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问题研究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问题研究

日期: 2009-1-11 6:31:11 浏览: 8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黄春麟

摘要: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速度急剧加快,其目标在于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迈进。本文分析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内涵及其发展现状,探讨在此背景下建构新型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观及其质量保证的关键内容,提出保证新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观得以实施的相关机制与措施。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职业教育;质量
  

    一,大力推进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
    自美国学者马丁?特罗(Martin Trow)提出将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按高校毛入学率划分为精英教育(elite)、大众化教育(mass)和普及化教育(universal)三个阶段以来,世界各国普遍将这一理念看做衡量其高等教育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自1999年起,我国开始了扩大高等学校招生规模,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 1998年的10%左右增加到2002年的14%。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担负起极其重要的角色,并在招生数、在校生数、毕业生数方面占据了高等教育半壁江山。

学海网
在一些发达地区,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程度远远高于全国的平均值。以天津为例,200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44%,接近普及化程度。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新型质量观的建构
    教育质量指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程度,衡量的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前者规定受培养者的根本质量要求,后者规定受培养者的具体质量要求。要建立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相适应的质量观,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一)明确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基本特点
    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使得以精英型教育为主要特征的高等教育内涵开始转向适应大众化教育阶段特征要求的高等教育内涵。马丁?特罗在提出高等教育发展各个阶段毛入学率指标的同时,也提出了其办学与教学各方面的不同差异。在观念上,精英教育被视为少数人的特权,而大众化教育则被视为有资格者的权利;在教育功能上,精荚教育旨在培养学术精英与统治阶层,而大众化教育则培养更广泛的精英,包括所有技术和经济组织的领导阶层,重点是技术英才;在学生就学方式上,精英教育采取学生中学毕业后经严格选拔进入大学、住校且连续学习取得学位,生源质量高且辍学率低,而大众化教育则采取多数学生中学毕业后采用较宽松的入学方式,入学更容易,水平参差不齐,辍学率较高,住校与走读相结合。由此带来了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就是习惯了精英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和高等院校教师如何适应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新特点的问题,特别是生源新特点的问题。在这方面,高等职业院校显得尤为突出。因为我国高职院校以专科层次为主,学生是经本科院校录取后低分数段的学生。高校扩招,新人校的学生文化素质偏低,思想素质不高。如何针对这样的学生有的放矢施教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此外,由于学生数量的增加,师资队伍也出现了紧张状况,校园硬件设施频频告急。如何保证教育质量成为高等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二)要坚持教育工作的基本方针和总体培养目标,把握好学校正确的办学方向
    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应切实把握好自己的办学方向,这是教育质量的根本要求。偏离了这一方向,就谈不上质量意义,也就无从培养高质量的人才。
    (三)要明确不同学校自身的办学特点,保证满足需要的教学目标
    由于历史、特色、规模、实力等诸多因素的差异,每个学校的办学目标各不相同。衡量一所学校教学水平的高低,归根结底是要看其培养目标是否满足社会的需要,是否达到了自身设计的目标要求。不同类别的院校之间由于培养目标不同,难以笼统类比,教育质量标准应允许多样化。
    (四)建立教育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的质量评价机制
    教育各要素的水平决定了人才培养过程的水平,人才培养过程的水平决定了人才的水平,但这一过程并不是充分的。因此,衡量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在于社会对其培养的绝大多数毕业生的认可程度,质量评判标准应当体现教育评价与社会评价的有机结合。就高等职业教育而言,衡量一个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首先应当看其在所服务的地区、行业、领域中的美誉度;还要看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是否有具备高职特色的培养目标;最后应当看其培养的人才是否具备高等技术应用性特征。

    三、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证的关键内容
    当前考虑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证问题应首先明确以下几个前提:第一,高等职业教育侧重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应用性人才;第二,社会对高职的认可程度还不高,高等职业院校的生源具有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的特点;第三,急剧的扩招使得高职院校在师资、设备等方面出现严重短缺;第四,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尚在探索之中。由此决定了高职院校在应对各种挑战的过程中必须探索自身的发展之路。
    (一)明确学校的总体定位和实现方案
    在学校的定位中,特别应注意学校的特色定位和文化品位定位。总体讲,高职院校应定位在立足地方经济、服务社会需要、培养实用人才、完备教育体系上,但各校情况又有所不同。要结合学校的特点和自身条件,规划好近、中、长期规划,制订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分阶段逐步实施。许多高职院校已看到了做好规划的重要性,一些南方院校有偿聘请专业人士对学校进行整体规划和包装,科学地确定自身在社会上的定位,这是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体现。
    (二)突出专业教学特色,确定科学的人才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之所以要突出专业教学特色,基于以下原因:其一,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的技术型、高级技能型人才。其二,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高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差,但动手能力较强;抽象思维能力较差,但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公关能力较差,但合作能力较强。这些特点决定了不能用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法教学。其三,高职三年制的培养年限与普通高校四年学制无法相比,但学生毕业后却要面对竞争激烈且具有“人才高消费”倾向的用人市场,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必须体现自身特色。教学特色主要反映在专业培养目标的特色上。在考虑专业培养目标时,必须考虑教学规律、学生特点和用人要求三个因素。专业培养目标要力戒空泛,必须强调具体性和可操作性。科学而有特色的培养目标为教学质量的检测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学海网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专兼结合的“双师”型特色
    高等教育扩招带来了师资数量和结构的突出矛盾。一方面,师资数量严重不足。就高等职业教育而言,2001年内地独立建制的高职类院校在校生为 639.74万人,而教师数则为21.2207万人,师生比为 1:30.15,教师的增长速度远低于学生的增长速度。
    另一方面,师资队伍的结构也不尽合理。从内地情况看,2001年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中,本科以上学历(不含本科,含未授学位的研究生)的比例为 8.13%,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不含讲师)占27.84%。据2001年对11所高职院校的调查,在师资队伍的来源结构上,由高校毕业生直接走上教师岗位的占教师比例的69%,近两年这种状况并无大的改观。特别重要的是,面对新的生源特点和数量现状,必须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师资队伍建设的新方法。首先,必须努力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特别是稳定的、有实际工作经验和教学水平的业界兼职教师队伍。第二,要促进教师研究职业教育特点,提高自身职业能力,提高学历层次,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减少面授时间。第三,科学地安排教学活动,满负荷但不超负荷地发挥教师的作用,发挥高年级学生的示范带头作用,配合教师辅导低年级学生。
    (四)坚持产学结合的道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
    产学结合绝不仅仅是实践环节的内容,它应当贯穿于从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毕业环节等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体现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产学结合的根本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要求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同时也应当利用学校知识密集的优势,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科技协作。产学结合的程度不同,可以是局部或浅表的初级合作;可以是紧密结合、互为补充的中级合作;也可以是血肉相连、共生共荣的一体化高层次合作。要不断推进学校与用人单位高层次的合作。在产学结合过程中,必须注意发挥学校、学生、企业和政府四方面的积极性。学校是主导方,学生是主体方,企业是主承方,政府是统筹方。只有四方通力配合,才能完成产学结合的共同目标。
    (五)强化监督措施,保证质量监控
    一是制度建设,包括正、负两方面的监督条例,二是形成监督检查的渠道。对教师教学的监督,应包括校方、同行、学生和专职督导四方面。对学校总体教学水平,要定期进行内部量化考核和收集校友、用人单位反馈信息。三是配合有形建设,抓好思想政治教育。讲清学校具有的育人功能(不是单纯的事业功能)和教师的育人责任(不是单纯的职业责任),形成良好的学风、教风和校风。
    (六)研究学生特点,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必须结合时代特点,研究学生实际,寻求具有针对性的学生教育方法。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必须有机地协调统一起来,学生工作者、教师、职工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课堂、校园、宿舍必须连贯起来,使得每一个角落都成为教化学生的阵地,每一项活动都能使学生得到收获。

    四、新形势下高职教育的质量保证措施
    (一)激励机制
    要研究促进教师和学生自觉维护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激励机制,形成与学校共荣共耻的局面。如针对师资队伍建设实际,努力创造吸引人的条件和留住人才的环境,制定培养人才的举措。整体考虑学校各项工作的有机协调,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出台各种措施。特别是以事业发展作为激励机制的根本动力,形成“心齐、气盛、劲足”的良好氛围。
    (二)制约机制
    要研究制约不利因素滋生的制约机制,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惩戒措施,以保证育人的质量。当然,惩戒的目的在于警示,在于防范。惩戒的范围不仅仅是教书育人,也包括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惩戒的有效性在于其公平性和教育性。
    (三)科学的评价机制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必须建立在一个科学的评价机制上。对高等职业院校而言,这样的评价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依循教育体系而定的评价体系,一是依循社会回馈而产生的社会评价体系。对高职院校的根本评价还是要看社会的评价。评价的指标必须力求简明、可行和客观,评价的结果必须和激励与制约机制联系,以确保评价的实效性。
    (四)灵活互通的高职体系机制
    必须建立起可以上下衔接和横向贯通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这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立交桥”、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是用人单位和学生的期望,也是促进各级教育提高质量、办出特色、稳定发展的动力,必须积极进行这方面的探索。
    (五)教育效益核算机制
    高等职业教育已是非义务教育,投入与产出必须合理而有效。在保证教育公益性的同时,必须核算培养成本,实施国家、学校、受教育者成本分摊机制,并尝试“优质优价”配置教育资源。各级教学部门也应当充分发挥各级人员的作用,并层层分解目标,层层分解压力,以此促进学校教育投入、产出和社会影响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0年中国教育白皮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杜.
[3]邬大光.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本特征与政府的责任[J].开放教育研究.

学海网

返回顶部