性大使得其专业化建设基础不牢。根据调查,辅导员对自己工作前景感到“充满希望”的占6.5%,认为“没有前途”54%,还有46%的“不知道”,而做辅导员工作出于本人自愿的占25.5%;处于无奈的占77.5%,思想上认为干辅导员工作为无可奈何的权宜之举,导致辅导员都想转为专任教师或兼课,调查结果也显示,如果有可能从辅导员岗位上转岗,他们95.1%打算做当教师,8.8%的人打算干行政,可以说,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已经动摇。大家知道,作为辅导员工作和其他教师工作一样,可以说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辅导员才能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全面地把握,也能够应对学生中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如果没有一只相对稳定的辅导员队伍,出现了辅导员队伍流动过快或流失量过大,就无法实现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学海网(www.xuehai.net)  (四)同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缺乏激励机制和制度的支持 
  从以上职业院校都制定辅导员队伍建设意见或辅导员工作规范等文件中,虽然都从岗位津贴和考核津贴、职务评聘、评优奖励以及未来发展作为党政后备干部培养和选拔的重要来源等方面制订了优惠政策,但另一方面也提出了一系列复杂的考核细则。如有的“学院对辅导员工作实行问责制。凡因工作不到位发生责任事故的,追究当事人的管理责任,根据考核细则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并扣发或停发津贴。”《鹰潭职业技术学院班主任工作考核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月考核为不合格,并扣除考核津贴:(1)学生无故夜不归宿2人次的;(2)班级发生重大恶性事件,造成负面较大影响的;(3)由于班主任工作不到位造成学生流失的;(4)在网上发布影响学院声誉言论的;(5)班级学生有非正常死亡的。我们不难发现,很多职业院校辅导员的责和利不对等,专职辅导员与专职教师的发展机会不均等。而有些普通本科院校在这方面做的较好。 
  如:福建医科大学规定,辅导员的实际收入不低于本校相应级别的平均收入水平,并每月给予50元通讯费、360元书报费,对常年进驻学生公寓的辅导员,每月给予300元住勤补贴;将辅导员的职称评聘纳入学校专业技术职务系列,按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辅导员本科毕业转正后工作满四年,经考核成绩优秀的,享受副科级干部待遇,转正后工作满六年,经考核成绩优秀的,享受正科级干部待遇;硕士毕业生转正后工作满两年,经考核成绩优秀的,享受副科级干部待遇,转正后工作满四年,经考核成绩优秀的,享受正科级干部待遇;连续两次被评为省级“优秀辅导员”者,可破格享受科级待遇。 
  山东大学先后出台了《中共山东大学委员会关于加强学生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家化建设的意见(试行)》、《山东大学学生辅导员工作规范(试行)》、《山东大学本科学生辅导员考评办法》、《关于健全和完善学生辅导员工作制度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规定,对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进行顶层设计,明确发展方向实行行政职级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相结合的方式,设立了一至五级辅导员职级,分别对应科员、副科级、正科级、副处级、正处级,按照干部工作的规定,由学校党委统一选拔、任用和管理。等等。 
  经过上一阶段的调查,我们了解到,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热点之一,从理论层面上也有很多探讨,下一步应就落实措施和保障制度结合现实进行研究,以期形成符合高职院校辅导员特点的专业化建设的方案。这个过程需要课题组成员的不懈努力和社会各界的持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N].教育部网,2006,1. 
  [2]教育部.普通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管理规定[N].教发[2006]24号,2006-7-23. 
  [3]李宁.论我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职业化、终身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 
  [4]王克斌,梁金霞.构建辅导员队伍建设长效机制的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2005(11). 
  [5]齐路良.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88. 学海网(www.xuehai.ne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