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从社会分层的视角探微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难题

从社会分层的视角探微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难题

日期: 2011-1-12 14:02:18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匿名

摘要:当前招生难已成为制约中等职业学校 发展 的主要“瓶颈”,造成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社会分层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有着重大的影响。为解决中职学校招生难的现状,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社会分层对中等职校招生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中等职业 教育 ;招生;社会分层
  
  我国中等职业学校面临招生难题
  
  中等职业教育是指在高中阶段进行的职业技术教育。当前在我国实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学校主要有中等专业学校、职业中学、综合高中等。学海网(www.xuehai.net)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是中等职业教育大发展时期。1985年中职在校生为415.6万人,1998年增长到1146.1万人;占中等教育在校生的比重由35.9%增加到55.0%。1999年起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开始扩大,带动了“普高热”,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步入了日益维艰的境地。表现在招生数量、在校生数的不断下降。2002年,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为1037.47万人,占中等教育在校生的比重减至38.3%。而导致职业学校招生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来自 中国 青少年研究中心的“2005年中国中小学生学习与生活状况调查”显示,52.3%的中学生认为“自己适合职业学校也不会选择它”,49.8%的中学生认为“即使自己想去,父母也不会同意”。关于原因,29.9%的中学生认为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收入比较低,25.3%的学生认为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进不了政府机关,11.5%的学生认为学职业技术只能当工人,社会地位低。从中可看出职业学校毕业生所从事职业的 经济 收入、享有的 政治 权力、获得的社会地位是影响学生及家长是否选择职业教育的主要因素。而这三点也是M?韦伯社会分层理论所论及的社会分层最主要的标准。教育作为社会整体的一部分,其发展也必然受社会分层的影响。
  
  社会分层理论及其与教育的关系
  
  (一)社会分层理论内涵解析
  社会分层是社会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其内涵是根据社会成员的身份、地位、声望、财富和权力划分等级的社会现象。社会分层蕴含着社会流动的动态平衡。社会流动是个人或群体在社会阶层中地位的升迁或降落,按流动方向可分为垂直层面流动与水平层面的流动。前者指社会成员由较高(较低)的社会阶层流向较低(较高)的社会阶层;后者指社会成员在同一社会阶层内部的流动。
  社会分层存在于任何社会发展阶段,由于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对何种社会资源影响阶层地位的认识不同,所以社会分层的标准也不同。社会分层经典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K?马克思与M?韦伯。在马克思理论里,社会分层的形态为阶级,他把生产资料和劳动的占有关系作为阶级划分的标准,把阶层与所有制联系起来,从生产过程而不是收入与分配领域寻找阶级划分的根源。另一位代表人物是德国社会学家韦伯,他提出了“三位一体”综合分层标准。韦伯认为一个社会具有经济、政治、社会三种基本秩序,所以就产生了相应的三种基本分层标准。他强调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社会声望地位三个标准衡量人们的社会地位。随着对社会分层的不断研究,研究者又提出了一系列其他的分层标准,包括受教育程度、消费偏好、家庭背景、职业等。当代社会学家布劳和邓肯等倾向把职业作为社会分层的标准。因为 现代 社会的人的财富、权力及声望大多来自其所从事的职业,不同的职业联系着不同的报酬、福利、特权和声望,所以职业能从整体上折射出个人的社会地位状况。由此,职业在当前社会成了划分社会阶层的最重要的因素,是阶层划分比较好操作的单独指标,表现为个体的职业与所属的社会阶层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同时社会阶层也具有流动性,表现为个体的经济地位、政治权利、社会声望、职业等社会分层标准的可变性。促进社会流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按获得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先赋性因素与后致性因素(1967,布劳和邓肯)。先天的因素主要有性别、家庭出身、长相、年龄以及父母的职业与社会地位等。后天因素主要是一个人通过努力获得的影响其社会阶层流动的条件。在当前高度开放化的社会里,决定其社会地位和实现其社会流动的主要是个人后天努力获得的条件,而在后天所获得条件里,个人的受教育类型和受教育程度是最为重要的。教育作为促进社会分层与流动的重要因素,与社会分层、社会流动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
  
  (二)社会分层与教育的关系及对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的影响
  社会分层与教育之间相互影响教育具有促进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功能表现为通过教育分流,使不同的学生接受不同程度与类型的教育,由于教育与职业选择的相关性,选择了何种程度与类型的教育就预示着选择了在未来社会中处于何种社会阶层的职业,进而就预示了学生成长为社会哪个阶层的人。在我国中等教育阶段的分流主要是依据学生成绩,使个人进入不同的中等学校教育系统,接受普通高中教育或中等职业教育。导致个体接受不同类型和程度的教育,从而与不同的职业和社会、经济地位联系在一起。
  教育不仅促进社会分层,还具有促进社会流动的功能教育促进社会流动的功能在当前表现为个体通过接受一定程度与类型的教育,进入更高层的社会阶层,提高其社会地位。在这里教育成了人们进入某种职业与行业的必备条件,而职业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社会声望,由此也决定个体所属的社会阶层。
  社会分层与流动对教育产生的影响是以教育促进社会分层和流动的功能为前提的表现为社会分层与流动影响人们对受教育类型与程度的选择。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可以激励个体接受教育的热情,人们渴望通过受一定程度的教育,改变职业以进入更高一级的社会阶层。同时随着社会流动性增强,也给人们向社会更高阶层流动提供了机会。然而人们进入何种行业与从事何种职业并不是可以随意选择的,人们选择职业的同时职业也在选择人。人们选择职业的标准主要是经济收入、社会声望、政治地位等等;而职业选择人的最主要的标准是个体的受教育程度与类型。在我国,各类职业实际上是运用教育程度和教育类型担当分类和选拔手段,接受一定程度与类型的教育成为获得某种职业位置的重要准入条件。   社会分层对各类 教育 的影响与各类教育的培养目标有关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可以直接从事第一线生产实践和社会活动的初、中级的技术工人。培养后的个体主要是面向生产第一线。与中等职业学校相对比的是普通高中,其培养的学生主要走向是升学。普通高中的学生的升学走向主要是普通高等学校与高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教育主要培养从事基础 科学 、工程技术科学、人文科学等研究和开发的专门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则培养在生产与服务第一线从事管理和直接操作的高级技术人才。可以看出,中等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与层次教育的培养对象面向的职业群是不同的,同时不同的职业群所处的社会阶层也是不同的。从下表中可看不同职业的整体地位。
  

  上表是按职业整体地位划分的职业等级顺序,综合考虑了不同职业的 经济 收入、所享有的 政治 权力以及拥有的职业声望这三种与社会分层相关的主要标准。位置较前者代表着该职业在经济收入、享有政治权利以及社会声望等方面总体上高于后者。同时整体地位较高的职业也需要从业者接受较高程度的教育、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拥有较为复杂的职业技能。而职业声望较低的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也较低。而知识、技能主要是通过受教育获得的。所以说,要从事整体地位较高的职业就必须接受较高程度的教育。而这种教育是中等职业教育所不能提供的。这会促使人们倾向于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而不是中等职业教育,进而也就影响着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中等职业教育受其培养目标的限制不能满足人们从事整体地位(包括经济收入、所享有的政治权力以及拥有的职业声望等)较高的职业的需求,这是造成中等职业教育招生难的内部原因。普通高校、普通高中的大幅度扩招,提供了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为人们不选择中等职业教育提供了外部环境。因此在当前人们注重教育社会流动功能的背景下,越来越少的人选择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关于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难的对策与建议
  
  随着技术的进步,社会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我国现有技术工人只占全部工人的1/3左右,严重影响着我国经济的 发展 。2005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决定中指出预计到2010年,使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在当前职业学校招生难的情况下,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减少社会分层对中等职校招生的负面影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构建职业教育内部与外部的立交桥,改变职业教育“终结性教育”的形象在终身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加强职业教育内部各阶段、职业教育与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之间的衔接与沟通,使职业教育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方面适应当前经济迅速发展对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可改变中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终结教育的形象。通过不断拓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升学的渠道,使职业教育重心逐步上移,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的社会声望,以鼓励更多的人报考职业学校。
  国家制定并要求 企业 严格遵守各种职业的最低工资标准在一定范围内,提高生产服务一线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对于急需并缺乏的高技能人才的工资用市场手段来调节;深化知识产权制度,保护专利,并对优秀技能人才实行特殊奖励政策。从经济待遇上提高技术人才的地位,激励技术人员不断地自我发展与创新。
  进一步落实完善职业资格与就业准入制度为保护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个体的权益,需要改变我国当前职业资格证书认可度不高,就业准入制度控制不严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对口率。职业资格与就业准入制度为各行业提供更多对口的专业人才,一方面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提高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促使人们转变固守传统的学历教育思想。
  加强社会宣传力度,倡导重视技术、尊重技术人才,营造一种尊重劳动、尊重技术的社会氛围改变传统“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思想所产生的轻视技术的观念,提高职业技术工人的职业声望。当前经济迅速发展引起的技术人才缺乏的情况以及就业难、失业率不断提高的社会现状,将使人们对职业教育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就业率的功能有更深入的认识,这也有利于形成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社会风气。
  
   参考 文献 :
  [1]李培林,等. 中国 社会分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3中国教育绿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4中国教育绿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4]卢乃桂,许庆豫.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的一般关系分析[J].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2).
  [5]庄西真.社会分层和流动与职业教育发展[J].职教通讯,2005,(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