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试论高职层次核心工作岗位能力的构建

试论高职层次核心工作岗位能力的构建

日期: 2010-10-22 2:37:20 浏览: 71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朱占峰

   论文摘要:为进一步强化‘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宗旨,许多高职院校已把注意力放在学校与企业之间的“零距离对接“上,这就要求学生个体必须掌握一定的核心工作岗位能力,它是个体能否成功走向社会的关键。为此,高职院校应重点抓好校企合作,营造真实的工作环境;工学结合,强化理论和实践的融合,流程再造,明晰实战的关键环节;课程重构,建立实用的教材体系;面向市场,打造高职教师团队一理念更新,完善绩效评估标准等环节。
  论文关键词:高职层次核工作岗位能力 就业导向 课程重构
  2008年冬,将是半个多世纪以来最“寒冷”的冬天,因为以美国金融海啸为导火索的金融危机已席卷全球。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以为社会经济发展培育一线操作管理服务人才作己任的高职教育不得不进行冷静的思考。如何强化“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宗旨,使高职院校的毕业生真正成为各产业发展、升级的中坚力量,高职层次核心工作岗位能力已纳入人们关注的视野。

学海网

  1高职层次核心工作岗位能力内涵的界定
  心理学家认为:能力与大脑的机能有关,它主要侧重于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即顺利地完成一定活动所具备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是个体运用智力、知识、技能的过程中,经过反复训练而获得的,它是个体依靠自我的智力和知识、技能等去认识和改造世界所表现出来的心身能量。能力和活动联系在一起,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发展人的能力和了解人的能力。但并不是所有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都是能力,只有那些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的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才是能力。
  职业能力是对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它是个体所具有的能力在特定的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等职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是个体多种基本能力在不同职业领域的应用和升华。
  职业能力的体现必须有专业技术岗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要根据一个单位的实际工作需要和工作任务进行。设岗的原则是以事定岗、因事设职,按单位的工作性质,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的要求以及工作量等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的职务岗位。
  工作岗位能力是个体就业后在具体工作岗位上显现出的能力,是个体职业能力的具体化。工作岗位系统的能力体系一般分为三个层面,一是核心工岗位能力,是指个体涉入职业生涯后谋生的最佳技能,它体现个体专业学习的精华;二是基本工作岗位能力,是指个体从事与学习专业相近的工作岗能力,它是个体所学专业技能的工作运用;三是普通工作岗位能力,是指体作为高职层次的大学生所具有的综合知识、素质和技能在常见工作岗位前的表现。每个层面都由若干能力素质类别构成,每一项类别根据行为表的不同而划分为多个级别,每个级别代表不同处理事件能力的程度。
  关于个体核心工作岗位能力,笔者在多年的职教管理实践中通过实证得出:三个月至一年的短期培训应培养个体一项核心工作岗位能力;中职学生通过二至三年的学习,应形成二到三项核心工作岗位能力;高职层次的大学生经过二至三年的深造,应具有三到五项核心工作岗位能力。
  个体的职业能力是磨练其核心工作岗位能力的前提和保障。高职层次的大学生通过二至三年的学校生活,时刻在为自己的就业做心理准备。利用学校这个大的试验场,锻炼自己的方法能力、强化自己的专业能力、培育自己的社会能力。这些能力的加强为个体核心工作岗位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个体核心工作岗位能力的磨练有利于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个体心中时瞄准自己的核心工作岗位能力,就会不断创新学习和试验的方法,就会聚专业的关键知识点和能力点,就会主动与社会阶层沟通,这无疑加速了个职业能力的积淀。
  2构建核心工作岗位能力的重要性
  在知识经济环境下,创新的土壤更加肥沃。所以,世界正在以“裂变”的速度创造出新知识、新技术、新模型、新公式,五花八门的信息充斥于三维的空间,形式多样的论文、论著每天都在以高速度出版、发行,新知识、新技能的运用周期在大幅度缩短。面对竞争如此激烈的现实,青年个体除砸实自身的基本素质、强化自己的可持续学习能力之外,更应该注重构建核心工作岗位能力。

  2.1严峻的就业环境要求个体必须拥有核心工作岗位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办公、生产以及销售等领域的现代化程度在迅速提升。自动化流程的推广和普及,势必压缩就业岗位,使就业的环境更加严峻。在这种情境下,就业个体如果没有核心工作岗位能力,就失去了竞争的优势。
  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被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所替代,就业岗位相应减少,对就业个体的工作能力要求相对提高。所以,高职层次的大学生在校期间注重核心工作岗位能力的磨练很有必要。
  2.2国际化的市场竞争体系要求个体必须拥有多项核心工作岗位能力
  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发展,与国际市场的融合度越来越紧密。出口导向及外向型经济对就业市场的要求,更看重于就业个体的岗位熟练程度。由于国际政治体制的多样性、复杂性。政治因素的导火索随时可能引发区域性或国际性的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这问接影响到产业的发展。因此,就业个体必须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
  随着世界文明的发展,人们的求异性也越来越强烈,消费嗜好不断刷新,这实质上对生产、服务行业均形成了新挑战。行业的业务创新,势必要求员工主体岗位变化能力的加强,这种现实要求就业个体必须拥有多项核心工作岗位能力。
  2.3高职院校为学生提供了打造多项核心工作岗位能力的基本条件
  中国高职教育真正纳入到高等学历教育基本上是从l998年后开始的。从1998年起,中国的高职高专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得到了跨越式的迅猛发展。到2008年,中国的高职高专教育不论从院校数,还是在校生规模都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规模上的发展,必然溯求办学内涵、办学质量的提升。事实上,在上世纪末高等院校连续扩招之后,国家教育部在新世纪初期就把质量问题放在了重要位置来抓,“质量工程”逐步展开。《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颁布以后,教育部为落实国务院的战略决策,迅速出台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l6号),接着,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提高高职高专教育质量的措施。如:推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开展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进行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评选,加强高职高专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推进教学水平全面评估以及强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理念等等,使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条件迅速提高,办学体制逐步规范。高职院校具备了为学生打造多项核心工作岗位能力的基本条件。
  2.4精力充沛的高职生具有磨练多项核心工作岗位能力的素质
  高职高专大学生,一般来说,精力充沛、体魄强壮,记忆力、理解力均已进人人生的最佳阶段,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的形成具有强大优势。在这个阶段要求他们强化非单一的核心工作岗位能力的训练完全是有可能的。
  对18—22岁左右的青年学生来说,他们的好奇心以及对工作岗位的兴趣具有发散性,对人生前景的憧憬会产生巨大内驱力,驱使他们合理调配自己的精力,挑战心智和动作极限。尤其是高职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并进,使他们能更科学、理智的思考和探索问题。这充分显示精力充沛的高职高专大学生具备掌握非单一核心工作岗位能力的基本素质。
  3构建高职层次核心工作岗位能力的方法
  进入新世纪,高等教育更加重视“以就业为导向”,尤其是高职教育,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的社会现实,开拓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发展之路。短短几年时间,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对高职高专课程体系进行颠覆性再构,迅速使学科体系转变为工作流程的系统方法,使教学过程更接近于工作过程,特别是高职院校对毕业生“零距离对接”目标的孜孜追求,不断创新出构建高职层次核心工作岗位能力的新方法。
学海网
  3.1校企合作,营造真实的工作环境
  德国“双元制”的职业教育,在世界职业教育发展史上被公认为是成功的案例。它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企业所尽的无条件接纳在校学生实习的义务,当然德国法律的界定是该项合作长期运转的基石。“在职业教育领域,德国的联邦政体制度得到很好的体现,职业学校根据各州制订的《框架教学计划》组织教学活动,主要在企业中进行的实践性教学则要根据联邦政府颁布的《职业教育条例*来设计和实施。职业学校和企业教育机构的教学,不仅在时间上要相互协调,而且在有关职业教育的内容上也相互补充。”德国学校与企业在职业教育过程中的良好合作,为学生毕业后顺利走上社会,塑造较强的核心岗位工作能力,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在我国,由于实施职业教育的配套法规尚在完善,所以,在向学生提供实习岗位的问题上多数专业矛盾还比较突出,学校与企业在积极性方面相对失衡。但是,要使职业教育真正适应地方经济,使学生练就一身服务特色经济的本领,还必须有企业配合。
  通过枝企深度合作,就容易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场景,使专业教学呈现出可操作性。只有操作,才是形成专业技能的最佳途径。一系列专业技能的组合,就会形成一种核心工作岗位能力。

  3.2工学结合,强化理论和实践的融合
  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形式多种多样,有一年分为三学期,工作与学习交替进行的,也有一个星期几天学习几天工作的;也有每天半天学习半天工作的,等等。无论是什么形式,他们的共同点是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学习而且工作。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由来已久,英国称为“三明治”教育模式,美国叫做“合作教育”,l983年世界合作教育协会在美国成立,每年召开一次国际性会议,影响越来越大。目前,发达国家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发展的重点是跨国安排学生的工作实践,以达到教育国际化的目的。2000年协会理事会经讨论决定,将合作教育改为“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以进一步从名称上凸显工学结合的基本特征。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之所以能持续l00余年经久不衰,主要归功于它切合实际的理念,那就是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运作甲台。我国工学结合的教育实践在文化大革命之前就已展开,当时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但后来的政治环境使该模式走向了极端。
  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迅速走向大众化,看重的是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在这个背景下,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通过工学交替,理论和实践更易融通,基于先进理论的实践活动,必然促进个体核心工作岗位能力的构建。
  3.3流程再造,明晰实战的关键环节
  流程,是指完成一项任务、一件事或一项活动的全过程,这一全过程有一系列工作环节或步骤所组成,相互之间有先后顺序,有一定的指向。2流程再造,其目的在于突出工作的重点,抓住关键环节,提高运作效率,改善学习质量。
  通过对个体能力塑造流程的再设计,使个体更加明晰未来实战的关键因素,这就引领个体在精力的投放上有所侧重并形成定向。动作定向是形成运动技能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关研究表明,这一环节的有或无,能直接影响技能形成的效果。3动作定向必然强化个体对技能的认知,有利于动作自动化的形成。
  目前,人们已将注意力引向了对完整工作过程的思考,并对高职教育的整个教学过程分解为一系列工作流程,对各专业相应的各种工作流程的根本性再设计,定能加速个体核心工作岗位能力的塑造。
  4课程重构,建立实用的教材体系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绝不是被动的“知识存储器”,也不是被动的“技能机器人”。经过职业教育,一个“生物人”成为一个社会所需要的职业人,但又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职业人,而是一个要生存、要发展的社会人。4高职教育要完成这个培养目标,必须对高等教育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构,由基于完整知识结构的学科体系变为基于完整工作过程的职业能力体系,由倚重传统教室的课堂教学走向依托工作车间的实践训练,这将是对课程体系的颠覆性改革。
  要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实用人才,必须分析地方的社会环境,吃透地方的文化底蕴,围绕地方的支柱产业,预测地方人才的需求专业。这势必要打破传统的千地一律的教材体系,使地方教材、校本教材走到专业教学的前沿。建立实用的教材体系,使专业教材变成构建个体核心工作岗位能力的引导书,将是高职院校课程开发的一大靓点。它将有利于个体核心工作岗位能力的快速形成,有利于就业导向目标的落实,有利于专业人才质量的提高。
  5面向市场。打造高职教师团队
  专业人才质量的高低是由市场检验得出的,所以,要打造学生个体的核心工作岗位能力,必须先造就一支能够经受市场洗礼的专业教师团队。专业教师的素质固然要有知识,这是胜任教师岗位职责的前提,但专业教师的操作能力更是履行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岗位职责的保证。专业教学,尽管带有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痕迹,但远远有别于历史上师傅带徒弟的做法,它既有继承,更有升华,这是对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严格要求。
  学生个体素质的提高,有赖于整个教师团队的教学水平。短时期内,教师个体可以充当专业发展的中坚,但长远来看,赢得市场的竞争必须依靠专业团队的整体力量。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团队成员往往形成知识结构上的优势互补,专业能力上的相互叠加,这对学生个体核心工作岗位能力的构建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6理念更新。完善绩效评估标准
  基于完整工作流程的专业课程设计,必然要打破传统的学科教学体系,教学改革使教学过程呈现出从有序到无序,再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在这个伴随改革阵痛的历程中,要求高职战线的专家、学者,以及一一线教育工作者,务必要理念更新,从发展的视野、国际化的视野来看待教学的改革。
  由于学生个体工作岗位能力的形成蕴含于专业教学之中,所以,要打造个体的核心工作岗位能力就必须加大专业教学的改革力度,为此,必须发挥绩效评估的导向作用。教学绩效评估体系的改革始终是一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较量,对高职教育来说,更是“能力本位”与“知识本位”的较量。对个体能力的评估当然没有对知识的评估易于操作,但能力的强势使个体在走向工作岗位后将更加受益是显而易见的。所以,高职教育要迅速完善绩效评估标准,以营造学生个体构建核心工作岗位能力的氛围。
  总之,学生个体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否快速适应工作环境并取得良好业绩取决于自身的核心工作岗位能力的强弱,而个体核心工作岗位能力的打造不仅取决于自身的因素,而且需要高职院校进一步加大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提供个体能力锻造的肥沃“上壤”以及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只有多项改革措施并举,才能真正实现中国高职教育改革的跨越发展。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